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六百零八章 公路

扩张之路 第六百零八章 公路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1:35 来源:笔趣阁

在铁路方面,中国与印度的差距真的很大,真的很大。

这点当严绍知道了详细数字的时候,几乎可以说是大吃一惊,毕竟在严绍的印象里面印度一直都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地区。自然,严绍怎么也想不到中国在铁路方面居然连一个小小的印度都比不过?!

然后就像前面说的,这一时期的中国在铁路上与印度的差距的确是非常大。

至于究竟大到了什么程度呢…

这么说吧,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的时候,整个中国的全部公路里程不过九千八百多公里,这已经是满清这些年的全部努力成功了——————当然,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外国人修的。

事实上在进入20世纪后,1901年,中国铁路营业长度突破1500公里至1516公里,而印度则突破了4万公里,达到40818公里。宣统元年(1909年),中国铁路长度在上年突破7000公里基础上达到7563公里,印度则突破了5万公里,长度为50678公里。宣统三年(1911年),中国铁路长度接近1万公里,为9854公里,印度则是中国的5.35倍,长度52849公里。

即便是到了1917年,也就是民国时期的时候,中国的铁路里程也不过才看看达到11004公里,增长缓慢之极,而与此同时印度的铁路里程却已经达到了58472公里。

1922年,印度铁路营业长度突破6万公里。达到60540公里,中国则仅为11535公里。1928年,新的政府上台了以后。中国铁路长度再次突破1.3万公里(1924年曾突破1.3万公里),印度则接近6.6万公里。1936年,印度铁路营业长度达到历史峰值69408公里。

当然,前面曾经说过到了1947年的时候,印度的铁路长度不过才五万多公里,怎么这里突然变成了六万九千多公里,甚至达到了几近于七万公里的程度。之所以会这样,完全是因为一个原因——————印巴分治。

正是由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裂,使得原本铁路长度非常惊人的印度。变成了1947年时的那个模样。

另一方面,就如前面说过的,在清政府灭亡的时候,中国只不过拥有九千多公里的铁路而已。并且在满清政府灭亡之后的两年里。尤其是12和13这最混乱的两年里。显而易见的是,这并不是什么适合修铁路的年头。

在这两年里,中国的铁路增长速度并非没有,只不过无限几近于零而已。

一切的爆发式增长,都起自于1914年,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那一年。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考虑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工商业的刺激,有不少人都将这一年称之为‘幸运的一年’。

毕竟中国的一切。可以说都是从这一年开始的。

甚至就连铁路,也是如此。但是就像前面曾经说过的一样,国社政府的财政并不是很好,而铁路又是非常耗费钱财的东西。因此在国社政府刚刚成立的时候,国内铁路的增长速度不过每年一两千公里而已——————当然,对比前清时期,这已经算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速度了。

后来直到迪兰铁路修建,英国人在这其中下了大力之后,中国的铁路才开始了爆发式的增长——————当然,会这样也是因为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出来了,国内工商业受到了刺激,政府的财政也得到了极大的增长。

总而言之,在这场战争当中,国社政府的确是得到了太多太多的好处。

不过就算是这样,等到1920年的时候,原有国土上的铁路也不过才达到了两万多公里而已。当然,如果算上新占领土地的,比如说西伯利亚铁路和中亚铁路还有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铁路,整个中国的铁路里程或许可以达到三万多公里的程度。

但就算是这样,中国在铁路上依然仅仅只相当于印度人的二分之一而已,这种差距是非常大的…

不过…

尽管国社政府与印度在铁路上的差距非常明显,可是在公路上的差距就没有这么显眼了。因为在发展国内交通的时候,国社政府不仅仅只是修建铁路而已,就连公路也跟着一块修建了。

毕竟对于普通的乡村来说,铁路可不如公路好用,哪怕仅仅只是双车道的那种沥青路,也要比原来的好上不知道多少倍。

顺带一提~

修了这么多的公路,自然是需要想办法养路了,不然的话,万一要是公路坏了却没有人管,那这些公路岂不是等于白修了?

