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九百零一章 华盛顿会议(三十三)

眼下在托洛茨基看来,既然中国已经不可靠了,那么唯一可以依靠的,似乎也就只剩下一个土耳其了。

之所以会这么判断,也是因为两点。

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如今的土耳其,几乎和苏俄一样,都遭到了整个世界的背弃——————当然,这么说的话多少会显得有些夸张了些,但事实似乎的确是如此。

毕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土耳其是除了苏俄之外,唯一一个同时被多个国家包围的国家。

英国、法国、中国还有希腊,再加上一些细小的国家,这就是目前土耳其所面临的现实。

而在被这些国家包围甚至是围攻的情况下,土耳其之所以还能存在,并且几乎和英法尤其是作为主力的希腊作战,就是因为苏俄的支持,这也是第二点。

至少在目前看来,除非土耳其打算亡国,不然就只能和苏俄合作,共同想办法面对其他列强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土耳其人不可能会有其他的选择——————除非在一夜之间,列强与土耳其达成了协议,解除了敌对状态,但是这样的情况会发生的可能实在是太小了,所以尽管托洛茨基多多少少也觉得有些不安,却并没有往这个方向去想…

————————————————————————

正是由于托洛茨基没有想到,列强有可能会和土耳其和解。所以托洛茨基才会把目前苏俄所面临的困境寄望于土耳其。

只要这两个国家合作在一块,那么将来至少苏俄便不需要再担心会被面临围攻的可能。同时有了一个对外的通道,苏俄也可以通过这个通道来从外界获得自己所需要得到的一切物资…

同时也正是由于这种期望。所以托洛茨基完全没有注意到苏俄和土耳其之间最大的差别——————那就是作为一个锤子镰刀主义的国家,苏俄几乎等同于是无神论的代名词,而土耳其所信奉的宗教,恰恰是这个世界上最激进的宗教之一。

让土耳其人抛弃自己的信仰?恐怕他们宁可自己亡国…

而这,也是苏俄与土耳其之间最根本的分歧所在,如果不解决这个分歧的话,那么苏俄和土耳其之间的联合。几乎无从谈起,而想要解决这种分歧却是几乎没有可能的事情。

之所以托洛茨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无非是因为过去从来都没有这样的例子存在过——————在苏俄成立之前。压根就没有诞生过哪怕一个无神论的国家。

即便是对神灵之类的最不看重的中国,也存在着佛教、道教乃至其他杂七杂八各种各样的宗教。只能说对于宗教自由这种事情,中国人还是比较尊重的。

而正因为没有例子可以示范,所以托洛茨基才没有办法从过去发生过的事情当中汲取经验。更没有办法得到一个无神论国家究竟应该如何和一个有着非常强烈的宗教信仰的国家打交道——————后世的那些国家。彼此之间打交道习惯了,自然懂得该如何处理,但是对于托洛茨基来说,这个恐怕就是一个难题了。

何况这个时代国家国家的宗教信仰,可比后世的强烈多了。

毕竟后世的话,人类都已经登上了月球,同时也清楚的认识到其实在云彩顶上,压根就什么也没有…

但是这个时代。科学技术毕竟还处于一种比较落后的阶段。

同样,不仅仅只是苏俄与土耳其如何接触是个问题。即便是对土耳其人来讲,如何与苏俄接触恐怕也是一个难点。毕竟在过去土耳其人接触过许多宗教,却唯独没有接触过无神论的——————他们到是接触过亚美尼亚人,然后把他们全都给杀光了,因为亚美尼亚人信仰的是十字架的那个宗教…

如果说,土耳其人是出于优势地位的话,或许他们还会显得大方一些,至少仅仅只是想办法让对方也信仰自己的宗教,如此一来,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

