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二百三十章 事后

扩张之路 第二百三十章 事后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5:04 来源:笔趣阁

陶成章的事情不但使得同盟会失去的上海这么一座重要的城市,而且谋杀光复会领导人这件事也让同盟会的声誉受到极大影响,孙中山本人更是因为被怀疑为是陶成章被杀案的幕后主使而引起了不少怀疑。

为此至少在短时间内,同盟会的工作都是消除这件事带来的影响,甚至就连眼下的北伐也有些顾不上了。

上海沪军都督府内,在担当上沪军都督一职后,李燮和也见到了一位身份特殊的客人…

“恭喜李都督了,相信李都督担任沪军都督此事,一定能告慰焕卿先生在天之灵…”站在沪军都督府的偏听内,一身笔挺西装的彭山笑眯眯的道。

当初上海光复,李燮和本来就是出力最大且最有实力的一个,是沪军都督的首选,如果不是为了避免光复会和同盟会之间的武装冲突,李燮和主动率军退出了上海,也轮不到陈其美来做这个沪军都督。

如今既然李燮和担当了沪军都督,自然是有许多人登门祝贺,彭山混在里面到也不算显眼。

“也该恭喜你们不是吗…”说着李燮和冷冷的瞥了彭山一眼。

他并不清楚彭山的身份,和他的接触也是在陶成章被杀以后。

陶成章被杀后,特事局搜集到的第一份证据被送到的并不是章太炎的家中,而是他的光复军指挥部内。

李燮和并不是一个贪恋权势的人,如果不是这样他也不会在自身功劳最大。实力最强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光复会与同盟会之间的武装冲突,主动选择退出上海城区,到东北郊县的吴淞地区另行组织军政分府。

后来南北议和成功后。李燮和更是主动提出了辞呈。李燮和自解兵权的原因,一方面是以为革命已经成功,另一方面,也是感于当时兵多将杂,不少人拥兵自重,时局不安,人民群众迫切希望裁兵安民。所以李燮和的辞职受到当时舆论界一片赞誉。《时报》、《民立报》都以《李燮和功成身退》、《李司令之高风亮德》为题,赞扬他功成不居,堪为那些追名逐利者的反光镜。

李燮和虽辞军职。但在军中威望仍很高。1912年4月,时任南京留守的黄兴又任命他为长江水师总司令,经黄兴再三恳留,李才应允此职。但李已决意退出军界。在黄兴辞去南京留守之前,李也辞去此职。此后,袁世凯也曾想授李为长江水师总稽查,被李以‘抱病日久、气体过虚’坚辞,并将视点转移到了实业和文教事业,这显然也不是其他‘革命者’可比的。

说实在的,李燮和是真的不愿和同盟会发生冲突,如果不是这样他也不会主动退让。只是他和陶成章本来就是至交好友。如果当初不是受了陶成章的邀请,他也不可能会重返光复会。

如今既然已经证据确凿。陶成章的确是同盟会的人杀的,他又怎么可能不站出来呢…

只是对于眼前这个人…

虽然是眼前的这个人搜集到的证据,并且为他创造的有利形势,在夺取上海的过程中更是出力不少,只是他对眼前这个人却一点也不敢放心,只是能感觉得到他背后的那个组织恐怕所谋甚远…

似乎是看出了李燮和心底的顾忌,彭山微微一笑。

上海这个地方的重要性自不必说,同样,上海无论是在同盟会的手里还是在袁世凯的手里对严绍都不是一件好事。

同盟会之所以能够成为仅次于北洋的第二大势力凭的是什么?一是多年来积累下来的声望,二就是其所拥有的庞大实力。

虽然现在中国的革命组织不少,但是在许多国人的眼里同盟会却成了革命党的代名词,而能变成这样就是凭着过去多年的积累。

也是因为这种积累,使得南方许多光复的省份都成了同盟会的地盘,就算是在不少立宪派或者是前清官僚做都督的省份,同盟会也有很大的影响力。

利用陶成章的事情,正好可以使严绍对同盟会的势力进行一番削弱。

无论是在影响上,或者是在实力上。

影响自不必说,谋杀光复会领袖,这种事情对同盟会声望的打击绝对是巨大的。而上海虽然从地图上看仅仅只是一个小点,但意义之重却绝不亚于寻常省份,陈其美的去职对严绍来说自然是件好事,可如果最后沪军都督的位置还是落在了同盟会的手里,那严绍的这件事就只能算是成功了一半,或者更糟,最后落在袁世凯的手里。

当初严绍提出了军政、训政和宪政这三个阶段,如今已经正式进入军政阶段,也就是扫平所有地方上的军阀。

而袁世凯的北洋显然是中国最大的一个军阀,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才是严绍真正的对手。毕竟同盟会虽然势力庞大,但是龙蛇混杂,基本上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毫无团结可言,与之相比北洋就显得团结许多,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受前清影响太大,显得有些暮气沉沉…

