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一百七十六章 秘密与好奇

扩张之路 第一百七十六章 秘密与好奇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5:04 来源:笔趣阁

五条装配线的投入使用,使得汽车厂的月产量达到一万余量,相当于福特公司一年的产量,而年产量则相当于全美6万多名汽车工人4、50%的地步。

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何况这时的中国还是一个工业落后国。

而在将一部分的汽车销售到日本后,日本才刚起步不久的汽车工业也跟着陷入了困境当中——————这时的日本人都是很爱国的,但就算再怎么爱国也不可能放着1000多日元的东西不买,偏要去买5000多日元的,就算再有钱也没有这么折腾的吧。

很快日本一些汽车厂的产品便积压了起来,取而代之的则是从芜湖生产的‘雨滴’。

对于这种情况日本的一些‘有识之士’自然是咬牙切齿,但是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毕竟就算他们再怎么能耐也不可能让自家生产的汽车成本降低两三千日元,于是他们便想办法动用自己的影响力将这件事交给政府去做。

“是不是可以提高汽车的关税?”低头沉吟了一下,大浦兼武轻声询问道。

作为农商务大臣,最近一段时间大浦兼武的压力很大。

那些汽车企业被压制的这么惨,自然是要找他这个主管工业和商业的大臣。对那些汽车企业背后的财阀,大浦兼武是一点也不敢得罪,何况本国工业被中国人给压制,这件事也让大浦心里很不舒服。所以在这次的内阁会议上大浦兼武便主动提了出来。

听到大浦兼武这么说,其他几位大臣都看向了桂太郎本人。

因为桂太郎不但是内阁的总理大臣,同时也是大蔵省大臣。主管财务,对这件事最有发言权。

注意到众人的目光,桂太郎轻轻的摇了摇头。

“提高关税固然可以,但问题是该提高多少?”说着桂太郎看向席间的众人。“我已经查看过资料了,中国人所售的汽车仅卖750美元,也就是1500日元,而我国的汽车却要卖到5000多日元的价格。这还是最便宜的那种,如果想让我国汽车和彼国拥有同等的竞争力,就需要将关税提高到300%的程度。今年我国才刚刚收回关税全面自主权,如果立即就提高这么多的话,英美列强会怎么看?”

“再者如今对我国出口汽车的国家也不只是中国,如果对所有国家都这么做。外务省的压力恐怕不会小。如果只是单对中国,则显得太有针对性,而且…”说到这里桂太郎表情严肃的道。“眼下我最关心的并不是如何保护我国商人的利益,而是为什么中国人的汽车能造的这么便宜,能造的这么快?我已经查过资料了,美国那边一年也只有20多万辆而已,而那家中国工厂单是自己就能造出十多万辆汽车,且整个工厂只有六千多人。只相当于美国人的十分之一,我现在好奇的就是这其中的秘密…”

说到这里。桂太郎看向了大浦兼武,毕竟他是农商务省的大臣,对这件事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一个。

然而注意到桂太郎的眼神,大浦兼武却只是一脸羞愧的低下了头。

显然在这件事上,他知道的并不会比旁人多。

“那,阁下,您觉得现在应该如何?”微微皱了皱眉,内务省大臣平田东助轻声问道。

稍稍沉吟了一下,桂太郎抬头对在场的所有人道。“我觉得,当前最要紧的就是派人到安徽去,查清楚中国人的秘密……以中国薄弱的工业基础尚且能达到如今的成就,我国的工业能力难道还不如中国吗?只要掌握了这个秘密,我国完全可以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家,到那时眼下的这些难关也就不值一提了…”

“阁下英明…”听到桂太郎的话,平田东助等人低头齐声道。

不关心底究竟是怎么想的,至少在表面上他们还是对桂太郎表示着自己的尊敬。

与此同时,桂太郎则是在心里继续想着发生在安徽的事情,在对汽车业稍微了解一些后,他就越发觉得发生在安徽的事情有些奇怪。

低廉的价格到是很好懂,750美元,比过去最便宜的t型车还要便宜100美元。如果这是在美国,恐怕是很难达到的,但是如果是中国的话,出于对中国的了解,桂太郎自以为自己已经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低廉的人工成本。

眼下中国的人均工资不过1角到1角5分,而美国那边却是2美元多一些。如果单以1角来算的话,美国的人均工资是中国的40多倍,以1角5分来计算也有20多倍的程度。

如此庞大的差距,再加上那些车子和美国的t型车一样,都属于结构简单的车型,车子的售价会便宜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何况桂太郎觉得严绍很有可能采取了利薄多潇的手段,尽可能压低汽车的价格达到大量销售的目的。

