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八百三十八章

扩张之路 第八百三十八章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1:35 来源:笔趣阁

看着对面那些英国人惊愕的表情,张兆心底笑了下。

对于这次的使命,张兆实在是胸有成足的很,因为在他看来,这个世界上恐怕还没有几个人能抵得住两千万英镑现款的诱惑。何况现如今的英伊石油公司在伊朗,仅仅只是打出了一口油井而已。虽说那口油井的产量似乎很大的样子,但是毕竟没有办法和墨西哥的坦皮科油田相比——————现如今全世界产量最大的油井就是在坦皮科,而且绝对是寻常油井无法比拟的超高产能,也正是因为这个关系,那块油田给严绍带来了巨额的收益,哪怕是现在雨石集团的主要项目已经转移到了汽车业和其他行业上面,油田方面的收益依然是不能轻忽的。

而即便是这样的一块油田,当初标准石油的洛克菲勒父子,也只是用了五千万美元而已,更何况现如今英国人手中的仅仅只是一口油井而已?

说实在的,张兆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严绍会给出这么优厚的条件。在他看来即便是算上整个伊朗地区的勘探权,一千万英镑也已经足够了,完全没有必要在弄出一千万出来。有这么多的钱,完全可以用在其他的事情上面

而且,他这次会这么胸有成足其实还有一个原因,这个原因就是在他出发之前,严绍曾经跟他说过这次谈判的底线是三千万英镑——————这顿时又多了一千万出来。

三千万英镑,这已经完全不能说是银弹。而应该称之为金弹战术了!

这个世界上有人能抵挡这一战术的威力吗?张兆可不觉得!

不管怎么说,张兆的任务很简单,就是从英国人的手中把勘探权和油井弄到手。所以在把自己的条件摆出来之后。张兆便直接看向了坐在对面的几个人。

另一方面,尽管很想拒绝张兆,但是看着张兆手里的那张支票,还有支票上的那长长一串的0…

无论如何,坐在长桌旁的几个英国人,都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最后才沉默了一阵子后,其中的一个人抿了抿嘴唇道。

“不知道能否给我们一些时间。好让我们有时间仔细的商量一下,等果断时间在答复您…”

“当然没问题…”这么说着,张兆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满不在乎的道。“只是请诸位能早一些给我答复,免得耽误太多的时间…”

张兆到是一点也不担心,毕竟在孔方兄的面前,还真难说有几个人能站得直腰。这年月能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都很少年。更何况是两千万英镑。何况真要拒绝的话。早就已经拒绝了,又哪里需要讨论一下。

只不过从他所得到的情报来看,事情到也未必就真的会一帆风顺。

毕竟英伊石油公司并不是他们这些人说的算的,在这家公司的背后还有一个丘吉尔在。这个人也恰恰就是这家公司在官方层面上最大的靠山,而根据张兆得到的情报,这个叫丘吉尔的家伙,不仅仅只是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的主要负责人,同时也是一个非常顽固的家伙。

想要劝他改变主意。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说丘吉尔不愿意把石油公司卖出来的话,想要劝说他改变主意基本上是没可能的。

不过…

万幸的是。这家公司并非是他一个人说的算的,所以只要张兆能让公司内的其他人点头,那么剩下的也就好办了。

————————————————————————

在朝着长桌周围的那几个英国人点点头后,张兆从房间离开,只留下那几个英国人在房间里。

就在张兆里开房间没多久,房间内也跟着发生了争吵。

争吵的内容,自然是与油井和勘探权的事情有关。

在见到了那张价值两千万英镑的支票后,就如张兆所想的一样,房间里的人大部分的确都已经心动了。但是还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士,却并不愿意把石油公司手中的勘探权和油井给卖掉。

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并且直接。

“既然中国人愿意出这么多的钱,从我们的手中购买这些东西,说不定在伊朗的那片土地之下,还藏有其他的石油资源和更多的油井,这个时候我们要是把手头的这些给卖掉,等到将来中国人发现了石油,那我们岂不是成了天底下最愚蠢的人,将来恐怕也会追悔莫及…”

这人说的很直接,事实也的确是如此。

既然雨石集团的人这么热心,并且愿意花这么多的钱,那岂不是代表伊朗的土地下有着大量石油资源的可能。现在给卖掉了,将来追悔莫及的恐怕就是他们了。

毕竟与一个大型的油田相比,两千万英镑反而算不上什么了。

不过这类的人在房间里却是少数派,所以很快便有人反驳道。“话不能这么说,我们在伊朗勘探石油这么多年,除了08年打出来的那口油井之外,还曾经打出过其他的油井吗?12年的时间,如果能找到的话,我们早就已经找到了,哪里还用等到现在?”

