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六百五十八章 巴黎和会(七)

扩张之路 第六百五十八章 巴黎和会(七)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1:35 来源:笔趣阁

中国驻法公使馆的会客厅内,坐在舒适的沙发上,德国外交部长乌尔里希?冯?布鲁克多夫-兰祖伯爵就如往常一样,只是若是有人细心观看的话,就可以清楚的看见布鲁克多夫眼底深处的那丝焦虑…

布鲁克多夫是在不久之前才刚刚抵达巴黎的,然而让布鲁克多夫吃惊的是,在抵达巴黎之后,他和他所率领的德国代表团居然连和会的大门都没办法进去…

而且根据他从凡尔赛宫内得到的消息,无论是英国人又或者是法国人都提出了极为苛刻的条件。当然,这其中英国人的条件明显要比法国人的宽厚许多,但在德国人看来依旧是非常苛刻,而且也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只是…

这个时候尽管战争已经结束了,但是德国本土依旧在协约国的包围之内,德国人已经没有多少再战的能力了。然而在这长达四年的战争中,德国却已经深深的得罪了英国与法国,所以在别无他法的情况下,布鲁克多夫也只好找上了威尔逊。

不过威尔逊对布鲁克多夫说的也很明显,在这次的和会上,单凭美国一家是没办法改变什么的,他必须要再找到一个强有力的人来帮助他们,而这个人在排除掉英法之后,很明显已经只剩下中国了——————至于意大利,这个逗逼国家………眼下的德国统治者可不是后来的那个希特勒,可不会因为对自己的基友有什么好感。就对意大利也有好感。

事实上,虽然一战中的意大利要比二战的意大利打的好很多,但依旧是一个逗逼级的国家。如今的德国人自然不会看上这么个国家,何况这个国家在大战当中还从同盟国跳槽到了协约国…

——————————————————

正因为了解事情的紧急,所以布鲁克多夫才会找时间前来拜会严绍,希望严绍能够给予一定的帮助——————尽管在欧战当中,中国也是主要的参战国之一,但实际上中国的介入程度并不如英法那么大,而且因为西伯利亚与中亚两地的问题。也与英法产生了一些龌龊,再加上过去中国与德国的关系一项不错,直到现在中国都还没有关闭境内的德国公使馆。在中国的德国人也没有受到什么不公正的对待,这个时候布鲁克多夫自然也就只能找上严绍了…

让他感到庆幸的是,在他说明了身份以及目的之后,很快便得到了同意。并在安排好了时间后。很快便来到了会客厅。

只是在到了会客厅后,布鲁克多夫却是很长时间都没能见到严绍的影子——————其实也就十多分钟而已,只是因为他的心里实在是太焦急了,所以才会觉得时间过的很慢…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就在布鲁克多夫渐渐感到有些不耐的时候,严绍总算是从楼顶上姗姗的走了起来。“不好意思,部长先生,让您久等了…”看着布鲁克多夫。严绍一脸笑容的道。“刚刚有些事情要忙,真是不好意思…”

“哪里的话…”布鲁克多夫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您能在百忙之中见我。我已经很感激了。”若是在过去,布鲁克多夫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这种话的,只是此时此刻…

听到布鲁克多夫的话,严绍自然能听的出来他的言不由衷,不过严绍也没怎么在意,仅仅只是笑了笑后开口道。“我和贵国也算是老朋友了,当年我在领导国内的革命时,也曾经得到过贵国的诸多协助,尤其是在新政府成立之后,贵国更是给予了许多帮助,这些我都是记在心里的,尽管前段时间,贵我两国因为战争的关系有些矛盾,但眼下战争毕竟已经结束了…”

这么说着,严绍想了想。他对这种虚伪的外交辞令实在是有些不耐烦,所以说了些之后便直截了当的道。“部长先生您的来意其实我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吗,真的有些麻烦,因为眼下纠缠不清的主要是英国和法国,而我国,您应该知道,我国仅仅只能算是个外援,发言权肯定有一些,但毕竟不如属于欧洲国家的英国和法国,而且我们还因为西伯利亚和中亚的问题与这些国家交恶,本来就不多的发言权又被削弱了一些,现在在和会内的发言权恐怕也就比意大利要稍微强上一些,不过…”

看了看布鲁克多夫微微有些失望的表情,严绍做出了一幅咬牙的样子。“贵我两国的关系始终不错,而且法国人提出的条件也的确是太苛刻了些,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我国还是愿意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

