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六百一十四章 震惊世界

扩张之路 第六百一十四章 震惊世界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1:35 来源:笔趣阁

位于科威特行省的某个村落里,一些百姓正在忙着自己家中的事情。

只不过这些百姓的样子看上去却似乎有些怪,毕竟眼前的这些百姓几乎全部都是一副黄种人的模样,与科威特人的形象可以说是大相径庭,完全是两幅模样。

而如果放眼望去的话,就可以发现整个村落的百姓几乎全部都是黄种人。同样这个村落的建筑风格,也与科索沃本地的建筑风格完全不一样,反倒是更像中国内地的建筑风格——————到不是说充满了东方的建筑风格,而是充满了现代感。这也算是目前中国国内主流的一种建筑风格,其实在后世,人们对于衬衫还有其他的一些服饰以及建筑风格纷纷评价为西化,这多少有些不正确,因为这应该被称之为现代化。

毕竟到了后世,当时对百姓生活造成极大影响的发明已经不仅仅只是限于西方,亚洲方面也算是贡献良多——————比如说日本和韩国,至于中国,毕竟起步较晚,不过也逐渐开始提供贡献了。

除此之外,所谓的西方实际上是指欧洲和北美再加上一个大洋洲,至于中东地区、南亚次大陆和南美地区等,尽管人种上其实差不多,可实际上却是排除在外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关系,在后世的时候像土耳其这样的国家,通常在北约这样的组织里,都是被当成外人来看待的…

而在这个时代,由于中国崛起较早。并且中国人在人种上也完全没有什么劣势的关系。所以有大量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发明,都是由中国人发明出来的,这点在最近两年尤其如此。

于是很快国内的许多建筑便充满了现代化的感觉。即便是一些农村也是如此。尤其是那些手里有点钱的地主们,更是将自己原本那些比较‘破烂’的家,换成了崭新的小别墅。

除了地主们外,那些所谓的富农,同样也会按照建筑公司们推荐的风格来整理自己的新家。

这种风气当然没有仅限于国内,也被推广到了其他的地区,比如说在中东和西伯利亚等地的一些新省份就是如此。当然。由于地理和气候上的问题,所以上述这些地区在建筑风格上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异的,毕竟一个是出于寒冷的地区。一个却是出于炎热地区,差别自然是非常的大。

同时也是由于国社政府不断的在把国内的百姓迁移到新占领地区的关系,这些带有新建筑风格的村落乃至乡镇正在不断的出现着。

这种情况,在三五年前自然是不可能出现的。然而此时此刻这种情况在科威特行省。甚至是中东的几个行省已经可以说是越来越普遍的一个现象了。

这不奇怪,毕竟现如今几乎每年都有大批的百姓从国内迁移到几个新的省份。其中就算是迁移数量最少的一个省份,一年下来至少也能有万余人的样子,更何况是几个条件比较好的省份呢?

————————————————————————

这里需要做出一些说明,尽管目前在国社政府的治理下,国人的生活水平和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社会矛盾都已经得到了妥善的解决,至少目前的中国是如此的。

事实上在目前的中国,还有许多的社会矛盾正等待着国社政府去解决。其中的一个矛盾。就是土地的问题。

在过去,严绍所领导的安徽军政府之所以能够得到百姓的支持。从而赢得对北洋政府战争的胜利,归根结底,免除农业税占据了很大的一个因素。

正是由于严绍免除了农业税,使得占据了中国绝大部分人口的农民,转而开始支持严绍,因为严绍给他们带来了改变,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希望。

而在免除了农业税和大量的苛捐杂税之后,百姓们的生活也逐渐变得好了起来。

只是…

尽管如此,但是问题却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

在免除农业税的政策颁布之后,国社政府曾经建议地方上的地主们,尽可能的降低租子,把原来差不多有五成多的租子,降低到三成五左右…

毕竟免除农业税,惠及的仅仅只是那些拥有土地的地主和农民,至于那些需要依靠种别人的土地为生的农民,暂时还无法受到这一政策的惠及——————尽管这样,这些百姓还是非常的支持国社政府,毕竟即便是这样,国社政府减免的那一系列的苛捐杂税,还是很好的惠及到了地方百姓。

只不过,尽管国社政府提出了这样的提议,并且满心期待着那些地主们会听从国社政府的提议。即便是不听从,在乡评的压力下,至少会做出一些让步,毕竟这个世界上哪来的那么多土豪劣绅了…

只是毫无疑问,最终严绍还是小瞧了人性的贪婪。

虽然严绍觉得在免除了农业税之后,让那些个地主将五成的租子降低到三成五,并不是一件很过分的事情。甚至在考虑到免除农业税后,这些地主还是有些赚头的。

谁想到…

尽管的确是有那么一些有良心的地主听从了国社政府的建议,同时也有那么一批地主,最终在乡评的压力下,迫不得已的让步了。但是还是有相当大一部分的地主,拒绝让步!

