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六百一十八章 再闹把你们送伊拉克去

随着外东北的收复,举国沸腾,严绍在国内的声望也变得前所未有的高——————任何一个饱受欺凌的国家,都会渴望着英雄的出现,而对这时的国人来说,严绍显然就是这么一个英雄…

严绍声望的高涨,使得许多人高兴不已,但也有些人却觉得有些绝望。这类人要么就是反对严绍的人,要么就是反对眼下的体制…

前者很好理解,这个世界总是有许多野心家的,严绍在上面站着,毫无疑问会挡住许多人的去路,至于后者…

对于那些理想主义者来说,‘共和’一直都是他们悠悠不倦的追求。眼下这种一言堂的形势并不是他们所能认同的,毕竟这对他们来说就是**…

只是如果说在过去,还有那么一些人愿意听听他们所说的话,那么随着中国逐渐变得强盛,愿意听他们话的人也就越来越少,尤其是那些青年学生们…

所谓的学生,通常都是些很容易被一腔热血给冲昏头脑的人。如果说过去,他们还愿意听听的话,那么随着一场场的大胜,这些人已经不愿去听那些理想主义者口中所谓的‘共和’道路了…

“既然**能让国家变得强大,百姓过上好日子,那就**好了,干嘛非要走什么‘共和’呢,当初说要搞‘共和’,结果弄的生活越来越差,后来还是改的**才变好的,总不能为了实现所谓的‘共和’。就让大家重新过回过去的苦日子吧…”

这是某个大学教授在街边宣传‘共和’时,一个途径的上班族所说的话…

而这一番话,也得到了路人的赞同。

毕竟当年所谓的共和搞的实在不怎么样。好端端的共和硬是给弄成了军阀混战,那些地方军阀为了弄到军费,更是随意收税,许多地方只一年的时间,就把未来好几年的税给收走了…

而且…

越是‘革命’的省份便越是如此,反倒是‘腐朽’的袁世凯那边要相对稳定一些。

如今距离辛亥革命过去不过才六年的时间,即便一些年轻的学生对当时的事情记得不是太多。但寻常的成年人对当时的事情却是记得清清楚楚。

如果说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人觉得这些学者和教授说的有些道理,那么现在却是没人愿意支持他们了。

毕竟没人愿意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去尝试他们口中的‘共和’…

而且舆论也不全都是这些人掌握的。至少雨石集团本身就有自己的媒体——————这大概就和后世的某些游戏公司,也简直门户网站,然后自己弄个新闻网什么的类似吧…

事实上在后世,这类的新闻网站反而要比那些正规网站更热门一些…

作为国内最大的商业集团。雨石集团在全世界都有着自己的舆论力量。毕竟商业竞争当中舆论宣传也是很重要的一环。而在国内,雨石集团大概控制了十多家报社…

这类的报社除了日常的新闻报道之外,就是对其集团的产品进行隐性宣传,以及帮助严绍在舆论上占据制高点…

而在与其他反对严绍的报纸进行争论的时候,这些报纸很聪明的没有去争论**与共和究竟哪个要更好一些,而是非常简单的阐述了一个事实。

那就是如果真的实现共和,地方议会及国会必将会获得极大的权利。通常议会的议员都是地方上的知名人士亦或者是企业家、地主等等…

前者,精选也是需要金钱的。而凭着政府给予的那点竞选费用显然无法满足这些议员的需求,所以他们需要来自外界的支持。而只要他们接受了支持。就必然需要在各方面给予回报…

之后报纸又阐述了一系列的数据,表示在过去的几年中,国会一直在努力想办法让‘政治献金’合法化,一些议员甚至认为不该给‘献金’设定上限额度,换而言之,他们想收多少收多少…

若不是政府压制着,恐怕这项提议早就通过了,而如果实现了共和,那么很明显的是,这项提议将会在最短时间内通过。

至于后者…

企业家和地主当上了议员,说他们不给自己弄些好处,你信吗?

