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扩张之路 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1:35 来源:笔趣阁

阅兵场上,国防军在这次阅兵当中对各国所造成的震撼是极大的。因为单是最先登场的二二式跟二三式等,就已经远远的强于目前西方国家所装备的几乎所有坦克装甲车辆,自然也就不用提后面登场的多炮塔坦克了——————当然,作为一个幼儿,英美等国是绝对不会想象的出,这其实仅仅只是一个纸老虎的。

数十吨的重量所带来的,仅仅只是几乎如同废物一般的作战能力。

尤其是其薄弱的装甲,甚至很有可能就连12.7mm口径的重机枪也能将其打成筛子一样。

当然,估计英国跟美国这些国家,是绝对没有机会亲自尝试一番的。

所以,最终包括美国在内的这些国家所看到的,并不是阅兵场上那十八辆纸老虎的真面目,而是一群怪物,由钢铁构成的怪物。而这,也加深了这些国家的恐惧,尤其是那些装甲兵们。

就好象1945年柏林阅兵时一样,盟军对于苏俄装甲技术的领先是震惊的。因为那个时候他们吃惊的发现,他们与苏俄的装甲技术的差距非常的大,尤其是在对苏俄的is-3的时候,更是有着决定性的差距。

因为当时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坦克能对苏俄的is-3造成威胁。唯一能够反抗这种坦克的办法,恐怕也就只有空中优势或者说是在数量上对其形成一种优势了。

空中优势到还好说,因为这个一直都是盟军方面的强项。当年的德国空军固然强悍,但是其本土的工业设施却几乎长期遭到轰炸。进而影响了德国人的军事生产能力,后来德国之所以会失败。这也算是在其中起到了一部分的作用。

苏俄的空军不能说很差,但是显然是比不过德国的。自然更不用提盟军方面了。

但是陆地上的话,要知道,当年的德国就是被苏俄的坦克海给吞没了的。而在冷战时期,俄国人的装甲集群也一直都是被北约所恐惧的。至少当时还没有任何国家,包括美国在内打算与苏俄来一场陆地上的对战。

因此当时西方国家唯一的出路就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空中优势来对苏俄的地面部队进行打击,这也是唯一有效的办法。

甚至在最绝望的时候,盟军还曾经考虑过使用核武器。

没办法,谁叫在早期的时候。北约对苏俄的装甲技术方面的确是出于劣势呢。尤其是在冷战初期的时候,尽管当时苏俄的t-72一直都是在战场上处于被西方国家装备吊打的阶段。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苏俄的装甲技术就真的比西方国家差,而是需要从全方位的角度来考虑的。比如说当时苏俄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在出口武器装备的时候,习惯对装备进行阉割,也就是所谓的猴版。

一个是阉割过的型号,另一个则是人家最好的武器装备,两相比较一下,自然也就会有不同的结论了。更重要的是武器这东西是看人使用的。当时在中东战场上使用这些武器的一方面是阿拉伯的联军,一方面则是以色列。

前者虽然看上去很庞大,可实际上却几乎全部都是一些乌合之众。过去曾经说过像沙特这样的国家,基本上就是一个土豪国家。买东西不仅仅只是买对的,更是要买贵的!

但是就战斗力而言,实在是…

1991年海湾战争。沙特陆军作为主力参加了海夫吉小镇之战,伊军先后对海夫吉发起了三次装甲营级冲击。前两次被美国海军陆战队击退,但第三次伊军在沙特军队防线上的进攻就成功取得进展。将沙特军队赶出了海夫吉。

在美军猛烈空袭后,沙特军队决心一雪前耻,以两个营兵力对海夫吉小镇发起冲击。虽然伊军已遭美军空袭压制,士气十分低落,但仍成功以猛烈火力长时间压制了优势兵力的沙特军队。而沙特当时装备的法国amx-30b2坦克虽然火控系统先进,却因为自身装甲过于薄弱,不敢冲上去迎战伊军性能落后的69式坦克。

最后在美军飞机狂轰滥炸之下,沙特军队终于突破伊军火力封锁,冲入海夫吉,士气崩溃的伊军随即丢下武器装备逃跑了——————当然也是因为他们的弹药打完了。

沙特陆军在这场规模不算大的冲突中死伤100人左右,伊拉克方面死60-300人(很多逃散的伊军被打死在沙漠中,难以精确统计),被俘400人左右,90辆坦克和装甲车辆被击毁。然而这里面大部分是美军空袭的战果。也就是说,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沙特陆军在地面战中和被美军空袭折磨得已到崩溃边缘的伊拉克人差不多打了个平手。

