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半自动步枪(中)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扩张之路》更多支持!

看着眼前的这杆步枪,严绍心底多少有些喜爱,当然,如果单是让他从外表上就看出一些东西来的话,那是绝无可能的。

严绍对于武器之类的其实还是有些研究的,毕竟不管怎么说在后世的时候也算是半个军迷。只不过严绍当时喜欢的是飞机大炮一类的东西,又或者是军舰。对于枪械之类的并不在行,更不用说是一二战时期的枪械了。当然,在来到了这个时代之后,严绍对于这个时代的武器装备还是做了一些了解的。

毕竟这与他的事业有关,甚至在某个时期严绍的事业是否能成功与此有很大的关系。只是相对而言,严绍毕竟还只是个外行而已,尤其是这方面的。

因此对于面前的这个武器,仅仅只是觉得非常的漂亮,却压根就说不出来一个一二三四来。

当然,其他人是绝对不会这么想的,甚至就连严绍身边的人也是如此。不知道有多少人都将严绍视作是这个时代最具才华的武器发明家,哪怕是那些真正的行家也是如此。

原因很简单,虽说严绍对武器之类的东西并没有太多的研究。但这就像严绍完全不知道为什么钨丝灯的原理,却依然把这东西给弄出来了一样,很多时候并不需要严绍懂,只需要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给底下的人。然后让他们开发出来就可以了。

这次也是一样,后世诸如榴弹发射器或者是迫击炮一类的东西。严绍都仅仅只是大致的知道一个原理。但是这并没有对严绍造成影响,严绍仅仅只是需要将这些想法告诉给底下的开发人员。接着便可以坐享其成。

甚至就连坦克之类的东西也是如此——————像是悬挂系统之类的,就算用膝盖想也知道单凭严绍自己肯定是弄不明白的,但是,谁叫严绍是这个国家的总统,他的下面有着数以千计的研究人员呢?

所以,就像前面说的,严绍只需要把想法告诉给下面的人,让他们把东西给研究出来就可以了。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那严绍的身份和原来的身份似乎差不多?仅仅只是一个贡献了些思路的科幻小说家。偏偏如果没有严绍贡献的这些思路的话。旁人没有一些时间是绝对不可能想象的到这些武器的,再加上严绍贡献的思路未免也太多了些,其本身过去也有一个‘发明家’的名头在。

于是很自然的,许多人都将严绍视作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武器专家。至于为什么严绍通常都只是提出一些思路,而并没有实际的介入到研发工作当中?这个也很好解释吗——————因为忙啊~

和其他人不同,严绍毕竟是一个国家的领袖。如果说整天都忙着研究东西的话,那才叫不务正业呢。

所以将自己的想法交给下面的人,让他们去进行研究,而自己只是在他们陷入困境当中的时候才略微的提点一下。这,才是真正稳妥的方式。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神话把…

万幸的是,如果是在后世的话。一个人要是研究杀人的兵器,肯定会受到他人的谴责,因为那是不道德的。可是在这个时代却不同。在这么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虽然也有那么一些人会抱着这样的想法。可是更多的人。却更倾向于实际一些的生存方式。

因此在这个时代,研究杀人兵器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而严绍也因为这个关系没有受到他人的谴责。

当然,究竟有没有人敢谴责严绍,也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

——————————————————————————

见严绍似乎很感兴趣的样子,一旁的那个研究院在李瑞泽的暗示下,连忙将武器摆放在了一旁的桌子上,让严绍可以更加清楚的观看到整个武器的外貌。同时本身还在一旁解释着道。“整支步枪的性能非常优秀,其步枪全长为1100毫米,枪管长度610毫米,步枪重量为4.2公斤,口径为6.8mm,使用10发的弹夹进行供弹,可以提供足够长时间的火力压制…”

说到这里,在看摆在桌子上的武器时,那个研究员露出了一种近似于父母在看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的目光,犹如在看待一件完美的艺术品一般。

不过摆在桌子上的这件武器,也的确是称得上艺术品这样的评价。

这到不仅仅只是因为其的造型精美,更是因为这杆步枪可以算得上是同时代最先进的步枪。

“之所以会继续选用6.8mm口径的步枪弹,主要是考虑到目前国防军装备的毛瑟1904式步枪就是采用的这种口径,如果贸然换掉的话,那么整个国防军恐怕都需要跟着换一下,这么做,不但费时费力,而且耗费也太过巨大了些,完全没有必要。”

“除此之外,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6.8mm口径也的确称得上是最适合国人的口径,7.62mm虽然出色,但是后坐力难免太大了些,而更小的口径比如说日本人的有坂6.5mm步枪弹,事实上这种口径的步枪弹的确是拥有相当出色的性能,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日本人也不可能会大规模的使用这种步枪弹。6.5mm有坂枪弹的优点是初速高、弹道低伸、后坐力柔和、射击精度好。”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日本人才会非常重视射击这个技能。当然,与优点相比。这种步枪弹的缺点也非常的突出,此弹的缺点是弹头比较长。工艺性较差,而且远距离停止作用不好。这也是我们没有考虑这种步枪弹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堂堂国防军,怎么可能会使用日本人才使用的弹药?

