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五百八十七章 美国与二月革命(上)

将那头疯狗轻易猎杀,固然引来了俄国政府的注意和报复,但同样也让莫洛托夫他们更看高了洛闻英等人一眼。连带着也尝试着将一些比较棘手的事情拜托给他们,然而面对俄共的请求,洛闻英却并没有全部都答应,而是进行了一番挑选,只去帮一些对自己有益处的事情…

尽管如此,在每一次任务都能顺利完成的情况下,尽管十次请求当中也未必能有一次成功,但莫洛托夫还是高看了洛闻英等人一眼。

连带着洛闻英这也人在莫洛托夫眼里也从原来的合作伙伴和‘atm’,变成了一个可以进一步合作的真正意义上的伙伴。

虽然…

他其实并不信任洛闻英…

不过洛闻英也不需要他去信任,至于那些个任务,说到底洛闻英毕竟只是一个副局长而已,他在俄国的任务也只是与俄共合作并提供一定的协助。

注意,是一定,不是百依百顺,他们并不是俄共的部下,并不需要听从俄共的命令。

再加上洛闻英自己也无法决定某些事情,所以每次莫洛托夫他们提供请求的时候,其实洛闻英都会想办法和国内联系,并听从国内的安排——————万幸的是,这个时代无线电报还是比较安全的,即便俄国人很清楚在圣彼得堡有不少的革命分子,也是毫无办法…

不像在过二三十年,你这边发报。恐怕那边就已经能确定大致的位置了。

————————————————————

对于严绍的谋划,洛闻英多多少少还是清楚的,毕竟俄共一直是为推翻罗曼诺夫王朝而努力着。严绍既然让他给予俄共一些支持,这就代表着他希望罗曼诺夫王朝能够垮台,而后让俄共取而代之——————对此他到不是很理解,毕竟当时俄国有许多势力可以合作,并不一定非要选择俄共,何况俄共也未必是一个很好的合作对象,在这点上他与卡特琳娜等人持同样的看法。

不过严绍这么做的目的。他多多少少还是能猜得到的。

“在罗曼诺夫王朝垮台之后,趁机捞取足够的好处…”将手里的香烟弄灭,洛闻英的目光显得有些深邃。

在他看来。这是可能性最大的,而且…

“如果罗曼诺夫王朝真的垮台了的话,那么远东必定会空虚,到那个时候在前清时便丢失的外兴安岭便可以轻易的拿回来了。还有外兴安岭的海参威。甚至就连库页岛也…”想到这里,洛闻英稍稍皱了皱眉。

因为这个时候库页岛并不属于俄国,确切的说至少不是全部属于,差不多有半个库页岛是属于日本的,这种情况源自于日俄战争。1858年和1860年,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包括库页岛在内的100余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让给沙俄。自此库页岛在法理上和实际上,都已经彻底脱离了中国。

不过在这之前。日本已经与俄国在库页岛进行过长时间的斗争,这个斗争时间甚至早于条约签订的时间。后来等到1875年5月7日。日本与沙俄签订《库页岛千岛群岛交换条约》,沙俄把千岛群岛北部给予日本,换取日本在库页岛的主权。日本则宣布完全放弃库页岛的主权,全岛归沙俄管治。

至此,从1689年便开始的日俄争斗终于告一段落(1869年,在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俄国见清朝在库页岛没有驻军,便开始派遣士兵与囚犯组成远征军政府库页岛,并与当地土著和占领南部日本势力展开激烈斗。),不过在日俄战争爆发后,由于俄国的失败,日本于1905年占领了库页岛全境,这也是日本第一次彻底的统一了库页岛全境,不过等到1905年的9月5日,根据日俄战争后的《朴茨茅斯和约》,沙俄割让库页岛北纬50度以南的地区给日本,自己则保留下了北部的部分。

