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八百三十五章 遏制

扩张之路 第八百三十五章 遏制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1:35 来源:笔趣阁

如果说一座高山,在云雾的缭绕下,这或许会是一副绝美的景色。

或许很多人都曾经幻想过,攀上一座高山,然后看一看脚下的云层,那种恍如仙境,而自己就是那个居住于云端之上的仙人的感觉。

至少在童年的时候,严绍就曾经幻想过,幻想着哪一天跑到一座足够高的山上去,体验一下那种被云雾缭绕的感觉——————当然,那个时候严绍还是一心相信着人踩在云上,是绝对不会掉下去的年纪。

然后…

严绍长大了,到了后来,也就只有偶然间才会回想起这些事情来。

尽管云雾环绕着山峰,是一副绝美的景象。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说一座城市被云雾缭绕着的话,恐怕就会有很大的麻烦了…

事实上,尽管那样的场面看上去会很美,但实际上却会给居住在那座城市里面的人带来很大的困扰。尤其是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毕竟既然能够让一座城市被云雾笼罩,那也就意味着这个城市足够潮湿,而对许多来人来讲,风湿可是很要命的东西。

除此之外,一些晾干的衣服啊一类的,似乎也都很麻烦。

不过这些其实都算不上什么,真正要命的是那种除了自然形成的云雾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烟雾混杂进去的情况,就好比现在的这种…

英国伦敦。

尽管先前的战争带给了这座城市不小的影响,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和法国等在欧洲大陆上的国家相比,伦敦实在是好太多了。其在战争当中所受到的损失,在主要的参战国家当中。恐怕仅次于德国,远远要比法国强的多,更不用提在这场战争当中崩溃掉的沙皇俄国了。

就像曾经说过的,尽管德国是战败国,但是战火却从来都没有烧到过德国本土,反倒是英法等国,尽管是战胜国。可实际上战争却一直是在他们的家里面发生的,这也使得协约国的损失极大——————从这个角度上看,德国人会在战争失败之后如此的恼火。也并非没有理由。

而且,战争在战胜国的领土上进行,可是最后却是自己投降的例子,在历史上恐怕也很少见。

自然。与法国那种战火继续都快烧到巴黎的情形不同。英国的话,由于距离欧洲大陆较远,有着极为强大的海军,再加上那个英吉利海峡,基本上德国的军队是很难威胁到英国的。

如果想要对英国的本土进行打击的话,唯一可以供英国人选择的,也就只有空艇部队,也就是所谓的轰炸。当然。这种程度的轰炸效果肯定不怎么样,但是制造一些恐慌还有造成一定的损失还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这种恐慌和损失显然还无法影响到英国人的决心。所以尽管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但是最后英国人和法国人还是坚持了下来,并且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或许正是由于在战争当中所受到的影响非常的少,再加上伦敦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在战争结束的一年多之后,战争给这座城市所带来的影响已经消失的差不多了。

而没有消散的,除了这座城市那种阴冷潮湿的气候之外,恐怕便只有经常会笼罩在这个城市上,使得阳光也无法投射下来的浓浓云雾了——————雾都,这边是英国伦敦的另外一个别称。

只不过,与那些自然云雾不同,伦敦的烟雾带有很大的危害性。因为作为一个工业城市,这里的烟雾与城市内所排放的烟雾配合在一起,产生了极大的毒性…

事实上只要想想这个时代主要是以燃煤作为采暖的主要方式,就可以想象的出他们所排放出来的烟雾究竟会是什么成分了。而自然的烟雾和这种烟雾混合在一起,对人所造成的危险也是前所未有的。

尤其是在1950年代的时候,这种毒性更是达到了一个顶峰…

952年12月5日开始,逆温层笼罩伦敦,城市处于高气压中心位置,垂直和水平的空气流动均停止,连续数日空气寂静无风。当时伦敦冬季多使用燃煤采暖,市区内还分布有许多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火力发电站。由于逆温层的作用,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等气体与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引发了连续数日的大雾天气。

期间由于毒雾的影响,不仅大批航班取消,甚至白天汽车在公路上行驶都必须打开着大灯。室外音乐会也取消了,因为人们看不见舞台。

根据记载,当时的伦敦正在举办一场牛展览会,虽说不清楚牛究竟有什么好展览的(毕竟那个时候都是机械化时代了,耕种基本上都是用拖拉机来着,活着说其实被展览的是奶牛?),不过在人这种自然界最为迟钝的生物还没有发觉什么的情况下,参展的牛只首先对烟雾产生了反应。

