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一百七十四章 芜湖新城

扩张之路 第一百七十四章 芜湖新城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0:56:40 来源:笔趣阁

灰色的洋灰路两旁是一排排的柳树,在风的吹拂下,柳枝摇摆不停,在柳树的下面一行三十多个人正沿着道路向前行进。这些人有老有少,老的7、80岁,少的不过20多岁,彼此交谈时的气氛十分和谐…

用手挡开身侧的柳枝,李国筠笑着对身旁的人道。“如果有空闲的话,到这里来春游一番也是不错的选择…”

“是啊…”

看着周围的环境,李国筠等人本来因为时局而变得烦躁的心也变得平静下来。

自从清廷宣布组建一个由大部分皇族组成的‘皇族内阁’,并由皇族内阁发布了关于将铁路收归国有的命令后,举国沸腾。

如今四川、湖广、安徽等省到处都在游行、抗议,声势越闹越大。

作为立宪派分子,李国筠等人本来对清廷抱有很大期待,结果得到的却是这么个回答,心底自然感到失落和愤怒。这次会应邀前来,除了是因为得到严绍的邀请,也是打算来芜湖散散心的。

看看周围的美景,李国筠等人的心情变得轻松了许多,大概十多分钟后,一行三十多人总算是来到了这次的目的地,‘芜湖职工新生活区’,建成‘芜湖新区’的地方。

来到距离新区一两公里的位置,看着远处林立的高楼,李国筠的眼睛睁大了许多。

“这是…”

就在他心底感到惊讶的时候,从他的身后也传来了许多惊叹声。显然他们也都被眼前的景象给惊住了。

‘芜湖新区’,最开始的时候是以替职工建造生活区为名义动工的,但是如此大规模的动工。根本就不是一个藏得住的事情。毕竟也没有谁能在一座三千多万人的省份里,藏下一座能居住十多万人的城市来,就算是严绍也没有这个能力。

所以在安徽境内很快就传出了雨石集团正在建造一座城市的传言,这些李国筠他们也曾从旁人的口中听说过,只是因为从来都没有见过,所以只以为是一座规模十分庞大的居住区而已。

不过和李国筠他们相比,清廷那边就要清楚的多了。

事实上在过去朱家宝甚至还曾派人到这里来拍过照。并且把照片递交到了朝廷上面。

能坐到巡抚的位置上,毕竟还是有些能力的,朱家宝几乎是用直觉察觉到了一丝不对。会让人这么做也是为了传递一些警示。

而且虽然这些年来。严绍每年都没少给过朱家宝好处,但是在自己的治下存在着这么一个独立王国,恐怕无论是谁都不会觉得开心的。尤其是在芜湖和当涂两地的知县都已经成为傀儡的情况下。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派人送过去的东西刚送到北京的军机处(这时还没内阁)。就接到了从军机处传回来的电报和让他“别多管闲事”的回答…

这么一个回答让朱家宝大吃一惊。他本来以为朝廷多少会关注一些,谁知道…

他却不知道,这些年严绍不单只是在安徽境内打点,对北京那边的打点更是没有少过。毕竟在这么一个时代里就算严绍的名望再高,庞大的家资也足够引起那些官僚的觊觎。

这种情况下如果严绍不懂得变通的话,就算没有性命之忧,恐怕也会遭遇很多的麻烦。

银弹战术让严绍少了很多麻烦,也多了很多的‘朋友’。

虽然这些朋友的人品很令人堪忧。但基本的职业道德还是有的,毕竟如果连这个也没了的话。将来很难说还会有谁送钱给他们。

所以每次有人想对严绍不利的时候,这些朋友都会主动出面帮他解决。

在北京的这些‘朋友’,再加上严绍自身的名望以及势力,这就是严绍在安徽能够稳如泰山的根本。

这次朱家宝的奏折才刚上传上去,严绍就已经得到了消息,并让人给北京那边发封电报。结果朱家宝的奏折还没送到军机处,让他别多管闲事的电报已经传到了他的手里。

朱家宝的心情可想而知,这次的遭遇也让他变得慵懒了许多。

他当然清楚事情为什么会这样,不过对严绍他却是毫不办法,最后只能是眼不见心不烦,命人不要在拿芜湖那边的事情给他。

————————————————————————

这次来芜湖的当然不可能只有三十多个人,毕竟单是如今的革新会就已经有数百人之多。只不过分批来的,总要有个早晚罢了,李国筠他们这批人就是所有人当中最晚到的一批。

“李副会长吗?请跟我来…”

见到李国筠他们这批人,在‘城市’的入口处,一个长相十分甜美的少女上前甜笑道。

李国筠他们也猜出这个少女是雨石公司安排的接待人员,所以也没有犹豫的就跟了上去。大概走了两三分钟的样子,一行人来到了一个类似车站的地方,在那里正有十多列有轨电车依次停靠在那里。