于是如今的库页岛也就出现了俄北日南的格局,所以即便俄国真的出现了什么变动,国社政府最多也就只能收回库页岛而已,甚至还要考虑日本会不会提前占领库页岛北部…

真要是那样的话,便要考虑一下与日本发生冲突的可能了。

至少在洛闻英看来,在这个时候与日本发生冲突是绝对不明智的,毕竟库页岛本身十分荒凉,并没有什么产出,在历史上一直都属于俄国的流放地,并且也的确非常的适合用来流放囚犯。

而如果俄国真的发生变动,甚至是崩溃掉,中国完全可以趁机收回外兴安岭甚至是多占领一些土地,根本没有必要去与俄国纠结一个库页岛…

当然,这仅仅只是洛闻英自己的看法,至于严绍究竟会怎么想,他就不知道了…

“不过总统应该不会退让吧,依着他的性格,真要到了那个地步,肯定会对可能的冲突进行准备,弄不好甚至可能直接和日本人来上一场,然后把库页岛的南部也收回了,这并非没有可能…”想到这里,洛闻英略微摇了下头。跟在严绍身边这么多年,他对严绍还是比较了解的,很清楚严绍真有可能这么做,尽管………在他看来,这么做未必明智…

至于俄国究竟是否会发生变动,这个洛闻英到是从来都没担心过,因为…

只要看看街头那些饥饿的民众,就能看得出来,他们现在欠缺的仅仅只是一个火星。当然,如果俄军能在前线得到一些好消息的话,或许能扭转这种情况,毕竟这些俄国民众之所以会反对罗曼诺夫王朝。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沙皇无能,结果导致俄军在前线连战连败…

胜利并不是万能药,不可能包治百病。但至少可以让民众拥有更强的忍耐力和耐心,让他们一直忍耐到胜利到来。

可连战连败什么的就…

何况眼下在俄国境内还有他和莫洛托夫这些革命党,想要火星的话,随时都可以弄出许多来,所以真的是没有必要担心火星的问题,真正需要担心的反而是,该如何让俄共上位。毕竟俄共在这里面的实力可真不怎么样。

当然,这个时候严绍并没有和洛闻英说过要让俄共上位的事情,但只要想到严绍居然让他只帮助俄共。而不帮助其他的革命党就能看得出,将来国社政府需要帮助的究竟是哪个势力…

尽管他并不觉得扶持俄共是一个好主意,但是走狗是不需要自己的主意的,所以既然上面已经下达了命令。他也就只有遵从的份。何况…

“总统他并非是浅薄无知的人,既然他只让我帮助俄共,便说明他在对俄共有所了解的情况下依旧认为他们的出现对国家有利,既然如此,我又何必操这份心呢…”

洛闻英虽然不像寻常的青年一样对严绍充满崇拜,却也清楚,或许严绍会在一些事情犯错误,但是这件事实在是太明显了些。严绍一时头昏的可能性基本上不存在,如此一来唯一的原因就只有严绍有自己的主意。如此一来洛闻英自然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只是…

透过窗口,看着窗户外面那些饥饿的俄国民众,尽管洛闻英已经料到了革命的到来,却怎么也没想到这场革命居然会来的如此之快…

————————————————————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气候也逐渐变得寒冷起来。

中国那边到还没什么,毕竟除了一些比较特殊的地区之外,国内的地理相对于欧洲来说还是比较偏南的,即便是寒冷的北方,空气也十分干燥,除非特殊情况,不然只要穿的厚实一些,在外面活动还是没大问题的。

何况眼下的中国也不必打仗,百姓们大多都躲在家里‘冬眠’,即便是因为工作等原因不得不外出的,也只是走些路,到了公司或工厂后继续冬眠,只有一些较为特殊的职业,在需要在寒冷的气候下工作。

好在经过多年的努力,在中国的大部分城市,都已经开始铺设供暖设施,尽管仅限于一部分新式建筑,但也算是相当不错。剩下的部分,也由政府出面,弄了一些较为便宜的煤炭,让老百姓能过上一个暖和些的年…

