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五百一十五章 雪风发威

扩张之路 第五百一十五章 雪风发威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1:35 来源:笔趣阁

意大利,世界战争史上最着名的萌物国家。

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近代战争历史上,如果没有了意大利,那么充满的只会是血腥和杀戮——————而意大利的存在,则给近代战争抹上了一些喜剧色彩。

很多历史研究者认为,二战中正是由于意大利拖后腿,才加速了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政权的灭亡。因此,完全可以说:感谢上帝,二战时让意大利加入了轴心国,否则纳粹铁十字说不定真的会遍布全球。

最初的时候,意大利其实是德国那边的,也就是所谓的同盟国国家。由此也可以看的出来,德国人挑选盟友的眼光实在是太差了些。一战是挑了一个奥匈帝国,一个意大利,然后又挑了一个土耳其,几个国家里面基本上就连一个给力一些的国家也没有。

二战呢,日本不太好说,但是德国人居然又挑选了意大利这个萌物。

从某种角度上讲,如果不是因为意呆莉的关系,说不定德国人已经攻破了莫斯科。尽管这只是说不定,但从各种角度上看都是很有可能的一件事。

所以,意呆莉实在是萌物中的萌物…

————————————————————

就和二战时一样,一战中的意呆莉也是一个坑队友的获。

意大利本来是三国同盟的成员,但由于意大利与奥匈帝国之间存在着“尚未收复的意大利”问题,最终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德国和奥匈帝国宣战。战争开始之初,意大利曾通过速攻方式占领了几个奥匈的城市。但随后意大利战线就陷入了同西线战事相同的胶着状态。战争初期奥德联军尽管数量处于劣势但依然掌握战场主动,战事开始时。意军对奥军占有3对1的数量上优势,却未能突破奥军在朱利安阿尔卑斯山的防线。

要知道奥匈帝国的部队可是同样腐朽,在东线战场上,德国人甚至能够消灭上百万的俄军。可即便是这样,俄国人依旧能把奥地利人吊打。由此可见奥地利人的战斗力有多差,而意大利人,却比奥地利人的战斗力更差。不负二战萌物之名。

虽说目前国社政府还只是计划着加入协约国,派遣远征军帮助英法什么的,但对欧洲的战况却很关注。特事局在欧洲也有一些办事处。所以对意大利的情况到是十分了解。

尽管奥匈帝国在兵力等方面都不如意大利,可是在奥地利人面前依旧是不断碰壁。

而每当听到这样的消息时,严绍总是显得很开心的样子,弄得旁人有些奇怪。这其中也包括了伊莱诺她们。

但是对自己妻子的疑问。严绍却始终是笑而不语。

————————————————————

在北京城内的一座茶楼里,宋教仁正在和一个风度翩翩的青年男子相对而坐。从面相上来看,宋教仁看上去似乎显得十分苦恼。

“兆铭,关于总统想要参战的事,你觉得怎么看…”

有些苦恼的捧起茶杯,宋教仁看向汪精卫。

没错,汪精卫…

历史上由于那句‘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汪精卫拥有了极大的威望。不过在辛亥革命之后,汪精卫却离开了中国。期间到是有几次返回中国,但都没有停留太久的时间,似乎是对权位丝毫不感兴趣的样子。

等到二次革命的时候,汪精卫才被孙中山紧急从国外召回来。

不过这个历史上,尽管辛亥革命之后,汪精卫也曾经离开过中国,但是等到安徽军政府与国民党正面对决后,汪精卫便紧急从法国回国,并且协助孙中山处理一些事物。

只是在最终抉择的时候…

这次的历史,汪精卫并没有跟着孙中山,那个‘中华革命党’里面也没有汪精卫这个人,反而汪精卫却是跟着宋教仁还有黄兴回到了国内。或许是因为宋教仁的做法更符合汪精卫的观点吧。

事实上在得知汪精卫也跑回来的消息后,严绍还真是大吃一惊。毕竟谁他都能忘记,但是汪精卫这号人物却真的很难忘掉。

毕竟历史上这个人的争议很大,先是‘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热血青年,紧接着就成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汉奸。在汉奸里面比他更厉害的,估计也就只有秦桧这样人了。

甚至秦桧也未必比他厉害,至多也就是同一等级。

暂且不谈当初他投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在得知他也跟着宋教仁回国之后,严绍到是曾经头疼过一段时间。

一方面,现如今的汪精卫因为那句‘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在国内拥有着巨大的声望。尽管和严绍没办法比,但也绝对是许多青年人的偶像,而且这时的汪精卫或许亲日,但却并没有卖过的倾向,就这么动手的话,舆论上的压力是很大的,即便是政府内部相信也有反对意见。