在当时参战的350头牛里面有52头严重中毒,另外有14头奄奄一息,其中一头1头当场死亡,可想而知这种烟雾带来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不久伦敦市民也对毒雾产生了反应,许多人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发生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病人明显增多,进而死亡率陡增,据史料记载从12月5日到12月8日的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达4000人。根据事后统计,在发生烟雾事件的一周中,48岁以上人群死亡率为平时的3倍,1岁以下人群的死亡率为平时的2倍,在这一周内,伦敦市因支气管炎死亡704人,冠心病死亡281人,心脏衰竭死亡244人。结核病死亡77人,分别为前一周的9.5、2.4、2.8和5.5倍,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显著性增加。

12月9日之后。由于天气变化,毒雾逐渐消散,但在此之后两个月内,又有近8000人因为烟雾事件而死于呼吸系统疾病。

正是由于清楚伦敦烟雾的可怕,所以严绍并不是很喜欢来伦敦,即便是当年凡尔赛和会结束了,跑到伦敦是进行访问的时候。严绍也没有在伦敦停留太长的时间,甚至可以说与在其他几个国家停留的时间相比,严绍在伦敦停留的时间绝对是最短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那个烟雾杀人事件毕竟还需要一段时间才会发生,即便是有严绍穿越的影响,想要达到那个程度恐怕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行。

——————————————————————————

首相的办公室里,在处理完了手头上的一份文件之后。乔治?劳合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先是伸了一个懒腰,紧接着便走到了窗户的前面,将窗户打开,然后连着雾气一起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显然,他并不清楚外面的云雾究竟意味着什么,如果他知道这些云雾里面包含着数量极多的毒雾的话,恐怕他就不会这么做了。

又或者说,他根本就不可能会有胆量这么做。

不过他不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做了,而且看上去做的还挺开心的。

事实上他也的确是有理由开心。因为他已经在一次的成为了这个国家的首相。而之所以会如此,与他领导着英国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有很大的关系。

尽管在这场战争当中英国付出了很多,尤其是债务方面,更是达到了七十多亿英镑,几乎相当于英国政府五六年的财政收入——————到了1920年,英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已经达到了十四亿英镑的地步,几乎可以说是几十年来财政收入最高的一年。

当然,这么做也绝对不是没有代价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在战争爆发的时候,英国的财政收入才仅仅只有两亿两千万英镑,换句话说,这些年里,英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几乎增长了六倍多接近七倍的地步。

可以想象,正常情况下无论如何,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都不可能会增长这么多,除非是发生了什么特殊情况。

而英国政府会增长如此之快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因为在战争期间,为了能够满足英国对整个战争的需求。英国人学着日本人的样子,大量征收各种税收,压榨着国内的资源,用这些来填补战争的漏洞。

如果不是这样,英国人又怎么可能坚持的下来。

同样,如果没有这么大的财政收入,英国人也不可能在战争结束后没有崩溃掉——————欠了几十亿的英镑,如果是战前的话,几乎相当于英国政府数十年的财政收入了,这么大的一笔债务,甚至足够让英国彻底崩溃掉。】

事实上在战争爆发的第一年,英国的财政收入还仅仅只有两亿两千万英镑,而在战争的前一年更是只有一亿八千万而已。不过到了第二年,也就是1915年的时候,英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便增加到了三亿三千七百万,次年则达到了五亿七千三百万英镑,1917年达到了七亿英镑,到了18年的时候则达到了八亿八千九百万英镑。

1919年,英国政府的财政收入达到了十三亿四千万英镑,最后也就是现如今的1920年,为十四亿英镑——————当然,今年还没有过完呢。

不过这个十四亿,不仅仅只是这一时期的最高峰,同时也是将来很长时间的最高峰。

英国政府会加大征收税收的力度是无可奈何的,因为他需要足够的资金去支持他进行这场战争。所以虽然没有办法,但是英国政府也只能通过这种手段把过去数百年英国从全世界掠夺来的金钱收拢到手中,去支持这场毁掉了英国地位的战争。