非但如此,甚至有些地方的地主们,居然还联合在了一起,确保不会有人做了‘叛徒’。

由于这些人在地方上的影响力比较大,而当时国社政府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需要国内稳定,尤其是后来的西进北上更是如此。于是这件事也就被耽搁了下来。

————————————————————————

很多人应该都清楚,在中国数量最多的就是农民,就算是在工业化的今天。农民依旧占据着绝大多数,而在这其中没有土地的农民数量只会更多——————任何一个朝代的末期,都会出现大量的社会矛盾,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土地矛盾。

对此,国社政府也没太多的办法,毕竟国社政府内部本身也有大量的既得利益者。同样,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也无法让严绍采取强硬的手段。至少在当时是如此的…

这也是为什么大批的百姓,最后会选择迁居海外的原因。

毕竟国内活不下去了,就只能去国外了。而且国社政府宣传的很好,什么只要迁居了,就免费赠送土地,甚至就连家都免费帮你造了什么的…

如此一来。自然也就有大批的百姓迁移到了新的领土上面。当然。这么做也引起了国内大批地主的愤怒,毕竟在这个时代,在遇到灾荒的时候,农民总是需要找东家借一些粮食来度过灾荒的。

刚开始的时候,似乎还没什么,但是之后却是越积越多,于是利息,也就成了那些地主们的另一个盈利来源——————所谓的减租减息就是源自于此。

如果是早几年的话。为了还上这些利息,许多农民甚至需要卖儿卖女。但是在这个时代,事情显然就多少有些不同了。即便是有人敢卖,也未必有人敢买——————因为敢买的通常都会被警察局给逮起来,之后直接送到监狱里面去,在新社会,卖儿卖女的事情可是绝对不允许的。

而且事实上,在国社政府成立之后,有大量从军队退伍的伤残军人,这些都会在各自的村子或者说是乡镇一类的地方,担任一定的职务。这些军人在军队的时候,多受到过一定的教育,明白一些事理,最重要的似乎绝大部分都非常崇拜严绍,对政府颁布的法例也比较支持。

真要是有人敢买卖儿童乃至别的什么的话,他们首先就是举报的那个。

事实上不仅仅只是这些,像是青楼还有赌坊之类的地方,也都因为严格的法律而受到了影响。毕竟在赌坊,还不起钱的赌鬼,最常做的事情不就是把自己的家庭给弄的家破人亡吗?!

至于青楼,如果说有人卖儿卖女的话,那么青楼无疑是最好的去处了。

当年的陆瑛,不就是因为这个才差点被送进青楼,最后被严绍给救下来的吗。而她之所以会差点被送进青楼的原因,就是因为她有那么一个赌鬼父亲…

万幸的是,在她进门之前就碰上了严绍,不然两个人的命运可能都会被改变。

不过由于国社政府严格的法律,所以这一情况不敢说已经禁止,但至少已经少了很多,至少已经算是非常少了。虽说因此青楼和赌坊的生意都受到了影响,但至少更多的家庭得到了保护。

——————————————————————————

不管怎么说,由于国内许多地主拒绝降低租子和利息的关系,因此大批的百姓开始‘出逃’。对此那些地主尽管很愤怒,但是在严绍的暗示下,这些愤怒却并没有影响到百姓的出逃。

只不过…

愿意背井离乡的百姓毕竟是少数,对于绝大部分的百姓来讲,只要日子还过得去,他们就绝对不会选择背井离乡这条路。何况和那些离开国内的人数相比,没有土地的农民的数量无疑要高的多…

因此大量的百姓,目前依然处于压迫的状态当中…

过去的话,这种情况因为需要国内稳定,所以政府多少没办法管,但是现在,随着华盛顿条约的签订,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形式,都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这种情况下…

某些事情,似乎也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了?