“两千万英镑,这可不是分期付款,而是很大一笔现金。有了这笔钱,我们完全可以做我们想做的事情,或者是到更多的地方去勘探石油,完全没有必要留在伊朗这么一个地方…”

这人的这番话,也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

他们当然不是蠢货,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关键的一点就是,从在伊朗发现第一口油井到现在已经12年了,他们并非没有发现第二口油井,问题是除了第一口之外。其他的油井基本上都是低产油井,高产的油井基本上没有。

12年了,如果真的能发现的话。基本上早就该发现了。

既然到现在都没发现,那恐怕就…

再者说那可是两千万英镑,而不是两百万英镑。

这么大一笔钱分摊在每个人的身上,未必就比石油的获益少了。何况前面那个人说的也对,有了这笔钱他们做什么都可以,即便是满世界的勘探石油也没问题…

既然如此,那干嘛不和中国人交易呢?

————————————————————————

在张兆里开之后。房间里顿时吵成一片,只不过与支持卖出的一派相比,反对派的力量未免太微弱了些。

很快。消息便传到了丘吉尔的耳中,其实也不可能不穿进去,毕竟不管怎么说丘吉尔都是这家公司的股东之一,也算是这家公司在政府层面上的后台。不通知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在卖的时候。没有他的同意也是不可能的。

而与张兆所想的一样,丘吉尔的确是不同意把油井和勘探权卖出。并不仅仅只是不同意而已,简直就是坚决反对!

然而这个时候,公司内的绝大部分股东都是赞同卖掉的,毕竟是有究竟在哪里还很难说,而那两千万英镑却是实实在在的。

丘吉尔想反对,当然可以,不过首先他需要弥补所有股东的损失才行。

这一点。对丘吉尔来说无疑是非常艰难的,毕竟那可是两千万英镑!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想要拿出两千万英镑或许还不是特别的困难,但是对于个人来说,两千万却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甚至于这个世界上能拥有两千万英镑的人,是否能超过一百人都很难说…

————————————————————————

会议室内,看着正陷入困境的丘吉尔,还有他那少的可怜的支持者,最先开口的那个人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想要让英国人把那里的勘探权,还有那唯一的一口油井给卖掉,两千万英镑或许是足够了,但是对于严绍来说,单凭这些的话,毕竟还是稍微差了那么一点,至少没有那种稳操胜券的感觉。

所以在这么做的同时,严绍也没有忘记让人私底下与英伊石油公司的人进行联系。

不过有这么一句话吗,坚固的堡垒,通常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如果说单只是外面用钱直接硬压的话,或许还有那么一点失败的可能,可如果在英伊石油公司内部收买内鬼,来一个里应外合的话,那么成功的可能性便大大提高了。

至于这个内鬼吗,这个世界上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和钱有仇的…

所以内鬼什么的,只需要一番努力,很容易便可以找的出来。至少在雨石集团稍微收集了一些资料后,便轻易的挑选出了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而这个人选,在雨石集团成功的购买了油井及勘探权之后,将会在雨石集团内得到一个职务,以及一笔非常丰厚的奖金——————自然,这样的人既然今天可以为了钱,而出卖英伊石油,那么将来也完全有可能会为了别的什么而出卖雨石集团。

所以尽管承诺给那个人提供一个职务,但也仅仅只是边缘化的那一种。基本上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利,自然,薪水肯定是不会少的,绝对是属于高薪的行列,对于这点严绍到也没怎么在意。

毕竟如果能把伊朗的石油全部都弄到手的话,别说只是一个高薪的职位了,即便是再养一百个也是没有问题的…

毕竟伊朗地下的那些黑金,只要开采出来,绝对比一个寻常国家一年的财政收入都要高。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养一百个闲人是绝对没问题的。