“真正奇怪的,他们究竟怎么能够让一家新开张的汽车厂,达到这么惊人的产量的呢…”

就像刚才桂太郎说的一样,这才是他真正关心的。

不过有一件事他弄错了,首先汽车能够低价销售,人工成本低的确算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是严绍却从来没有压低过汽车的价格。

事实上,自从另外4条装配线投入使用后,汽车的生产成本已经被压低到了一个相当惊人的地步,300美元…

也就是说,目前每辆汽车算上人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只需300美元就可以制造出来。而目前销往欧美和日本的汽车售价约为750美元,也就是说每辆汽车都有450美元的利润。这比汽车的成本还要高出许多,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暴利,即便算上关税也有很大的利润。

简单的计算一下。目前5条装配线的6000多名工人,一个月可以生产一万两千多辆汽车,那么一年下来就是十五万辆汽车。

按照一辆可以赚到450美元来计算,那么十五万辆就是六千七百五十多万美元。当然,你也给扣除关税什么的,但就算这样每年也能有五千多万的利润。

从某种角度上讲,这恐怕比石油的利润还要大许多。

而且如今汽车厂在成本方面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比如说目前正在进行优化的新‘雨滴’汽车和装配线。经过优化的汽车结构将会更简单,成本也会变得更低。另外结构简单的情况下,组装的步骤也会降低。从现有的9000多个步骤降低到t型车的7000多个,一条装配线所需的工人数量也可以降低到4、500人,这样一来也能稍稍节约一些工资。

而且等到新的装配线投入使用后,随着产能的扩大。汽车的成本还会下降。

另外眼下专门为汽车厂提供零部件的几家工厂也在施工当中。只等这些工厂竣工,汽车所需的零部件就可以由这些工厂独自提供,而不需要继续向美国方面进口。

到那时别说是300美元,就算是200美元,甚至是100美元也不是没可能的事情——————历史上福特就曾经把t型车的售价降低到250美元过…

不过随着产能的扩大,也有许多事情让严绍变得困扰起来。

————————————————————

“美国人那边谈的怎么样了?”

办公大楼里,饮了一口果汁后,严绍对着身旁的颜永年道。

虽然这个人古板的性格让严绍有些受不了。但办事能力很强,所以现在严绍多少也算是接受了他的存在。

这时颜永年正在收拾着桌上的东西。听到严绍的话连忙抬起头来回答道。“已经谈的差不多了,现在已经从美国那边订购了10万份汽车所需的零部件,全部将会在年末前运抵芜湖,另外因为这次数额很大的关系,所以美国人那边也给了些折扣,将总额降低到了3000万美元。”

虽然不能给打个三四折什么的,但这下子也算是替严绍节约了200多万美元。

“3000万美元吗…”这个数额对现在的严绍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毕竟眼下单是汽车厂一个月就能赚到400多万美元。

而且由于汽车行业的巨额利润,也使得刚诞生的汽车厂一跃超过棉纺织厂,成为集团内最赚钱的行业。

毕竟这时棉纺织厂一年的利润也才1000万银元上下,也就是400多万美元,而汽车厂一个月就能赚出这个数额,不得不让人感叹高科技产品就是暴利啊——————至少在这个时代,汽车的确称得上是不折不扣的高科技。

严绍这次追加10万份,其实也是不得已的事情。

5万份零部件,哪怕是对福特这样的汽车龙头来说也足够了。毕竟福特一年的产量也才1万多辆而已。问题是现在汽车厂一个月的产量就能达到一万多辆,5万份的话最多只能坚持4个多月。

也就是说4个多月后,汽车厂就不得不因为缺少零件而暂停运行。

想要重新开工的话,就必须等到配套的工厂投入使用为止,而且工厂开工后能否满足汽车厂的产量也是个问题,至少在短时间内恐怕有些困难。

所以严绍才不得不从美国再次订购10万份零部件,这样至少能坚持到负责提供零部件的工厂投入使用。

办公室里,就在严绍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的时候,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微微皱眉,接起电话后,严绍轻声道。“喂?”

过了半响,他点点头继续道。“那好,让人把电报送上来吧。”说完严绍将话筒重新挂落。

这时站在一旁的颜永年抬起头看了严绍一眼,然后又重新把头低下。

虽然为人刻板。但他也很清楚,有些事情如果当事人不愿意告诉他,那就最好不要追问这个道理。

大概几分钟后。门外传来了敲门声,在得到严绍‘请进’的允许后,一个20多岁的漂亮女性从外面走了进来。“老板,您的电报…”

说着走到了颜永年的面前,将电报交给了他。

接过电报后,颜永年看了她一眼,等到她从房间里离开后才将电报转交给严绍。

“老板…”

“嗯。”轻点一下头。严绍拆开电报仔细阅读起来,过了一会才摇头皱眉道。“看来麻烦事情又多了一件?”

