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东亚战争(一)

东北,曾经是中国最为寒冷的地区之一,至少在过去中国最寒冷的村镇就坐落在这片土地上。而现如今,这里也成为了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区,大量的工厂在这片土地上被修建起来。

这些工厂不但养活了大量的人口,同时也令这里成为了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当然,仅仅只是限于城市地区,乡村地区因为人口稀少的关系,还是较为荒芜的。

不过不得不说的是,东北的确是整个中国城市化最顺利的地区。

之所以会这样,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大量的工厂。

工厂,可以说是城市化的先驱,而且跟其他的地区不同,这里的城市大多都人烟稀少,仅仅只是因为大量工厂的建设带来了同样庞大的人口数量,于是高楼林立而起,城市也随之被建设了起来。

这些城市,从某种角度上讲,几乎可以说是凭空建设的。

不需要像一些较有利是跟人口的城市一样,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顾虑过去一些老建筑的存在。很多时候都不得不对此进行一定的避让,东北的这些城市,即便是最大的那个,原本也只是一个较为小型的城市而已。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除了类似沈阳之类的古老城市之外,其他的完全可以推平重建!

这也导致这些城市的规划,非常的完善。

与其重工业的名号,也是绝对的相符。

当然。在这些城市当中也有那么一些城市,并不是通过重工业成长起来的。而是通过其他的方式…

毕竟许多城市,并不像那些重工业城市一样。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

当然,对于这些城市来说,他们依然有足以让他们自傲的资源…

或者可以说…

其实每一个拥有着自己历史的城市,都是如此?

毕竟如果说一点优点都没有,也不可能会有那么多的人口汇聚于此,正是因为这里有让人成长的资源,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人口汇聚于城市之中…

至少丹东就是如此…

丹东市…

丹东生态环境极佳,水质优良,林木茂盛、资源丰富。人均占有水量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5倍,森林覆盖率达66%,是支撑辽东半岛一把天然绿伞。已发现矿藏资源达64种,是中国著名的‘硼都’。丹东地热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温泉疗养胜地,获评为‘中国温泉之城’。

丹东市的矿藏资源品种很多,已发现的有56种矿产,其中,25种矿产已探明储量。45种矿产已开发利用,1982年被国家列为全国59个重点成矿区之一。主要金属矿产有金、铅、锌、铜等,主要非金属矿产有硼、菱镁、大理石、红柱石、高岭土,大理石、红柱石、高岭土等。其中。硼矿已探明储量达3亿多吨,占全国固体硼矿储量的80%左右;菱镁矿远景储量和开采量在国内都占有重要地位,高岭土。大理石,红柱石等矿储量丰富。

然而对于丹东来讲。这座城市最大的优势却是在于他的地理位置…

在后世,丹东是中国海岸线的北端起点。位于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是东北亚经济圈与环渤海、黄海经济圈的重要交汇点,是一个以工业、商贸、物流、旅游为主体的沿江、沿海、沿边城市。最为重要的就是,这里是中国与朝鲜接壤的交界处。而且是最重要的交界处之一,许许多多的商业贸易都需要在这座城市展开。

尤其是作为一个位于重工业地区的城市,中国的许多工业产品都会从这里流通到朝鲜去。

单是这一点,也已经给丹东带来了许多的繁荣——————当然,后世的话,就有些不行了。

毕竟我们都很清楚,后世的朝鲜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状态。

后世的朝鲜,从某种角度上讲完全可以用没有经济价值来形容。即便是中国与朝鲜有那么一些贸易活动,其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也是非常低的。这也导致了后世的朝鲜更像是一个旅游城市,而不像是一个贸易城市——————除了在鸭绿江大桥上,经常可以看到车子载满了货物前往朝鲜,然后再回来以外。

更多的,恐怕还是一些人进入到了朝鲜,然后观光旅游之类的。

当然,绝大部分人都是站在大堤旁边,然后隔着鸭绿江眺望朝鲜什么的,并且对于对面的一切都怀着一种好奇的情绪——————这大概就像改革开放之前,那些外国人对中国的态度差不多吧。

当然,其实这样的态度就算是现在也是有的,毕竟对于许多国家来说,中国依然是一个封闭的国家。他们宁愿听着自己国家媒体那些充满偏见的话,也不愿意亲自跑到中国来见证事实。

在他们的眼底,中国就是一个这样的国家。

不得不说,尽管中国的确不是什么完美的国家,但是似乎也没有糟糕到这个地步吧?