不管怎么说,这个被收买的内鬼的确是发挥了一些作用,面对着其他倾向于将勘探权和别的什么卖掉的人的围攻,哪怕是以雄辩著称的丘吉尔,也有些无招架之力的样子…

如果这个时候严绍站在一旁的话,绝对会用欣赏的姿态来观看眼前的一切。毕竟在他的那个时代,丘吉尔的名声哪怕是小孩子也知道。尤其是许多与丘吉尔有关的故事更是如此…

比如说丘吉尔那张生气的照片等等,另外英国坑了土耳其一把的事情,也有丘吉尔在背后推动。最后成功的令土耳其加入了同盟国的阵营。不过因为过于低估土耳其人实力的关系,最终也导致了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的惨败…

看着这样的一个人,在自己的面前被别人围攻的面红耳赤,尽管极力争辩,却根本就没有办法,更无法阻止众人的贪婪,这无疑也算是一种视觉享受。

好吧。严绍并没有变态,只是…

看着一个名人在自己的面前表现出其与历史所记载的截然不同的情绪,无疑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事情。

当然。现在丘吉尔会这么狼狈,也与他还年轻,并不像后世那样经历了许多事情有关。如果是换成那个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他,尽管同样未必能挽回这种局势。但至少绝对不会被弄的这么狼狈…

————————————————————————

人性贪婪。面对贪婪的人性,即便是丘吉尔也没有办法。

所以当英伊石油公司的绝大部分股东,都赞同将勘探权和油井出售给雨石集团,以换取那两千万英镑的现金时。尽管丘吉尔和其他少数的反对者们并不甘心,却也没有什么多余的办法…

毕竟如果丘吉尔想要阻止这笔交易的话,就必须要给其他的的股东进行补偿。可是两千万英镑,这么庞大的一笔钱,却绝对不是丘吉尔可以拿得出来的…

不要说是两千万了。即便是两百万,丘吉尔也未必能拿的出来。

当然。丘吉尔也曾经考虑过让英国政府介入进来,基本上只要能让政府介入进来,那么事情也就好办的多了。

不过丘吉尔的背后有政府,雨石集团的背后也有政府。在通过内鬼得知丘吉尔打算通过政府的渠道来影响这件事后,国社政府很快也跟着介入了进来,至于理由吗,到是非常简单…

“这仅仅只是一个普通的商业交易,又何必把政治也牵扯进来呢,一切只需要按照市场规律来便可以,这不是贵国政府一直奉行的吗…”

自由贸易,这当然是英国政府所推崇的了,只不过,那个时候通常都是英国政府在其他的国家购买产业,亦或者是干脆从其他国家把东西给抢过来,至于让别人跑到自己的家门来收购这样的事,英国人却是从来都没有遇到过的…

事到如今,英国政府的立场也极为尴尬。

因为干预这件事的话,便违背了英国政府一贯的立场,也就是自由贸易的原则。

所有发达国家都曾经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以保护本国的制造业,服务业及农业,当它们累积足够财富以确保可从自由贸易得益,便开始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英国在18世纪至19世纪中期便曾推行保护性的工业政策,当英国在经济上拥有领先地位,便开始支持自由贸易。

自由贸易政策是西方国家自由竞争时期的产物。英国实行此项政策达60年之久,对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推动作用。不过二战以后,尽管联合国宪章规定了自由贸易的原则,《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也明文规定降低关税和消除非关税壁垒,但世界大部分国家一直盛行贸易保护主义。

只是现在毕竟还不是二战时期,自由贸易依旧是在全世界都盛行的。

就好象过去在中国一样,列强经常会收购一些中国的民营企业。而官府却并不会予以制止,就是因为这是正当的商业行为,官府没有理由去制止——————当然,他们不敢制止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而如果这次英国政府进行干预的话,那么将来如果在中国发生类似的事情,中国政府便可以通过同样的理由予以干预。很难说这么做的话,对于两者来说究竟哪一个国家所受的伤害会更大一些。

自然,如果中国还像以前那么弱小,英国政府当然不必有什么顾虑,直接派兵舰过去游一圈,就什么事情都搞定了。

但是现在再这么做的话…

就有点找死的意思了…

尽管这个时候丘吉尔基本上已经摆脱了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的阴影。甚至重新在英国的内阁当中获得了高位,得到了殖民地大臣及空军大臣的位置,但是英国政府对此依旧顾虑重重。

不过真正让英国政府觉得头疼的。恐怕还是英伊石油公司的态度。

如果说英伊石油公司不愿意出售勘探权或是油井的话,那到还好说,关键在于现在公司内的绝大部分管理者都愿意把这两样东西卖掉,换取中国人许诺的两千万英镑…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说他能有什么办法,这也是丘吉尔在公司内部孤掌难鸣的一个原因。

何况雨石集团在英国也算是经营了几年的时间。凭着银弹战术,在英国政府内也不是没有说不上话的人。另一方面,那些愿意将勘探权卖掉的股东们在政府内也一样有着不少的人脉关系。两样东西加在一块,英国政府最后也只能无视丘吉尔的请求,选择了坐视不理。

没有了英国政府的干预,单凭一个丘吉尔是改变不了大局的。

所以。没过多久。张兆便得到了他最想得到的一个答案。

“同意!”