但现在,仰仗着苏俄支持的土耳其却处于弱势地位,而通常弱势地位的一方,也就是被输出意识形态的一方。

同样,土耳其人的心底,在面对苏俄的时候,也很难说不会有那么一丁点的恐惧心理,毕竟这是一个完全纯粹陌生的信仰…

——————————————————————————

托洛茨基并不知道一件事,那就是目前各国已经有了和土耳其和解的考虑,目的吗,当然就是为了避免土耳其投向苏俄。

之所以会这样,一方面是因为苏俄的情报系统还没有渗透到各国的高层去。目前他们所获得外界情报的方式,其实和普通百姓从报纸上看到的也没什么区别。

再来就是…

特事局压根就没有告诉他们与此有关的事情。

这不奇怪,特事局之所以会和苏俄合作,完全是出于自身的利益,换句话说,正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国社政府才会选择和苏俄合作的。

那么如果说告诉了苏俄土耳其的事情,可能会给自己造成阻碍,甚至是损害了自己的利益的话,国社政府又怎么可能还会蠢到把事情告诉给苏俄?

当然,这也不能说苏俄的情报系统就真的是无用了,没错,最近一段时间特事局的确一直都在想办法的向苏俄内部渗透,甚至就连苏俄的一些高层也已经被特事局所收买——————也有威逼利诱的。

苏俄的内部政治斗争是很残酷的,而作为一个人,显然是不太可能什么错误也不犯的,所以。只要能抓住他们的一些把柄,剩下的事情自然也就变得简单的多了。

基本上只要把他们的把柄摆出来,再加上一些利诱。即便这些人也算是苏俄的高层,却还是没有办法拒绝特事局的提议。当然会如此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像前面说的,苏俄内部斗争的残酷性,这些错误在国社政府看来说是没什么,但是在苏俄看来恐怕就是天大的错误,弄不好甚至有可能会被玩死和玩残,最起码也是丧失全部的政治前途。既然如此,到不如和国社政府合作,这样最起码也能得到一些好处。而且国社政府也向他们承诺给他们安排后路。

除了这些威逼利诱的之外,还有一部分就是早年俄国内围攻的时候发展的。当时的苏俄内部虽然有不少信仰坚定的,但也有许多软弱分子,眼见苏俄的处境越来越危险。他们当然不可能不想想后路/。

就像前面说的。考虑到苏俄的特殊性,中国也就成了他们唯一可以作为选择的对象了…

——————————————————————————

正是为了给自己寻找一条后路,这些人选择了和国社政府合作。打算等苏俄失败的时候,由国社政府安排他们到中国境内安度晚年——————反正当初他们接受特事局的拉拢的时候,特事局已经承诺的很好了,甚至没人提供一个小型别墅,另外承担未来相当一段时间的生活花费之类的…

所以就算是苏俄失败了,好歹他们也可以到中国去当一些富翁一类的。

当时的这些家伙。想的可是非常不错呢。

但是谁想到苏俄居然成功了,于是他们这些人就显得有些尴尬了。一方面一直留下来的他们获得了高位。可以说是大有前途,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却又被特事局给收买了,从某种角度上讲其实应该被称之为是叛徒…

毫无疑问,现在而言,叛徒的身份是绝对不适合他们的,甚至很有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政治生命乃至生命。

尤其是如果被人知道,他们因为信仰不坚定,已经被特事局给收买了之后。

所以为了保守这个秘密,不让外界知道,他们也只能选择沉默…

听从特事局的摆布,这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唯一选择。事实上早期特事局的线人基本上也是这么来的,后来出了威逼利诱的一批之外,还有一批则完全是被这些人给落下水的。

这些人也明白,既然自己已经是叛徒了,那么就需要向办法让自己活的更久一些,所以他们按照特事局的吩咐,想办法拉自己的下属还有一些上级下水,人非圣贤,自然是有私心的,而只要有私心,就给了特事局可趁之机,尤其是对于苏俄这么一个年轻的政权而言——————对于特事局对苏俄的渗透,其实苏俄自己也是清楚的,至少列宁和托洛茨基等人还是了解的。

