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六百二十七章 对苏干涉战争(四)

西进战略毕竟是一个非常大的战略,单是有军方的支持是没有用的,还需要有政府的支持,确切的说就是文官一系。虽说在乱世的时候,笔杆子肯定没有枪杆子好用,但至少在如今的国内,乱世已经逐渐的转变成了治世,这就使得严绍无法真的抛开他们去行动。

所以,即便是用其他方式强迫他们支持自己,严绍也要必须得到他们的支持。

如今既然已经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哪怕是在强迫的形势下,严绍也算是可以松口气了。

不过…

“你刚刚说邓尼金和高尔察克吗…”走出了会议室,严绍和卡特琳娜肩并肩的漫步在总统府后面的草坪地上。

“没错。”卡特琳娜轻点了一下头。“根据从俄国传回来的情报,原来支持克伦斯基政府的邓尼金和高尔察克似乎都有行动,这两个人在俄国都有一定的号召力和实力,眼下俄国在西伯利亚,尤其是叶卡捷琳堡附近有着较多的兵力,若是无法把他们清除掉,虽说西进的部队也能叫轻易的把他们解决掉,但始终还是会有些耽误事,而且谁也不敢保证会不会发生什么意外,但………若是能让他们去找苏俄的麻烦呢?”

“你的意思是?”听着卡特琳娜的话,严绍似乎有些明白了。

“鼓动邓尼金、高尔察克,还有圣彼得堡的苏俄,让他们自相残杀,等到他们因为自相残杀而脱不开身的时候。我们再执行西进战略,沿途必定会一路畅通无阻…”看着严绍,卡特琳娜认真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眼下俄国人在中亚还有乌拉尔山脉附近还是有些力量的。虽然严绍的计划就是像切黄油一样,先一刀把整个俄国切成两半,然后再来一个关门打狗,趁着俄国人正乱战的时候解决西伯利亚内部的事情…

问题是俄国人在西伯利亚还是有些力量的,尽管这部分力量和国防军比微不足道。但是长途奔袭数千公里之后,最终结果如何谁也不清楚,总是要小心谨慎些好。

而若是能通过支持俄军的方式。让他们把力量尽可能调出西伯利亚,那么…

对接下来国防军的西进,无疑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问题是。高尔察克和邓尼金会接受我们的好意吗…”抿了抿嘴唇,严绍看着卡特琳娜道。

和过去不同,眼下国防军已经占领了外东北,这代表着中国本来就和俄国处于‘冷淡’的声望。直接降低到了‘敌对’。见面不开打已经算是不错了,让他们接受自己一方的好意,这…

“如果他们是聪明人的话,他们会的…”卡特琳娜冷静的判断道。“毕竟眼下他们最大的威胁是苏俄,只有击败了苏俄,他们才有机会夺回在外东北失去的领土,不是吗?所以眼下对他们来说最优先的是苏俄,其次才是我们。如果他们足够聪明的话,就会先对付苏俄。然后才来解决我们的问题,而根据我们搜集到的资料来看,无论是邓尼金还是高尔察克,似乎都不是什么特别愚蠢的人…”

严绍到是没有对卡特琳娜的判断做出什么怀疑。

“需要推迟一些时间吗…”

“没错。”卡特琳娜点头道。“不然我们这边动手了,他们即便再怎么恨苏俄,也不可能会出兵,唯有等他们已经和苏俄交战了之后再出兵才是最理想的…”

严绍低头想了想,而后点点头。“我先和蔡锷他们商量一下吧,毕竟已经制定好的计划,总不能这么随意的就否决掉…”

“那我先派人和邓尼金及高尔察克他们联系一下?”

“这样也好…”严绍点头道。

————————————————————

离开之后,严绍很快便把卡特琳娜的想法给蔡锷发了过去,想要看看他们的看法。

当初制定的计划就是,只要俄国发生变动,他们便立刻出兵。本来现在联军已经在俄国登陆,他们似乎是可以出兵了,但是卡特琳娜却给他提供了另一个想法。

先让俄国境内的**一方,和苏俄交战…

等到他们与苏俄,还有远处的联军都卷入到这场战争的时候,他们再出兵乌拉尔山脉…

蔡锷在接到电报的时候,正在准备着出兵的工作,然而对于卡特琳娜的看法,他却是非常的赞同。

长途奔袭数千公里,即便是有铁路的帮助,说实在的他也没多少信心,毕竟这一路上不知道要有多少攻坚战要打,若是能先让俄国人把兵力调走一部分的话,似乎…

当然,在第一集团军群内,也有不少将领认为应该立刻出兵,一方面是因为其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另一方面却是担心拖延的时间长了,会让人注意到他们的动向…

一时之间,集团军群内也是争议不断。

不过这时卡特琳娜搜集到的另一份情报,似乎是让这种争论暂时告一段落了…

“英国人和法国人也在支持邓尼金…”看了看情报上的内容,严绍有些诧异的看向了卡特琳娜。

“没错。”卡特琳娜点了点头道。“我的人在接触邓尼金的时候,发现英法美等国也在于邓尼金接触,并且表示愿意提供一定的支持,看来似乎并不只是只有我们在关注邓尼金他们…”

“这样…”低头想了想,过了半响严绍才点头道。“尽管联系上这两个人,让他们务必尽早与苏俄展开作战。”

“明白了!”