自然,在这个过程当中英国人也不是没想过,在提高一些价钱。只是张兆自己也算是一个谈判老手,尽管严绍给予的底线是三千万英镑,但如果真的按照底线来成交的话,那他在严绍的眼里岂不是成了无能之辈。

暂且不提如今的中国,还没有几个人能承担严绍失望的眼神,即便是为了自己将来在雨石集团内的前程想。张兆也必须要把价格压低下来。

反正有两千万英镑摆在这里,张兆完全不担心英国人会反悔。

事实也的确是如此…

————————————————————————

伊朗。雨石集团的勘探总部,赵清铭正在办公室里看着一份报纸。

确切的说,是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过来的国内报纸的内容。

伊朗不同于伊拉克还有科威特等几个省份。不管伊拉克和科威特的本地人究竟如何不愿意承担,但是那里名义上毕竟已经属于中国的领土,并且也是英美等国共同承认的,就连日本政府都予以了承认。

所以哪怕当地人在怎么不愿意,已然有大批的中国人迁移到了这两个地方——————当然,和西伯利亚和中亚等地区相比,迁移过来的数量无疑是要少上很多的。

到是一点都不奇怪,毕竟中东地区并不怎么适合耕种,哪怕是与西伯利亚及中亚相比也是如此。同时在其他的资源,比如说铁矿等资源方面,也并不显得有多么出色,同样没有办法与西伯利亚和中亚等地区相比。

再加上国社政府一直都没有功夫在这几个地区发现了石油的消息,在许多国人看来这里和荒地也没什么区别,自然也就很少会有人想要迁移到这些地方来…

因此中东地区,几乎可以说是迁移人口最少的一个地区。

当然,总归还是有那么几个的,到目前为止的迁移数量大概也有数千人之多。

而跟着一同迁移过来的,还有中央日报等官方报纸,以及几个小型的私人报社等。毕竟这里是中国人的土地,哪怕在这里居住的国人再少,也一样应该拥有一些其他的机构。

只不过…

伊拉克那边可以如此,伊朗这边却不可以。

因为伊朗与伊拉克不同,尽管都带一个伊字,可是伊朗却并不是中国的领土。

在这里的生活也是极其的枯燥无味,消遣的方式少的可怜,尤其是作为平时消遣所用的。于是这里的工作人员干脆便用电报等设施,把国内的一些新闻打印出来,供在这里生活的人观看…

尽管没什么用处,但至少也算是一种消遣。

当然,在无聊的同时,赵清铭等人到也没有放松警惕。毕竟在他们的手里,可是掌握着几份至关重要的情报,有关伊朗石油的情报。

这个情报要是透露出去了,集团的利益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因此雨石集团在伊朗的机构。几乎全部被下达了封口令。不但只有少数的几个人知道这个消息,即便是知道的人也莫不守口如瓶。

只是另一方面,在高兴发现石油的同时。像赵清铭这样的人心底也略微有那么一点担忧。因为现如今的伊朗,相当一部分的土地勘探都是英国人所有的,虽说他们手里的也有不少,未必就比英国人的少了,但是如果将来开发起来的话…

说到底,英伊石油在这里,毕竟是比他们扎根扎的深的。

而雨石集团虽说是一个常人难以抗衡的庞大怪物。但是却也无法在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称王称霸。有很多地区依然要低调行事的。

尤其是在属于英国势力范围的伊朗南部地区更是如此,而根据他们的勘探结果来看,伊朗南部恰恰就是最有可能会拥有石油的地区。

更确切的讲。是伊朗沿海一带的地区。

他到是已经得到了消息,说是集团方面正在与英伊石油进行交涉,想要从他们的手中购买勘探权,还有那唯一的一口油井。

尽管赵清铭还不清楚集团方面的开价究竟是多少。但是既然集团方面已经找上去了。相信还是有不少把握的。

只是,若是让英国人发现了埋藏在土地下的石油资源,那事情恐怕就…

“只希望千万别这么巧,不然到时候事情恐怕就困难了…”

