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五百三十二章

扩张之路 第五百三十二章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1:35 来源:笔趣阁

回家的路上,严绍正盘算着,组建一支战车部队的花费——————其实严绍是真的更喜欢‘坦克’这个词一些,这不只是因为严绍对‘坦克’这个词要更熟悉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在他原来的那个历史上,战车一支都是日本坦克部队所使用的词。

虽说并不是说中国就没有战车这个词了,严格的讲,这个词还是从中国流传到日本去的。但是严绍始终还是觉得有些别扭。

只可惜,他毕竟不可能凭空的弄出坦克这个名称来,不然别人询问了也不好解释,他也不可能像英国人一样,给坦克弄个水柜‘tank’的绰号,所以暂时也只好以战车来称呼,至于将来…

将来再说吧…

就目前而言,更要紧的还是成本的问题…

根据制造方的报告,【饕餮】的制造成本高达30万元,而【穷奇】的成本也高达20万元。

这么看的话,成本即便是和一艘寻常的鱼雷艇或是炮艇也没太大区别了,想要组建一支规模过百辆的坦克部队,更是需要两三千万的价格。如果是想要规模过千的话,更是需要两三亿才行…

而这,已经相当于政府每年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了…

当然,实际造价可能要比这低一些,毕竟这些都是刚刚生产的,属小规模制造,成本明显要高出许多。如果大规模生产的话,比如说采用雨石集团目前生产汽车、拖拉机的办法。至少能将生产成本压低到十多万的水平,但即便是这样,一千辆也需要一亿多左右。也就是一千多万英镑,这个成本实在是有些太高了…

“我说怎么法国人非要弄那个只有几吨重的雷诺出来呢,感情个头小,成本也小,造起来便宜啊…”摸着下巴,严绍在心里想到。

当然,事情是否真的如此。谁也不清楚。不过一战结束后,法国人的坦克规模最大,这个却是事实无疑…

“不管怎么说。当前最要紧的就是在年末前,抢先制造出一支规模过百的坦克部队,至于上千辆什么的,还是等之后再说吧…”

严绍之所以会看重坦克。一方面是因为这种武器在未来的军事史上将会占据重要地位。甚至可能会成为陆战之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他人不会轻视远征军…

不过眼下严绍最头疼的,还是关于钱的问题…

毕竟就算是大规模的建造,一百辆也需要一两千万的样子,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看来明年的军费,又要增加一些了,希望财政收入也能如预计的一样多…”

严绍心里甚至想过,要不要降低一下这些坦克的性能。

毕竟以【饕餮】和【穷奇】的性能。在战场上很难找到对手,即便是降低一些性能也是如此。既然这样。降低一下性能,降低一下成本,或许能更好一些…

事实上在早期的战争当中,走走苏俄的坦克海路线还是很不错的。

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候,坦克的威力简直可以用无穷来形容。

但最终严绍还是否决了,毕竟这次战争他们只是一个帮手,真正的主力是英国人和法国人,严绍没有必要为他们这么拼命,更没有必要为他们堆出个什么坦克海出来——————与其有这个功夫,到不如想办法再出了风头之后,多卖些坦克给他们,好赚些军火钱…

————————————————————

就在严绍在那里为钱苦恼的时候,坐在他旁边的卡特琳娜突然开口道。

“说起来,关于汪精卫那些人,似乎也该到了要动手的时候吧…”

听到卡特琳娜的话,严绍微微一愣,随后点头道。

“是啊,的确是到了该动手的时候了…”

最近这一个多月里,汪精卫和陶元洲他们可没少做些动作,尤其是在有了宋教仁的明确支持后。拉出宋教仁这么一个大旗出来,汪精卫他们很快就得到了极高的响应…

不过…

“还稍微差那么一点意思,还是让我再给他们加把力气吧…”

想了想后,严绍笑着道。

如果说有什么是真的能威胁到他地位的,那就只有一个‘共和’了。

毕竟用‘共和’来分走他的权力,绝对是一种非常正当的理由。而对眼下的严绍来说,却是绝对不能让出分毫权力的。

这不只是因为实现他的愿望,需要更大的权力,也是因为他已经不喜欢受到他人制衡了…

“那你想怎么办?”听到严绍这么说,伊莱诺看了过来,同时凭着她对严绍多年的了解,心里多多少少也有了些了然。

“当然是推波助澜了…”严绍笑道。“既然他们说我是**,想要通过‘共和’来制衡我,那我就做些‘**’的事情给他们些借口好了,接下来只需要………至少十年之内,再也没有人能用这个借口来威胁我,而只要这十年里,我能获得更大的成就,即便有人继续拿这个借口出来,也不会再有任何用处了…”

“推波助澜…”卡特琳娜皱了皱眉。“你的意思是?”