——————————————————————————

然而与后世的朝鲜不同,这个时代的朝鲜固然不怎么样,却不像后世那样的封闭。这里只是日本人的殖民地而已,而且作为日本少数,并且是最早期的殖民地,日本人在经营这片土地的时候,还是非常用心的。

于是大量从东北生产的贸易制品,被输出到了朝鲜去。

小到最普通的螺丝钉,大到汽车等物,甚至就连飞机都在向朝鲜出口——————当然汽车跟飞机什么的,在朝鲜的出口量还是比较少的,毕竟朝鲜并不是一个很能消费的起这些产品的国家。

至于日本是否会对这些做出限制?

要知道。如今中国跟日本的商业贸易可是非常密切的,如果日本限制了中国商品的进入。那么反过来中国也同样可以如此…

这么一来,受伤害最深的绝对是日本。最重要的是,自从连续两次战争失败之后,日本已经很难再有挑战中国的勇气了。

换句话说,日本现如今根本就没有胆量,对中国的商贸进行封锁。

即便在这种贸易当中,经济越来越庞大的中国,明显占据着优势的地位…

正是这种贸易活动,带来了这座城市的繁华。

在最巅峰的时期,这里曾经有过大量的人口在此居住。

至少在整个辽宁。这里也算是最繁华的城市之一,虽然无法跟沈阳还有大连相比,但是却是与抚顺、鞍山等城市相差不多。当然,这里指的是城市的规模,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

就像许多人知道的一样,抚顺跟鞍山都属于工业城市,其中抚顺是以煤为主要资源的一个城市。甚至还曾经有过煤都这样的名号,当然,随着煤矿被挖掘的差不多了。这个城市也跟着…

没落了下来…

想想看,后世的中国有那么多的煤老板,为什么偏偏抚顺这样的城市没有?

原因很简单,煤矿要么就是属于国家的。要么就是已经被挖没了,所以自然也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最终抚顺这个曾经的煤都,沦落成了一个四线城市。

当然。如今的抚顺则不会这样,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个时期的抚顺煤矿储量非常丰富。再加上煤炭又是这个时期的主要能源之一,这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尽管煤矿的开采。伴随着很大的危险性,但是不得不说的却是,一般来讲,大部分煤矿的收入还是很高的,毕竟是危险性很高的职业,而这又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极大的利益。

至少,靠着这个,这座城市的消费水平不错。

毕竟高收入的人群,直接就可以带动一个城市的消费水平,当然,这仅仅限于这个时代而已。

————————————————————————

与后世的抚顺相比,鞍山的话,运气则明显要比抚顺强的多。

因为这里不像抚顺,抚顺只有售出煤炭资源来赚取经济利益,煤炭就是用来给别人使用的,而鞍山的铁矿资源,却是可以炼成钢铁的,这不但养活了大量的开采工作者,同时也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工作岗位。

当抚顺的煤矿工人因为煤炭资源的匮乏,而陷入窘境的时候,鞍山这边的运气却比抚顺好出太多了。

最重要的是,就算是铁矿资源没开采光了,他们也同样可以通过对外进口的方式,来继续自己的工作,至少,可以维持下去。

而与之相对应的,抚顺却不能。

因为钢铁厂可以将铁矿变成钢铁,这种全球最重要的金属资源。

而煤炭?又能变成什么?

石油?

或许吧…

煤转油是由煤炭气化生产合成气、再经费-托合成生产合成油称之为煤炭间接液化技术。这种技术其实早就已经存在了,甚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已经存在,当时的德国因为缺少石油资源,所以采用了这一技术,据说效果还是比较不错的?

问题是,就算是真的非要使用这种技术,也未必需要在抚顺。

毕竟那里已经没有煤炭资源了,如果想要推广这个技术的话,唯一的办法就是从外界进口煤炭资源。

暂且不提别的,单是一个运输成本就已经是需要人三思的了。

更何况煤转油的话,对环境的污染也是一个问题。

不过不管怎么说,至少现阶段的抚顺还是很不错的,毕竟煤炭资源依旧很丰富,短时间内还看不到会被挖掘一空的可能性。

这也导致了抚顺尽管还没有办法跟沈阳或是大连这样的城市相提并论,但是在这个时代却已经可以称得上是首屈一指的大型城市了。

——————————————————————————

丹东,与此很是相似,尽管丹东并不是一个工业城市。但是因为是与朝鲜尤其是日本贸易最重要的一个通道,所以丹东也变得十分繁华。

即便是在全国而言。也很少能有比丹东更繁华的城市,至少在整个东北。也就只有那么几个城市可以与丹东相提并论来着。

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丹东这座城市的居民们,肯定想象不到在未来的某一天里,这座城市居然会因为与日本的贸易而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战争…