之后就像曾经说过的一样,之后沙特吸取的教训就是,把所有不好使的法国武器都扔了,换美国新装备……至于别的问题,相信用钱能解决一切的沙特皇家陆军懒得多想。

而在严绍穿越过来之前,在沙特与邻国的武装冲突当中,在得知地面部队即将参战之后,沙特的陆军部队据传甚至出现了逃兵这样的事情…

不能不说,真心有些令人惊讶。

当然,这道不是说沙特军队的训练跟其他的一些东西很弱,至少在历史上沙特也曾经打过一些比较漂亮的——————当然,通常都是规模较小的那种,而且对手也很弱。

只能说,沙特的战绩实在是配不上他们的武器装备,毕竟他们的武器几乎可以说都是当时最顶尖的了。这样的武器如果还给其他的军队用,或许能够创造出近乎于奇迹一般的战绩,但是沙特的话…

实在是太浪费了…

————————————————————————

一方面使用的是阉割过的型号。另一方面对战的又是训练极好,作战能力极强。最重要的是为了保家卫国而战,并且已经可以说是退无可退的以色列人。

可以想象。当时的阿拉伯联军为什么会失败。

同样,也可以想象的出来苏俄的坦克为什么表现的会那么差了,本来就是阉割过的型号,还被一群战斗力不足5的渣渣使用,说实在的,什么样的表现都不足为奇。

至于海湾战争以后的事情,那就没有参考的必要了。

因为那个时候苏俄已经解体,何况当时西方国家所装备的武器还不只比伊拉克领先了一星半点,再加上彼此本来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会失败才是很正常的事情…

应该怎么说呢?至少在原来的时空当中,唯一可以与苏俄比肩坦克技术的,只有一个德国。也只有德国所研制出来的诸如虎王之类的坦克,才有能力对苏俄的is-3等拥有优势——————不能说是压倒性的,但肯定比对方强就是了…

不管怎么说,这次的第二个十年阅兵,同时也是建国十周年阅兵,带给世界的震撼就好象45年的柏林阅兵时一样。

就像前面说过的,尽管美国跟英国等国家也清楚。他们在装甲技术方面与中国还是有着一定差距的,但是却没有想到差距居然会这么的大。

尤其是那个多炮塔坦克,尽管在阅兵的时候解说员并没有说出详细的性能,甚至就连坦克的型号也没有说出来。但是带给他们的震撼却几乎是难以想象的——————他们绝对想象不到,国社政府之所以会没有解说这个坦克的型号,不是为了故作神秘也不是为了保密。而是因为这就是阅兵用的,用来蒙骗这些人。所以政府方面压根就懒得给这东西弄一个型号出来。

当然,这样也更能骗人不是?毫无疑问。英美等国也绝对想象不到,国社政府弄出这么一个怪物来,居然就是为了欺骗他们的。

也正是因为这次阅兵给这些国家带来的震撼,令他们在阅兵结束后,集中了相当程度的精力在多炮塔坦克上。

至少根据特事局得到的情报,阅兵结束后没多久,英美等国就纷纷开始上马相关的项目。尤其是在苏俄方面,更是一次性的上马了多个项目——————因为在这件事上面,苏俄感受到的威胁是最大的。

其他的国家,比如说英国或者是法国,因为他们的殖民地位于中南半岛。因为地理条件的关系,并不适合使用坦克这类的装甲武器,尤其是重型的坦克一类武器,毕竟那里的地理条件非常的恶劣。

至于其他的一些殖民地?坦克都不太适合了,更别提其他的,何况像菲律宾这样的岛国,还需要横渡大海。

但是苏俄可就不一样了,要知道只需要翻越乌拉尔山脉,接下来他们所需要面对的就是俄国平原了。虽说那里天寒地冻的,但是怎么也比中南半岛上的密林要强的多不是?