不过严绍到是没有想后世那样弄那么多的收费站,而是用了非常简单的一种方式——————把养路费摊在了汽油里。

这可以说是后世喊了好些年,却始终没有成功的一种办法。

不过在这个时代吗…

暂且不提这个办法好不好用,至少要比在公路上频繁的修建收费站要强的多了。而且在后世因为收费站的关系,不知道多少的车辆选择了超载,这又反过来对道路产生了极大的破坏!

可以说,这些用来养路的收费站,与养路本身本来就是一种矛盾体。

因为这些收费站的目的是为了收费养路,可是因为他们的过高收费,却又导致哪些货车们不得不超载拉运货物,进而导致了对公路的损害。

哪怕是现在严绍都还记得童年时曾经发生了一件事,不,不能说是童年,不过有很多年就是了。

当时一家高中旁边有一条小路,那条小路上经常会有满载货物的卡车过去,本来这也没什么,但似乎有一次有一辆卡车搭载的货物实在是太多了,居然就连路面都被压的陷进去了,而路面下面的那些泥土啊什么的,也都被弄得翻了出来…

可想而知,这辆卡车究竟装载了多少东西了。

最让严绍气愤的就是,即便是这条路被弄坏了许久,居然也没有人跑过来修理一下,结果那条路就一直是那么一个样子的。后来还是高中附近的住宅楼动迁了,那条路才被新的开发商给休整了一下——————没办法,不修一下卖不出去啊…

——————————————————————————

正是由于严绍这种重视交通的态度,在国内的铁路交通快速增长的同时,国内的公路长度也在飞越的增长。大量的公路被建设出来,不过由于为了拉动国内洋灰业增长的关系,所以严绍并没有采用沥青路,而是选择了洋灰路面。

一方面是因为这样一来,可以比较容易的拉动国内水泥也的增长—— ————修那么多的公路,养活一大堆的水泥厂肯定是没问题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一时期的中国国内石油产量虽然也有一些了,但是并不多,真要沥青路的话,就给从墨西哥或者是波斯拉运,这可有些太费时了,既然如此,到不如用洋灰的,反正似乎也没什么区别。而且洋灰路的话,也方便些。

比如某些公路,在弄的平坦一些后,就直接可以像是拼图游戏一样,把一块块的水泥板铺在路面上,非常的简单。当然,这么做的话路面肯定也不会平整就是了,不过严绍也不需要他们平整,因为这个时代的车辆要求压根就没有则么多,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只要公路能开就已经足够了,而这些洋灰路面显然可以满足这个要求。

现如今,或者中国的铁路和美国还有印度这样的国家有着极大的差距,但是至少在公路方面,国社政府已经成为了全球领先的地位。

尤其是在贯通了北京与上海之间的那条高速公路竣工之后,这个消息更是轰动了整个世界,就连英国及美国等国家的报社,也都曾经专门采访了这条贯通了半个中国的,四车道的高速公路——————这些年高速公路虽说还是稀罕玩意,但是因为国社政府起头的关系,所以国外也是有一些的,只不过规模都没有办法和中国比,尤其是在公路的长度方面。

而这次,蒋百里的计划非常简单,就是要在拉萨与藏南之间再修一条公路。

事实上这点过去国社政府的高层当中并非没有人建议过,只不过被严绍给否了。因为当时严绍并不觉得有修这条公路的必要,何况他也不愿意触及到英国人的敏感神经。

但是现在看来,不给英国人一些颜色看看似乎是不行了。

而且…

既然都从四川和青海把公路修到拉萨了,那么从拉萨再修一条公路到藏南,似乎也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情。

更何况,严绍也打算通过这件事给予英国施加一些压力。

因此严绍很快就同意了这一建议,而这件事似乎也的确是给了英国人极大的触动。尤其是在公路的消息传出去之后,英国人的情绪变得异常的激动。(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