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二百一十六章 黄兴

扩张之路 第二百一十六章 黄兴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5:04 来源:笔趣阁

“都督,已经决定好人选了吗?”

都督府的会议室里,宗武抬头看向严绍,心底有些期待。

时间回到汉阳陷落后不久,早在11月初,也就是11月9日的时侯,黎元洪以湖北军政府都督的名义,向独立各省发出通电,要求各省速派代表到武昌开会,商组中央政府事宜。

这之后的两天,也就是11月的11日,上海都督陈其美、江苏都督程德全等三省军政府都督电邀各省派代表到上海开会,同样是商讨筹组临时政府的事宜。

作为南方诸省中的一员,这种情况安徽自然不能不派代表参加。由于武昌最先发动起义,多省代表已抵达武汉,同盟会主要领导人黄兴、宋教仁等人也在武汉。于是严绍就在军政府内随便挑选了两个人,派往武昌商讨有关组建临时政府的事情。

之后由于时局的转变,最重要的是南方诸省需要有一个代表来代表南方诸省同袁世凯谈判,因此上海那边总算做出了妥协,议决各省代表赴武汉,商议组织临时中央政府,制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同时由于武昌是首义之地,所以隐隐的,各省代表也就以武昌一系为主。

这次和早先不同,早先武昌和上海争执不下,随便派两个人过去应付一下也就够了。现在的话则是真的准备商议临时政府的事情,原来派去的两个人多少就有些上不了台面了。因此军政府内的人都希望严绍能重新选两个人过去。

“怎么?”见宗武一脸期待的样子,严绍有些无奈。“你也想去…”

“当然。”一挺胸,宗武回答道。

毕竟商议临时政府。这种事注定是要被史书记载的,宗武怎么可能不感兴趣。

只可惜,他宗武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汉子,如果他是个前凸后翘的妹子,或许严绍还有些心动。

所以严绍只是微微皱眉道。“你要是去了,那现在正在推行的几个新政怎么办?”所谓的新政自然是指一系列的免税政策,还有就是正在推行的身份证、户籍和预备役制。这些都属于民政府的范围,当然,军政部也有那么一点点。这个时候宗武要是跑掉了,那这些事情怎么办?

对严绍来说,这些事情可比在武昌准备商讨的那个什么临时政府要重要的多。

然而这次宗武过来,却是早有准备。“放心吧。都督。我已经全都安排好了,保证绝对不会耽误正事…”这么说的时候宗武脸上也是一脸的自信。

见他一脸自信的样子,严绍摇了摇头。

“算了,既然你想去就和副都督一起去吧,记得,到了武昌后盯着他点,如果发生什么可疑的事情,或者是他和什么可疑的人交谈。记得把消息传回来…”

“放心吧,都督…”随着袁世凯在汉口和汉阳的获胜。李国筠这部分人也开始上窜下跳起来,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听从他们的蛊惑,但是许多人已经感觉得到李国筠这个副都督和严绍这个都督之间已经成了对立面,所以听到严绍这么说宗武真的是一点意外也没有。

在得到严绍的许可后,民政部长宗武同安徽军政府副都督李国筠乘船前往武昌。

11月30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议决以湖北军政府为中央军政府,各省代表赴武汉,商议组织临时中央政府,制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同日,各省代表自上海汇集至武汉,在汉口英租界顺昌洋行召开各省代表第一次会议,同意与袁世凯议和。由于英国驻汉口总领事葛福表示黎元洪必须能够代表各省方可谈判议和。各省代表会议当日遂议决以鄂军政府为中央军政府,黎元洪以大都督名义执行中央政务。

12月1日,南北双方签订了《武汉地区停战协定》,武汉地区于12月3日上午8时至12月6日上午8时停火三天。12月3日,武汉地区停火,进行休战谈判。此后南北双方又先后签署过五次协议,将停战最终延续到了1912年1月29日。

————————————————————

就像宗武说的一样,他离开前的确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所以尽管他已经离开了,但是民政府正在执行的几个计划到是的确没有受到阻碍。

由于在起事之前严绍已经有了较稳固的班底,所以尽管下面的人都在为军政府的事物忙的手忙脚乱,但是严绍过的却比较清闲,没事的时候甚至可以到大湖去看看新的宅邸的建造进度——————就像他曾经说过的那样,他的确是对现在的那个都督府深恶痛觉。

站在大湖旁边,看着已经略显雏形的宅邸,严绍的心情变好了许多。

“大概还有多久能建完?”摸了摸早晨忘记刮的胡茬,严绍看向站在一旁的高军。

“还有两个月…”毕竟是负责人,高军对此还是比较了解的。“两个月内,宅邸的主体还有内部的装修都能大致完成,不过宅邸外的话,如果想弄的像芜湖那边的庄园一样,恐怕需要很久,至少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不行的…”