但是等到战争结束了,在这么做似乎也就成了没有必要的事情。

所以随着战争的结束,英国政府也降低了这方面的收入。

该如何说呢…

在1920年。英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为十四亿,算是这些年来英国的巅峰了。但是到了次年,也就是1921年。英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便降低到了十一亿,1922年则降低到了九亿。

之后从1923年一直到1930年,除了1924年英国政府的财政收入降低到了七亿以外,其他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在八亿英镑的样子——————即便是那个,其实也可以算成是八亿英镑的,因为那一年英国政府的财政收入是七亿九千九百万英镑…

(我手里面的资料欠缺了31年到36年的,所以很可能后面的几年也实在八亿徘徊)

一直到1937年。英国的财政收入首次攀升到九亿英镑,次年为十亿,再次一年则是十一亿。到了1940年攀升为十四亿。而在一九四一年,英国政府的财政收入顿时攀升至二十一亿。可想而知,战争对财政收入的刺激究竟有多大。

只可惜,这种财政收入在和平时期或许是天文数字。但是在战争期间却压根就算不上什么…

所以吗…

最后英国人依旧是负债累累。尽管好不容易才打赢了战争,可是到头来还是把一切都赔了进去,顺便付出了一个美国人做世界霸主。

自然,这一次严绍是绝对不会再让美国人去坐这个位置了,因为他打算让中国也坐一坐这个位置。这也算是把这件事情给提前了一百多年吧。

————————————————————————

尽管眼下英国的情况其实很糟糕,尤其是在想到英国目前所背负的那些债务之后。但是与英国一样处境糟糕的还有欧洲的其他国家,比如说法国,同样背负着数十亿的外债。

而另一方面。英国人在欧洲大陆上的竞争对手却一次垮掉了两个(德国和俄国)同时还重创了一个(法国),这个环境对于英国人来说无疑是再好不过了!

当然。如果没有了美国在各方面的竞争,以及中国在东亚地区对于英国所造成的威胁,那就更好了…

事实上如果真的能那样的话,即便英国也遭到重创,那也是值得的,毕竟这些所谓的创伤都是能恢复过来的。而且在主要的对头都已经垮掉的情况下,想要恢复这些创伤是很容易的事情…

“不过,至少在欧洲,短时间内是不会在有什么麻烦了…”

这么想着,乔治?劳合显得舒心了许多。

尽管那个盘踞在东欧的苏俄,看上去似乎很讨人厌的样子。但是乔治?劳合却一点也不担心其会威胁到英国,因为苏俄所信奉的主义早早就已经决定了,他们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很难会有朋友出现。

因为现如今几乎所有的主要国家,都在对苏俄进行围堵。

即便无法彻底的将苏俄从俄国的土地上铲除掉,凭着英美等国在东欧构筑的‘防疫圈’,也可以阻止和避免苏俄的赤色主义扩散出来。

至于中国那边,乔治?劳合更不担心。

尽管从军情六处得到的情报来看,中国与苏俄之间似乎有那么一些不清不楚的关系,私底下很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事实上这一点从到目前为止,中国与苏俄一直都没有爆发过什么正面冲突就可以看的出来。

无论是英国亦或者是其他国家都不是什么愚蠢的人,刚开始的时候或许还看不出来,但是等到时间长了,如果他们还看不出来的话,那他们也就真的是白在这个世界上混了。

只不过因为他们没有掌握到什么切实的证据,所以没有办法说些什么,同时因为需要中国,也只能在某些方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尽管中国与苏俄的关系很是**,乔治?劳合却一点也不担心他们会站在一起。

理由也很简单,因为在苏俄看来,现在中国所占据的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本来应该是他们的土地。

现在他们之间或许会有些**,但是只要这个根本性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那么两者便绝对不可能联合在一起。乔治?劳合相信。只要苏俄有了足够的力量,便绝对会想要从中国手里夺回被抢走的土地,相对应的。中国却是绝对不会放弃手中的一切的。