中国跟日本之间所发生的战争,对这座城市造成了难以想象的破坏。

在战火之中,大量的建筑被摧毁,整个城市变成了废墟,同样还有数之不清的百姓也都死于了战火之中。

用了数年的时间。才变得十分繁华的丹东,只用了十多天的时间,就变成了一片废墟。

这次的事情,在次证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破坏永远也要比建设容易。

因为在战争结束之后,国社政府硬是用了许久的时间,才总算是清理干净了这个城市的残骸,令这个城市进入了重建的步骤当中。当然,哪怕是现在。也没有人敢说这个城市的一切创伤都已经恢复了,暂且不提那些失去了家人,失去了一切的人们,是否能够真的就那么容易回来…

至少这个城市的一些地方。依旧残留着一些当年战斗时所留下的场景。

同时残存下来的市民们,在回到了城市之后,也在一些地方修建了一些纪念馆。用以纪念这次的战争,当然。还有经验教训——————那就是用来都不要在自己的敌人面前放松警惕,因为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你自己的敌人就会趁着你放松警惕的机会,突然对你发起攻击,让你在毫无防范的情况下,付出极为惨重的损失来…

他们也想要建设一个比原来的丹东更加繁华的城市,只是这种事情却绝对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办到的。

尽管这个城市,现如今的确是已经有了几分当年的繁华,但是与过去相比却始终还是差了一些。而在城市里面时不时就可以看到的战争残骸,甚至是一些英烈的纪念碑,更是叙述着数年前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战争…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这里的百姓的想法,在过去,这里的百姓虽然并不是很喜欢日本人。但是看在有钱赚的份上,他们到也不会斤斤计较。

毕竟做买卖吗,和气生财,既然短时间内彼此还没有什么深仇大愿,那么为了钱,他们也愿意与日本人进行一些接触。

但是这一次…

这一次,在战争当中死掉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不仅仅只是士兵而已,甚至就连平民百姓也包含在了其中。

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家人死在了自己的身边,而自己却无能为力,这样一来,能够继续接纳日本人的,实在是太少了。在丹东甚至出现了拒绝与日本人做生意的商人。

尽管这类人在丹东的数量并不算是多数的,但还是影响了许多事情,也同样影响了丹东的恢复…

不过对此丹东人却没怎么在意,毕竟他们实在是很难忘记不久前曾经发生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得知政府很有可能会因为之前在日本地震后发生的事情,而与日本宣战之后。这座城市的人民,虽然不敢说是所有人都支持政府的决定,但是至少绝大部分是如此的。

“终于可以好好的教训一下小鬼子了…”

“是啊,正好可以报一下上次的仇恨。”

丹东市的街头上,到处都是抱着这样的情绪的市民,许多人甚至还在报摊附近一边拿着报纸,一边讨论着最近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没办法,战争只是刚刚结束不久的事情,对于这座城市的居民来说,这实在是一件特别令他们难忘的事情——————至少,短时间内,他们实在是难以忘记这次的事情。

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家园被破坏之后,依然可以有着非常宽旷的心胸的——————如果真的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战争了。

自然。作为这个城市的居民,他们也会很自然的知道许多的消息。比如说…

“最近你们看到了吗,机场那边有很多的军机呢…”

“我也看到了。而且我还看到有很多的卡车运着炸弹之类的到机场去,还有油料,我听亲戚家的人说了,据说这些都是为了打仗准备的,看来这次的仗恐怕是真的要打了…”

“是啊,我也看到了,今天早晨还有一趟进去了呢,我数了一下,怕是有三四十辆那么多…”

这些人会知道这么多的事情。到是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如今的丹东不但是中国的东北地区与朝鲜的贸易中心之一,同时也是最前线的军事城市之一。

尤其是在与日本爆发了一场战争之后,这里更是戒备森严,常年都有大量的军队驻守,随时准备投入到作战当中。

当然,因为朝鲜战争之后,中日关系的缓和,再加上日本也的确是被打怕了。所以两国之间的关系迅速和解。这也导致了丹东这边的气氛缓和了许多。

但是因为这次的事情,丹东的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

尤其是上次的空袭,铺天盖地的军机飞入朝鲜境内,还有从朝鲜境内隐隐能够传来的爆炸声。这些都令这座城市的人清楚的明白,战争距离他们的确是不远了。

当然,随后谈判的事情。到是令人们觉得其实也不是没有和平的机会——————只要日本人愿意磕头认错。

而随后西园寺内阁的态度,也似乎是让整个事情朝着和平的方向发展。可谁知道,那边才表态没多久。居然就发生了政变。原来与中国关系还算不错的内阁被推翻了,紧跟着上台的居然是一向强硬,而且经常在朝鲜挑衅的军人政权