“这个到无所谓,能让我早点从都督府里搬出来就行…”

严绍现在是真心不喜欢原来的那个地方,走到湖畔旁,看着里面游动的几条鱼,严绍觉得这里或许比自己原来在芜湖的住处要好一些——————至少这条湖比原来的大不少。

事实上如果不是现在天气已经变冷了,看着远处清澈的湖水,严绍甚至有跳进去游一圈的想法。只可惜。伸手感受了一下寒冷的气候,严绍摇摇头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这个时代生病,那可不是一件开玩笑的事情。

绕着宅邸看了看。就在严绍想要看看有没有什么偷工减料的情况时,外面突然驶来一辆车子。

过了半响,一个年轻人从车子上跳了下来。“都督,刚传来消息,同盟会黄兴先生乘坐的船刚停靠在安庆,而且说是想要拜会您一下。”

“黄兴?拜会我?”正观察着宅邸的严绍听到这个消息吃了一惊,他本来以为自己和同盟会已经绝缘了呢。怎么也想不到同盟会的人居然会跑来拜会自己?

“这还真是件奇事…”这么想着,严绍点点头道。“我这就回去…”

————————————————————

安庆码头,田桐等随行人员正尽力的劝说黄兴。毕竟安徽军政府对同盟会的不友善也算是出了名的。

“而且芜湖的事情虽然还在调查当中,但是十有**恐怕就是那个姓严的做的,现在这个时候跑到安庆来,万一那个姓严的起了歹念该怎么办?!”站在黄兴的旁边。田桐苦口婆心的道。

“是啊。克公,现在南京那边正等着您去主持大局,要是这个时候出了什么意外的话…”

对同盟会的人来说,严绍简直就是伪善的代名词。一方面推行各种新政收买人心,另一方面却对同是革命党的同志痛下杀手,如果不是现在同盟会还没有拿到关键性的证据的话,他们早就公开严绍的‘真面目’给世人看了。

现在黄兴说要来拜访严绍,那岂不是送羊入虎口?万一严绍决意要留下他们‘做客’。他们能安全离开安徽的可能性极小。

面对众人的劝阻,黄兴摆了摆手。

芜湖的事情他当然也听说过。只是现在毕竟还没有掌握到证据,黄兴也不愿意就这样怀疑一省的都督。

最重要的是,他这次来安徽是想得到些帮助的。

就在田桐等人还在那里劝说着黄兴的时候,远处突然走来几个穿着纯黑色军装的军人和穿着黑色西服的军政府官员。

“不好意思,怠慢了各位…”快步走上前来,李良笑着对黄兴伸出了右手。“久闻克公大名,今日一见真是三生有幸…”

刚在武昌那边受完气,李良的礼遇让黄兴对他的感官好了许多。“哦?您怎么认得我?难不成我们曾经在哪里见过?”说完黄兴在脑海中回想起来,只是他怎么回想也不记得自己曾经见过眼前这个人。

事实上在经过多年磨砺后,李良也不是那个陪着严绍一起离开美国时的稚嫩青年,尤其是在穿戴着一身黑色西服后,更是颇具威严。

对这么一个人,黄兴觉得自己如果见过的话,是绝不可能会忘记的。

见黄兴在那里苦思的样子,李良笑着摇了摇头。“克公就不要在想了,你我还是第一次见面,我先自我介绍一下,鄙人李良,现任安徽军政府的财政部长,这次听闻克公前来芜湖,特意前来迎接,我们都督他现在正在大湖的庄园那里,我已经派人去通知他了,所以还请克公见谅…”

“至于我为何会认得克公,以克公卓尔不群的气质,只需一猜不就能猜出来了…”

听到李良的恭维,黄兴顿时高兴的哈哈笑了起来,对李良的好感度也提升了不少。

而另一边,李良则是微微一笑,然后请他们跟着自己一起走。

他刚才说的话当然是谎话,事实上李良之所以会认得黄兴,完全是因为他曾经见过黄兴的照片。

虽然和付修明他们一样,都对特事局的存在有些排斥,但李良却不得不承认特事局的确做了不少有用的事情,尤其是在情报方面,同盟会的主要干部的照片和其他资料几乎都被特事局收集到手了,李良就是因为曾经看过黄兴等人的照片,所以才能认得出他来…

黄兴对李良的感官很不错,所以上了车后也没客气的道。“对了,你刚才说你们都督?”