这到不是说目前只有日本才使用这个口径的弹药,事实上荷兰与意大利似乎也同样在使用这种口径的步枪弹,只不过在这其中以日本的6.4mm有坂最为著名罢了。

不管怎么说,至少对国人来说6.8mm的步枪弹,的确是现阶段最适合国人的一种口径。毕竟7.62的后坐力实在是太大了些,眼下的国防军官兵虽然因为营养充足而且能吃饱的关系,绝对要比原本历史上的国防军结实上许多。

但就算是这样,7.62的后坐力还是略微显得大了些。

在考虑到目前国防军装备了近乎于海量的毛瑟1904式步枪。三百多万的数量,算上预备用的,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想要全部换完的话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尤其是在和平时期,就算是用个十年八年的也不是没可能。

换而言之,国防军至少需要装备两种口径的步枪弹才行,这将会给后勤带来极大的压力。尤其是如果真的爆发战争了,兵工厂总不能同时开工两种弹药吧?

最后一点,也就是与性能有关的。

要知道。这可是半自动步枪,在火力方面,绝对要比同时代的任何步枪还要强悍——————当然,自动步枪除外。不过这一时期的自动步枪。绝大多数都几乎和轻机枪没什么区别就是了。

而就算是同时代手动步枪当中火力最猛的李恩菲尔德步枪,恐怕也没有办法在火力方面与这种步枪较量。

可想而知,这种步枪的优越性究竟有多么的大。

而在高火力输出的情况下。7.62mm步枪弹的后坐力,显然就是一种累赘。至少绝对比不上6.8mm步枪弹。而在持续性射击的情况下。6.8mm步枪弹也可以令士兵的命中率得到相对较大的提高。

众所周知,现代战场上如果想射杀一个敌人的话。通常需要近乎于海量的子弹才行。但这并不是真的就意味着士兵们的射击精度那么差,打个几万几十万发子弹才能弄死一个敌人。而是在一系列的火力支援以及压制性射击当中,浪费了大量本来就没打算命中敌人的弹药。

——————————————————————————

就像前面说过的,好歹严绍也算是半个军迷。虽说对枪械之类的压根不懂的,看待加兰德还有98k一类的步枪,几乎看不出任何的区别来,但就算是这样,严绍还是很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半自动步枪绝对要比手动步枪好。

同样,除了一些类似于狙击枪的特殊枪械外,自动步枪绝对是后世发展的主流。

其实这一时期就已经有自动步枪问世了,这个就是俄国的费德洛夫m1916。并是大多数人公认的第一种突击步枪,由弗拉基米尔?格里高利耶维奇?费德洛夫设计,1916年在沙俄境内生产。一共有3200 枝费德洛夫自动步枪在1915到1924年在科夫罗夫生产。在1919年,造出500 枝步枪后工厂加快了生产。费德洛夫自动步枪在1916年还参加了一战,俄国内战。后来1940年与芬兰的冬季战争中,苏军从仓库中取出了费德洛夫自动步枪,用以装备他们的精锐部队。

由于费德洛夫自动步枪使用中等威力的弹药,可选射,重量轻,并有一个大容量的可拆卸弹匣等原因,被部分人认为是早期试验性实战的突击步枪。但是一些人认为由于费德洛夫自动步枪使用的6.5x50mm有坂步枪弹不是专门研制的中间型威力枪弹,而且本枪没有手枪式握把,费德洛夫自动步枪不是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突击步枪。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角费德洛夫的俄国人,还曾经设计过一款实用漏匣供弹的半自动步枪。由此可见,在这一时期研发与生产自动跟半自动步枪已经成为可能的事情了。

——————————————————————————

“真的有说的那么厉害吗?”

听到那个研究员在那里不断的吹嘘着这种步枪。蒋百里晓有兴趣的问道。

“当然!”尽管面对着的是蒋百里,但是那个研究员显然对自己的‘孩子’非常的有信心。因此半点都没有退缩的道。“这绝对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武器。”

“哦?”