反正那些普通的工人和农民肯定不会信,城市里的市民也不会信,甚至就连学校里的学生们都不信…

尽管在后世有不知道多少人宣称政治献金是维系民主的必然现象,也是民主社会的政治参与的人权精神,确保政治活动公平及公正,健全民主政治发展。清廉的政治人物也必须直接或间接利用政治献金来选举,大体而言,没有对价关系叫政治献金、有对价关系而造成官商勾结或利益输送叫贿赂…

然而对于国人来说,所谓的政治献金就是贿赂,不管他是否拥有对价关系。

何况…

即便是在后世,想要区分这点也是不太可能的…

————————————————————

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时代的企业家或者是地主通常都是非常刻薄的。像是地主,在过去一直都收着最少五成的租子,最多的时候甚至达到了七成之多,而企业家呢,则是十小时到十二小时的工作时间,长期的压榨着工人,并只给予他们微薄的薪水…

好吧,其实严绍的雨石集团给予工人的也不是很大,但是这年月就怕有对比,和国外相比,严绍的雨石集团待遇的确不怎么样,但是和国内的企业一笔…

无论是八小时工作制,健全的保障体系亦或者是其他,都让雨石集团宛如天堂一般…

所以甚至都不需要别的。只需要说说上面的两个因素,已经可以让绝大部分的国人都站到严绍这边…

尤其是随着严绍的威望越来越高,愿意在这件事上站出来的媒体也越来越少了。毕竟即便是报社也是要赚钱的。若是总是发布和民众意愿相违背的新闻,谁还会买他们的报纸?

尽管外面争论的很厉害,但是这些与严绍却没什么关系。

在冯国璋有关外蒙行动成功的消息传回来后,严绍便在总统府的宴会厅内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祝宴会…

宴会上伊莱诺等四人一同和严绍出席,而作为严绍的独生女,小雨更是成为了场上的焦点。

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送老不如送小。眼下也是如此。

只不过送这个字,恐怕要改成讨好才对…

严绍和伊莱诺她们虽然很清楚那些人的心思,对此却很难反感。

不过在宴会结束之后。严绍却是带着全家来到了‘帝国大厦’的最顶层,而这次所举行的,便是自己家里人的宴会了。

站在帝国大厦最顶层的边缘,严绍双手抱着自己的独生女。将她伸出了护栏。然后上下不停的晃动着。在她的下面,是数百米的高空,即便是一辆汽车,在从这里往下看去也和蚂蚁没什么区别,而此时此刻,还很年幼,根本不懂的什么的严小雨却是咿咿呀呀的笑着,胖乎乎的小手更是不停的挥舞着…

好吧。上面的这种情形仅仅只是一种脑补,根本不可能会出现。即便严绍的心再大,对自己的臂力再怎么有自信,显然也不可能会抱着自己的独生女儿玩这一套…

所以严绍和伊莱诺她们仅仅只是在帝国大厦的最顶层吃了一顿饭,就因为天气转冷而重新躲回了屋子里。

至于严小雨,才刚出生几个月,显然还不适合过在接触这么寒冷的气候,所以此时此刻,她正在下面的婴儿房里睡着觉…

————————————————————

庆祝过后,头疼的事情也来了,首先最让人头疼的不是别的,而是对外东北的命名。既然外东北已经收复了,那总要有个名字还好,就好象东北三省一样,辽宁、吉林、黑龙江,外东北的面积并不算小,即便人口再少,也应该有个自己的名字,总不能像往常一样继续叫外东北,或者………在外东北的后面再加一个省?