说到这里,赵清铭苦笑了一下,然后把手中的‘报纸’放在一边/

虽说上面的消息基本上都是电报员辛苦弄出来的,但是实际上里面也没有什么太多值得关注的消息,唯一能让人有些兴趣的。也就仅仅只是一些比较八卦的新闻——————当然,官方报纸肯定不会这么三俗。这些都是从一些小报上弄下来的。

不得不说,有时候与一些太过于正经的报道相比,还是这类的报道要更和人心一些,也更受欢迎一些…

——————————————————————————

就在赵清铭闲的有些无聊的时候,门外突然传来了一阵敲门声,紧接着便看到一个穿着长袍马褂,下巴上留有一束胡须的干瘦中年从外面走了进来。

尽管现在已经是新时代了,但是哪怕是这样,在这个世界上依然会存在一些怀念着旧时代的人。

也就是所谓的遗老遗少——————好吧,这么说可能有些过分了。

不过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依然喜欢穿着长袍马褂的人却有不少。并且这类人的数字一直都很多,哪怕是到了今天也是如此。并且有不少人甚至还将这种习惯带到了国外,在美国亦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国家,经常可以看到穿着西服和一些其他服饰的人,与那些穿着长袍马褂的人并肩站在一起…

因为这是属于个人的行为,所以国社政府到也不会进行干预。

毕竟即便是当年安徽军政府成立的时候,严绍也没有强制要求过国人把辫子给剪掉,更何况仅仅只是一个衣服的事情。不过几年的时间下来,那些本来不愿意剪掉辫子的人,多也已经剪掉了。

严绍虽说没有强制执行这类政策,但是相关的宣传还是没少做的。

当然,现如今国内还是有那么一些人,依然留着辫子,但多为前清的遗老遗少,普通百姓却已经算是极少见的了…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这些人的自由,政府只有劝导,没有强制更改的权利——————威胁到公众安全的除外。

顺带一提,现如今的中国到不像原来历史中的中国一样,要么穿着过去穿的传统服装,要么就是西装或是燕尾服一类的。一些比较现代化,在后世比较普遍的服饰也已经诞生,比如说t恤等等之类的…

因为美观和方面等因素,这类服装在年轻人当中非常流行,至于老年人方面吗…

看着这个干瘦的中年便可以看的出来,这类服装的问题了。对于这类旧时代的人来说,他们还是跟更喜欢那些传统一些的服饰,哪怕这些服饰的样子并不好看,而且也一点都不方便…

见到这个人走进来。赵清铭有些奇怪的问道。“老李,怎么了?”

他与这个人到是非常熟悉,毕竟也算是在一个公司里工作的同事。只不过往日里他可是很少见到这个人会这么慌张,因此难免有些奇怪。

那个叫老李的干瘦中年到也没有多说些什么,仅仅只是从手中拿出了一份电报来。“这是刚刚从国内发过来的电报,说是关于勘探权的事情已经办妥了,让我们立刻进入到其他地区展开勘探工作。”

说到这里,干瘦中年停顿了一下,而后继续开口道。“除此之外。国内还打算在伊朗北部修建一条铁路和公路,把土库曼省与伊拉克行省同这种方式连同起来,希望我们能派出一些对当地比较了解的人。负责帮助解决一些问题…”

听到这个消息,赵清铭先是一愣,紧接着便也跟着高兴起来。

“太好了!”双手狠狠的拍了一下,发出了响亮的声音。声音在房间里不读啊回荡着。过了半响赵清铭才有些激动的道。“人选的事情我马上就解决!另外还有勘探工作,这个你也负责一下,咱们对英国人的那块地可是垂涎已久了,现在英国人总算是滚蛋了…”

尽管雨石集团在伊朗也获得了一部分的石油勘探权,但是相当一部分的区域是在英伊石油公司手里的。而且因为比雨石集团要来的早很多的关系,这家公司所选择的区域,从某种角度上讲其实要比雨石集团的合适很多…