“最近英法对让我们加入协约国的事情,不是比以往热切的多了吗,既然这样,那我们干脆也表现的热情一些,给他们些回应好了…”

————————————————————

1915年10月,有关国社政府正在与英法俄等国商量加入协约国的消息,突然在国内传播开来。

而在这之前,也就是8、9月份的时候,国内正流行着一股‘共和’热潮。

热潮本身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能改变现有的‘**’制度,将政府所拥有的权利更多的分给地方和国会,以达到共和的目的。

由于这次运动的领头人是国民党仅存的两大巨头之一的宋教仁。所以声势变得十分浩大。先是在广州、上海等地,紧接着便是在京津等一些主要地区,而支持的人除了地方议会与国会的那些议员们外,也主要以士绅阶级为主,至于本来应该是最激进的学生,却被分成了两派。

一派自然是支持共和,毕竟在这年月共和还是很有市场的。

而另一派。则是支持现存的制度,并且这一派的人数也绝对不少。而且这些人还可以用国内现有的一些成就来进行证明,非常有说服力。许多青年学生也被吸引进了这一派。

不过在许多人看来。目前这种共和运动的要求还是比较合理的。

毕竟在现存的制度下,无论是地方议会还是国会都成了花瓶,没有半点的权利可言。政府要通过任何政策,也不需要与议会和国会商量。都是在决定之后通报一声。这种情况的确需要做出一些改变。

而人们首先要求的。就是国会与议会的审核权力…

简单点讲,就是不管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在通过一项决议的时候,国会与议会都拥有审核的权利,只有他们通过了,这项决议才能通过。

如此一来,对政府的制衡自然是极大的,不过这对政府现存的**性的改变却极为有效。

只是因为现阶段国社政府一直办的不错。所以尽管不少人都支持‘共和’运动,但是许多人却处于观望态度。

毕竟谁也不清楚采取了‘共和’之后。国家是否还能如现在这般安定——————早年辛亥与北洋等时期可还没过多久,许多人都记忆犹新。

现在这种情况,虽然政府比较**了一些,但是进步却是有目共睹的,支持的人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消息传了出来,却使得许多人目瞪口呆,更让许多本来倾向于共和,却始终持观望态度的人,最终选择了支持这项运动。

这件事,便是国社政府即将与英法两国签订加入协约国的条约…

很明显,这个条约事先并没有告知过国会,更没有告知过任何人。

而这么大的一件事就这么擅自决定了,显然也让许多人变得有些无法容忍…

顿时,本来就显得有些浩大的共和运动,规模变得更加浩大。

一时之间,上海、北京等城市,纷纷出现了请愿浪潮,希望政府能将一部分的权利归还给国会与议会,以此实现初步的共和…

————————————————————

“姓严的这是自寻死路…”

在‘共和’运动领导人,汪精卫与陶元洲几人的会议室里,陶元洲略显兴奋的道。

自从共和运动开始之后,作为发起人之一,陶元洲的影响力与地位也是水涨船高,这对本来就很有权力**的陶元洲来说,自然是一种极大的刺激。

只是对这次运动的最终结果如何,陶元洲的心里却始终有些没底。

毕竟眼下的国社政府实在是太强势了些,而严绍在国内的威望也非常的高。虽说现在愿意支持他们的人不少,但很难说他们能够获得胜利。

谁想到,如今严绍却是自出昏招,居然事先没有与任何商量,便决定要加入协约国——————这个消息是从宋教仁那里得来的,陶元洲的心里自然是相信的。

“但是事情有些奇怪啊…”和已经有些兴奋过头的陶元洲不同,汪精卫的心里有些迷惑。“眼下共和运动闹的那么大,严绍不可能一点也不知道,他怎么可能会毫不顾忌影响的就推动这么一件事,他应该会很清楚,这么做很可能会激发更大的矛盾才对…”

“我看就是因为那个姓严的太狂妄了,以为在这个国家他的权力最大,所以才会弄出这么个昏招出来,这也证明了我们行为的必要性,如果继续让国家掌握在这么一个人的手里。迟早有一天是会出大乱子的…”

这次开口的却不是陶元洲,而是一旁一个姓任的国会议员。

很明显,严绍的**损害利益最多的就是国会的这帮人。连带着除了一些国社党成员外,几乎所有的国会议员都对严绍有着很强的敌视,毕竟严绍可是从他们的手里抢走了所有的权利,甚至就连荣耀也所剩无几——————国会都成花瓶了,自然也就没办法做出些什么贡献来,最终荣誉全都归政府所有,留给国会的也就少的可怜了。