只不过他们所了解的,仅仅只是一些表面的而已,完全没有想到,特事局对苏俄的渗透已经这么深了,整个苏俄政权几乎已经被特事局渗透的千疮百孔…

或许在列宁等人的眼里,苏俄虽然被渗透了,但就好象苹果上的一个虫洞一样,虽然有些恶心,但是无关大雅。却没有想到,现如今这个苹果已经快要被渗透的好象蜜蜂窝一样了…

唔,密集恐惧症…

——————————————————————————

当然,苏俄自然是不可能会这么无能,只是任由特事局对苏俄渗透。

尽管还不清楚苏俄已经被渗透的很厉害了,但是在知道苏俄正被特事局渗透的情况下,苏俄当然不可能连一点的应对措施都没有。

事实上苏俄的应对措施就是,对特事局进行反向的渗透。

不得不说,苏俄的信仰的确非常有蛊惑人心的能力,这点绝对是毋庸置疑的。纵观历史,在冷战结束之前,分属于苏俄阵营的间谍从来都没有少过。

自然,严绍是很清楚这一点的,尤其是清楚苏俄那个信仰蛊惑人的能力,所以在让特事局挑选去苏俄的人时,特意挑选的是一个意志坚定。同时也是信仰坚定(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谍报人员。

但就算是这样,依然有一小部分的谍报人员被苏俄所渗透。

没办法。特事局虽然在苏俄的秘密活动很厉害,但是这些人毕竟都是有着表面身份的,既然是暴露在阳光下的人,那么便有被渗透的可能,再加上苏俄蛊惑人心的能力,至少目前在苏俄工作的特事局成员,已经至少有六人被渗透…

万幸的是。这其中只有一个是中层的,剩下的都是底层人员,所以对于一些机密其实并不是特别的清楚。既不了解《华盛顿会议》上所发生的一些事情。也不了解目前特事局对苏俄的渗透等等——————特事局的线人通常都是单向的,即便是了解也只是了解自己所负责的那些,所以就算有些人被渗透了,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发生。

对于这一情况。洛闻英当然不可能会不知道。

毕竟好歹他也算是特事局在苏俄分局的负责人。更是特事局的副局长。

只不过对于这一情况,洛闻英除了加强警备之外,也没有其他的动作。毕竟他在想办法渗透着苏俄,当然也就不可能阻止苏俄渗透特事局。

不过尽管这样,但是在已经把苏俄渗透的差不多的情况下,洛闻英还是知晓了自己手底下究竟都有哪些人被收买了。这些人也都被微调到了一些看上去似乎没什么,其实已经接触不到什么机密的位置上——————表面上看,这些人的位置其实和原来的差不多。只不过如果说原来的还有接触到机密的可能,那么现在的这些便只能接触到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了。

可以说。这样的处置避免了暴露机密的可能,不过让洛闻英有些心疼的却是,随着这些人的被渗透,他们所发展的那些人员基本上也等于是报废了。

虽然现在特事局家大业大,尤其是在苏俄所渗透的,即便是高层也有不少。即便是少了这么几个也没什么好心疼的,但是,谁干保证这几个人所渗透的人里面,就没有在未来可以起到大作用的人呢?

任何一棵幼苗,都不应该受到轻视,因为在未来的某一刻,他们很有可能会发挥出极大的作用。而目前洛闻英之所以会让部下在尽可能渗透高层的同时,也渗透了许多看上去很有前途的年轻人,就是因为洛闻英很清楚,有些事情事情是要从长远了看的。

没错,现如今这些高层的确是控制着苏俄的人,但是谁敢保证,他们就一直能够长生不了,或者说一直在现在的位置呆着呢。

要知道,这些被渗透的人年纪都不小了,何况苏俄人还有酗酒的毛病——————其实喝酒到没什么,平时少少的喝上一些,其实反而对身体有些好处,但是酗酒的话就有些要命了,尤其是像俄国人那样的酗酒方式,喝的又都是高度数的烈酒…

因此就算是发展了他们的洛闻英,也不敢保证这些人究竟还能活多少年。至少根据洛闻英的看法,目前苏俄高层的许多人,恐怕都没办法活太多年了,尤其是已经被渗透了的一部分,更是已经是五六十岁的老人,就算还能继续活下去,恐怕留给他们的政治生命也很短暂了。