对于这么一个势力,若是上海落入了北洋的手中,那对其的增益可是很大的,事实上北洋也不可能任凭上海继续在同盟会的手里。毕竟在这时的袁世凯看来,同盟会才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不过若是上海最后落在了光复会的手里,且因为陶成章和陈其美的事情使得光复会和同盟会产生了很大的矛盾,那么许多事情恐怕就有了其他的变化,至少袁世凯不会那么着急的想把上海攥在自己手里,这也就有了严绍施展的空间…

再加上安徽毕竟处于长江内部,对外的联系很多地方都需要上海。他和李燮和之间在未来也有许多合作的空间。

不过至少在当前,严绍还不打算把自己的身份告知李燮和。

虽然在上海的事情中严绍帮了李燮和许多,但是两者间的关系毕竟还没有那么亲密。谁也不清楚李燮和会不会把事情透露给同盟会。

因为上海的事情,现在同盟会对那个揭露一切的人可说是咬牙切齿,尤其是失去了沪军都督一职的陈其美,现在可说是落魄的很。

南京那边各省代表一直要求孙中山给出一个交代,也就是交出杀人凶手。现在王竹卿已经被交出来,并且也已经被处决了,但是陈其美却是带着自己的小弟兄蒋志清逃到了日本。现在不知道被同盟会藏到了哪里。

问题是有些事情不是躲就能躲的掉的,何况同盟会里面也有部分人早就看陈其美不顺眼了,也觉得应该把他交出来。

只是陈其美毕竟是孙中山的心腹亲信和左膀右臂。孙中山是怎么也不可能把他交出来的,所以在会议上也只是推脱说人找不到了,而这对孙中山的声望又是一个打击。

如果这个时候李燮和把消息透露出去,很难说同盟会会不会把气出在严绍的头上。

眼下安徽革命军的三个师才刚刚结束了训练。只是出于可用的状态。想要真正达到和新军一个水平的程度没有半年的时间恐怕是不行的,而且这还是因为有着装备上的优势。

而南京那边的民军至少有十几二十万,就算严绍不怕,对付起来也是很吃力的。何况这么做也只会便宜了袁世凯,这种事情严绍可是不会做的…

自然,李燮和未必会出卖严绍,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万事还是小心一些比较好。

所以至少在严绍的实力稳固之前。他是不打算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的。

————————————————————

就在彭山在那里微笑的时候,李燮和也在琢磨着眼前这个年轻人究竟归属于哪个势力。

“同盟会?显然不会是。这次损失最大的就是同盟会,不过到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毕竟同盟会内部也分很多派系,再加上陈其美的作派我也见过,瞧他不顺眼的人很多…

北洋的话,如果真的是北洋,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找上门来,没必要这么藏头露尾的…

这么说来,恐怕是地方上的派系,比如说立宪派,或者说是…”

“黎元洪…”

和同盟会有仇,而且又有能力这么做的,在李燮和看来似乎也只有位于湖北,现在已经是副总统的黎元洪才有能力这么做,也只有他才有这么做的理由。

而且就算他不愿这么做,恐怕他手底下的人也会逼着他这么做,毕竟武昌一系和南京方面的矛盾是很深的。而且前段时间湖北方面叫嚷的也很厉害,在先入为主的情况下,很快李燮和便自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彭山的来历。

“原来是湖北黎元洪的人…”

见李燮和用一种了然的眼神看着自己,彭山也是一阵莫名其妙。“难不成这家伙已经知道我是从哪来的了?”

心里这么想着,不过彭山多少有些不信。

不过既然事情已经办妥了,彭山也不打算继续在沪军都督府里留下去,所以只是和李燮和寒暄了一番后便转身离开。

另一方面,李燮和也在心里盘算着要不要把这个消息泄露给同盟会。李燮和并不是一个贪恋权势的人,而且对大局也很看重,这次如果不是为了替陶成章出头及完成他的心愿,也不会站出来接管上海。

只是光复会和同盟会继续这么下去毕竟不是他所愿看到的,如果有能和同盟会缓和关系的机会,他到是不愿放过。他可是很清楚,同盟会现在对那个将一些都抖出去的人有多恨…

然而在犹豫了一会后,李燮和还是摇头叹道。“还是算了,毕竟不管怎么说人家也在这件事上帮了我不少忙,就这么把人家给卖了良心上也过不去…”

自言自语完后,李燮和端起放在一旁的茶杯。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突然跑进来了一个下人,见到李燮和后连忙道。“都督。外面又有客人上门了…”

听到又有客人上门了,李燮和也有些无奈。“这客人还真多…”说着李燮和将茶杯重新放了回去。“快去请人进来吧…”

沪军都督这个位置可不是好坐的,李燮和也很清楚这点。幸好他的身边也不是没有人帮衬,毕竟光复会成立这么多年,口袋里也不可能就只有他一个李燮和。

————————————————————

就在上海发生大的变动同时,见事情的确如自己所料的后,严绍也是松了口气。

“这样就好了,而且上海落在光复会的手里总比落在同盟会和袁世凯的手里要强的多…”

真要讲的话,其实最该感谢这件事的就是严绍。

在发现严绍和陆瑛已经勾搭上了后。伊莱诺和卡特琳娜本来是准备给他些好看的。虽然她们对会有今天早就有所预感,但若是没有一点惩戒的话,万一将来严绍又多找了几个该怎么办?