严绍的目的毕竟是为了提升德国的好感,自然要多做一些让人感动的表情来。

而看着严绍的样子,布鲁克多夫也的确有些动容了。毕竟这个时候严绍是唯一‘真的’愿意帮助德国的,因为中国在欧洲并没有多大的利益,至于美国,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利益而已。

“如果真的这样,我代表我国政府感激您,您和贵国人民永远都是我国的朋友…”有些激动的从沙发上站了起来,布鲁克多夫将右手伸向了严绍,而在与布鲁克多夫紧紧的相握之后,严绍也忍不住有些动容道。“请放心,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国政府是一定不会推辞的…”

当然,严绍也仅仅只是打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严绍会这么毫不犹豫的推动德国对中国的好感,并不仅仅只是为了未来战略的顺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人才…

眼下中国看上去固然很强,可实际上呢,和那些已经发展了数百年的列强相比毕竟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是全面的。尤其是在科学与技术方面,短短五年的时间,就像追赶上与列强百余年的差距。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眼下中国的工业实力纯粹是用钱堆出来的,至于技术方面吗——————该怎么说呢,造东西,永远要比研究东西简单。

事实上在国内的许多部门内,都是只懂得如何制造,而不懂得如何研究。许多研究上的东西。都主要依赖于雨石集团,而雨石集团内外籍的研究员的数量几乎占了一半那么多…

所以接下来严绍所要做的,除了稳固在西伯利亚及中亚的统治之外。还有就是全面提升中国的科研水平。但是光靠自己的话,始终还是有些太慢了,所以便只有用另一个办法,那就是引进。引进人才…

历史上中国也曾经这么做过。这个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双引工程’。

在后世,苏联解体应该称得上是二十世纪最轰动的事情之一,毕竟这意味着世界局势的改变,以及其他许许多多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当时中国所推出的‘双引工程’, 就是引进独联体国家的人才和技术,是由当时的国务院总理亲自抓的,俄国当时的国防部长格拉乔夫似乎对此采取了默认的态度,号称是人类进入工业化以来。仅此于1950年代的援华156工程的最大的占便宜项目。

苏联解体后大量优秀的科学技术人才生活没有了着落,西方当时看中的是俄罗斯的核科学家和导弹专家。没有想到中国在其他领域的大举侵入,此举让美国直到严绍穿越的时候都感到后悔。而当时抓这个项目的国务院总理在当时说了很著名的一段话,大体意思就是这是一批穷十年之力都无法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对我国而言是 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定不能错过。

事实上当时出手的并不仅仅只是中国一个国家,其时,独联体各国动荡不安,人心惶惶,工厂、机构大量倒闭,军工领域许多专家、教授失业,收入锐减。特别是一些尖端行业,大量一流的工程师陷入赤贫,美国、德国、以色列、韩国、新加坡等国科研机构纷纷派出专家前往俄罗斯、乌克兰,以优厚条件招揽人才。

韩国的人才计划卓有成效,乌克兰专家只要联系韩驻乌使馆,就可以拿到签证和机票,并提供一个月工资。工资报酬没有统一标准,视专家本人资历和贡献大小,一般1500、2000美元/月,知名专家3000、4000美元/月。

中国也加入了这一轮人才争夺,采用的招揽方法类似韩国,但得益于苏联时期中苏友好的渊源,一些留苏专家学者通过学术交流、个人友情联络等多种形式,从乌克兰请到了不少顶级专家。

在这段难得的时期,中国主动出击,目的性很强,直奔军工领域的关键技术,通过个人关系转让其技术成果。海军专家李杰形容那时的工作说,中国人坐一个星期的火车,从满洲里出去,穿过西伯利亚,取道莫斯科,再到乌克兰等独联体国家,进行摸底、契合,很快知道了对方有哪些技术可以进行合作。之后,马上就有大批的乌克兰专家赴华介入具体项目。

2002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内部报告称: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通过官民并举,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双引工程’,从俄罗斯以及其他独联体国 家大约引进上万名专家,2000多个技术项目。乌克兰是‘双引工程’的重点地区,每年都有大批专家、学者应邀赴华讲学或从事科研。中国驻乌克兰使馆一秘李 谦如在一篇署名文章中说:仅2006年,国内邀请乌克兰科技界专家学者赴华约150批次,2000多人次。

可以说,后世中国的军工业之所以能发展的这么迅速,与‘双引工程’有着很大的关系。

毕竟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单凭自己闭门造车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眼下,严绍的目的和当初的中国一样,也是打算凭着较好的外交关系,从德国弄一些优秀的人才到国内来,帮助中国发展工业…