虽说在洛闻英看来,像苏俄这样的政权,其生命恐怕未必会很长,但是总要为长久做打算。万一上面觉得苏俄继续存在下去对国社政府更有利,那么洛闻英就必须要考虑到,万一将来那一天那些被收买的高层全都死光了,接下来该怎么办——————何况就算不考虑自然寿命的事情,也该考虑下苏俄内斗的可能。

尽管目前苏俄成立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就算是洛闻英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苏俄内斗起来的确很厉害。少数的几次事例,已经令洛闻英有种大开眼界的感觉,同时也令洛闻英明白了苏俄内部的残酷性…

这个时候,那些被收买的优秀青年们就派上用场了。

即便是在二十年后,绝大部分被收买的高层都死光了,这部分青年也不过才4、50岁而已,正是人生的巅峰时期。

而只要控制住了这些人,那么和控制住了苏俄。相信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

不得不说,洛闻英盘算的的确很漂亮,同样。他所布置的一切,也的确是使得特事局把苏俄渗透的好象塞子一样。尤其是后来的那些年轻人,更是确保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特事局对苏俄的渗透。

尤其是在后期,特事局甚至有了一个议案,那就是把整个苏俄的高层全部都换成是被特事局收买的人。

这样一来,尽管表面上苏俄依旧是独立存在的。可实际上却几乎等同于是被国社政府给控制住了。这无疑非常符合国社政府的利益。

只是无论是洛闻英还是其他人,恐怕怎么也想不到,正是由于特事局这种非常狂妄、猖狂。乃至有些目中无人甚至是明目张胆的想法,在后来引发了极为著名的大清洗…

而主导清洗的,就是后来非常著名的斯大林…

甚至可以说,如果说原来的历史上斯大林进行大清洗。某种程度上还算是一种政治斗争的话。那么这一次的大清洗,就单纯是因为对当时苏俄内部的情况的恐惧了…

因为那时苏俄三分之一的高层已经被特事局所渗透,甚至就连中层和较年轻的底层也大多如此。这样的局面,不可能会不令斯大林感到恐惧,毕竟自己所处的政府,已经快要被人从内部给颠覆掉了。

而当时留给斯大林唯一的选择,就只剩下了大清洗…

自然,这么做的后遗症无疑是非常严重的。但是效果却异常的明显——————无论特事局多么厉害,当时三分之一的数量已经算是极限了。如果说再给特事局二三十年的时间。或许特事局可以通过用栽赃陷害等手段解决掉政敌的方式,来令整个苏俄的高层都变成被特事局控制的人物,但是当时却还没有这个能力。

正常的苏俄人依然是占据主流的存在,于是大清洗开始了,而且进行的无比顺利。

尽管在整个过程当中,有不知道多少的无辜者被牵连了进去,但是特事局在苏俄的力量也同样遭到了重创,甚至可以说,当时特事局在苏俄的力量已经接近于全军覆没了。

而不管苏俄为此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至少有一点还是可以保证的,那就是当时的苏俄至少的确是干净了。而且再也不必担心会被其他人从内部给颠覆掉的风险了。

——————————————————————————

当然,尽管苏俄的大清洗的确厉害,但也没可能彻底的清洗掉所有的特事局人员。所以即便是清洗掉之后,特事局在苏俄依旧有着一定的力量,并且控制着一部分,或者说是一小部分的高层。

同时,还有一部分逃过了大清洗的高层,或是跑到了中国或者是跑到了南美等地区,继续与苏俄作对,这些也算是国社政府所控制的,用于对付苏俄的力量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国社政府这么做了,而且苏俄也的确是清楚这些完全是国社政府在背后搞鬼,但是两国政府的关系却一直都处于一种较为正常的模式下——————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双方都很清楚,断交的损害更大。