外东北省,唔,这个名字似乎不错…

“………”

这个暂且不提,在外东北收复之后,严绍便于段祺瑞和李良等人见面,开始商讨起重现海参崴,以及往外东北移民的事情。

“眼下外东北几乎全都是俄人,眼下俄国局势混乱,无力东顾,所以这些俄国人到也还算安稳,可一旦局势发生变动,俄国重新强盛起来,亦或者是中国本身突然衰退,那么一个几乎全部都是俄国人的省份…”

听到严绍这么说,段祺瑞等人亦显得有些担心起来。

其实严绍仅仅只是想为移民开一个头,毕竟等到西进战略成功后,国内可是需要移民很多人到西伯利亚的。若是现在就能开始准备的话,那么将来也就能轻松许多,也能节省一些时间。

只是眼下这些事情毕竟还不能和段祺瑞等人说,所以也只好用外东北来做借口。

至于俄国人的威胁?说实在的,严绍还真不怎么怕,毕竟对俄国,严绍可不像这个时代的人一样有心理阴影。毕竟在后世严绍那个时代的人,许多国人都把中国视为是和俄国同等的强国,一些国人更是只把美国看作是对手,至于俄国?

一头已经快要饿死的北极熊罢了…

只是与严绍的自信不同,段祺瑞等人却很难有这么强的自信。毕竟对他们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包括俄国在内的列强可说是积威甚深,有许多国人更是认为外东北的军事行动之所以成功了,只是因为俄国衰弱的太厉害了,等到俄国人喘过一口气来,必定是要找中国算账的…

很难说,到时不会发生些什么,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移民,往外东北移民。使得国人的数量能够占据绝大多数。

对此无论是段祺瑞还是李良都没什么意见,毕竟地都已经收回了,总要守得住才行。

只是对重建海参崴的事情………在经费上。梁士诒头疼的几乎想要自杀…

“总统…”看着严绍,梁士诒就好象想要哭出来一样。“眼下财政部实在是没钱了,港口重建的事情难道就不能再多等一些时间吗…”

没办法,打仗就是花钱,这次外东北的军事行动看起来简单,可是却花了不少钱,尤其是后来冯国璋炮击海参崴………从战略角度来看。这个选择是成功的,可是从财政的角度来看…

三日下来,冯国璋的第一军团几乎不知挥霍了多少钱…

这对本来就已经很穷的财政部来说。无疑是一种雪上加霜的行为…

“那就减缓吧…”听着梁士诒在那里诉苦,想了想后严绍道。“先让要塞恢复基础功能,至于炮台什么的工事可以等以后财政宽裕些再说,你也要理解一下萨部长那边。我听说海参威的港口几乎都快要不能用了…”

“要我说。都有旅顺了,那种港口根本就不应该去修…”听到严绍的话,梁士诒嘟囔着道。

他的话,到是代表了政府内的许多声音。海参威,对于俄国来说自然是非常重要,因为那是俄国在远东的第一个不冻港,意义重大,可是对中国来说…

在已经有了旅顺等海港之后。海参威对中国的意义似乎并不是特别的大…

“不能这么说…”虽说已经30多了,但是严绍的耳力却并没有因为常年的纵欲而衰退。反而就和年轻的时候一样好,至少刚刚梁士诒的话他听的是一清二楚。“海参崴不仅仅是一座海港,也是外东北最大的城市,并且在外东北相信也没有比这更适合建城的地方了,我们想要在外东北站稳跟脚,总要有座城市才行,退一万步说,一个省份总不能连一个省城都没有吧?何况海参威的重要性也是很高的,运往西伯利亚的物资可以直接通过这个港口登岸,意义重大…”

“当然,考虑到现在的财政,想全面重建整个城市的确是不现实的,但,先恢复港口还是必要的,而且花费也不是很大…”

听到严绍的话,段祺瑞等人点了点头,就连梁士诒也勉强的点了下头。

只是在劝说着梁士诒等人的时候,此时此刻严绍心里所想的其实是是否要取消海参威要塞,直接将其变成一座城市。

在拥有了旅顺等港口后,中国对于海参崴这座城市的需求并不像俄国人那么大,仅仅只需要他作为一个海港存在,既然如此,似乎也就没必要让海参崴继续作为一个军事要塞而存在了…

——————————————————————

在收复外东北之后,严绍他们才刚刚高兴了几天,便受到了不少闹心的消息。比方说在外东北出现了一些俄国的抵抗组织,经常会对国防军在外东北的驻军发动袭击,这个时候由于外东北的收复,第一军团的大部分已经撤回了东北,仅仅只有一个军的兵力驻守在外东北。