然而与国内相比,欧洲那边的情况显然就要恶劣的多。

在经过了数个月的努力之后,远征军在欧洲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五十万之多,在中东地区也有十多万,两者相加兵力至少已经超过了六十五万。

尽管这个数字和当初严绍承诺的八十万相比,依旧差着十五万,然而协约国方面对此也没多说些什么。因为根据协约国在中国的一些官员的说法,尽管中国政府在进行动员上面没有出全力,但至少也没偷懒。

以中国本身的底子,虽然因为欧战的关系大赚了一笔,但是如果一次动员八十万的话,依旧会伤及根本。因此国社政府选择的是一步一步来的办法,也就是一点点来。

尽可能的在不损及政府财政的情况下,把承诺给协约国的兵力凑出来。自然,这么做肯定不如彻底的动员,事实上如果真的要动员的话,别说是八十万,即便是八百万也没问题。在经过了三年多的时间里后,国社政府对国内省份的统治变得比较强力,身份证制度和预备役制度推广的也非常顺利。

以中国的人口和国内的青壮数量,如果需要,动员八百万根本没有任何压力——————前提是严绍找的出足够的武器和教官、军官…

然后就像协约国官员,如朱尔典等人向欧洲汇报的一样,或许严绍并没有尽全力,因为以中国的人口,每个省份三四万人,八十万一个月便可以动员出来,而且根本毫不费力。但。在顾及本身的情况下,至少中国没有用任何借口拖延和偷懒…

说到底…

中国虽然是参战国,但欧洲距离中国毕竟还是太远了些…

————————————————————

虽然中国与欧洲的距离。使得中国对于出兵欧洲,至少是增兵欧洲的兴趣并不浓烈,但在远征军在欧洲的规模达到五十万之后,远征军所承担的责任也随之加大。

在索姆河的所有战线上,都能清楚的看到远征军的官兵与协约国部队一起共同作战的景象。

只可惜,尽管联军上下已经尽了全力,但索姆河战役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因为在进入秋季后。气候开始恶化,由于阴雨连绵、道路泥泞,战斗渐渐平息。到了11月完全停止,双方在西线重新进入了胶着状态,自然,这也苦了前线的官兵们。

毕竟战场上的气候阴冷潮湿。再加上低温。对于那些躲在壕沟里的士兵们来说这绝对是一种折磨。

不过…

能不继续拼命了,毕竟是件好事,虽说在堑壕里的确是种折磨,但至少比在战场上送掉性命才好。而在西线,由于远征军已经承担了较大的责任,所以远征军的官兵也只能和英国人及法国人一样,躲在堑壕里得个堑壕足什么的…

事实上,尽管这场战役福熙与黑格还有蔡锷三人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并出现了极为惨烈的伤亡,可实际上德国人的伤亡一点也不少。而且更是付出了不少基层军官的性命,这也严重破坏了德军的战斗力。

事实上在索姆河,尽管英军、法军与远征军虽然作战勇敢、装备精良而且指挥得当,但仍然抵挡不住机关枪火力,德军的机关枪通常配置在纵深达几公里的防御地带上,而且构成交叉火力。在几乎是持续不断的四个半月的进攻中,联军仅推进61公里。空中作战行动也已广泛地运用于战争。

正如德军在上年的伊普尔之战中使用毒气一样,英军和德军对出售给他们的坦克的使用是不成熟的。在上述两种情况中,使用者均没有预测到新式武器的威力,所以也没有准备利用其效果。德军的防御是极为成功的,尤其是有严绍秘密给他们提供的一些反坦克装备,但是不断地实施反冲击证明其损失比协约**的伤亡更大。索姆河战役使德军在基层指挥宫的损失殆尽,这支军队从此江河日下。