至少严绍可不觉得,自己这辈子都需要迁就那些见鬼的地主。

尽管在后世,严绍也曾经觉得这个世界上未必就真的全都是那种土豪劣绅,但事实证明。在利益面前还能保持良心的,实在是太少了。贪婪这东西,更是人类的原罪。

虽说对于这些人来讲。他们仅仅只是需要付出一小部分的利益,就可以让许多人的生活压力大大降低,甚至过上比如果好上很多的生活——————尤为重要的就是,在免除了农业税之后,就算是降低租子,他们依然有很大的赚头,但是贪婪的人性却只是让他们觉得这是一种更好的积累资本的方式…

只能说。严绍还是太天真了一些…

——————————————————————————

科威特…

尽管在地图上看,整个科威特的面积并不是很大,至少看上去是非常微小的那一种。但实际上科威特全国面积达到了17818平方公里(包括阿拉伯半岛的东北角及其附近的布比延、费莱凯等岛屿)。位于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东北部,波斯湾西北岸,西、北与伊拉克为邻,南部与沙特阿拉伯交界。东濒波斯湾。同伊朗隔海相望。水域面积5625平方公里。

就和其他的中东国家一样,科威特的水资源很少。整个国家都没有常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地下水资源丰富,但淡水极少。在后世,科威特的水资源主要来自于伊拉克和海水淡化,但是在这个时代海水淡化是不用指望了,唯一能指望的也就是从伊拉克过来的淡水资源。

尽管如此,但是科威特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宝地,因为科威特拥有着近百年来最具有价值的一种资源——————石油!

科威特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2013年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40亿吨,占世界储量的10.8%。居世界第四位。南部的布尔干油田为世界最大油田之一。天然气储量为1.7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储量的1.1%。

在后世石油是科威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国民经济的支柱,财政收入90%以上来自石油。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占出口创汇的95%。

这点其实中东国家都差不多,就比如说被称之为发达国家的沙特,石油和石化工业是沙特的经济命脉。2009年原油平均日产量920万桶,石油出口收入1347亿美元,约占财政收入的86%。

自然,在这一时期的世人眼里,无论是科威特还是沙特,都还仅仅只是一片荒地而已。

不过在另外一批人的眼里,事情却并不是这样的。

在位于先前那个村子并不是很远的一个位置上,一个看上去规模很大的勘探基地,正位于群沙之间…

这个勘探基地,就是能源部在科威特最大的一个勘探基地。同时这里也是第一个在中东地区发现石油的勘探基地——————没办法,科威特太小了,偏偏石油资源又非常的丰富,如此一来,自然也就很容易被找到石油资源,至少和伊拉克还有其他几个地区相比是如此的。

只不过在找到了石油资源之后,正当基地内的成员们都在兴奋着的时候,他们却被命令在继续进行勘探工作的同时,不许把任何的消息透露出去。

而从他们在科威特展开勘探工作到如今,这个时间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三年了…

在这期间,按照政府上层的命令,他们在科威特当地展开了大量的勘探工作,寻找到了许多可能会有石油的地方。但是石油这种东西,并不是你觉得有就算是有的,必须要先用钻井钻下去,然后你才能真正的明白过来底下是个什么情况…

因此尽管他们在科威特也算是找到了许多可能会有石油的地方,但是其中究竟有多少地方可能会有石油,这个恐怕就连负责勘探的这些人心底都不是很清楚…

只是,尽管他们非常想要钻一钻,看看实际的情况,可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他们却根本没有办法如此…

而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尽管基地内的工作人员还在按照政府的命令执行着工作,可是实际上整个基地都未免没有生气了些。毕竟无论是换了谁,在有成果却不能发布的情况下,都会感到异常的抑郁的…

只不过很明显的是,今天他们总算是可以高兴一下了…

基地里面,就在大部分的成员都在像往常一样,毫无生气的干着自己手里面的事情时,却见一个管着通讯的科长手里挥舞着一份电报,好像疯子一样的跑进了所长的办公室里。

就在其他人还在好奇,究竟是怎么回事的时候,紧接着他们却听见从所长的办公室里,传出了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笑声!

当天下午,就在《远东和平条约》刚刚签订,备受世人瞩目的《华盛顿会议》只差来个闭幕仪式就可以宣告结束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宣布,在新占领的科威特行省发现大量石油…

这一消息传出之后,顿时震惊了全世界,尤其是在华盛顿会议上,不知道多少人在得到这个消息后,忍不住看向了英国政府代表。

而与此同时,因为科威特发现大量石油的关系,国际油价也可以说是应声而跌。(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