所以乔治?劳合完全不必担心中国那边,因为在这个问题上面,中国绝对要比欧洲这边的国家用心的多。

事实上现在欧洲这边的几个国家,用在勾心斗角上的精力,可比用在防范苏俄上的多的多。与之相对应的,中国那边却是在一心一意的去防范苏俄。

从乔治?劳合得到的情报,现如今中国政府正在乌拉尔山脉以及哈萨克的边境上。构筑一条漫长但是却极为坚固的防线。

数十万的军队,被布置在这条防线上。

尽管这些军队的数量与苏俄那超过五百万的庞大军队相比,似乎略微渺小了些。但是只要想到中国正在朝着西伯利亚和哈萨克行省迁移的人口。考虑到其动员能力,只需要迁移的工程结束,真的发生战争的话,中国所能在这一地区动员的人口。恐怕未必会比苏俄的军队少上多少…

除此之外。还有中国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其重点也多集中于哈萨克和乌拉尔行省。可想而知,五年之后,中国在这两个地区的统治便会彻底的稳固下来…

到时候苏俄在想把中国人从这片土地上赶走,可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

而这也是乔治?劳合最为烦心的一件事,毕竟看着自己的对手不断的成长,这可不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

除此之外,不得不说乔治?劳合也是一个幸运的家伙。因为他的首相哪怕是在战争结束之后也没有结束掉。不像丘吉尔那样,众所周知。英国与纳粹德国的战争是由丘吉尔所领导的,无论事先究竟都发生了些什么事情,但正是由于丘吉尔的关系,所以英国才一直坚持到了胜利。

同样,丘吉尔也绝对不能说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至少他很早便已经见识到了坦克的作用。除此之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丘吉尔也是唯一一个不主张绥靖政策的人。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关系,当张伯伦下来的时候,丘吉尔才会取代他的位置。

不过即便是做出了这些杰出的贡献,当战争结束,丘吉尔充满信心的,以为凭着战争胜利的功劳自己可以获得选举胜利的时候,他却遭遇了人生最大的滑铁卢。

作为第二此世界大战的主要领导人,同时也是领导英国走向胜利的那个人,丘吉尔的竞选居然失败了…

最后丘吉尔自己也不得不自嘲的说了一句。“对他们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是伟大民族的标志…”

需要说明的是,这句话并不是丘吉尔本人所说的,而是他借用的别人的话,但意思却是很明白的。

自然,我们都很清楚,在丘吉尔说完了那番话之后,这个世界便再也不是属于‘对伟大人物忘恩负义的伟大民族’的时代了。而是属于那那几个将伟大人物铭记于心亦或者是深深的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民族,比如说彻底翻然醒悟的德国,尽管已经不再拥有过去的强大,但却是欧洲经济最健康的一个国家,同时也在与另外一种方式统一着欧洲。

还有法国,一直铭记着戴高乐的功绩,尽管和过去相比恐怕有些不太好,但是法国却是整个欧洲最为独立的一个国家。同时在与德国的配合下,好说歹说总算是把欧盟成立了起来——————尽管现在看来,当初弄进来的那些拖后腿的未免也太多了些。

除此之外,还有俄国,尽管斯大林这个大胡子算不算有功劳,这个真的很难说,是不是个伟大人物更难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苏俄的确是在斯大林的带领下才获得了胜利的。

另外还有美国,凭着一系列的功绩,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功绩,罗斯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在美国也拥有着巨大的威望。

而恰恰就是这两个国家,最终成功的主导了二十世纪的后半部分。

之后还有中国,不管当时那两位人物的评价究竟如何,也就是那个曾经当过圣枪修女和校长的。以及图书馆管理员还有讨薪工人的那位,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后世依然有许多人对这两位怀念着。尤其是后面那位,正是那位,开创了图书馆管理员这个职业伟大的一幕,并因此成为了图书馆时尚最为伟大的一位…

同时,尽管这个国家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曾经遭遇过许多事情,有些极为黑暗。有些又令人近乎于绝望,但是在二十世纪最后的一段时间里,这个国家还是成功的站了起来。并且在二十一世纪初期,成为了地球上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

与之相对应的,英国这个愿意对伟大人物忘恩负义的伟大民族,在二十世纪后则是成为了同样伟大的一根………搅屎棍…

到了严绍那个年代的时候。人们对英国的印象。除了足球流氓、黑暗料理、贝克汉姆之外,剩下的已经屈指可数了。

嗯嗯,还有亚瑟王,还有罗?罗等等,不管怎么说,始终是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吗,总会有一些压箱底的东西的…

不过与那个曾经的日不落帝国相比,这个伟大的民族却显得有些………丢人现眼了?