所以在确定伊朗的确有大量的石油资源之后,这些在伊朗负责勘探工作的工作人员。一直都对英国人所属的那片土地垂涎欲滴。

不过那个时候英国人显然不可能会让他们到自己的地盘上去勘探,即便是勘探出来了。那也是属于英国人的。

现在吗…

尽管雨石集团是一个商业集团,但是因为严绍的关系,所以其与中国也有着息息相关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雨石集团这么一个畸形的怪物,会一直被容忍到今天的缘故。不仅仅只是因为严绍的关系,也不是因为每年雨石集团都会拿出许多金钱来赈灾一类的。而是因为有许多不方便政府出面的事情,都是由雨石集团出面进行的,就好象这次在伊朗勘探石油一样。

和能源部出面相比,一个商业集团出面,无疑要更容忍让人接受一些。

既然会被送到做石油勘探,那么首先信仰问题就是必须要检验的。毕竟雨石集团如今的许多项目,其实都与国家的安全息息相关,如果挑选一个品行不过关的人跑过来,万一把一些机密给泄露了出去,那么…

后果不堪设想。

就好象现如今雨石集团在伊朗基地所掌握的消息一样,如果泄露出去的话,其所带来的损失绝对不是能用金钱来计算的。

因此,品行是最重要的。

当然,也可以换一个通俗一些的说法,也就是所谓的爱国…

无论这些人究竟穿的都是些什么,他们对国家的忠诚都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当这种忠诚,与利益相结合在一块的情况下…

————————————————————————

在经过了相当一段时间的谈判之后,在银弹战术面前,英国人最终还是屈服了。

最后,雨石集团以两千万英镑的代价,从英国人手中得到了伊朗土地的石油勘探权,以及英伊石油在伊朗地区仅有的一口油井——————确切的说,是仅有的一口高产油井。

就像前面说的,英伊石油在伊朗也钻了不少的油井,但是有价值的也就只有这么一口而已。

至于其他的,基本上都只是一些低产的油井,连自喷的能力都没有,在谈判的时候,基本上算是打包送给雨石集团的了。

而在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之后,雨石集团也开始了自己蓄谋已久的行动。几乎是在英国人的眼皮子底下,开始在原本只属于他们的区域进行勘探工作。

而原本留在这里的英国人,则是一边看着中国人那种肆无忌惮的行为,一边收拾着行李准备离开伊朗——————就连油井都卖掉了。他们自然没有继续留下来的理由。

对于中国与英国之间发生的事情,伊朗政府持欢迎态度。

因为在与伊朗政府签订新的协议的时候,雨石集团就像不久前一样。给了伊朗政府一个比原来还要好的条件。

这样一来,自然很容易得到伊朗政府的支持。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政府与英国政府达成一致,伊朗政府对于中国在自己境内修铁路的事情,也就不再持反对意见。

至少目前的伊朗政府已经没有这样的想法,反倒是有这相当大程度的欢迎。毕竟国社政府给予的条件的确不错,他们并没有反对的理由——————如果没有那个驻军条款的话。

可以说整个协议里面。唯一令伊朗政府有些不满的就是这个驻军的条款。

根据条款,国社政府至少可以在铁路沿线驻扎三个步兵师的兵力,哪怕是丙种师。差不多也有三万多人的样子,这已经要比伊朗全国的兵力都要强悍了,而如果是国社政府新的甲种师编制的话,怕是要有十万人之多。

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签订这个条款的时候。并没有注明驻扎在伊朗境内的部队,究竟是哪一个等级的部队…

换句话说,国社政府想要驻扎什么等级的都可以,而且伊朗政府完全没有过问的权利——————自然,严绍也没有咄咄逼人,所以最初仅仅只是打算在伊朗铁路上驻扎一个步兵师而已,而且仅仅只是一个丙种步兵师。

毕竟现在的伊朗根本就没有多少实力,严绍完全不必担心来自伊朗的威胁。即便是现在伊朗打算与中国翻脸。单凭一个步兵师的实力,也已经足够横扫整个伊朗了。

何况在中亚和中东地区也同样驻扎了不少的兵力。只要铁路和公路连通,这两个方向的部队完全可以沿着铁路及公路进入伊朗境内,彻底的解决伊朗境内的任何敌对势力…

所谓的三个师的名额,仅仅只不过是留一些余地罢了。

即便是将来伊朗决定与中国作对,而英国政府也提供了帮助,国社政府也有把握在最短的时间内,彻底解决掉伊朗,并在伊朗境内与英国决战…

然后,顺势杀入英国本土…

说实在的,尽管英国的海军的确非常强大,即便是严绍也心生忌惮,但是英国的陆军吗,严绍还真没有放在眼里过。

毕竟历史上英国完全凭着海军起家,至于陆军,还真没怎么听说过有什么傲人的战绩。即便是整个一战,西线战场也几乎是靠着法国人才支撑起来的,而在二战的时候,英国陆军更是表现差劲,尤其是在东南亚战区,被装备差上许多的日本人如摧枯拉朽一般的给解决掉了。