另一方面,在得到这一情报后,蔡锷和吴佩孚等人也做出了决定,暂缓出兵的计划。先等高尔察克把兵力抽的差不多了再说。

————————————————————

高尔察克,这是一个在俄国历史上十分有名的将领,当然。与其有关最著名的一个故事,大概就是他带着几百吨黄金的故事了。

那几百吨黄金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几乎相当于一个国家一年的财政收入——————而且还是如美英这般的大国。

需要说明的是,从某种角度上讲,高尔察克就是被这些黄金给害死的,毕竟黄金可是容易引来贪念的。

而与此同时,并不是很清楚自己历史上的下场。乌拉尔地区西南侧的乌法,高尔察克正站在窗边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事实上,尽管作为沙皇俄国时期的将领。而且还是海军上将(1917年晋升海军上将)但是高尔察克本身对于罗曼诺夫王朝和沙皇并不是很忠诚。

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的时候,沙皇被迫逊位,高尔察克是第一位宣誓效忠临时政府的海军上将。他说:“我不是为这种或那种形式的政府服务,而是为被我视为高于一切的祖国服务。”

对于他而言。最重要的是对祖国的忠诚。而非某个政府或是某个人。

然而事实却让他有些失望,他期望新政府能在国内建立起秩序。然而,事态的发展却让他大失所望,临时政府发出的第一个命令竟是允许士兵不服从长官。地方苏维埃的代表来到海军上将跟前,命令他交出武器。高尔察克做出的回答就是,将自己的镀金的格奥尔基佩剑(旅顺口保卫战的奖赏品)扔进了海里。

而后告诉前来的代表,这把武器并不是他们给他的,也不能由他们夺走…

对此当地的苏共自然非常恼火。只是高尔察克在海军内的声望很高,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最终的结果就是塞瓦斯托波尔的水兵、士兵和工人代表会议通过决议,解除高尔察克黑海舰队司令的职务,派他到美国去进行军事考察。

高尔察克在美国呆了差不多两个月,后来是在从日本归国的途中得知了十月革命的事情。最终回国的高尔察克来到了乌拉尔地区,并在距离乌拉尔山脉不是很远的乌法成立了临时政府,他本人担任军事部长。

只是还没等他想明白该怎么做的时候,一些陌生人却找上了门来,宣称愿意向他提供军事援助,帮助他对付苏共。

“我们的立场是一致的…”那个中国人对着高尔察克道。“所以我们对您的援助也是真心的…”

对于这些中国人,高尔察克的心里有些抵触,毕竟就在不久前,这些‘盟友’刚刚从他们的手中‘抢走’了外东北…

然而他自己也很清楚,如果没有来自外部的援助,恐怕他很难能把苏共赶走,恢复原来的俄国。

“怎么了?我的军事部长,听说你似乎有些头疼?”

就在高尔察克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选择的时候,一个人突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说着佩佩利亚耶夫走到了高尔察克的面前,他是临时政府的内阁总理,按理说地位要比高尔察克高,只是眼下部队都掌握在高尔察克的手里,所以实际上…

见是佩佩利亚耶夫,高尔察克轻轻的呼出了一口气,而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佩佩利亚耶夫——————反正那些中国人的事情谁都知道,他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听了高尔察克的话,佩佩利亚耶夫微微皱眉。“你说的的确不错,那些中国人卑鄙无耻的在我们背后捅了一刀,根本称不上是朋友,但是………我们也必须要清楚,眼下想要推翻苏共,便必须要有这些人的支持…”

“我也很清楚这点。”高尔察克点了点头。“只是心里始终觉得有些别扭…”

“安心吧,我的大部长。”听到高尔察克这么说,佩佩利亚耶夫笑了笑。“真要觉得不舒服的话,就让我们早一些把那些赤色分子解决掉,而后在调过头来让那些中国人为他们的卑鄙无耻付出代价…”

