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五百六十一章 利益

扩张之路 第五百六十一章 利益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1:35 来源:笔趣阁

协约国即将在索姆河地区发起索姆河战役,用以突破德军防御,将德军推回法德边境的事情,目前也仅仅只有英法俄中四个国家知晓。

其中之所以会告知中国,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已经成为协约国的成员国,另一方面则是远征军在凡尔登表现出来的作战能力让英法等国刮目相看。

经过两年的惨烈战争后,英法等国已经在也不敢低估德国人,为了能够赢得战役的胜利,便只能想办法增强己方的实力。这时在凡尔登表现出色的中国远征军便进入了他们的眼中,尤其是在考虑到中国足足有四亿多人口,同时国内也在进行大规模的扩军后,即便中国在协约国内的地位还无法和英法俄三大国相比,至少也已经要比日本高的多了——————在日本屡次拒绝出兵欧洲,而只想着向协约国出口货物和德国在太平洋上的那些殖民地后,英法等国已经不怎么愿意谈起日本了…

这个世上有这么一句话,有付出才有回报。

虽然英俄等国未必喜欢中国,就连法国本身也充满了争议,巴黎政府内部的一些人甚至认为没必要与中国保持这么一种友好的关系。但不要忘了,英法俄这些国家本身就是矛盾重重,如英法那是多年的老冤家,英俄之间也曾经有过多种矛盾,英国和日本会结盟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但在面对德国时,他们还是联合起来了。并且也的确为了这个名为‘协约国’的组织付出了许多牺牲。

难道他们私底下就没自己的小心眼?当然不是,只是他们更希望先把同盟国摧毁罢了…

如今中国为协约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不管他们私底下是怎么想的。明面上都必须给予相应的回应,确保中国愿意继续为协约国付出牺牲,并且加大在欧洲战场的投入…

通常这种回应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地位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利益的问题。

地位主要是中国在协约国内的地位,不管协约国内的其他国家怎么看待这个黄色皮肤的远东盟友,如今的中国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第五大国。仅次于英法俄意四国而高于日本及其他国家——————这点在中国加大了远征军的规模之后尤为明显。

目前中国在欧洲的远征军数量已经达到了两个军,六个师,其中甲种师两个。乙种师四个,全部人数相加已经超过了十万人,若是再算上专门用于补充远征军的补充人员,远征军在欧洲的数量甚至已经超过了十五万人。

并且在中国国内。第三军和第四军已经组建完成。正在进行最后阶段的训练,若是算上这部分,远征军的规模将会达到二十余万接近三十万的地步…

自然,对于第五大国的排名,无论是欧洲的某些国家亦或者是中国本身都有些不满。那些欧洲国家如塞尔维亚亦或者是罗马尼亚等国在欧洲的投入绝对要比中国多,历史上塞尔维亚在整场战争中甚至付出了四十五万人阵亡的代价,罗马尼亚也付出了三十三万六千人阵亡的代价。

单是阵亡的人数就有这么多,可想而知这两个国家在欧洲的付出究竟有多大。

但是很多时候。付出的多,并不意味着就有实力。

就好象后世的中国一样。兵力也有好几百万,可实际上没战斗力就是没战斗力。何况除了付出的兵力外,自身也要有实力才行。

在进入1916年后,根据国社政府最新的统计数据,中国的粗钢产量已经达到了四百多万吨,这个数字比法国和俄国都要高,仅次于英美德三大工业国,更不用说奥匈帝国、土耳其、意大利和日本这样的渣渣,如今的中国已经稳居于第四的位置。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工业就真的比法俄高,只是因为战争的关系,法俄两国的钢铁产量受到很大影响罢了。像是法国,在1913年便已经达到了接近于五百万吨的地步,只是因为战争所以才急剧减少。俄国在1913年也同样接近于五百万吨,而且比法国更接近…

何况无论是法国还是俄国的工业都要比中国更全面,两国都有能力建造战列舰这一级别的大排水量军用舰只,而目前的中国连第一艘万吨级巡洋舰也只是刚刚铺设龙骨。

中国虽然已经能生产制造240mm的重炮,但也只是具备了这么一个能力,大规模制造什么的暂时还是想都别想比较好,反过来,法俄却已经有了一定的制造能力…

诸如此类…

但不管怎么样,中国的工业实力毕竟还是要比意大利和日本这样的渣渣强的多,而且也要比塞维利亚和罗马尼亚这样的国家强的多。

所以这么一个地位,并不仅仅只是有关于在战争中的投入,更与参战国本身的实力有关。

当然,这也导致了中国国内不少国人对自己居然排在意大利下面感到不满。意大利对这场战争的确付出了很多,历史上在战争结束之后,意大利的阵亡数字居然达到了六十五万,仅次于英法俄三大国,这还没算上九十五万多的伤残数字。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意大利在这场战争中的伤亡甚至比二战还要多一些,可见意大利人在二战当中的确是很爱好和平…