——————————————————————————

然后…

“………”一阵有节奏的敲门声。打断了乔治?劳合的思绪。

勉强让自己从刚刚的思绪里脱离出来之后,乔治?劳合看向了房门的方向。然后淡淡的道。“进来吧…”

得到许可,一个年轻人推开的门,从外面走了进来,然后对着乔治?劳合点头后开口道。“首相先生,这是刚刚从中国来的电报,是朱尔典大使发过来的,说是有很紧急的事情要教给您…”

“哦?”

听到年轻人的话,乔治?劳合稍稍的愣住了一下,不过他很快便反应了过来,同时从那个年轻人的手中接过了电报,然后翻看了起来。

对于朱尔典提供的情报,他还是很重视的,毕竟眼下中国对于英国来讲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无关紧要。何况朱尔典在中国已经生活了很多年,在那里的关系很多,说不定就会知道些什么重要的情况——————这也是朱尔典这些年来一直都没有被换个职位的缘故。

朱尔典曾经是袁世凯的密友,在中国有着很庞大的关系网,曾经的北洋系都与他有着一定的关系。甚至即便是现在,朱尔典有时也会与袁世凯见见面,聊聊天什么的。

而另一方面,由于现如今的北洋系在国社政府当中拥有着较强的力量,朱尔典的这层关系网,也让他并没有因为新政府的成立而丧失了价值。

相反,因为新政府的关系,朱尔典的价值反而大大提升。

不然的话…

在新政府成立之前,无论中国人如何的看重自己,中国对于英国来说都仅仅只是一个次要的地区,对英国来说真正的重心是欧洲,是印度,是位于澳洲和北美的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中国这个地方,在过去的话,到是挺适合养老的。

但是现在吗,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其尽管在总体实力上还无法与英国相比,但是在很多地方上却已经与英国齐平,尤其是在地位等方面。

甚至直到现在乔治?劳合都无法相信,一个贫弱无比的国家,究竟是怎么在六年多的时间里面,达到了与西方列强平起平坐的地步的。

没错,现在的中国可能的确不如美国和英国,但是至少已经有了与法国和其他一些列强国家比肩的实力。而这仅仅只是在六年的时间里便达成的,如果再给中国人一些时间呢?

考虑到那个正在进行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乔治?劳合的心情便和朱尔典一样恶劣。

不过这些并没有影响到他拆开电报的手速,只是在拆开了电报,并且阅读了一遍之后,乔治?劳合的心情却突然变得有些恶劣了起来。

因为朱尔典的电报上面说的很清楚,就在不久前严绍正式向他提出了,要求接受俄国在伊朗北部所有利益的要求。

这,显然影响到了乔治?劳合的心情。

“这些见鬼的中国人…”

这么说着,乔治?劳合脸上的怒色已经快要掩盖不住了。

——————————————————————————

在召开的内阁会议上。乔治?劳合脸上的阴沉几乎无法掩盖。

不只是乔治?劳合,即便是会议上的其他大臣也同样如此。

显然,严绍的要求令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人们极为恼怒。

“那些贪婪的中国人。他们已经得到了俄国三分之二的领土和中东的大片土地,这些几乎已经相当于一座大陆了,居然还不满足,现在甚至把手伸到了伊朗来…”这么说着,先前那个开口的大臣忍不住咬了咬牙。“他们这是痴心妄想。”

“没错。”另一个大臣看向了乔治?劳合,尽管从表面上看上去似乎是很平静的样子,可实际上他那不断滚动着钢笔的手指。却已经暴露了他此刻内心的心情。“我们必须要回绝中国人的这个无理的要求,他们已经在不久前的战争中得到很多了,如果我们不做出一些警示的话。接下来恐怕他们的胃口还会更大,到那个时候事情就难办了…”