听到佩佩利亚耶夫这么说,高尔察克点了点头,只是随后他却有些担心的道。“你说。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阴谋?”佩佩利亚耶夫也皱了皱眉,想了一会后摇了摇头。“应该不会有吧,中国人和我们一样。都痛恨**,他们的那个总统据说还是全世界最大的资本家,相信应该不会和赤色分子勾结在一起才对,而且………我们与中国的国土本来就相连在一起,若是那些赤色分子掌握了俄国,必然就会在领土上与他们接壤,哪怕只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安全。相信也会支持我们解决掉这些赤色分子的…”说着佩佩利亚耶夫拍了拍高尔察克的肩膀。“放心吧,至少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和我们是站在同一立场的…”

听到佩佩利亚耶夫。高尔察克点点头,没有多说些什么。

只是等到几年后,每当两人想起这次的事情时,却都悔恨异常。深很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看穿中国人的阴谋…

不过这件事到也不能怪他们。毕竟任谁也想不到,严绍这次的胃口居然这么大,想要一次吞下整个西伯利亚连带一部分的中亚地区…

相信无论是换了谁,都不会相信中国人居然能有这么大胃口的,所以,高尔察克他们栽了…

几日之后,高尔察克再次与那个前来联络的中国人见面,表示愿意接受国社政府的援助。见高尔察克点头同意了。严绍也有些高兴,很快大批的俄式装备通过西伯利亚铁路被运往乌法地区。

这些装备都是冯国璋北上的时候。在外东北尤其是海参崴缴获的,数量很大——————尽管俄国人在海参威的部队不多,但这里毕竟是俄国在远东最重要的要塞,所以库存并不少。

而除此之外,严绍还提供了相当一部分的其他装备,如迫击炮和轻机枪等,只是因为弹药不同,所以需要国社政府一直提供支持…

话虽如此,这些装备也已经足够让临时政府招募相当数量的部队,不过就在高尔察克和临时政府以为援助即将告一段落的时候,他们却发现严绍居然还给他们送了一份大礼——————捷克军团。

所谓的捷克军团于1917年4—6月在俄国组建,由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俄国俘虏的原奥匈帝**队的战俘以及侨居俄国的捷克斯洛伐克人组成。

十月革命成功之后,苏俄政府决定将该军团调往符拉迪沃斯托克,并议定待军团将其基本武器装备移交给当地苏维埃政府后,从那里将其送往西欧。

之后的事情我们都清楚,国防军出兵外东北,将符拉迪沃斯托克,也就是海参崴夺回,显而易见的是,这些捷克军团已经不太可能被送往西伯利亚了。

只是当时苏俄政府刚刚成立,内部还稍微显得有些混乱,所以他们是在即将抵达乌拉尔的时候才得到苏俄政府的命令停下,并且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妥善的安置去处,暂时停在了乌拉尔地区附近。

在俄国活动的特事局成员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支部队的重要性,毕竟这是由一些奥匈帝国战俘和捷克斯洛伐克人组成的军团,对苏俄政府根本不可能会有半点的忠诚,所以特事局的人很快便联系上了这批人,希望他们能够转移到如今的俄国临时政府旗下,也就是高尔察克的旗下…

为了能够让这支军队支持高尔察克政府,特事局甚至在得到批准后,向捷克军团提供了相当一笔军费。

并且承诺,无论最终事情是否成功,他们都能称作火车通过海参崴返回‘故乡’…

为高尔察克卖命,他们到不是很反感,所以双方很快便一拍即合,在特事局的帮助下,这支人数大约为五万人的军团很快便归入了临时政府的旗下,得到这支军队的高尔察克自然是非常高兴——————只是高尔察克恐怕并不知道,历史上他之所以会死掉,正是由于这支捷克军团的背叛…

得到了捷克军团的帮助,对于进攻苏俄政府的计划,高尔察克也有了许多信心,毕竟这时对付苏俄政府的并不仅仅只是他一个人而已,还有英法美等国,还有在乌克兰的邓尼金等人…

同时在特事局的联系下,原本驻扎在西伯利亚地区的俄军力量,也逐渐的转移到了乌拉尔地区来,特事局甚至自掏腰包的帮助高尔察克支付了军费,而在欣喜的发现自己手下的力量越来越强的同时,高尔察克却并没有注意到,俄国在西伯利亚等地区的力量却是越来越弱…

或许并非是他们没有注意到,只是他们没有想到那些中国人居然敢吞下整个西伯利亚吧…

与此同时,英美等国也联系上了高尔察克,并提供了相当一部分的支持。

在做足了准备后,1918年5月,高尔察克率领着集结和乌拉尔、西伯利亚两个地区的二十多万俄军,对圣彼得堡的苏俄红军发起了进攻。

跟着一起动手的还有俄国北部的英美等国、乌克兰地区,已经得到了英美支持的邓尼金等…

与此同时,位于新疆,为了避免暴露踪迹而一直躲在戈壁滩内的蔡锷等人,此时此刻也蠢蠢欲动了起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