不过意大利在一战中的表现虽然要比二战时争气许多,但在意大利战场上却很少有获胜的时候,再加上工业方面只有造船业比中国强,也难怪国内的许多国人会对中国在协约国阵营居然居于意大利之下感到不满——————与那些实实在在的战绩相比,有些时候国人其实更在意这类虚的东西…

但这也没什么。因为很多国家都是如此…

————————————————————

所谓的地位当然不只是这种事,何况这类事也不可能明着说。毕竟现在不是二战时期,二战有个四大国是为了对抗纳粹。可是现在呢…

不过是一场列强之间狗咬狗的战争罢了…

再者说,这场战争中的排名也有些不好界定,毕竟塞维利亚和罗马尼亚也有许多付出,意大利更是意大利战场上的主力,所以某些东西还是心照不宣的比较好,没必要直接说出来。

所以所谓的地位,其实就是提高外交等级。把原来的公使级的外交提高到大使一级,原来的公使馆也将摇身一变成为大使馆。

对于这类事情严绍到不怎么在意,因为在他看来还是能拿到手的利益要比较实在一些。不过外交部那边似乎并不这么看。所以这段时间外交部一直都在忙着这件事,而最高兴的除了外交部的那些人外,恐怕就是朱尔典和雷?科帕他们了。

毕竟本来他们的位置要更适合养老一些,谁想到居然会在即将退休的时候遇上这么一回好事。即便是当初慧眼识英选中了严绍的雷?科帕也没有想到居然会有这么一天——————法国需要中国帮助才能获得胜利的一天。

只是在心底高兴的同时。雷?科帕与朱尔典等驻华外交官的心里也微微有些疑虑,尤其是朱尔典。中国的变化他们都是看在眼里的,在英法等国因为战争损失惨重的时候,中国却是蒸蒸日上,甚至趁着这场战争的机会趁势崛起…

法国到还好一些,毕竟法国在远东也就一个法属印度支那而已,但是英国却不同,即便没有香港的问题。英国也需要担心中国会不会威胁到其在泰国、缅甸、印度等方面的利益…

还有俄国…

俄国在过去一向对中国的领土虎视眈眈,可现在。即便是俄国公使也不得不承认。如果战争结束后俄国不能立即恢复实力,恐怕俄国反要需要考虑一下来自中国的威胁,为此他甚至还专门弄了一份报告回去,并建议暂停西伯利亚铁路的扩建与中亚铁路与迪兰铁路的连通工作,甚至认为俄国应该出面阻止迪兰铁路的修筑——————不过很明显,沙俄的那些王公贵族们并没有在意这份报告,甚至还对其嘲笑了一番。

对于骄傲,不,是狂妄的俄国人来说,他们压根就没有担心过来自中国的威胁,甚至把正在扩建的西伯利亚铁路与正与迪兰铁路相连的中亚铁路视作是侵入中国的最佳帮手…

贪婪的北极熊从头至尾都没有把中国放在眼里,他们只把中国看成是一块肥肉。即便是在自身已经受到重创的情况下,依旧认为中国会任由他们摆布…

俄国人的这种态度在严绍看来自然是可笑的,但是在他们自己看来却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

就像前面说的,严绍由始至终都不怎么在乎那种虚的东西。

大使级的外交关系?听上去或许有用一些,但能帮严绍多装备几个团的坦克吗?

现在国社政府的财政收入虽然比过去高了许多,甚至达到了十亿元的地步,可是花钱的地方也多了。别的不提,远征军的费用,即便协约国承担了大部分,甚至还支援了两千万英镑,但终究还是有一部分需要中国自己来填补。

而且那些在战场上阵亡及伤残的士兵,后续的抚恤等总要办妥吧?

部队在前线消耗的弹药,虽然英法已经承诺帮中国在美国订购一批6.8mm和8mm的子弹,但短时间内根本送不过来,还是需要中国自己来解决。

另外还有政府在国内的其他投入,尤其是在教育与铁路等方面的投入…

教育还好说,地方上的一些社会名流通常都比较愿意在这方面投一些钱进来,但是铁路…

在严绍看来,如铁路这样的交通必须国有,就好象金融和能源一样。金融因为他自己开了个坏头,所以也不好意思再多说些什么。好在后世金融领域比较开放,所以严绍总能找到一些借口来安慰自己。

但是铁路和能源,便不能向民间开放了…

前者。中国的人口太多,铁路本就很繁忙,尤其是在春节的那段时期——————后世中国的春运有多热闹,只要是中国人都很清楚,如果把铁路向民间开放,彼此万一协调出现问题,怕就要出大乱子了。