尤其是在考虑到朝鲜北部的多山地理之后,俄国也就成了最适合进行坦克作战的国家。

虽说俄国与中国在私底下的联系不少,但是俄国人却从来都不觉得他们与中国就是朋友了,更是深信迟早有一天双方有可能会发生激烈的冲突。

因此某些事情,不得不尽早做出防备。

甚至俄国还曾经考虑过在中苏边境上弄出一条漫长的防线出来,只是因为当前苏俄的国力还无法支撑这么一条浩大的工程,所以最终只能是暂时放弃了…

不过在阅兵结束之后,这个提议有重新上马的可能性…

——————————————————————————

其实对于这样的提议,包括严绍之内的人都不怎么喜欢。

没错,以苏俄当前的国力而言,弄这么一个工程的话,肯定是劳民伤财。问题在于严绍需要苏俄作为一个屏障存在,而在核武器出现之前,如果想要确保苏俄的安全。那个苏俄就必须要拥有非常强大的军力。

弄这么一个劳民伤财的工程出来,显然是不符合国社政府的计划的。

另一方面呢?即便是弄这个工程。在严绍等人看来,也应该被部署到东线那边去。抵御西方国家。

而且…

“说实在的,虽说我现在的确是对俄国所在的东欧没什么兴趣,毕竟国力有限。但是谁能知道将来究竟会是怎样的一个情况,说不定我们有机会能够踏足欧洲呢?那个时候,这条防线对于我们而言可就是一层很深的阻碍了…”

这么说着,严绍重重的靠在了座椅上。

听到严绍的话,蒋百里等人都很明白严绍的意思。

其实他们也很清楚,严绍并不是一个很喜欢战争的人。理由也很简单,因为战争是会死人的。尤其是那些冲锋陷阵的将士们。每一次的战争都会带来极为巨大的伤亡,而这些却一直都是严绍想要尽可能的去避免的。

将心比心,严绍从来都不愿意看到这些士兵的家人,因为收到阵亡通知书而感到悲痛欲绝…

只是有些战争实在是不能不打,对此蒋百里他们也非常的了解,这也是他们愿意支持严绍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在过去除了一些非常必要的战争之外,严绍几乎从来都没有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

尽管他们是军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喜好战争。

————————————————————————————

止戈以武,这是严绍一直信奉的一个信条。同时也是蒋百里他们所支持的。

战争,从来都是很难避免的。毕竟和平这种东西总要彼此都追求才行,而如果想要让中国永远的避免战争。最有效的方式并不是去努力的寻求和平,而是让自己变得更加的强大。令几乎所有国家都不敢主动对中国挑起战争。

只有这样,中国才能享受和平,这也是严绍所追求的。

无论是之前的介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亦或者说是后来的干涉俄国,都是为了追求令中国强大这一目标。

而从目前来看。严绍的这一计划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因为中国已经通过这些战争,获得了令自己不断壮大的养分。到了如今,已经没有哪个国家敢对中国主动挑起战争。最重要的是,这种壮大,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增强,到了最终,中国很有可能会变成一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不过国家这东西,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没有永远不灭的王朝,我们谁也不清楚我们的子孙后代究竟会怎么样,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消灭所有的对手,如此一来,至少我们没有必要担心外敌的危险了,而毫无疑问,当前能成为我们对手的只有欧洲或者是美洲的那些国家。”

说到这里,严绍叹了口气。

“只可惜这个想法,永远都仅仅只能是一个想法而已,毕竟统一世界这种事情可没那么容易办到,不过说实话,我还真期望有一天能涉足欧洲。”

其实严绍更希望的是,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掉欧洲与北美的国家,至于剩下其余地区的,怎么样也就无所谓了。

毕竟这些地区,实在是很难出现什么有出息的国家,而只要解决掉了欧洲与北美的这些国家,在牢牢的掌控住东亚地区。那么剩下的国家无论怎么想,似乎都不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对中国造成威胁了——————当然,这仅仅只是一种妄想而已,不过严绍到是真的很希望能在核武器诞生之前达成这个梦想,毕竟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可能拥有统一世界,而后加速进入星辰大海的机会。

不过,这毕竟只是严绍脑洞大开的产物,他自己到也没多认真。

他都没认真,更不用提别人了,毕竟现在的中国虽然很强,但是距离想统一世界还是有很大一段距离的。

“对了。”似乎是想到了些什么,严绍忽然对着一旁的付修明开口道。“记得,设置一个10年后解除的机密档案…”