————————————————————

眼下德国的情况已经非常复杂。尤其是经济,如果真的按照法国人的条件来执行的话,不。哪怕是用英国人的条件来执行恐怕德国的经济也会立刻崩溃,之后德国的情况用民不聊生恐怕都不为过,如果不是这样后来德国人也不可能会选择支持希特勒了。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本身所拥有的大量人才,也一样会立刻失业,而后陷入生活的窘境当中。这个时候若是有一个和德国关系非常不错的国家出面,这些德国专家哪怕是为了生活。肯定也会选择这么一个国家。

而严绍,就是打算让中国成为这个国家…

眼下中国的工业实力已经很强,所缺的仅仅只是研发能力。而如果有了这批德国人。那么这一块即便不能弥补,至少也能够得到一定的飞速发展,除此之外还有军事等方面的人才,尽管眼下的中国对军事人才已经不是很重视。但是德国人在军事上的天赋却是任何人都不敢忽视的。这点单是两次世界大战就已经可以证明——————当然,严绍那个时代已经被阉割掉的德国就不用说了,记得有一次军事演习的时候,德国居然连意大利都没打过…

咳,总而言之,严绍的目的性还是很强的…

而事情也的确如严绍所预料的那样,后来尽管严绍并没能帮助德国扭转局势,但是严绍在明面上所做出的努力。却是所有德国人都看在眼里的,也因此本来因为欧战而比较下跌的感官。顿时上升了起来。

等到凡尔赛合约签订,德国经济崩溃的时候,面对着中国政府所伸出的双手,绝大部分的德国专家都同意了国社政府的邀请。至于德国政府,自然也希望自己国家的专家能够一直跟得上世界的脚步,也因此双方合作的非常愉快,后来因为双引工程的关系,中国的工业及科研能力更是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而这一切,也让英美等国追悔莫及…

————————————————————

严绍答应帮忙,这恐怕是布鲁克多夫听到的最好消息,也因此两人很快便谈笑了起来。

只是,就在严绍与布鲁克多夫谈笑风生的时候,在另一处地方,胡志明和他的伙伴却是一脸愤怒的从威尔逊的住处里走了出来…

为了能够得到美国的支持,就在不久之前胡志明与他的伙伴向美国政府表达了希望能够见到威尔逊的请求,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时候,请求都被回绝了,直到第三次,他们才总算是得到了许可。

然而…

在多次的请求之后,胡志明他们居然仅仅只得到了十多分钟的时间,在威尔逊的面前讲述他们的立场,以及希望美国能够支持越南独立的想法。

而且在这十多分钟的发言之后,威尔逊他们压根就没有要支持他们的意思,这自然让本来对威尔逊十四条有着极大期望的胡志明等人失望透顶,几个情绪比较激动的人甚至在离开之后破口大骂威尔逊是骗子…

只是…

即便威尔逊是骗子,他们又能如何?说到底他们也不过是一些殖民地上的二等公民,在威尔逊看来,他能抽空见他们一面,已经是一种非常仁慈的表现了…

“现在我们该怎么办?”破口大骂了好一会后,胡志明的其中一个伙伴迟疑的问道。眼下的情况已经很明显,美国人根本不足以依靠,他们必须要重新找一个国家支持他们,而且必须是要有实力的国家…

而听到同伴的话,在低头沉吟了一会之后,胡志明却是抬头道。“我们去中国公使馆,去见见中国总统,他一定会支持我们的…”

胡志明的话很快就引起了一片相应,当然,也有人开口认为早就应该去见严绍了,而不是听胡志明的来见威尔逊。

事实上,在见威尔逊之前,胡志明的伙伴里有不少人都觉得应该来见严绍,毕竟他们同是亚洲人,而且中国与越南的距离极近,在过去的历史上彼此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在许多人看来请中国出面可比请美国管用的多,只是因为胡志明的反对所以才选择了美国…

而听到同伴的这个话,胡志明苦笑了一下,却也没多说些什么。

从内心深处讲,如果不是情非得已的话,胡志明真的不愿意去见严绍,因为他对中国的警惕甚至比法国还要高,尤其是在中国政府执行了‘西进战略’,彻底吞并了俄国亚洲部分的所有领土之后…

西伯利亚和中亚那么大的地方,严绍都毫不犹豫的吞下了,那么越南呢?而且没错,中国和越南的关系的确很近,距离更近,可正因为这样,中国对越南的危险反而比法国更大。

法国距离越南不下万里之遥,而中国却是近在咫尺。

若是真的有什么问题的话,越南很难摆脱中国的控制…

只是如今,胡志明似乎也只有中国这么一个可以选择了…

“走,我们去中国使馆吧...”

这么说着,胡志明已经一马当先...(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