至于北非战场,北非战场上的英国陆军也没好上多少。不过北非德军命苦,海上的面条意大利海军,保障不了后勤,陆上的面酱意大利陆军,更是帮倒忙的时候居多。何况当时在北非战场上,美国人也插入了进来。

如果德国能够保障的了后勤的话,北非战场至少在坚持一段时间还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当然,那个时候的轴心国最大的问题,恐怕也就是后勤的问题了。

毕竟盟军方面,好歹还有美国这个兵工厂存在,可以源源不断的供应战争所需的一切物资。而轴心国方面就,这点却是轴心国的最大通病,就好象日本方面一样,资源稀缺,德国方面战争到了后面,也一样是资源稀缺。

总而言之,资源稀缺…

打仗就是打后勤,就连后勤都保障不了了,又能谈什么呢…

甚至就连二战当中的陆军名将,英国除了一个蒙哥马利之外,恐怕也再拿不出什么人选出来了。即便是这个蒙哥马利,评价也属于比较一般的那种,只不过除了他之外,英国实在很难再找出来一个评价高的了…

套用一句话,英国猛将如云,比如说蒙哥马利,还有那个………那个谁来着?

所以,面对英国海军的时候,或许严绍还会有些小心,但如果是英国陆军的话,严绍完全不觉得自己有需要小心的必要…

——————————————————————————

在得到了勘探权之后,大批的勘探专家开始进入原本应该是属于英国的区域内。不过另一方面,尽管集团内已经有人提议,可以把发现石油的消息公布出来了,但是最终严绍还是没有同意这一建议。

在从英伊石油公司的手中取得了勘探权,还有那唯一的一口油井之后,从某种角度上讲,整个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都已经落入了国社政府,又或者说是严绍的手中。

因为不仅仅只是目前国社政府所占据的中东几个行省,也就是伊拉克、科威特还有东波斯湾沿岸的,原本应该是属于沙特的一些地区。就连原本属于阿曼等地方的一些地区,也都被雨石集团通过各种方式,取得了他们所想要取得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石油勘探权…

“现在,即便我们的子孙在怎么会败家,我现在打下来的基础,也足够让他们败上好长一段时间了吧…”

这么说着,严绍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来。

如果说严绍还有什么需要,或者说是值得担心的话,那么——————值得严绍担心的事情似乎很多?

从某种角度上讲,严绍也是一个很容易吓担心的人。没事的时候便会胡思乱想,而其中一个最令他担心的事情,显然就是继任者会如何如何。

当年的苏俄也算是很威武了吧,不仅仅只是其庞大的领土,还有几乎遍布全世界的社会主义阵营,可是结果呢?最后这么一个庞大的国家,还是因为继任者,以及其他各种原因而分崩离析。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这都是一回事,毕竟如果继任者足够给力的话,便不可能会让苏俄落得个如此下场…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严绍才会如此卖力的给自己的继任者弄一个好的家底。这样即便将来继任者再怎么不给力,凭着严绍打下来的基业,至少足够让他们败坏个一两百年的了。

一百年吧…

因为按照严绍在后世的经历来看,一百多年后,人类的航天技术便会使其达到能够前往月球及火星的地步。

如果说,现如今严绍积累下的家当,还可以让中国在地球上好好的败坏一番的话。那么等到他们前往星辰大海的时候,这点东西恐怕也就没什么用的,因为那时能够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乃至国力的,将会是另外一些东西…

到那个时候,便需要看继任者的能力究竟如何了…

星辰大海的时代,可就不是这些地球上估计已经快要被消耗的差不多的资源,所能主导的时代了。

当然,现在谈论这个似乎还有些太远了一些,毕竟眼下的人类才刚刚踏上云层没多久,至于云层之上的那个空间,还有那个更深更远的空间,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才可以了…

估计到了那个时候,严绍也已经早早入土——————应该会吧?(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