其他的一些内阁成员对付纷纷表示赞同,在他们看来,中国在刚刚拥有了新领土的情况下。便开始朝着英国所要伊朗北部曾经是属于俄国人的那些权利。无疑是一种贪婪的体现。

如果在这个时候英国继续放任,或者说是迁就中国人的话,很难说会不会助长了中国人的这种贪念。真要是这样的话,那事情可就稍微有些麻烦了呢…

所以…

这个时候英国所应该展现出来的不是别的,恰恰是足够坚定的立场。让中国人明白,他们自己仅仅只是一个刚刚冒起来的新兴国家,还没有资格与英国做竞争。

唯有这样,才能让中国人彻底的安分和老实下来。

同时也可以确保英国在海外的。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的利益…

“只是…”略微皱了皱眉,一个内阁的成员抬头看向了在场的众人。说出了自己心底的疑虑。“如果贸然拒绝的话,会不会激怒了中国人…”

说着那人做出了一个手势,示意旁边一个张口想要说些什么的先等一下,而后继续开口道。

“事实上我门都很清楚中国人与苏俄之间的关系,仅仅只是因为许多顾虑,所以一直都没有拆穿罢了…”这么说着,那个人看向了周围的许多人。“苏俄的那些武器是怎么来的,单凭现在苏俄所拥有的工业基础,他们有能力武装五百万军队吗?恐怕会很困难吧…”

“另外还有东南亚的那些抵抗组织,究竟有多少是与中国有联系的…”

“现在的话,他们还算是比较安分,但是如果我们与中国这么做的话,会不会…”

————————————————————————

那个大臣的话,令在场的人都不由的沉思了一下。

到不是说他们真的就惧怕中国一些什么,只不过…

就像刚刚那个人说的一样,如果他们在这件事上用强硬的态度来对待中国的话,很难说中国人的反应究竟会是什么。

如果是稍微柔和一些的当然比较好,可如果反过来激怒了中国人了呢?

没错,现在中国的确不是英国的对手,但这并不说明中国就没有办法给英国找些麻烦了。

就像前面说的,盘踞在东欧的苏俄,还有东南亚的那些抵抗组织,这些都是中国可以用来对付英国的武器。

不要小瞧了这些,首先现在列强在东欧布置的防疫圈并不是很稳妥,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也不可能会让苏俄在历史上突破了防疫圈,甚至干脆将防疫圈吞并下来了。

眼下唯一能让苏俄受些限制的,恐怕就是苏俄那还没有恢复过来的工业了。

如果不是这样,想要摆平苏俄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而另一方面,如果苏俄有了中国的支持,事情恐怕就有些麻烦了。实际上现在在做的人还不清楚究竟是什么让中国与苏俄合作起来,又是什么让中国决定支持苏俄的。毕竟就表面上看。中国也同样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员,而且是极为重要的成员。

尤其是这个国家的领袖更称得上是全世界最大的一个资本家,其与苏俄应该是绝对对立的才对——————当然。这是严绍没有在现场,不然严绍便会清清楚楚的告诉他们,什么叫资本家可以为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卖出能吊死自己的绳子。

自然,严绍是绝对不会干这种傻事的,但是在严绍看来与苏俄合作所能得到的好处,明显要高于风险,那么合作自然也就成了必然的事情。

当然。乔治?劳合他们是肯定不会知道这一点的,所以他们推测的结论就是,很可能中国与苏俄达成了协议。比如说中国向苏俄提供一定的帮助,而苏俄则承诺不会进犯中国新占据的领土。

从某种角度上讲,这个推论还算是正确的,不过严绍真正的目的还是树立一个靶子。好让列强把所有的火力都集中到这个靶子上来。

至于乔治?劳合他们。并不清楚严绍这一目的的他们,仅仅只是嘲笑着严绍的愚蠢。因为在他们看来,一个强盛起来的苏俄,首先要做的恐怕就是从中国手中夺回失去的领土。

到那个时候,中国的这番所作所为岂不是等于搬石砸脚了?

英国人的这个想法,到也不能说是错误的。事实上即便是在中国也有不少人这么想着,苏俄更是一直都在想着,等到积蓄够了实力。便让中国人付出代价。

不过在严绍看来,这都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苏俄首先要变得比中国强大才行。而严绍是绝对不可能会让苏俄有这个机会的。

另一方面,东南亚,这也是一个大的问题。因为一战的关系,现在英国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都有着独立的浪潮出现,这种浪潮有些地方大,有些地方小,情况并不一样。

不过在东南亚地区,由于有中国在背后支持的关系,所以比如说是在缅甸或者是马来半岛等地,有着大量的抵抗组织存在。这些抵抗组织平常经常会对英国在当地的统治机构展开袭击,由于这些抵抗组织的武器先进,所以尽管英军也算是训练有素,但是实际上损失并不是很小。