可另一方面,如果说唐绍仪那样的亲日分子,严绍有信心在建立一个强大国家之后,可以把他们改造过来(严绍始终认为亲日不代表汉奸,汉奸是卖过的,亲日只是更倾向于日本,抗战当中有许多亲日分子,但是在战争期间非但没有卖国,反倒是支持抗战)。但是对汪精卫的话…

没办法,谁叫他的名气太大了些呢。

不过最终严绍还是没下手,不过即便是这样,汪精卫身边的监视者依旧是多的可以…

甚至可以说,国内被特事局监视的人力,监视力量比他高的真的没几个。对此卡特琳娜还有汤荔他们到是十分奇怪,不清楚严绍监视这么一个人干什么。但最终他们还是照办了…

————————————————————

坐在宋教仁的对面,汪精卫的神色动了动。

跟随宋教仁回国之后,汪精卫便成了宋教仁的亲信。甚至因此在政府内部担任了一个还算可以的职位。

对此他似乎是很满足的样子,但实际上在山东战事期间,就和许多人一样,汪精卫并不相信中国能取得胜利。不过这时的汪精卫显然和后世的不同,首先两者的地位就不一样,前者在如今的国社政府只是一个小角色,只是国民党内一个地位很高的人物罢了。后者呢,却是国民党的巨头之一,哪怕是在国内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所以。虽然现在的汪精卫和日本人也有些联系,但实际上联系并不是很密切。而且他担任的也不是什么重要部门,即便是想卖过,也不知道该卖些什么。

所以在战争期间。尽管汪精卫十分担心这场战争会毁了整个山东。但实际上并没有做出太多的动作。

而之后的事情,却让他和许多亲日派大吃一惊。

先是龙口湾一役,号称亚洲第一舰队的日本舰队遭到重创,之后日本在山东接连受挫,其表现完全无法与列强的称号相比。

这一幕,对汪精卫及其他人造成了极大的震撼。

连带着汪精卫的心态也改变了许多,至少,不再像往常那么亲日。

而严绍在山东的大胜。不但抬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稳定了国社政府在国内的政权。并且国内的发展十分迅速。百姓也有些安居乐业的样子,在某些地方,就汪精卫来看,国内甚至可以和欧洲相比乃至超出,比方说道路交通等方面。

不过即便是如此,汪精卫对严绍及国社政府依旧有着不满的地方,那就是国社政府的**性。

在严绍的手里,所谓的议会就和花瓶没什么两样,所谓的国民党也只是一个较大的党派,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权利。再加上别的一些事情,汪精卫一直都对现状不满,他承认眼下的中国的确发展迅速,但他和宋教仁一样,渴望的都是‘共和’…

很明显,现如今的国社政府显然和‘共和’贴不上边。

现如今汪精卫正在想着办法,究竟该如何共和。只是今天也不知道怎么的,宋教仁突然把他从办公室里弄了出来,说要谈些事情,也因此汪精卫多少有些摸不清头脑。如今突然听宋教仁说,严绍打算派遣远征军到欧洲作战,汪精卫自然是大吃一惊。

“这…”汪精卫有些迟疑的道。“我个人吗………不知道部长您的意见是?”

“我…”宋教仁苦笑了一下。“我也不清楚…”

宋教仁也不清楚,自己究竟是该支持还是该反对。按理说他应该支持,毕竟如果伊拉克真的有石油,那么在拿下了伊拉克之后,中国的财政现状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而且严绍也说的很清楚,有了伊拉克的油田,中国的税收等等都不在是问题,还有免费教育什么的也可以更进一步。

简单点讲,利国利民。

一个伊拉克油田,几乎可以让中国完成他所有的心愿。

前提是,他必须要付出代价…

比方说,派兵前往欧洲,帮助协约国击败德国人。

问题是德国人是那么好对付的吗,作为廉政部长,一些情报他还是可以接触的,尤其是一些从欧洲传来的战况。英法在西线与德国人的马恩河战役,双方付出了近五十万人的伤亡。另外在东线战场,德国人歼灭了俄国一百多万人,这些数字都表明德国绝对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对手。

如果这个时候中国凑上去,万一和俄国人落了同一个下场,那伤亡未免也太大了些,弄不好是要伤筋动骨的。

而且用士兵的命来换钱,对宋教仁这种理想主义者来说始终是一件让人别扭的事。

不过有一点宋教仁很清楚,那就是油田的事情绝对不能透露出去,不然的话不要说被外人得知伊拉克油田会有什么后果,恐怕他与他的家人。还有他接触过的人都有麻烦。

所以宋教仁在与汪精卫交谈的时候,仅仅只是谈到了出兵欧洲的事情,对出兵的原因一个字都没有提。甚至就连个油字都没有。

而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汪精卫有多聪明,也是没办法推断出一个合适的结论的。

————————————————————

汪精卫看的出来,对于出兵欧洲的事情宋教仁似乎是支持的,可是似乎又是反对的,整个事情在宋教仁身上表现的非常矛盾,就连汪精卫也弄不明白宋教仁的真实想法。

不过如果是问他的想法的话…

“当然是不同意…”汪精卫断然道。“欧洲战事与我国无关。我们又何必掺和进去呢,即便是英法答应给我们些许利益,也不足以让我们用士兵的鲜血来换…”