不过德国人的损失虽然大,但其实联军的损失也不小,再加上战役的目的没有达成,所以很难说联军胜利了。

当然,尽管联军在索姆河战役失败了,但至少凡尔登战役赢了…

事实上在索姆河战役爆发之后,凡尔登方向就已经很少有战斗爆发,德国人是因为没有能力,因为他们已经把相当一部分兵力调到了索姆河方向,而且德军也因为指挥官转为保罗?冯?兴登堡和艾里希?鲁登道夫而出现了较大的变动,与过去相比更倾向于守势,而非进攻。

所以尽管凡尔登方向还没有结束,但,其实已经算是结束了…

————————————————————

美国白宫,由于战火从未燃烧到美国本土的关系,所以和欧洲那边相比,美国的气氛明显要宁静许多,尤其是在有了来自欧洲的大笔订单之后,尽管这时的美国依旧处于一种较为原始的资本主义阶段,对工人的剥削也非常严重,但至少伴随着大量的订单,工人们的生活还是有些改善的。

也因此,就和中国国内许多对这场战争感恩戴德的资本家一样,在美国也一样有许多上任在感谢着这场已经取走了不知多少条人命的该死战争。

至于对这场发生在欧洲的战争,尽管许多美国人都在感叹着他的残酷,但………也就那么回事。

就好象后世的国人一样,在看着国外发生的那些冲突的时候,顶多也就是无病呻吟两句,可实际上呢,在他们看来这些距离他们实在是太遥远了些,所以即便再残酷,与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说到底,他们对眼下的这种中立环境还是比较满意的…

毕竟欧洲列强正处于血战当中。亚洲那边中日两国虽然是威胁,可是海军加在一块也不及美国海军,如今的美国在安全上可说是前所未有的安全…

当然。这仅仅只是对普通的美国人而言,只是这个时候这些美国人并不知道,在那些美国政府的高层们看来,这场战争距离他们已经不是很遥远了…

“现在已经到了最合适的时候了…”

坐在威尔逊的对面,托马斯?米歇尔对着他轻声道。

“在经历了索姆河战役和凡尔登战役之后,英法德俄等国已经是筋疲力尽,中国人的损失虽然不大。但距离欧洲毕竟太远,本身的工业也正处于完善当中,根本无法对欧洲提供更多的支持。现在,正是最适合我们介入的时候,不然如果等到战争即将结束或者是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们才介入,怕是连一点好处也没办法捞到了…”

“何况…”说到这里。托马斯面露笑容。“眼下我们还有这么好的一张牌可以用…”说着托马斯看向了威尔逊面前桌子上的一份情报。

看着自己面前的情报。威尔逊虽然沉默不语,但是脸上却一样露出了赞同的表情。

从战争爆发开始,德国人便经常会进行无限制的潜艇战,然而自从‘卢西塔尼亚号’事件爆发之后,德**方忌惮美国加入战争而将无限制潜艇战暂停。然而因为德国国内民众对于粮食短缺的现象抗议声浪增高,政府又于1917年初决定重启无限制潜艇战。根据德方的计算,若借由军舰和潜艇进行海上封锁,将可在六个月的时间内逼英国退出战争。而美国要经过一年的时间才能对西线的战事产生影响。

有了‘卢西塔尼亚号’在前,又有德国人重启无限制潜艇战在后。美国已经有了足够的参战理由,只是像德国人说的一样,即便美国决定参战,也需要足够的时间…

不过单只是这样,也未必就能让美国民众下定决心。

除非,他们有更强有力的牌可以拿出来,比方说威尔逊面前的那一张…

‘齐默尔曼密电’

事实上为了抗衡美国日渐增长的敌意,德国外交官开始为结成德国、墨西哥和日本的同盟而进行秘密的谈判。是一份由德意志帝国外交秘书阿瑟?齐默尔曼于1917年1月16日向德国驻墨西哥大使海因里希?冯?厄卡德特发出的加密电报。电报内容建议与墨西哥结成对抗美国的军事联盟,但被英国40号办公室截获。