“这就是生活区内的交通专线,在城市……生活区内生活的职工们将会通过这些交通工具来出行,稍后我们也将会乘坐这些电车抵达这次的目的地,也就是生活区的管理中心,而我,冉今雨,便是大家的接待人员,并且负责接待过程中的解说工作…”

冉今雨,就是当初在棉纺织厂的车间里生下孩子的那位,由于是公司内的老人,而且多少也识得几个字,本人也长得十分俏丽,所以后来在公司内也曾担任了几个职务,最后干脆在公关部那里任职。

这次由于要接待不少人,所以便把她给派了出来。

对于现今的生活。冉今雨还是很满意的,所以在解说的过程中也十分的用心,而很快也有人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请问一下…”登上列车后。指了指登入口的一个箱子。“那个是做什么的?”

“那个…”轻瞥了一眼,冉今雨连忙回答道。“那个是收钱箱,登上电车的乘客通过它来缴纳车费。”

“这些电车不是免费的?”听到冉今雨的回答,李国筠他们稍微愣了一下。在登上电车前,他们还以为这个城市里的许多东西都是免费的呢——————毕竟在名义上,他可是专门供应职工们使用的。

然而听到李国筠的话,冉今雨却是笑着道。“当然不是。在使用的时候还是需要支付一些金钱的,毕竟电车的运营和维护也需要许多钱…”

最重要的是,严绍是把这里当成是座城市来建设的。而非单纯的职工生活区。

“那大概是多少?”

“1分钱…”冉今雨十分直接的回答道。“从起始站至终点站只需1分钱,中途上车也是如此,另外未来规划中的公交车也将采用这种收费制度…”

随着汽车业的发展,将来会出现公交车几乎是必然的。事实上现在研究所那边已经开始抽调人力研究公交车了。只不过目前主要是集中力量去优化‘雨滴’汽车和装配线。其次就是卡车和拖拉机,所以放在公交车上的力量并不是很多。

“1分钱吗…”

听到冉今雨的回答后,李国筠他们都在心底琢磨了一下。

这时的全国工资水平和过去一样,都是1角到1角5分钱的样子,这个是平均工资,像是大生那边的许多新手和童工,有的时候只能拿5到8分钱的工资。

不过和其他工厂不同,严绍这边基本上就是2角钱起步。一些特殊工种还会更多一些。因此严绍这边的工资已经可以说是全国最高的了,当然。这并不只是单纯的善心,高工资收入本身也可以提高工人们的积极性。

在历史上福特就是率先将自己公司工人的日薪从2美元多一些提高到了5美元的地步,同时将工人的工作时间从9个小时降低到8个小时。

提高工人的工资和降低工作时间虽然使福特公司看起来损失了一部分利润,但是宽厚战略取胜的经济方案成效却非常显著。低薪不一定能制止工人偷懒,但如果将工资提高三倍,工人日工资从3美元提高到8美元,工人将备加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不敢在工作中出任何差错,否则将再难以找到这样一个‘金饭碗’。

在实施‘新政’前福特的员工流动率高达380%,而在5美元新政后劳动力的流动率降低了90%,旷工率更是从10%降到了0.3%,福特的工人们开始以在福特工作为荣,在休息日还要将公司的徽章别在领带上,走在街上都会引来羡慕的目光,这也加强了他们对公司的归属感。

所以严绍从不觉得自己提高工人工资的事情是错误的,他甚至还准备等到辛亥革命后将工人的工资提高到每日5角的地步。

虽然这样,但目前为止还只是2角左右,乘坐一次电车的话,也相当于一天工资的二十分之一了…

“这样的话,对职工们的负担会不会大了一些?”

每天收入2角,却需要1分钱出来坐公交,而且还是要往返的,只要稍微想想就可以想象的出压力该有多大了。

“的确…”冉今雨轻轻的笑了下。“所以公司内专管交通的部门特意推出了‘月票’政策,也就是只需交纳1角钱,那么在持有凭证的情况下,每个月就可以免费乘坐60次有轨电车…”

月票,就和后世的公交差不多,当然,这么做肯定会有一定的亏损,但对严绍来说这本就是无所谓的事情。

听到冉今雨这么说,李国筠他们也都点了点头。“至少按照那个小姑娘说的话,虽然还是要花一部分钱,但只需每月工资的六十分之一就可以相当于免费的乘坐这种交通工具上下班,到并不是很高的代价…”