“是啊…”宋教仁点点头。脸上却露出苦笑。“问题是那并不是些许利益啊…”

自然,后面那句话宋教仁是绝对不会说出去的。毕竟伊拉克的存在还是一个秘密,如果透露出去,十有**那里是轮不到中国的了。

所以最终宋教仁只是端起茶杯。然后小小的喝了一口。

宋教仁的反应让汪精卫觉得十分奇怪。因为按常理来说,宋教仁的品行是非常正直的,这种事情他绝对会断然反对。可是现在,他却…

一时之间,汪精卫也有些摸不清楚头脑。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汪精卫似乎看见了什么,头顿时往茶楼下面看了下去。

“先生,快看。似乎是英国公使馆的车子…”指了指楼下的一辆车子,汪精卫对着还在那里苦笑的宋教仁。

顺着汪精卫的手指。宋教仁看了过去,结果正好看到了一辆插着英国国旗的流岚汽车。

因为经常会碰到,所以宋教仁很清楚那是一辆英国公使馆的汽车。

因为性价比极高的关系,无论是英国公使馆还是其他一些公使馆都很喜欢流岚汽车,并且将其弄成了自己的专用车。当然,每个时代都会有些民族主义者,尤其是在这个时代,更是一个民族主义者最兴盛的时代,不知道有多少民族主义者的存在,对这类人来说平时用用其他国家的东西也就算了,关键时刻作为一国外交官如果再坐其他国家的车子,那未免也太…

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个国家能自己制造车子。

问题在于,国外固然有些车子,但是就性能和外观上和流岚相比却差的太多了。平时或许还没什么,可如果两种车子放在一块,旁人那么一对比,那么最后丢人的还是自己的国家。

在加上有那么几个自己无法生产汽车,或者是无法生产优秀汽车的国家都购买了流岚。最终结果就是流岚变成了各国外交官的公用车。

————————————————————

坐在车子里面,朱尔典的脸色显得十分难看。

到不是因为他又在严绍那里受气了,说实在的,或许是因为体恤老年人吧,严绍对朱尔典这帮老头到是一向都十分客气,平时是绝对不会去气他们的。

即便是有,那也是为了两国利益而发生争执的时候。

不过最近一段时间,两国的关系还是比较不错的。尤其是前一段时间,尽管中国加入协约国的条件,被英法认为有些高而否决了。但是中国赠送了英国两艘很不错的驱逐舰,这让英法认为是中国对协约国的善意表现。

这个时候英法在海洋上的运输船经常会遭到德国潜艇的袭击,所以需要一些驱逐舰来护航。而满载排水量1500吨,性能号称所有驱逐舰里面最强的‘山风’级驱逐舰,无疑就成了最好的一种护航驱逐舰。

剩下的事情也就不用提了,当时正好有一些货物要从远东运往英国本土。恰好护航的船只不太充足,于是严绍便将两艘‘山风’级驱逐舰送给了英国政府。

不过送归送,严绍可没连人一起送,所以使用这两艘驱逐舰的是英国人自己——————其实即便严绍敢送,英国人也未必敢要。

按照英国人的评价,中国的海军还是很有潜力的,那些军官和士兵们也很聪明,学习起来也很勤奋。

但是在各方面这支海军都还很显得稚嫩,平时也就算了,执行反潜任务的话…

恐怕会出大问题…

对此海军虽然有些不忿,但也清楚人家说的是事实,所以到也没多说些什么。但谁想到那两艘驱逐舰才刚刚执行第一次任务,居然就出了不少的事情…

————————————————————

虽说英国人对中国海军的评价不高,但是对‘山风’级驱逐舰的评价却很不错。尤其是其中的‘雪风’号。认为这种驱逐舰不但性能很高,而且舒适性也很高,船员们在舰上居住的时候十分舒服,连带着长时间航海的情况下也能维持较高的战斗力…

对此英国人也很高兴,但谁知道,就在两艘驱逐舰连同其他一些护航舰护送着运输船,从远东出发,在印度的时候又接了一批运输船,然后继续往伦敦出发的时候,在即将抵达英国本土的情况下,遭到了德国潜艇的伏击…

这些德国人似乎是学习到了中国海军在山东的做法,居然集结了大批的潜艇…

结果…(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