到了这个地步,恐怕已经没有人会觉得和平还有希望了。

不过对于这场战争,到是没有多少人会觉得中国会输。毕竟自从辛亥革命以后,中国与朝鲜所发生的战争,几乎每次都是以全胜告终,即便是朝鲜战争期间曾经发生了那么一点小差错,但是最后也是以胜利的姿态赢得了整场战争。

这次,他们相信也一样会如此。

尤其是丹东这座城市的居民,因为几年前的战争,对日本的仇恨要超过其他地方的居民许多。所以对这次战争的支持程度更是高的无法想象,几乎每天都有大量的百姓跑到附近的机场去或者是军营去。

自然,军队的士兵肯定是从全国各地招募的,所以丹东的士兵也是一样,各地的都有——————当然,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口音的问题。

与后世的普通话普及不同,这个时代的方言几乎可以用五花八门来形容。几乎每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的方言,而且口音非常的重。

尽管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应该是一种被保留下来的文化,但是说实在的,在交流起来的时候实在是太不方便了些。

不管怎么说,即便士兵是从全国各地招募的,但是这也改变不了一个情况,那就是同样会有一些当地人被招募。

尤其是机场一类的地方,更是需要有一些当地的杂务人员。

而就是这些人,将机场的一些消息透露给了自己的亲人——————这到是不奇怪,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把嘴巴闭的严严实实的。

不管怎么说,如今的战争状态,令许多人都兴奋了起来。

并且人们深信,这将会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最后一场战争——————因为中国是绝对不会再给日本第二次发起战争的机会的。

————————————————————————

东北,曾经可以说是中国最荒凉的地区之一,之所以会这样完全是因为满清王朝并不允许汉民族进入东北这个满清的‘龙兴之地’居住。于是很自然的,东北的人口一直都处于非常稀少的状态之中。

当然,随后因为日俄的关系,满清对东北的控制力度越来越弱。

因为这个原因,满清开始有条件的向东北开放。于是一些在内地居住不下来的百姓也就逐渐的开始向着东北地区移民。渐渐的,人口也就变得多了起来。

只是跟内地的一些省份相比。东北依旧是处于人烟稀少的状态。

同样,尽管东北可以说是中国最适合发展工业的地区之一。但是因为缺少人口的关系,这里也常年得不到妥善的开发。最终在原来的历史当中,东北成为了日俄争夺的一个地区,并沦落于日本之手。

需要说明的是,在原来的历史当中,即便是到了1925年,东北的人口全部相加也不过才两千多万而已。其中辽宁大概占据了一千四百多万,吉林大概在七百六十多万,黑龙江则是三百四十多万。

辽宁的人口会这么多并不奇怪。因为整个辽宁可以说是东北三省当中气候条件最好的一个省份。

夏季的时候,固然炎热,但是肯定是没有办法与南方相比的。

但是冬季的时候,至少也不会像吉林或者是黑龙江一样的寒冷,尤其是漠河镇那种逆天的存在——————当然,对于现如今的中国来讲,漠河镇肯定不会再是中国最寒冷的地方了。而是位于西伯利亚东北部的奥伊米亚康和位于西伯利亚腹地的雅库茨克。

奥伊米亚康是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北部一个盆地,海拔约750米,也是一个村庄。距离北极圈仅有350公里。属俄罗斯的萨哈共和国管辖。奥伊米亚康位于西伯利亚因迪吉尔卡河上游同名盆地中央,东、南、西三面较高,仅北面地势较低,造成其气候极度严寒。和上扬斯克并称为北半球的‘寒极’。

1926年1月26日,人们在西伯利亚的奥伊米亚康地区测得过-71.2c的极低气温,奥伊米亚康因此获得北半球‘冷极’称号。

这么冷的一个地方。之所以还会成为一个城市,纯粹是因为当地有一座温泉。正是凭着这个温泉,这里才会成为了一个城市——————当然。或许称之为村庄会更恰当一些。

奥伊米亚康一名来自雅库特语,意为‘不冻的水’,指的就是这么一个温泉了。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土地是永久冻土,所以居民的房屋都必须建筑在深埋于地下的木桩上,房屋与地面最少有0.9米的间隔,不能直接建在冻土上,否则室内热气会融解冻土地基,发生房屋倒塌,房子不但特别厚实,而且门窗要四五层,以防室外寒气侵入。水管不是埋在地下而是铺在地面上,沿途设加热站,以防管内水冻结。