何况民营了。便需要向‘利益’看齐。

国营期间,贴钱运营也没关系,但是民营了。便不能再这么做了…

而且如青藏铁路这样的高难度铁路,高投入,低回报,甚至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回报。这样的铁路你指望民间资本来修筑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在中国类似的路段或许没有,但难度高投入大的路段却有不少,种种原因加在一块,还是国有比较让人放心。

至于能源…

严绍可不希望后世中国出现几个能源巨头,没事便要拖着国家去打仗,亦或者是颠覆些政府啊什么的——————别说没这样的事,要知道在二战之前,墨西哥的那些个被政变掉的政府。几乎全是那些石油商和美国政府给颠覆掉的,原因就在于墨西哥人想把石油收归国有。

若是能源。也就是石油资源向民间开放,真要摊上了类似的事情你该怎么办?是找个借口出兵把对方政府干掉?还是直接颠覆掉?如果这个国家是你的盟友呢?你这么做会不会造成对方国民的反感?

资本家或许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但是严绍需要…

虽然严绍也可以说明白些,真闹出事来了就自己解决,但有些时候事到临头,怕就没你想的那么简单了…

所以银行也就算了,因为严绍借的钱实在太多,你总不好打张欠条就完了?!但是能源领域,严绍却不愿再犯错误了,所以这方面严绍一直都是咬着牙…

不然严绍办个石油公司,到伊拉克、伊朗、利比亚、沙特等地弄些石油出来,日子还是比较轻松的…

————————————————————

随着中国在协约国内地位的提升,随之而来的利益也增加了许多。

这是很正常的,虽说有付出未必就会有回报,但如果是对方正需要你的情况下,那么通常回报都会显得比较丰厚…

就是这么简单…

中国远征军目前在欧的兵力为两个军十多万人,即将开赴欧洲的亦有两个军的兵力,全部相加甚至达到了二十多万。并且这还没有算上后续的兵力,而且中国曾经承诺过,至少会往欧洲派遣三十万的兵力,若是英法愿意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利益,甚至可以将这个数字提高到五十万乃至更多…

于是在一些与利益有关的谈判中,为了获取中国的支持,英法等国做出了许多让步。

比如说关税…

英法等国已经承诺愿意在关税方面做出让步,提前交还中国在关税上的自主权,并愿意帮助中国说服日本及其他一些国家。

若是无法说服的话,那么英法等国愿意单方面做出承诺…

另外在威海卫的问题上,英国也总算是低头了。

按照原来的协议,英国应该在中国已经收回旅顺的情况下,把威海卫交还给中国。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这个协议,英国在1922年,也就是法理上俄国交还旅顺的时间再交还威海卫也是可以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严绍要求英国归还威海卫的时候,英国却一直都是磨磨蹭蹭的。

不过这一次英国人总算是低头了,这也让许多人松了口气。

除此之外在同盟国战败后的赔款上,中国所占的份额也将提高一些。

这个赔款主要是关照在战争中损失严重的国家,如英法俄意及塞维利亚和罗马尼亚等国,至于中国,由于本土并没有遭到战火的破坏,本身的损失虽多但和英法等国相比也不算什么,所以份额一直都比较小,这次提升总算是多了些,虽然依旧要比那些国家少,但算一算也是一笔不小的钱。

不过严绍真正关系的不是这个,而是,殖民地的问题…

在与雷?科帕和朱尔典等人的一次会谈当中,严绍已经正式提出应该对条约进行一些修改,随着中国在欧战中做出贡献的提升,应该得到更多的回报。

比方说在殖民地上,英法等国曾经承诺把伊拉克与科威特交给中国,其中科威特是转让,因为过去科威特曾经是英国的保护国。

但是这次,严绍正式提出,希望协约国可以把从科威特到阿曼的沿海部分同时交给中国。这一部分包含了巴林、卡塔尔乃至阿布扎比和迪拜地区…

历史上土耳其人从未占领过这一地区,所以,这一地区并不属于奥斯曼帝国,而是属于英国的…

1902年阿卜杜勒?阿齐兹率领一队人马从其家族避难地科威特出发,从敌对的拉希德家族手中一举夺回利雅得。在1913至1926年间,阿卜杜勒?阿齐兹相继征服了内志和汉志两部分领土。1926年1月8日,阿卜杜勒?阿齐兹成为其统治的领土上的国王。1927年5月20日签署的《吉达条约》使得沙特阿拉伯正式脱离英国的统治独立。1932年9月22日,沙特阿拉伯正式宣布统一。1938年3月3日在沙特阿拉伯地底下所发现的石油永远改变了这个国家的命运。

沙特是历史上极为著名的一个产油国,甚至是中东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世界石油储量最大的一个国家。

严绍不清楚沙特的石油在哪里,但他觉得如果沙特真的有石油的话,那么波斯湾沿岸这一带的可能性最大。

若是能拿到这里,便可奠定中国未来百年的地位。为此严绍甚至不惜牺牲更多的人命…(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