“哦。”李良连忙回答道。“我们都督正在大湖那里,观看庄园的进度。现在都督府的布局我们都督有些不习惯,所以在半个多月前特意命人在大湖湖畔修筑一座庄园,最近一段时间他经常会去那里查看进度。不过我已经派人去通知他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回来…”

“可是…”坐在副驾驶的位置,田桐迟疑着道。“庄园的话,会不会有些太过奢侈了…”

听到田桐的话,其他几个随行的人也都点了点头。

这年月的革命党人虽然不要求生活清苦,但是建个庄园什么的供自己享受,这在他们看来未免也有些太过了。

无奈一笑。李良也很清楚外界似乎不是很能理解这种做法,毕竟在这年月革命者是不能和奢侈沾边的,不过既然黄兴他们这么说了。李良也不好不回答。“在我们这里,并不强制要求成员必须过清教徒式的生活的,对我们来说只要收入是正当来的,那么怎么花都是自己的事情。政府并不会去干涉…”

说完李良又笑着看了眼坐在身侧的黄兴。“对都督来说。建一座庄园的花费甚至还不及他身家的百分之一,自然也就谈不上奢侈了…”

毕竟现在和农耕时代不同,农耕时代生产力弱,所以需要节俭,但现在已经是工业时代,需要的是消费拉动经济,所以只要不是过度浪费,对经济并没有什么损害。

至于建个庄园让自己住的舒服点算过度浪费吗?至少在严绍看来不算。毕竟就像李良说的一样,建一座庄园的花费甚至还不及严绍身家的百分之一。

————————————————————

百分之一。听完李良的解释后,田桐他们也不好在说些什么,到是黄兴的眼睛一亮,再次确定了这次来安庆的正确性。

当黄兴一行抵达都督府的时候,正好严绍也从大湖那边赶了回来。

在见到黄兴的时候,严绍也表现的十分热情。

对于黄兴,严绍可比对孙中山尊敬的多了。毕竟国内过半的起义都是黄兴领导的,和孙中山相比黄兴可称得上是行动派。

另一方面,在见到严绍好黄兴也在打量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

身材高大,这是在见到严绍的后黄兴的第一印象,而在见到严绍脸上和煦的笑容后,黄兴的第二印象就是这是一个十分温和的年轻人。

虽然这个时候站出来闹革命的大多都是年轻人,但是像严绍这么年轻的却很少见。也因此对严绍年纪轻轻就能做出这么多的业绩来,黄鑫心底也有些惊叹。

另一方面,严绍和李良对黄兴的礼遇,也让黄兴对自己接下来提出的要求多了几分把握。所以在沉吟了一下后,黄兴直截了当的道。

“黄兴这次来安庆,主要是有一件事情相求…”

心底苦叹,从黄兴登门的时候开始,严绍就已经猜到他的来意了。没办法,树大招风,现如今谁都知道他是个土财主,不上门索点要点反而是奇怪的事。

这也是他这么着急把部队扩充为3个师的原因之一,现在同盟会和北洋的人都在为其他事烦心,根本抽不出足够的人手来,可要是等到南北议和结束,自己要是在没有足够的兵力在手里,那就相当于一个身无寸缕的姑娘站在一堆壮汉面前。

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万幸,现在3个师外加1个团的编制已经满了,对他们的训练也已经结束了一半。只要德国和美国的装备送来,凭着装备的优势,3个师打民军30个师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而预备役制度的推广,也可以让严绍在短时间内动员数十万人的兵力——————只要装备够的话。

不过对黄兴,严绍在感官上还是很不错的,再加上现在又同属革命阵营,也不好直接拒绝,所以严绍便点头道。“但说无妨,只要严某做的到,绝无推辞…”

“好。”黄兴点点头,高兴的道。“现如今江浙联军正准备攻打南京,急缺武器弹药,所以黄某想请贵政府支援些,也好为光复南京出些力…”

这时的黄兴还没有经受南京留守处时期的折磨,而且过去革命的时候,各地募集到的捐钱大多都用来购买军火,所以这时他还没有深刻认识到钱的重要性,潜意识的认为军火比钱更重要——————其实这种观点也没错。

黄兴是个好面子的人,这次在武昌虽说是他主动离开的,但在外人看来却和被赶出来的没什么两样。要是他现在就这个样子启程前往上海,旁人看他的目光,他是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

所以他需要带些东西去武昌,这样他至少不是空着手过去的。

这就像孙中山回国之前,首先是先往国家跑了一圈,决定以‘外交致力’一样。

如果黄兴直接管严绍要钱,或许严绍还会推脱一下,毕竟他很清楚对后来的南京临时政府来说钱有多重要,不过既然只是要求支援一些军火…

“没问题。”严绍爽快的道。“我马上安排…”

反正军营里正有一大堆换装下来的‘破烂’正愁没地方处理,交给黄兴让他去支援南京也不错。(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