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九百九十八章

扩张之路 第九百九十八章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1:35 来源:笔趣阁

和土耳其人相比,国社政府方面的效率明显要高出许多。至少当土耳其人还在想着究竟该用什么方式,才能给王儒慧他们最大的支持时,国社政府方面已经通过空运的方式给王儒慧他们空军了两台无线电报——————很简单,反正这个时代对机场和机场跑道的需求也不是很大,所以只需要在王儒慧他们的附近找一块较为平坦的空地便可以了。

事实上不仅仅只是无线电报而已,国社政府方面甚至还通过空运的方式,给王儒慧他们空军了许多挺重机枪。

就如曾经说过的一样,在坦克出现之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机枪一直都是陆地上威慑性最强的武器。面对着机枪的持续性火力,很少有士兵会不感到胆寒。

而在坦克发明之前,无论哪个国家在对付由机枪所组成的火力网时,都仅仅只有两个办法而已——————一个就是重炮轰,另外一个就是拿人命来填。

自然,随后随着坦克和装甲车辆的出现,机枪的作用大大降低了,至少那种一天就能使得对方伤亡数万人的情况再也没有办法出现了。

不过…

虽说装甲车和坦克这东西的确称得上是机枪的克星,问题是安德烈的手里面并没有坦克及装甲车存在。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即便是有,那些东西也不可能对半山腰上的王儒慧他们有任何作用。

毕竟这一时期的坦克实用性还不是特别的强,尤其是可靠性和其他的性能。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这个时代的坦克还没有爬山的能力。

所以对于土耳其部队手中的机枪。俄国人除了用火炮或者是迫击炮抵近射击之外,似乎也就只剩下用人命去填了。而这段时间里面。死在土耳其机枪手之下的俄国士兵不知道究竟有多少。

只是…

机枪的威力虽然大,但是土耳其部队内的机枪。大多都装备给了主力部队,次要部队尤其是三流部队装备的机枪数量很少,跟是没有办法与俄国人的机枪数量相比。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现在俄国人所付出的伤亡绝对会比想象中的要多出许多来才对。

——————————————————————————

不管怎么说,这些重机枪毕竟还是加强了土耳其军队的火力。使得土耳其军队的火力密度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甚至令俄国人曾经怀疑,是不是土耳其人的援军到了。

不过…

眼下安德烈已经是没有退路了,所以别说援军根本没有抵达,就算是真的抵达了。恐怕安德烈也不可能会选择放弃。

因此在经过了一番盘恒后,俄国人很快便对王儒慧与何文苑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虽然山腰上土军的子弹如雨点一样打下来,但是看着山腰上的土耳其军队,那些正在登山的俄国人,却很少会有畏惧。

再加上俄国炮兵的火力掩护,随后的两日里,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次俄国人曾经攀上过土军的阵地。只是他们的下场与过去没强出多少,基本上都是在攻占了土军阵地一段时间之后,又被土耳其军队从阵地上给撵了下来…

自然。这番血腥的争夺战,肯定会带来难以计数的伤亡数字。

至少土耳其军队的伤亡数字就因为这个关系,而在此攀登上了一个新高。同时俄国人也是一样,伤亡可以说是一天比一天高。

只是…

和安德烈不同。当初因为需要快速进军,再加上其他部队也打算休整一下的关系,所以当前安德烈几乎没有任何的援军。哪怕是最近的援军也需要一天多的时间才能到——————自然,这样的话。聪明的做法就是等待援军的抵达,尽量减少进攻的次数。等到援军抵达之后再说。问题是若是援军到了的话,那么这次的功劳怕是大半就都要落在援军的身上了,这无论是对于安德烈,亦或者是他麾下的那些官兵们来说都是不容允许的。

也是因为这个关系,虽然部队的兵力越来越少,而援军也是近在咫尺,可是安德烈非但没有下令暂缓攻势,反而不断的催促麾下的部队加紧进攻。

结果就是,伤亡越来越大。

不过…

虽然伤亡越来越大,不过他们的牺牲到不是白费了的。

至少他们还是浪费了王儒慧他们许多弹药的,尤其是那些国社政府送来的轻重机枪。这些武器装备的话,基本上都是国社政府赠送的,同时也算是国防军所装备的制式装备。

然后,问题来了…

制式装备的确是制式装备,可是却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制式装备所使用的弹药,与土耳其军队所使用的弹药并不是一致的——————国社政府这次送来的是新式重机枪,而不是原来的马克沁。