英国人一直都祈望着美国能够介入到这场战争当中,并帮助协约国赢得这场战争,得到这么一份密电自然是如获至宝,几乎是在得到的第一时间,他们便将这份电文交给了美国政府。

事实上这时德国人还没有重启无限制潜艇战,美国人能得知这一消息也是从电报上得知的。

而对美国政府内部那些渴望着参战的人来说,这份密电无疑是能让美国介入到这场战争的一件法宝。

只是…

尽管威尔逊已经比较倾向于介入这场战争,但一旁威尔逊的顾问却建议道。“现在参战的确对我们比较有利,在双方已经筋疲力尽的情况下,我们作为一支生力军,也可以在西线起到压倒性的作用,但是………眼下正处于冬季,无论是协约国还是同盟国都已经进入了停战状态,若是我们再等上一段时间,不需要多长,只需要一两个月两三个月,等到天气转暖,协约国与同盟国重新冲突起来的时候在介入,是否能够得到更多的利益呢…”

“而且如果我们现在就宣布介入的话,说不定联军在西线会不思进取,等待我们抵达亦或者是提供支援之后再发动进攻,若是那样的话,岂不是…”后面的话顾问没有说,毕竟让双方打个你死我活,然后自己在上去占便宜这种事,哪怕房间里都是自己人还是不怎么好说出口的。

不过听到顾问的话,威尔逊的眼前一亮,心底不由的认同起来。

的确,虽然美国即便是现在参战,想要真的派兵到欧洲也需要差不多一年的时间,但如果他们现在就宣布的话,联军的士气肯定会振奋,这是必然,可也难保联军在西线会显得比较‘懒惰’…

没错,短期内指望美国提供大量兵力是不现实的,可是,兵力提供不了,装备总没问题吧?

何况就像前面说的,虽然协约国和同盟国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惨重,可是中国的损失却不怎么样,如果协约国提出了由美国出装备武装中国,而后由中国提供军队的,能够在短期内解决兵力的办法,那么…

当然,威尔逊并不觉得国社政府会同意这么一个办法,因为他很清楚,其实那些中国人和他一样,都乐于见到欧洲人拼个你死我活,根本不会中途提供帮助…

当然,这点威尔逊到是想错了,如果英法承诺这些装备在战后也归中国所有的话,严绍还是愿意帮一把的,毕竟有人白给你组装部队,这种好事可是求也求不来的…

————————————————————

在经过了一番会议之后,美国人很快就做出了决定,也就是尽管德国的电报已经落入他们的手里,但这份电报暂时不公布处于,他们打算等到合适的时候在进行公布,至于合适的时候,自然就是等到气候转暖,英法与德国在西线又开始打生打死的时候…

不过,尽管并不打算立即参与这场战争,可实际上美国人的心里对德国人的这份电报还是很愤怒的,毕竟德国人可是在他们的家门口挑拨是非。

若是墨西哥人真的按照这份电报上的进行,即便墨西哥的实力无法与美国相媲美,也会给他们造成一定的麻烦。

所以在会议的过程中,威尔逊与托马斯等人也达成了一个协议,也就是只要德国宣布重启无限制潜艇战,美国便立刻宣布与德国断交。

自然,断交的绝对不可能会只是美国一个国家,像巴西、玻利维亚、秘鲁和其他拉美国家也将会一起跟着与德国断交,没办法,谁叫南美是美国的后花园呢——————历史上这些国家也的确跟随美国一起宣布与德国断交。

要知道,在这之前这些国家可是丝毫没有这个想法,如今突然来了这么一手,说没有美国人的影响恐怕谁也不会相信…

之后的事情就如美国人预料的一样,德国人就像电报上所写的一样,宣布了重启潜艇战,而后美国人所采取的措施也如会议上决定的一样,立刻宣布与德国断交,跟着一起的还有早就已经联络好的小伙伴。

不过究竟在什么时候公布电报,并与德国人开战,这个吗…

就需要略微商量一下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