自然,尽管袭击频繁,但是英国人并没有抓到什么把柄,因为抵抗组织所使用的武器,几乎全部都是抵抗组织从黑市里收购的,其中有不少甚至还是英军所使用的…

如此一来,根本就很难追查到幕后黑手是谁。

不过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如果没有人在背后支持的话,那些抵抗组织是绝对没有那么多的金钱,从当地或者说是其他的一些地区大肆的收购武器的…

更何况…

曾经有几次围剿作战的时候,那些抵抗组织手中突然出现了大批的中械装备,包括了轻重机枪、迫击炮和枪榴弹等。除此之外还有冲锋枪等装备,让英军吃了大亏。

然而就在英国人找上门去的时候,中国政府却出示了一些证据,表明这些装备都是黑市私底下搜集到的,有许多甚至是欧战时期的——————天知道,欧战时的国防军怎么会装备这么多的枪榴弹。

除此之外,一些李恩菲尔德步枪,尽管是标准的英国装备,可是却很有那么一些是在中国制造的痕迹。只不过做旧的很成功罢了,而这总总一切也让英国人明白过来,究竟是谁在搞鬼…

别看眼下英国似乎是很强的样子,其实因为一战的关系,现在英国正处于有史以来最衰弱的时期。再加上在这场战争当中,英国人所背负的一系列债务。

再加上殖民地的独立浪潮,眼下乔治?劳合他们可以说是头疼万分。

如果真的撕破脸皮了,中国人下令让那个那些受他们控制的抵抗组织活动的话,英国人绝对会头痛万分。

何况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现在中国人所控制的地区,已经与伊朗北部接壤,而我们在伊朗南部的力量却并不强大,即便是我们不允许,恐怕也未必能有阻止的了中国人的力量…”

————————————————————————

“那你的意思是,我们就这么默认了中国人的行为了吗?”

听到同僚这么说,旁边的一个中年绅士有些不满的道。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毕竟英国已经骑在中国身上好些年了,虽说近两年吃了不少的亏,但是他们还是不愿意将中国看作是一个平等的存在。

“并不是这样…”那个人摇了摇头。“我们并不一定要全面的答应中国人的要求,这件事情完全可以和中国人满满的谈,最后谈出一个我们都可以接受的结果来,不然现在便与中国人发生直接冲突的话,绝对不是一件很明智的事情…”

“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听到这句话,乔治?劳合若有所思。

不管怎么说,哪怕心中再怎么不忿,这些英国人也不能不承认一个现实,那就是现在的英国还无法承担与中国进行直接冲突的代价和后果。

所以如果可能的话,即便是他们也不愿意与中国发生直接的冲突——————更何况还是为了一个区区的伊朗。

除此之外,英国民众会否支持与中国冲突,这也是在座的人所顾虑的。无论他们有多么冠冕堂皇的借口,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在经过了多年的战乱之后,现在的英国人已经很难接受另外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了。

自然,如果是先前打德国人的,他们勉勉强强的还能接受。但如果是因为这样那个的理由而与中国发生冲突的话,恐怕…

至少对于英国人来说,他们显然无法接受这样的一个事情…

——————————————————————————

尽管并不情愿,但是经过了几次会议之后,乔治?劳合还是决定与中国政府进行一番交涉,最终想办法达成一个能让彼此双方都满意的条件出来。

这正中严绍的下怀,因为本来严绍也没打算继承俄国的那些权益。

理由也很简单,因为那点利益根本不值一提,伊朗虽然拥有石油,但是很可惜的是,拥有石油的地方恰好不再俄国原来的势力范围之内,甚至不再英国人的势力范围之内,而是在位于伊朗政府所剩不多的那一片地方…

再加上伊朗本身也是一个荒芜的可以的国家,既然如此,严绍自然没有什么好喜欢的。与其愚蠢的继承俄国在伊朗的利益,然后让伊朗对中国更加的反感,到不如慷慨一些,把那些没用的利益抛弃,换取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

好感!

尽管这种东西的概念未免抽象了一些,而且好感这东西,对于一个弱国来说也没什么好谈的。但是对于严绍来说,这东西却是未来远东共荣计划极为重要的一点…(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