兵力变少,这也是那些抵抗分子敢放肆的一个原因。

会出现抵抗分子并不奇怪,毕竟如果俄国人连这点血性都没有的话,当年早就被拿破仑给推平了,哪里还轮得到希特勒来完成他未完成的事业——————然后两个人一起摔倒了,而且似乎还摔倒在了同一件事上。

真正让人觉得蹊跷的,是这些抵抗分子所使用的并不仅仅是俄械,还有日械………日本的三八式步枪,还有日式机枪、迫击炮等,甚至还有一部分人穿的是日本的军装…

若不是这些人都是些身材高大的白人,恐怕都有人会以为他们是日军了。

与此同时在外东北海域巡航的海军也传回了一些消息,比方说经常会在附近的海域碰见一些陌生的船只…

这一消息,似乎也让严绍想起了些什么…

比方说,在冯国璋对海参崴进行炮击的时候,当时在海参崴的海外,似乎也有一些‘不明国籍’的船只出现过,只是因为当时萨镇冰的海军封锁了整个港口。所以这些‘不明国籍’的船只才没能进入海港…

日械,不明国籍的船只,这一切似乎都说明了这些武器究竟是从哪来的。而后特事局提供的情报,也证明了这批武器的确是日本提供的,目的就是给中国制造一些麻烦。

也不奇怪,这次大战,日本什么也没得到,反观中国呢,却是不断的收获一些好处。经济上的好处也就不提了。先是中东的殖民地,紧接着就是收复外东北,日本全国的领土才多大。虽说外东北荒芜的很,但也足够让日本人嫉妒了。

尽管因为国际形势,当然还有实力的关系,日本并不愿意现在就和中国开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想给中国制造一些麻烦…

结果就是,在朝鲜的日本人通过各种方式联系上了一批抵抗分子,并且通过海运的方式将一批批的军火通过小船运给这些俄国人。

这些俄国人当然也清楚日本人是不安好心,但是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他们也只有选择与日本人合作这么一条路。

只是…

尽管日本人已经在想尽办法的扶持俄国人,但是俄国在外东北的人口毕竟还是太少了一些…

再加上也不是每个俄国人都愿意抵抗的,其结果就是虽然有不少俄国抵抗分子都装备上了日械,但是。其能对国社政府造成的威胁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只是…

“就这么任由他们胡闹,毕竟总是件不好的事。列强也有可能会认为我们无法对外东北进行有效的控制…”这么说着,段祺瑞的眼中闪过一丝寒芒。“要不要下达命令,让在外东北的驻军进行抓捕,把全部抓到的抵抗分子全部处死…”

这类老一辈的………一个个的全部都是心狠手辣之辈,尤其是段祺瑞这类文能治国,武能打仗的更是没有一个心慈手软的。这段时间从外东北传过来的消息很多,虽然根本无法影响国社政府在外东北的统治,但是段祺瑞他们还是感到不胜其烦。

尤为重要的就是,这些抵抗分子再闹过之后,通常都会造成较大的损失,而这类损失通常都只能是由当地政府来进行善后。问题是当地的政府都是刚刚组建的,哪里有钱进行善后,最后掏钱的还不是政府…

政府的财政本来就紧张,如今还要给他们擦屁股,这叫段祺瑞等人如何能忍…

“抵抗分子的确应该处死,但是………你怎么才能区分谁是抵抗分子,谁不是呢…”说着严绍叹了口气,这个问题,即便是在后世也是个难题。

比方说在抗战的时候,位于敌后的国共部队就经常会混入百姓当中,日本人对此的办法也很简单,全都杀了。

美国人在越南、阿富汗和伊拉克呢?也很简单,还是杀了,就好象越南的美莱村一样,便是很著名的一次事件。也不奇怪,当时的越南人进行抵抗的时候完全是不分妇孺老幼,看上去似乎是一帮平民,等你刚转身,他们就从田地里面掏出一把把的ak出来朝你扫射…