如果是马克沁的话,问题到是不大。事实上马克沁的威力究竟如何谁都清楚了,不过在诸多马克沁当中名声最响亮的,除了原版的之外,恐怕就是德国人装备的那一版了。

因为就是那一版的马克请重机枪,在索姆河血洗了不知道多少英国人和法国人。

而过去国防军所装备的马克沁重机枪,却是从德国引进的德国版,换而言之,两者之间基本上算是一致的,确切的说,是一模一样的。

如此一来,机枪所采用的弹药自然也是一样的。如果国社政府送来的是德版的马克沁重机枪,那么弹药必然是通用的,也就不会出现后勤问题。只可惜这一时期的国社政府已经开始对国防军进行换装,只要是换掉一些旧式装备,换上由国内厂家研制的威力更强。性能也更强的新式重机枪。

而作为国社政府的重点地区,中东行省的国防军自然是最先换装的地区之一。

于是。大量的马克沁重机枪被收回到了国内,要么封存。要么卖给其他的国家,要么就是留给了民兵。

——————————————————————————

虽说这些重机枪的弹药与原来的的确有些分别,但是这些重机枪的威力却是很受土耳其人的亲睐。

毕竟是12.7mm口径的重机枪,基本上可以轻易的消灭任何敌人。即便是俄国人真的开着装甲车上来了,凭着12.7mm的口径,山腰上的土耳其军队也可以轻易的威胁到装甲车内的人。

自然,相对而言的话,坦克肯定会要差上许多,不过暂且不提俄国的坦克性能如何。

或许装甲车还有出现在这里的可能。但是坦克却是绝无可能的品种就是了。

也正因为12.7mm的重机枪是主要用于对空和反装甲的,所以在对富人的时候,或许后世的话的确是有些不太好用。毕竟后世的飞机也不是你用12.7mm 重机枪就可以摆平的了,即便是能摆平,那也不过是一些直升机啊一类的低空装备。

不过话说回来,在面对直升机的时候,这种口径的重机枪是否真的有用还真是很难说。毕竟在后世直升机,尤其是武装直升机可是被称之为步兵杀手来着…

——————————————————————————

不管怎么说,随着两架飞机将大量的重机枪运到了王儒慧他们的手中。很快王儒慧所部的战斗力便得到了一定的增强。同时通过刚刚弄到手的无线电,王儒慧他们也可以较为轻松的从安卡拉了解情况,同时也能清楚究竟应该怎么解决这次的问题。

至少通过电报,很快王儒慧他们便知道。最近的援军距离这里已经不远了,甚至只剩下不多的一段距离。

这些援军,对于王儒慧他们来讲绝对是犹如救命稻草一般的存在。

事实上前段时间派出去搜拢溃兵的部队的确是有那么一点点的成就。至少这段时间以来,这些人已经在战场的四周各自。又收拢了五百多人。

就如王儒慧所预料的一样,这些土耳其的残兵败将。在听说这里正爆发较大规模的战斗的时候,一个个的,几乎是本能的在避开这里。如果这次不是负责收拢的部队,跑的远了一些的话,恐怕还真很难找的到他们/

只是…

那些人毕竟是近乎于本能一样的选择了远离这里,所以实际上大部分的溃兵并没有被找到,不过就算是这样,这段时间里面那些人还是为整个部队找到了差不多一千多人——————当然,这里面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军人的,也有一些土耳其的本地居民。

无论这些人的内心深处,究竟是出于怎样的心理来行事的。

有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他们都投入到了这场战斗当中。

如果是在最初的时候,或许一千多号人并不算得了什么。那么在战斗经过了一段时间,彼此之间多少都有些筋疲力尽了之后,那么这一千人就绝对称得上是一股生力军了。

至少在这一千多人加入到了战斗之后,本来已经隐隐有些到了极限的土耳其军队,在次了阵线。而在发现了这一点后,虽然俄国人自己也清楚这些完全是一群乌合之众。可是士气和锐气却是严重下跌,毕竟原来他们就已经没多少希望能攻陷对方的阵地,更何况是现在?