只是后来连续发生了许多大事。两人不得不将精力转移到这些事上来,等到事情忙完了后,心中的怒火也已经减轻了许多,连带着对该如何惩戒严绍的事情上也有些犹豫。

本来按照他们的意思。自然是要对严绍狠狠的惩戒一番。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严绍有所教训。

但是现在的话…

这些严绍自然不清楚,若是他知道了的话,恐怕又会是一头冷汗,不过眼下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忙,比如说陆军的配置问题。

“现在新兵的训练已经结束,三个师也已经满员,虽然还有些从国外进购的军火没有到货,不过是否可以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配置?”

都督府内的会议室里。付修明一脸正色的问道。

当初的计划是将三个师分别配置在三个位置上,只是当时安徽革命军虽说有三个师外加一个团的编制。但实际上也就只有一万两千多人,满打满算也就相当于一个师而已,因此除了一师师长张颖带着一个标的兵力北上外宿州外,其他的都在安庆进行整顿…

先如今既然三个师的编制都已经满编了,似乎也就可以按照原来的计划来执行了。

“也该如此了…”听到这件事,严绍也点了点头。“除了原有的一团外,把二团、三团和四团也都调到宿州驻防,宿州是安徽的最北端,只要守住那里,也就不用担心北边的袁世凯会耍什么花样。”说完严绍看了眼坐在会议席上的宗武。“另外民政部在宿州推广的工作怎么样了?”

“大有进展。”见严绍问向自己,宗武连忙开口道。“目前宿州城内的人口已经登记的差不多了,周围的一些县镇也是如此,只有许多比较偏远的村落,由于人手不够的关系所以还没有登记,不过以目前的投入力度,绝对可以在两个月内完成对宿州的统计工作…”

“这就好…”严绍满意的点了点头。“只要宿州的统计工作结束,将来就算有什么战事,我们也可以直接从当地抽调预备役,再加上宿州正在修筑的工事,哪怕北洋全都压下来了,张颖他们也能顶到后面增援赶上去…”

眼下南北和谈,南方和北方之间也算是还比较和气。不过和气并不代表就真的没有战事了,毕竟现在清室还没有退位,所以至少在其他几个方向小规模的交火还是时有发生。

只有安徽和北方的交界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生过一次交火。

这固然是因为袁世凯的许多精力都被南京给湖北等几个方面牵制住了,但最重要的恐怕还是严绍立宪派的身份在起作用。现在中国支持袁世凯最厉害的是谁?就是立宪派!不管心里怎么想的,严绍表面上始终有着立宪派的皮在身上,虽说李国筠在联系袁世凯的时候没少说严绍的坏话,对袁世凯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毕竟是南北议和还有想办法把清室从皇位上撵下去,严绍的问题,等一等再说吧…

“另外除了一师外,二师调到徽州驻防,免得发生意外,三师的话,安庆有我的近卫团在,基本上不会出什么大事,但总是要有些照应的,不过芜湖和当涂对军政府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说完严绍想了想继续道。“就让三师分出一个旅驻守当涂和芜湖,剩下的一个旅则留在安庆,若有什么事情发生的话,在出兵驰援…”

一师是原来的安徽新军,二师则是巡防营,只有三师是老底子,再加上芜湖和当涂是严绍的根基之处,严绍自然只能把芜湖和当涂交给三师去驻防。

对此付修明他们也是心知肚明,只是没有说破…

另一方面,在安排完了兵力配置后,严绍也觉得有些捉襟见肘。

本来按照严绍的计划,芜湖和当涂至少也给驻守一个师的兵力,宿州和徽州也是如此,安庆自然更不用提。再加上一支预留的机动部队,安徽至少给有五个师才足够。

只是现在严绍手底下严重缺少军官,若按比例来算的话,有经验的老兵更是比军官还缺,三个师已经算是极限,想要扩编至少也给等到几个月后了…

而且眼下还有一件事需要严绍去办,政党…

眼下南北议和已经开始,相信用不了多久袁世凯也就会成为这个国家的元首和领袖。到那个时候也就是需要政党上台的时候了…

将现有的革新会改组为一个新的政党,这就是严绍所要做的事情。(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