“档案?”付修明一脸奇怪。

“没错。”严绍点点头。“咱们都知道这个多炮塔坦克是一个骗局,是为了蒙骗其他人的,但是其他人不晓得这件事啊!万一将来多炮塔坦克不实用的事情被人知道了。那我们岂不是也会被人很冤枉的当成了一批被多炮塔神教蒙骗的蠢货了?所以最好弄一个10年解封的机密档案,这样等到十年后。至少可以证明这是我们的阴谋,而不是我们花了好多钱弄了一件蠢事…”

不得不说。有些时候严绍的思考方式与常人的确是不太一样。

不过对严绍来说这件事还是很重要的,毕竟严绍一直都很重视其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如果说真的留下了这么一个污名的话,对严绍来说也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

所以严绍希望借助这样的手段来让人知道,其实自己早就知道这是一个骗局了,而且还是自己故意设置的一个骗局。

至于为什么会是十年吗,因为十年过去之后,基本上这件事也就该被人给拆穿了。

到时候解开,岂不是时间刚刚好。

其实认真的讲,多炮塔坦克这种东西绝非只是一个国家迷信过。不仅仅只是一个苏俄而已,许多国家都曾经迷信过这类的坦克,这其中甚至还包括了德国。

德国人所造的多炮塔坦克的名字很古怪,叫做nbfz坦克(德语:neubaufahrzeug,意为‘新型结构车’)是希特勒掌权后,为了让德军有自己的重型坦克而发展的计划。

1920至1930年代期间,有数个国家对于多炮塔坦克感到兴趣,并且开始实验自家的坦克。英国维克斯在1926年首先建造了一辆维克斯a1e1独立号坦克,这个让苏联有了灵感。因而创造出t-35重型坦克,1933年生产了61辆。

neubaufahrzeug 的计划始于1933年,德国国防军要求莱茵金属公司和克虏伯开始发展大拖拉机,‘大拖拉机’只是一个重型坦克的代号。因为当时德国仍然处于凡尔赛条约的限制。

nbfz坦克的多炮塔,又重又慢的特性,使得这辆坦克非常不适合进行闪电战。因此,只有生产五辆就停产了。虽然有三辆在1940年参加了挪威战役。但此坦克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德国的工业技术。

当然,就像曾经说过的。在原来的历史当中装备多炮塔坦克最多的肯定是苏俄,毕竟苏俄当时的经济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而且t35也就算了,但是t28的装备两还是比较大的。

只不过t-28算不算多炮塔,这个真的很难说,因为除了一个主炮之外,其他的两个其实都是机枪的…

——————————————————————————

不得不说,严绍的计划还是成功了的。

就像前面说过的一样,在得知了阅兵的详细情况之后,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国都纷纷上马了多炮塔坦克的计划。

但是…

“怎么样了?”

走进了一家专门研究跟制造坦克的工厂,看着面前的几个中年人,西园寺公望略微有些期待的问道。

“这个…”看了一眼西园寺公望,这几个人几乎全部都露出了歉意的表情来。“很抱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比较好的进展…”

“还是没有吗?”

“是的!”这么说着,那几个中年人顿时羞愧了起来。

随后,其中一个年纪较大的人快走了两步,走到了西园寺公望的面前。

“目前我们主要的困难是发动机的问题,多炮塔坦克的结构导致这种坦克的体积跟重量都非常的大,而想要让这种坦克拥有足够的机动性的话,就需要有足够强的发动机。目前我们所拥有的发动机设备,在马力上最多只能达到150匹的程度,而且结构复杂,可靠性很差,很难推动这么大的一辆坦克…”

“尤其是如果想要让其拥有足够的防护能力,就必须要继续加重重量…”

“难道说,你们就造不出来足够强劲的发动机吗?”

虽说是一个政治家,但是西园寺公望毕竟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因此很容易就能听得明白他们刚刚话中的意思。

而在彼此互相看了一眼之后。那几个人却是有些无奈的彼此互相对视了一眼。

“这个,到不是不可以。问题是那样发动机的体积跟复杂程度都将会大大提高。而这又会直接导致坦克的体积再次攀高,进而就是重量等等…”

换句话说。他们已经陷入了不久前严绍曾经说过的死角当中了。

严绍对此的解决办法就是,削弱装甲的厚度,令其成为了一个纸老虎。不过无所谓,因为严绍只需要他们在阅兵场上逛一圈而已,但是其他的人却不一样,他们并不清楚这一点,因此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难免就会显得非常的无力…

“难道说,差距真的这么大么…”

站在西园寺公望的背后,那些个中年人们一个个都纷纷露出了羞愧的表情来。

只是他们也没有办法。毕竟在动力系统不足的情况下,他们实在是无法制造出可以投入实战的坦克出来。

而在惆怅了一会之后,扭过头来,西园寺公望看着这几个人缓缓的道。

“不管怎么说,一定要把这种坦克给制造出来,帝国绝对不能再这方面再处于劣势了,帝国也将会在这方面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

“是!”