而且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较量后,俄国人对于土耳其人也有了一番改观。

另一方面,如果说原来的土耳其军队可以说,仅仅只是一直三流部队的话,那么在经过了这段时间的浴血奋战之后,这些土耳其部队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二流水平了——————对于其他的国家来说,这或许没有什么,但是对于土耳其来说却已经是很难得了。

——————————————————————————

随着不断的有残兵败将被收拢起来,很快王儒慧等人手底下的兵力便重新恢复到了近万人的水平。尽管这支部队主要是由残兵败将所组成,但是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血战之后。他们却已经完成了一番脱胎换骨的变化。

尤其是那些一直都坚持在最前线的,他们甚至成为了整个阵地上的中坚力量。支撑着整个部队的防御。

至于那些后面来的,虽然弱了一些。但是跟着那些老兵们,时间长了,到也开始活跃于战场之上。

不过,就在土耳其人觉得一切都已经开始向着好的一面发展,俄国人也不过如此的时候。战事却发生了极大的逆转。

或许是因为安德烈一直都没有办法攻陷土军阵地的关系,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俄国方面虽然没有撤销了安德烈的职务。但是却将这一地区所有部队的指挥权交给了另外一个年轻的师长——————按照本来的俗例,虽说安德烈仅仅只是一个普通的步兵师师长,但是毕竟是最早到这里来的。对这里的地势也极为了解。

基本上,除非是来了一个无论是官职亦或者是资历方面,都要远远强与安德烈的人,不然的话,新来的人应该是要听安德烈的。

可是现在,就因为表现的太差了,于是安德烈便只能听后来的。

————————————————————————

尽管新来的那些人,对于当地的一切都并不清楚。但是单凭一点就已经可以肯定他们的决定性优势,这一点就是他们充足的兵力。

尽管也可以说是长途跋涉过来的。但是这些部队暂时还没有上过战场,可以称得上是生力军。无论是安德烈还是王儒慧的士兵都很难比得上,毕竟彼此之间的精力相差太多了…

也是因为这个关系,新到任的那个师长。在刚刚抵达后没多久,便下达了进攻的命令。数不清的刚刚抵达战场上的俄**队,开始密密麻麻的朝着王儒慧他们的阵地推进。

自然。在这期间国防军肯定也是相近了一切的办法,想要阻止俄国人。甚至就连机枪也都全部开火。

只是上生力军毕竟是是生力军,虽然并不是什么非常强悍的部队。跟个对这里的一切都毫无了解。但是凭着刚刚抵达这里的势头,还是差点将王儒慧他们赶尽杀绝,至少在最危急的时刻,第一道防线基本上已经被全部占领,甚至就连王儒慧他们也曾经将指挥部向后迁移了一段距离来。

不过就在王儒慧他们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在土耳其人还没有赶到的情况下,国社政府却给予了相当强的援助程度。

尽管处于这样或者说是那样的缘故,所以国社政府并没有直接出动军队,更没有出动任何的轰炸机部队。不过国社政府却从中东地区弄来了大量的运输机,并且用这些运输机向土耳其人运送了近乎于海量的武器装备,基本上都是轻重机枪再加上冲锋枪等。

虽然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基本上俄国人是不可能会不发现的。但是在当下,俄国人除了抗议一下之外,似乎也没有别的什么其他选择了。

而另一方面,凭着这些装备,再加上后续赶到的援军,最终王儒慧还是将俄国人从第一道防线赶了出去。

只是到了那个时候,无论是王儒慧他们麾下的土耳其部队,亦或者是刚刚抵达这里的土耳其部队,几乎都可以说是伤亡惨重。尤其是在大规模的白刃战情况下,如果说其他方面彼此的差距主要是士气问题的话。

那么白刃战的时候,俄国人便是真的有些占据不小的优势了。

这不奇怪,毕竟土耳其人经受的是德式的教育。对拼刺刀不能说不重视,但是说特别重视的话,似乎也完全算不上的样子…

与之相对应的,俄国人对刺刀的重视性就明显要强上许多了。再加上俄国人本来就要比土耳其人拥有更强的战斗力,此消彼长之下,在白刃战方面,俄国人自然是吃了不小的亏。

如果不是后来国防军支援了不少的中械的话,恐怕战斗早就已经结束。同样的,王儒慧他们也需要亡命天涯了。

需要说明的是,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些武器装备的关系,土耳其人对王儒慧他们到是认同了许多。毕竟这次国社政府可是送了不少武器过来,这些自然是被土耳其人看成是看在王儒慧等人的面子上。

另一方面,就在王儒慧等人正在阻击着俄国人的时候,两人在高加索战场上领导近万土耳其部队,阻击俄国人的事迹也在经过了一番添油加醋之后,被刊登在了中国乃至英美等其他国家的报纸上面。

尤其是王儒慧与何文苑两人,更是被弄到了一个反赤英雄的头衔,也算是比较有趣的了。

只是,无论现在王儒慧和何文苑在战场上究竟混的有多么的顺风顺水,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同时也是很难避免的,那就是无论是王儒慧还是何文苑,对自己手底下的这支部队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指挥官。

当初会让他们指挥这个部队,无非是形势所迫,随着形势发生变化,他们的作用似乎也就越来越低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