除此之外,在户外,如果没有任何防护措施,脸可能在几秒之内就会被冻伤,甚至被风吹伤。在室外呼吸,人们可以听到自己呼出的气变成冰渣的声音;当奥伊米亚康的渔民从冰面下把鱼打上来后,仅需20秒鱼就会冻成冰棍——————最惊人的就是,只有当气温下降到-52c,村里唯一的一所学校才开始停课…

至少在原来的中国,这样的事情是绝对无法想象的。

不管怎么说,与另外两个省份相比,辽宁无疑是一个叫暖和的省份。这也导致了辽宁的人口明显要比其他的省份多上一些,不过即便是这样,三个省份加在一块,依然无法与南面的那些省份相比。

单是一个广东的人口,就已经超过了三千多万,比整个东北的人口都要多。

——————————————————————————

正是因为这种长期缺乏人口,缺乏开发的缘故,使得东北这片非常适合发展工业的土地,一直都没有得到一个合理的开发。

如果说在甲午以后,满清能够想办法对东北进行开发的话,或许中国也不会沦落到后来的那个样子。只可惜,满清的统治者太过腐朽了,他们只会抱着过去的一系列念头,却始终不愿意做出改变。

不,其实他们也在做,只是步子实在是太小了,所以根本就没什么用处。

不过与腐朽的满清不同,清楚东北究竟有着如何得天独厚优势的严绍。自从山东战役以后,就一直都在不间断的向着东北迁移人口。

不到十年的时间。就已经令东北的人口翻了一翻。

尤其是辽宁省,人口更是已经达到了两千多万的地步——————在这上面全国各地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跟原来的荒凉相比。如今的东北到处都是林立的建筑,整齐而平坦的街道。甚至还有一辆辆的汽车行驶在公路上。

当然,这些汽车绝大部分都是服务于各大工厂的卡车之类的,私人汽车的数量相对还是比较少的。

而对于东北来讲,最大的变化除了多了许多的人口之外,最多的恐怕就是这个城市多出了不少的工厂——————数之不尽的工厂…

东北本来就是一个非常适合建立重工业的地方,不但拥有大量优质的铁矿,而且还有包括煤炭跟石油在内的大量资源。

历史上的日本之所以能拥有发动东亚战争的能力,就是因为他们获得了东北,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的进行开发。

与此同时在丹东市附近的军用机场内。看着在机场内停放的上百架战斗机跟轰炸机,周纳海扶了一下自己头上的军帽。

“终于要开始了,相信这就是我们与日本的最后一战了吧…”

就在他的不远处,上百架战斗机跟轰炸机整齐的排列在那里。

每架航空兵器的前面,都站着几个英武的空军飞行员,在地勤人员已经检查过了飞机之后,他们所需要做的,仅仅只是等待上级的命令——————出发的命令…

“就在不久前,日本遭遇了毁灭性极其巨大的一场地震。也就是不久前报纸上经常提到的‘关东大地震’。对于日本,作为军人的我并无多少好感,这不仅仅只是因为不久前爆发的‘朝鲜战争’,更是因为在国际上日本经常与我国作对。尽管近年来两国的关系朝着友好的方向发展,但是这依然无法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在日本有着很强的右翼势力。只要这股势力不被除掉,那么中国跟日本就无法真正的实现友好——————尽管如此。但是作为邻国,对于日本所遭遇的灾害我依然感到同情。毕竟在那场地震当中死去的绝大部分都是无辜的平民百姓,更何况在地震之后,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场大火…”

“对于日本百姓所遭受的一切,我深感同情,然而我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军人,我却无法原谅他们在大火之后所做出的一切。”

“就是这些刚刚遭遇了大火跟地震的人,在这之后居然以朝鲜人作为借口,大肆的在包括东京在内的许多城市虐杀朝鲜人及中国人,那些朝鲜人也就算了,作为一个军人我无法虚伪的去说我是多么的痛惜朝鲜人的死亡,因为那与我无关,但是作为一个军人,我却无法容忍我国公民在日本所受到的遭遇,这是对我国,对五亿中国人及全体国防军的巨大挑衅!”