后世的中**队,就是在这上面吃了越南人的不少亏,这也让他们明白了一点,军民鱼水情不是在国外讲的…

美国人对此的解决办法就显得简单多了,全都杀了干净,美莱村就是如此,但是美国人的行为明显有些过激。你说只有几岁甚至是只有十几岁的孩子是抵抗分子,这或许还能理解,毕竟少年兵哪里都有,非洲尤其多,但你说几个月大的婴儿也是,这就有些…

到了后来的阿富汗和伊拉克,美国人的办法就更简单了,直接用无人机,至于被炸死的究竟是恐怖分子还是平民什么的………反正都是恐怖分子就对了…

这么做固然简单粗暴,但这也造成了一个后果,那就是恐怖分子总是杀不完。也不奇怪,毕竟你在人家的地方肆意滥炸,害得人家家破人亡,即便你说是为了消灭恐怖分子,为了给人家带来民主,你亲人的死仅仅是误会,你觉得人家会因为这些而忘记你杀了自己亲人的仇吗?至少严绍肯定不会…

所以你杀的平民越多,恐怖分子也就越多,因为当你‘误杀’了这个平民的时候,也就代表着你与他的亲人结下了深仇大恨。

眼下的情况也是如此,尽管外东北的人口并不是很多,但是如果肆意滥杀的话,很容易就会弄得外东北到处都是恐怖分子,杀之不绝,因为你只要误杀了一个人,就等于是让其的家人变成了你的仇人。

恐怖分子什么的,并不全都是因为信仰,也有许多是被逼出来的…

————————————————————

眼下严绍需要的,就是一个既能解决外东北境内抵抗的问题,同时又能防止滥杀,进而导致所有俄人都反抗的办法…

全都杀了肯定不行,毕竟那不是非洲的黑猩猩亦或者是东南亚的猴子,杀了也就杀了,这些白皮的优越感可是很强的,即便只是俄国人,全都杀了的话,也很容易引起其他白皮列强的反应,在算上中国是黄种人国家,更是容易让人想起种族与种族之间的战争…

虽说严绍并不会怕了英美列强,也不觉得他们会在大战还没结束的情况下找上门来,但少些麻烦总是好的,而且将来考虑到西伯利亚的问题,也不宜引起过激的矛盾…

所以…

必须要想出一个好办法…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最后严绍足足想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才想出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办法,那就是连坐。

当然,这个连坐并不是说某个村子里出了抵抗分子,全村都要杀光什么的,而是…

“在外东北张贴告示,只要有哪个村落敢窝藏抵抗分子,亦或者是抵抗分子的运动,那么整个村子都将会被送到库页岛上去,让他们闹个够…”

把所有人都召集过来后,严绍对着段祺瑞等人道。

外东北,自然也包括了库页岛。

就在冯国璋围攻海参崴的时候,也有一部分部队在海军的掩护下登陆了库页岛,并且光复了库页岛的北部全境,唯有南部…

这个时候南部是属于日本管辖的,尽管严绍很想光复整个库页岛,但是眼下中国和日本毕竟是盟国,贸然动手绝非一个明智的选择,哪怕眼下严绍深信日本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

听到严绍的话后,段祺瑞等人也觉得是个不错的主意。

既然他们要闹,那就让他们闹个够,反正中国在库页岛的利益并不大,既然他们想闹,那就把他们弄到库页岛上去闹,即便是把岛屿给闹沉了,也与他们没什么关系…

而且这么做,也避免了外东北俄人的仇视,毕竟严绍并没有杀他们,仅仅只是把他们给流放了而已…

“可,万一他们还不听话呢…”站在一旁顾维钧有些忧虑的道。“毕竟南部就是日本的管辖区,这次俄人在外东北闹的这么厉害,也有日本人的支持,万一他们到了外东北后………或许会闹的更厉害也说不定。”

“操!”听到顾维钧这么说,严绍忍不住说了句脏话。“他们要是还敢再闹,我就把他们全都送到伊拉克去!”(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