就在冉今雨回答李国筠等人问题的时候,电车已经开始缓缓启动。

站在有轨电车的车头位置。冉今雨就像后世的许多导游一样带着甜美的笑容对乘客们解说道。

“从06年开始规划到如今已经过去5年的时间,在经历了5年多的努力后,出现在诸位面前的便是眼前这座生活区。整个生活区主要是由300栋6层洋楼构成。只要是在公司内任职年满3年的员工,都可以免费得到一间房屋居住。”

“除了专门供职工居住的房屋外,生活区内还有供孩子们念书的学校,供病患就医的医院,以及公园、戏院、电影院等娱乐场所,乃至独立的百货商场和菜市场,另外道路主要道路两旁的建筑的1、2层都被设计为门市房。主要提供给一些愿意经营的商人,赚来的租金则主要用于城市的运营…“

“另外在城外还有两座火力发电站和一座水电站,专门用于城市的电力供应。城市主要道路的下水道也都被设计为可抵御百年一遇级洪水的侵扰,绝对不比担心遭遇水淹的困扰…”

由于事先已经做好了功课,所以冉今雨的解说非常的详细。

而等到他们抵达城内时,在城市中心一座名为管理中心。其实却是市政府的二十层高楼前。已经集中了数百人。

这里面大概只有二百多人是应邀前来的嘉宾,剩下的都是集团内的工作人员和负责安保工作的保安。

站在市政府的大门前,见到李国筠他们一行已经来了,严绍连忙放下手头上的几个人,走了过来和李国筠他们打起招呼。

而看着眼前这座比雨石大楼也不会逊色太多的高层建筑,在想想一路上所见到的那些景象,李国筠他们也不由得感慨了起来。

“真是大开眼界啊…”

整个城市由于最初就被设计的井然有序,再加上街道上一尘不染(主要是还没有人住进来)的样子。实在是让李国筠他们大开眼界。

而听到李国筠他们的夸赞,严绍也高兴的眯起了眼睛。

这座‘城市’的确是他最自得的杰作。毕竟在这么个时代,这座城市完全称得上‘现代化’三个字。

而且这座城市也是他在这个时代最坚固的堡垒,因为当整个城市住满了集团的员工时,这座城市就是完全属于严绍自己的独立王国。

在将来无论经历多少风雨,遭遇多么艰难的时,他们都会成为严绍的后盾和底牌。

当然,也有了解到严绍计划的人觉得这样,耗资这么巨大来打造一座城市也是没必要的事情。毕竟等到严绍登顶的时候,这座城市也就失去了它最大的意义。

如果严绍没有另外一个想法的话…

“在后世,西柏林被称作‘民主的橱窗’,当然,这类橱窗还有好几个,比如说菲律宾什么的,不过这个无疑是失败品。而如果说历史上的西柏林是‘民主的橱窗’,那么多我来说芜湖这座新城就是‘国家主义的橱窗’…”

国家主义,是当初成立革新会时严绍提出来的,而且在未来还会继续提出来,问题是什么是国家主义?

国家主义,在这个时代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东西,到了后来人们更多了解的还是资本主义、三民主义和**等等。

如果单凭空口说白话的话,人们很难分辨出这几个主义中哪个主义要更好一些。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能拿出一个样板出来,人们也就能更全面的得出结论来。

首先在辛亥革命开始后,严绍就需要得到芜湖各界的支持,这样他才能在安徽站得住,在推行各种政策的时候减少受到的阻力。

有了芜湖这个‘橱窗’存在,可以让安徽各界对严绍和他所推出的国家主义更有信心——————虽然这一切全都是用金钱堆出来的。

而等到严绍开始更进一步时,这里就可以成为安徽面向全国的‘橱窗’,帮助严绍获取更多的支持…

甚至是等到严绍登顶成功后,这座城市也可以成为中国面向亚洲乃至全世界的‘橱窗’,然后,并不是吸引其他人的支持,而是吸引想到得到帮助的人。

这时的远东还独立着的国家就只剩下泰国、中国和日本,剩下的几乎都是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只要那些殖民地上的人还不甘于如此,他们便会想尽办法去寻求支持,历史上的泰国寻求的是日本,而现在他们似乎可以再多一个选择,那时芜湖就可以作为面对这些地区的‘橱窗’,使他们对中国更有信心,也让他们向中国而非日本靠拢。

“……不过,想这些似乎还有些太早了点…”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的严绍心里轻笑着道。“虽然人要看的长远点,但对现在的我来说最要紧的还是想想怎么登上安徽这个顶点,之后才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而且要做‘橱窗’的话,芜湖的位置始终是差了点,真到了那个时候,这里还适不适合做‘橱窗’都很难说…”

就在这个时候颜永年凑了过来,在严绍的耳边轻声道。“老板,时间已经到了…”

“已经到了?”严绍轻点下头,虽然他对这类事情一直都很不感冒,但没办法,谁叫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走,接下来该把仪式弄一下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