一旁的萨镇冰也有些兴趣的凑了过来。“你可要知道,好不好可不是用嘴说出来的。还需要试一试才行…”

“两位部长请放心…”一旁的李瑞泽凑了上来,连忙笑着道。“基地方面已经准备好了武器的实战检验,稍后大总统与诸位部长就可以到实验场上去亲眼观看一下…”

虽说蒋百里跟萨镇冰,一个是空军的一个是海军的,似乎根本管不到陆军的样子。但这并不意味着李瑞泽便可以随意的得罪对方,毕竟无论是蒋百里还是萨镇冰,都是如今国防军中仅有的几位元帅之一,权势滔天。

更为重要的是别看蒋百里到空军去了,可作为国防陆军仅有的三位元帅之一。尤其是两大军神中的一个,其在陆军内的威望几乎可以与蔡锷相提并论。如果真的得罪了蒋百里,哪怕蒋百里不在陆军了,也一样有许许多多的手段能收拾他。

何况任谁都知道,蒋百里与蔡锷情同兄弟,甚至有谣传说两个人已经结拜为异性兄弟了。

那么,得罪了蒋百里的话,岂不等于是得罪了蔡锷。

考虑到眼下冯国璋已经年纪老迈,基本上是不管什么事情了。现在国防军的事情几乎全部都是由蔡锷来主持。

说真的,得罪了蔡锷,李瑞泽似乎完全没必要继续在陆军混下去了。

至于萨镇冰?虽说海军管不到陆军,但是萨镇冰在严绍那边的分量却一点也不轻。所以隔着一个军种依然可以给他找来许多的麻烦。

——————————————————————————

其实这次严绍他们来。本来就是为了要看武器的测试。因此很快一行人便朝着靶场的方向走去。

就如曾经说过的一样,这个军事基地可以说是目前中国最重要的基地之一。其本身的真面目就是中国的武器试验基地之一,之所以会选择这里而不是内华达某座沙漠那样的地方。

一吗。主要是为了方便,毕竟这个时代的交通可不是很方便的。如果真的要观看某个武器的话。严绍总不能跑到罗布泊去吧?

再一个,眼下这些武器毕竟还没有到保密到这种级别的地步。话虽如此,这里依然集中着整个中国甚至是整个世界最先进的武器。

哪怕只是在朝向靶场走去的路上,只需要稍微向两侧的库房里看一看,就有可能会发现一样外界绝对不存在的兵器——————当然,通常这些库房都是关着的。

从最普通的一些单兵武器,包括单兵装具及防弹衣,到大型些的军用卡车、军用越野车、军用装甲车乃至坦克与飞机,几乎可以都在这个基地里面找到,而且绝对是最新式的。

当然,最新式,并不意味着这些东西就能投入现役了。

因为这里仅仅只是一个用于测试新武器的基地,最终是否能进入国防军成为国防军的标准武器,恐怕还是一件很难说的事情。

另一方面,行走在队伍的后面,蒋百里与萨镇冰两个人却是在彼此交换着意见。

两个人虽然是海军和空军的人,看上去似乎跟这件事扯不上什么关系,可实际上却并不是如此。

原因也很简单,从最基本的说,就算是海军也一样会有士兵使用步枪。而空军方面,负责保卫空军基地的士兵,使用的难道不也是步枪吗?

当然,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眼下空军正准备组建一支空降兵部队。至于海军则是正准备组建海军陆战队。

从某种角度上讲,这两个部队都是纯粹的陆上作战部队,自然需要大量的新式武器。

这也是两人会来的一个原因,因为在两人看来,这无疑将会成为这两个兵种的助力之一。

只是,与两人的乐观相比,严绍的态度就显得有些不那么乐观了。

到不是他否认这两个兵种的重要性,而是在这个时代,这两个兵种使用起来未必会称心如意。

至少就严绍所知道的,在二战史上空降兵的使用很少获得成功,许多时候就算是成功也是惨胜的那一种。至于市场花园那样的行动更是可以用灾难来形容。

不是曾有这么一个故事吗…

一群空降兵,被空降到了装甲兵的前面。没有什么重型武器的这些伞兵,最终的结局究竟如何凄惨可想而知。

还有海军的登陆战也是,先是不久前的达达尼尔海峡战役,英国人伤亡数十万却依然无法取得战役的胜利。后来的诺曼底登陆,也是在德国人判断错误的情况下,经过了艰苦奋战才获得了胜利——————伤亡依然不小。

说实在的,就算是组建了这两个兵种,严绍依然不觉得在未来的二三十年里他们能发挥什么作用。

不过严绍到不否认他们的潜力,这也是严绍会同意的一个原因。(我的小说《扩张之路》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 ”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