“国家每年花费巨额的财富投入到军队上,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打造一个强大的国防,保护我们的国家不受到外敌的侵犯,保证我国国民能够在国外得到公正的待遇。而日本人如今的行为,就是对我们**裸的挑衅!”

“尤其是在不久前,日本政府非但不为他们在地震结束后所作的罪行道歉并惩戒凶手,该国的军队甚至颠覆了原本的政府,对我国进行了挑衅。一个国家,如果说连自己的国民都无法保护,那么这就是这个国家最大的耻辱。同样!军人的职责就是保家卫国!如果说自己的同胞被外敌侵害而自己却无法为其复仇,那么这同样是我们军人的耻辱!”

“不久前,面对我们给出的最后时限,日本政府置之不理,这已然证明了日本政府并无悔过之意,更无悔改之心!”

“不久前大总统已经发表公开声明,既然日本人不愿意道歉,那就打到他们道歉!”

“战争,并不是我们选的,而是日本人自己选的,既然日本人这么不知所活,那么我们就只能给他们一个狠狠的教训,让他们再也没有胆量向我国挑衅!”

——————————————————————————

尽管对于是否要日本爆发全面的战争,国社政府内部依然有一部分有着顾虑。毕竟最近几年,中国跟日本的关系的确是不错,至少要比过去缓和许多了,实在是没有理由再次爆发战争来着。

然而当严绍给日本政府的时限结束之后,严绍依然力排众议,决定对日展开一场全面战争!

没错,全面战争…

严绍已经彻底想明白了,既然对日本的怀柔不起作用,最起码是无法在短时间内起到作用,那么不如直接用强硬一些的方式,通过战争来让日本臣服…

在严绍的印象里面,日本本来也是一个喜欢对力量低头的国家。

他们曾经因为美国的强大而低头,那么现如今,他们自然也可以因为中国的强大而选择臣服…

“或许,这样反而要好很多吧…”

——————————————————————————

几乎就是在丹东方面正在进行动员工作的同时,在日本的东京皇宫内,不久前刚刚返回了东京的大正天皇,也坐在御前看着站在下面的田中义一…

就在不久前,这个几乎可以用傀儡来形容的天皇,刚刚问了田中义一一个问题…

“这场战争,我们能够赢得胜利吗?”

尽管大正天皇的脑袋的确不是很好用,但是这并非说他真的就傻了,只是有些时候会显得比较不正常而已。但就算是这样,大正天皇还有他背后的那些利益集团依然会关心着这个问题。

毕竟这几乎可以说是关系到了国运,更关系到了大正天皇自身的利益。或许大正天皇可以并不怎么在意政变的事情,因为无论政变上台的究竟是哪一方的势力,都不可能会对大正天皇无理,因为他是这个国家的神,是这个国家最伟大的存在,这个国家的所有军人都在向他效忠,而不是那些带队的军官跟将军们…

即便现如今掌握着帝国权利的人是眼前的这个男人,但是只需要大正天皇的一句话,眼前这个男人所拥有的所有权利,都将会灰飞烟灭,就好象完全不曾存在过一样…

当然,前提是大正天皇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力量,毕竟他的脑袋的确是不太好用。

不过即便他无法意识到,他身边的那些宫内大臣们也是能意识到的。毕竟很多时候,真正触及到的,其实是他们的利益/

而毫无疑问的是,当着大正天皇的面,田中义一这个政变的主导者,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说自己并没有多少信心…

“请陛下放心,这场战争帝国一定会赢的胜利,为了帝国,为了大和民族,皇军的将士将会一往无前,无论挡在前面的是谁都将会被帝国撕毁…”

“但是,中国人的实力要比帝国强上一些吧…”站在大正天皇的身边,宫内大臣插口道。

这也是目前日本内部最大的疑虑了,毕竟如果从实力来看的话,无论是哪个角度看,中国都要强于日本,甚至可以说是远远占于上风。尤其是最近的两次战争当中,日本几乎从来都没有赢过,而这次从中国传来的消息是,中国已经不打算如前两次一样,只是单纯的局部战争,而是打算来一场全面的战争,这很有可能将会演变成一场灭国之战…

“我不会否认,中国的确要比日本强上一些…”没有了对大正天皇的恭敬,田中义一直视着宫内大臣道。“但是当年的俄国同样要远比日本强大的多,可是当年的战争获胜的依然是帝国,战争所比的并不仅仅只是实力而已,更是精神跟意志的较量…”

这恐怕也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田中义一对人重复的最多的一句话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