先如今的国会议员就和地方议员一样。全都是听上去好听,每年可以拿份还算不错的固定工资,其他的…

真就没什么了…

甚至和地方议员相比。国会议员要更没权力些。

毕竟那些能当上地方议员的,通常都是地方上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几乎全都是些官绅或是商人,在地方上有着许多的产业,即便没有议员这么一个头衔。也有着很大的权力。反倒是国会的这帮人…

也就是国会议员这个头衔很帅,让他们能有些心里安慰了。

————————————————————

任姓议员的话,在会议室里很有市场,而陶元洲显然也很支持这种说法,唯有汪精卫始终觉得有些不对。

跟在宋教仁的身边,汪精卫也曾经见过严绍那么一两次,很清楚严绍绝对不是一个狂妄的人。相反,虽然并不像外界宣传的那么伟大。但严绍的性子绝对十分谦和…

用一个有些过了的成语来说,就是礼贤下士…

即便是对待寻常的士兵或者是工人。严绍都把态度放的非常低,几乎是用相等的态度来对待旁人。

这在后世绝对是一种很正常的事情,毕竟在严绍那个时代,人人平等已经深入人心。当然,具体怎么做的就不说了,至少这个宣传还是很有影响力的。

虽然在许多对严绍敌视的人看来,严绍这纯粹是一种虚伪的举措,甚至有人拿王莽来与严绍相比。

但是汪精卫却很清楚,严绍是真的把自己与那些士兵、农民或者是工人放在了平等的位置上。

很令人惊奇,但这却是事实。

所以他丝毫不敢相信,严绍会是因为过于狂妄,所以才做出了这种举措。不只是他,就连宋教仁也是这么认为的,只是对严绍究竟为什么这么做,他们却丝毫摸不着头绪,只是觉得其中有些蹊跷…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就在陶元洲等人在那里热火朝天的讨论着,而汪精卫那边又觉得有些奇怪的时候。

在隶属于外交部的一个会场内,顾维钧与英法俄等国的公使,也在谈论着如今在外界已经引起了轩然大波的一件事情。

有关中国加入协约国的事情…

其实这件事很早以前就开始谈了,只是当时协约国觉得严绍的要价太高。而且当时的协约国也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所以最终双方的谈判算是陷入了一个僵局。

但是随着欧洲的局势越来越糟糕,尤其是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的失败已经成为定局之后,协约国越来越需要有一个生力军加入战争,帮助他们赢得这场胜利。

而从目前来看,有实力达到这一点的国家只有三个。

中国,美国和日本…

中国自然不必说,美国却是一直保持着中立的态度,只是不断的向欧洲销售军火,大赚军火钱。

而日本呢,尽管也属于协约国的一员,但是对出兵欧洲却一点兴趣也没有。只是在学着中美对欧洲大量出售军火与工业制品的同时,顺便出兵抢占德国人在太平洋上的一些殖民地——————大头拿不到手,就只能占些小便宜了,至少对德国人来说,即便是些岛屿,也是很有价值的,毕竟日本的领土本来也不是很大…

对日本的这种态度,协约国自然是十分恼怒,但是私底下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最后也只好把目光转移到中美身上。

只可惜,美国的立场十分坚定,说不帮忙就不帮忙。

所以眼下唯一有些指望的,也就只有中国这么一个国家而已…

也正因为这样,双方的谈判得到了很大的推进。

而在得到了欧洲方面的授意之后,朱尔典与雷?科帕等人也在条约上做出了很大的让步。

首先,在关税与驻军等问题上,协约国方面决定与国社政府进行进一步的协商。

另外,如果国社政府愿意派遣远征军参战,协约国还可以每年提供至少一千万英镑的无息贷款。如果国社政府能够在欧洲战场上证明自己的存在,协约国甚至愿意直接将这部分无息贷款转为一种援助…

同时如果远征军登陆欧洲,协约国还可以承担一部分远征军的弹药等问题。

战争结束之后,如果协约国获胜,那么对同盟国的索赔,国社政府也将得到一部分赔款。

最为重要,也是严绍最为关注的一点。

那就是在战争结束后,协约国承诺将奥斯曼土耳其的伊拉克地区,交给中国政府做殖民地…

另外现有的科威特地区,也将跟着一同交给中国政府…

其实这时的科威特是英国人的地盘,是早年英国人从土耳其人手里抢下来的,这也是当初英国没有同意的一个原因。但是现在欧洲的情况太复杂了,最终英国人也只能选择牺牲科威特的利益…

反正那个地方小的可怜,即便是牺牲也影响不到英国什么,最多也就是面子上稍微显得有些难看一些罢了。

但是对英国人来说,现在欧洲的情况最要紧,这也是无奈之举。(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