这就好像是在后世一样,即便是俄国和美国闹的再怎么厉害,两国恐怕也从来都没有考虑过断交。

还有就是冷战时期,可以说气氛要比冷战后更严重,可是两国之间的联系却从来都没有中断过。甚至苏俄的高层还曾经跑到过美国的领土上面去,由此可见其中的问题了…

说到底,所谓的断交啊什么的,都只是一些不成熟的小国才会做的。

真正的大国,即便是在战争时期,联系也不会中断的——————当然,到时候表面的外交联系肯定是断了的,不过私底下的却绝对没问题。

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当战争开始的时候,其实谈判也就跟着开始了…

——————————————————————————

就在苏俄还在考虑着托洛茨基有关土耳其的方案的时候,华盛顿那边。《华盛顿会议》也依旧是在进行着。

这是一场引起了全世界关注的会议,因为就像前面说的一样,《华盛顿会议》是自《凡尔赛和会》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有朝鲜战争之后。现阶段唯一的世界**件,自然很容易引来所有人的眼球。

同样,会议上发生的一些事情,除了拉拢土耳其这样的事情之外,基本上也都被公布了出去。

有些让人忍俊不禁的是,或许是因为苏俄对国外的渗透还不是很顺利,所以苏俄获得与《华盛顿会议》有关情报的途径。其实和平头百姓没什么区别——————都是从报纸上获得的。

不过另一方面,尽管关于土耳其这么机密的事情,苏俄肯定是没办法知道了。但是澳门的事情。却是渐渐的被宣传了出来。

同样,也是因为这个关系,很多人开始关注起这个《华盛顿会议》当中四个会议里面最后的一个会议…

而在确定了的确是英国人在背后搞鬼之后,国社政府也决定给英国人一些颜色看看。毕竟如今英国人已经出招了。如果说国社政府不予以还击的话。和容易会被《华盛顿会议》上的各国给看遍的。

何况因为先前一连串胜利的缘故,目前中国国民正是心气最高的时刻,无论是民心士气还是自信心等都异常高涨。

一些国人甚至已经找回了当年天朝上国的感觉,这个时候要是因为这样或是那样的原因,国社政府突然怂了的话,那对民心士气的打击未免也太大了些…

只不过…

该如何报复,这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点也是李良他们所关注的。

尽管现在身在《华盛顿会议》上。但是李良他们对于国内的消息却并非一点也不清楚。他们更明白目前英国人已经在东南亚的一些殖民地做好了准备,如果说国社政府打算命令在东南亚地区控制的那些抵抗组织给英国政府找些麻烦的话。那么只能说是正中英国政府的下怀…

可以说,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是比这个更令英国人感到高兴的了…

那么,国社政府如果想要让英国人难堪的话,就只有找一些不让英国人那么高兴的事情出来才行了。

————————————————————————

“直接出兵,在中英的边境上造成摩擦,或者干脆出兵占领香港算了!”

在中国代表团下榻的饭店内,就在李良他们还在谈论着与《华盛顿会议》有关的事情的时候。在房间的外面,一些较为年轻的代表团成员也在不停的讨论着。

事实上目前代表团的成员成分非常的复杂,除了内阁的,比如说李良这些人外,还有就是外交部的人,军队的人,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人,甚至就连陆军也派了代表过来,毕竟不管怎恶魔说在这次的《华盛顿会议》上,也有着与中国陆地的问题有关的条约,也就是第四个条约。

在这个条约上,代表团还是很需要来自陆军的专业意见的。

只不过这个人的军衔并没有步子高那么高,所以目前代表团内的军方代表并不是他,而是步子高。

对此陆军当然有些不满,到不是说他们对步子高有什么意见,而是对军方代表的位置被海军抢走了有意见。

没错。现如今国社政府对于海军的发展的确可以说是异常关心,同样在军非常每年在海军上面花的钱,也可以用天文数字来形容。但是不得不说的是,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军队内部海军都只能算是老二,真正的老大只有陆军,只有拥有着两百多万常备军,同时有着超过一千万预备役的陆军。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中国是一个陆地国家,而且是一个传统的陆权国家。

虽说因为各种原因,现如今的中国对于海洋也非常重视,每年在海军上的花费对于个人而言,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考虑到中国庞大的人口还有庞大的领土面积,陆军的规模永远不可能小。