听到西园寺公望的话,那几个人连忙道。

只是说实在的,他们实在是没有太多的信心可言。

等到从工厂离开后。坐上车子的西园寺公望长叹了一口气。他当然也清楚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是他也没有办法。

与其他的一些国家不同,英法的话,好歹还有这很强的实力足以对中国造成足够的威慑。而且这两个国家也有着地理上的优势。尤其是法国。更是与中国关系密切,就算是真的要开刀,显然也不可能会找英法开刀。

与之相比呢?日本这个邻国的实力。已经被前两次的战争削弱了很多。尤其是其殖民地朝鲜,还与中国接壤。

对于日本来说。中国的陆军绝对是一个心腹之患,尤其是这些新一代的陆地霸主…

——————————————————————————

其实心生忌惮的不仅仅只是日本而已。其他的西方国家大多也都是如此。

因为至少在这一时期,他们对付装甲集群的唯一办法就是制造出同样程度的装甲集群,不然的话,就只能是用简陋的反坦克武器了。

没办法,在后世的话,好歹航空技术发达,可以通过空中优势的方式来对地面集群进行打击。可是在这个时代,他们却没有这方面的优势,因为航空技术还处于一种非常稚嫩的状态当中,至少在1940年前后,这些国家是不用妄图通过空中优势的方式了。

何况即便是有空中优势,当年的西方国家在面对苏俄的地面集群的时候不也一样新生恐惧吗?

只能说,这种东西虽然给力,却也未必就真的能克制住地面部队,何况还是在这么一个年代…

“阁下…”看着西园寺公望长吁短叹的样子,坐在西园寺公望旁边的原敬轻声道。“要不要,让黑龙会的人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从中国人那里窃取一些相关的情报来?”

听到原敬的办法,西园寺公望皱了皱眉,过了半响才开口道。

“他们办得到吗?”

也难怪西园寺公望会这么问,虽说在对华情报作战方面,黑龙会依然做的比日本的情报机构还要出色。但是因为特事局的关系,其实黑龙会的谍报工作做的并不是很顺利…

几次在华的情报行动都损失惨重,所以西园寺公望对他们其实也没有多少期待。

与此同时,原敬却是无奈一笑道。

“那也总比一直都坐在这里等着消息要强吧,而且如果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窃取到相关的情报也说不定,对于帝国的事业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西园寺公望低头略微想了一下,觉得原敬说的也有道理。

虽说黑龙会的那些家伙,基本上都是一些酒囊饭袋,但是不管怎么说,总比干坐着要强的多了,既然如此,到不如让他们想办法尝试一下。尽管西园寺公望自己也清楚,这样的几率实在是太低了,但是没准运气好的话能…

——————————————————————————

在沉默了一番之后,最终西园寺公望决定,让黑龙会出面去调查一下。

对此黑龙会的把握也不是很大,但是头山满等人却很清楚这个情报对于日本的重要性。当然更重要的还是,他们很清楚一件事,那就是眼下日本政府的上层对他们已经不是很有信心了,如果不想要失去政府上层的支持,那么他们就必须要将这件事漂亮的完成。

所以在考虑了一番之后,最终头山满等人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

只是…

既然已经知道这次的事情肯定会受到其他国家的支持,特事局又怎么可能会不加大保护的力度呢。毕竟骗局什么的,被拆穿可就不好玩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黑龙会的人几乎可以说是撞在了铁板上面,只是一次大的行动,就然黑龙会在华的谍报组织损失惨重。要不是这些年反制措施已经弄的很熟练了,说不定甚至能将黑龙会在华的势力连根拔起!

需要说明的是,跟日本人抱着同样想法的,不仅仅只是一个黑龙会而已。除了黑龙会以外,苏俄、英国、法国、美国跟意大利等国,都有派遣谍报人员获得机密的意思,毕竟与自己研发相比,还是这么做要来的快捷上很多。

不过他们的遭遇也都差不多,只不过黑龙会的最惨罢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