这边颜永年还在格守着不要多言的行为准则,那边严绍已经开始解释起来电报上的内容。

“电报是黄浩那边发过来的。说是他发现了一些问题…”

“什么问题?”颜永年很识趣的道。

有些事情,如果当事人不想说,那你最好就不要问。可如果当事人有种想要倾述的**,那么这个时候你所要做的。就是做一个最好的听众。并且做好随声附和的工作。

并没有在意这些,将电报放在桌子上后,严绍已经继续道。“是关于汽车厂的,那家伙说是在查阅了一番汽车厂资料后,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等到专门为汽车厂提供零部件的工厂投入使用后,绝对会需要投入大量的钢材,而目前铁厂每年的产能不过才8万多吨而已。就算是达到顶峰也只有十万吨左右。”

“十万吨左右,听上去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每年汽车厂都只生产十多万辆汽车,那么这个数字自然是够用的,毕竟这时的汽车并没有太多的重量,可如果汽车厂的年产量达到二十多万,甚至更多的地步,那么以铁厂的产能,恐怕就有些危险了…”

这时的汽车和后世不同,虽然造型简陋,但是重量恐怕未必会轻多少。毕竟车子本身的主要结构是各种合金,不像后世的汽车已经只剩下一张铁皮了。

就算汽车本身并不完全是由钢铁构成的,二十多万辆一出,单凭一个年产十万吨的铁厂恐怕也不够。

而且随着汽车厂的扩大,年产量很可能会达到一百万辆。

到那时,如果你没个年产一百万吨粗钢的铁厂在手里,恐怕就只能和过去一样走外购路线。

听了严绍的话,颜永年轻轻点了点头。

这到的确是个问题,毕竟现在建那些生产零部件的工厂就是为了能够在这件事上自给自足,不过另一方面,他也已经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黄经理那边的意思,是不是说希望老板您能把铁厂的规模扩大一下?”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点点头,严绍轻声道。

“那,接下来…”

“你去替我约一下礼和洋行的经理,就说我有笔大生意要和他谈一下…”

“好的,我马上就去…”

点了点头,颜永年从严绍的办公室里退了出去。

————————————————————

从严绍的办公室里开后,颜永年很快就去了一趟电报局,给远在上海的礼和洋行发了一封电报。

得知严绍打算扩大铁厂规模的消息,礼和洋行那边也是吃了一惊。不过他们还是很快就把厄加特派了过来。

不过这一次,他们却是不打算继续赔本赚吆喝了。毕竟上一次他们就没捞到什么好处,为此还遭到了其他洋行的一番嘲笑——————当然,表面上是没捞到,但实际上因为这些虚名的关系自那以后礼和洋行多了许多客户,也因此彻底成为了上海第二大洋行,仅次于英国的怡和洋行。

“不知道严老板您这次打算扩大多少规模?”

坐在沙发上,喝了一口佣人端上来的红茶后厄加特看向严绍。

“五十万吧…”仔细的想了想,严绍直接了当道。“这次我打算让铁厂的产能达到六十万吨,以提供足够的钢铁给我新建的车厂。”

车厂的事情厄加特也知道,甚至他们洋行里的一些人还曾经买来了两辆车子,因此对这种汽车在中国、日本和欧美销售的有多火爆,厄加特还是有个直观的了解的…

“不过新增50万吨设备的话,即便看在老客户的份上多打些折扣,恐怕也要两千多万才行…”

“钱不是问题,关键是效率…”新的装配线和优化后的汽车最早年末,最迟明年年初就会出来,所以铁厂产能的扩大必须要快。

至于钱还真不是问题,暂且不提每年从油田那边得到的收入,单是上次去伦敦赚回来的一亿一千多万英镑就已经足够严绍花一辈子了。

见严绍说话这么爽快,厄加特的脸上也露出一丝笑意。“这个到好办,现在向山那边已经打下基础了,扩建的话绝对要比铁厂刚建时要快一些,只要资金方面不出现什么问题,一年的时间应该已经足够了…”

2000多万银元的生意,绝对称得上是近年来上海最大的一笔生意。这么一笔生意落在礼和洋行的手里暂且不提会给洋行带来多大的利益,单是其中的虚名就已经足够让礼和洋行受益不尽,因此在这件事上恐怕厄加特本人甚至比严绍更为热心。(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