甚至可以说,每年政府向着陆军倾倒的资源,绝对要比在海军身上的多的多——————不管怎么说。陆军单是人数已经占优了。毕竟单是二百多万国防军每年的军费开支,就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更何况还有其他的武器装备采购、保养、伙食还有其他一系列的开支。

何况…

除了这方面之外。陆军还有其他的优势来确保自己老大的地位…

——————————————————————————

尽管海军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兵种,政府也非常的重视海军,每年都在海军上面倾倒了大量的资源。尤其是严绍自己本人,甚至曾经差点打算把现如今的睚眦级的首舰,也就是一号舰睚眦号战列舰的名字改成自己的名字,以此来彰显自己的威武还有自己对海军的重视——————当然,最后这个还是被劝回来了。一方面是因为没有这个惯例,这么做多少还是有些让人觉得不自在。再者就是军舰吗,都是要出去打仗的。万一将来的某一天,这艘有着严绍名字的军舰在外作战的时候被打沉了,那该怎么办?

那可是严绍名字命名的,这就好象用国家命名的军舰突然被击沉了。肯定会有很大影响的…

所以。这一决定,最后还是被否决了。

不过就算是这样,也可以看的出来严绍对海军的重视了。

但是和陆军相比,海军还是差了很多的东西,比如说最为重要的战绩之类的。

虽然政府在海军上倾倒了大量的资源,但是海军却无法像陆军那样,有着大量的战绩可以拿的出来。

像是陆军,无论是最早的北上战争。亦或者说是山东战役,再或者说是后来的远赴欧洲的凡尔登战役或者是索姆河战役。再到后来的一系列战役,开疆扩土,打垮了自己最大的敌人,这一系列一系列的战争,都给陆军带来了崇高的荣誉。

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尽管在这些路上,国防陆军并非没有遭遇过失败,但这些失败都仅仅只是战术上的失败。实际上任何一场与国家命运攸关的战役,国防陆军都没有失败过,这也给陆军带来了极大的荣耀。

而与之相比呢,尽管海军也有着龙口湾大捷,并且也曾经派兵前往欧洲参加过日德兰海战和其他一系列的小型海战,但不得不说的是,和国防陆军相比,海军差的还是太远了一些…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海军始终是站在第二位,而陆军才是国防军中的第一。

也是因为这样,所以陆军才会有些不满代表团的军方代表居然是海军的人,而陆军只能做一个扶手。

至于海军方面吗,对此到是比较得意,毕竟在国内的时候,他们一直都处于低于陆军的位置上,就连授衔的时候,陆军也要比海军的多出两个人来,形成了三比一的局面,这叫海军怎么可能甘心。

只不过这种地位上的悬殊毕竟是大的局面所形成的,就算是海军的人也没有办法,不过就算是这样,现如今的这种情况海军还是很得意的,毕竟这可是《华盛顿会议》,是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凡尔登和会和朝鲜战争之后最受人瞩目的事情了。

——————————————————————————

“陆上搞摩擦?这恐怕不行…”坐在旁边,听到陆军代表这么说后,旁边的一个政府官员忍不住摇头道。“这岂不是主动给予了英国人口舌,何况我们这次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和平条约,结果这边条约正在谈着呢,那边我们就和英国人动手了,这会让国际社会怎么看待我们?”

听到那个政府官员这么说,陆军代表有些哑然。

过了半响,这个陆军代表才开口道。“那总不能半点反应都没有吧,这样我们岂不是成了软柿子了…”

听到陆军代表这么说,其他人也忍不住叹了口气,甚至包括了那个政府官员——————毕竟只是30出头的年轻人,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虽然嘴上说了一大堆的大道理,可实际上却连自己恐怕都未必能说服的了…

只不过…

就在这边还在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和手段来对英国人做出回应的时候,另一边却已经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东南亚肯定是不行的,那边正等着他们这么干的,但是另一边却没问题…

比如说,对于英国人而言可能比命根子更加重要的………印度?(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