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五百一十三章 甲、乙、丙

扩张之路 第五百一十三章 甲、乙、丙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1:35 来源:笔趣阁

打仗就是打钱,这句话相信谁都不会否认。

还有一句话叫‘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固然是在说大炮响了,某些人就会捞足了钱。可未尝不是在指战争对财政的消耗。

这么说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不但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同时伦敦也是世界的金融中心。当然,这么说还不能说明什么,但是下面的的一组简单的数据,或许就能说明战争,尤其是大规模战争对财政的消耗。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作为强国的美国欠着英国四亿多英镑的外债。

四亿多英镑,这相当于多少钱?相当于四十多亿华元,也就是1911年清政府10年的财政收入。

一艘无畏舰的造价大概在二百二十万英镑,十艘就是两千两百万,百艘就是两亿两千万。换句话说,这四亿英镑大概能帮着英国造200艘无畏舰。

无论怎么看,这都绝对是一笔巨款,当然,严绍借给国社政府的一亿英镑也是一笔巨款,不然也不可能会造成这么大的轰动。

可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呢,英国政府不但把这四亿英镑的外债弄没了,甚至还倒欠了美国八亿多英镑,前后相加大概有十二亿英镑,也就是一百二十多亿华元…

一百二十亿华元,相当于清政府自啊1911年时三十年的财政收入。

一场只持续了4年多的站成,却让英国人赔上了这么多的钱。后世许多人都知道一战结束后。金融中心从伦敦变成了纽约,但却恐怕并不知道,这其中还有这么一个原因。

十二亿英镑啊。欠了这么多的钱,伦敦还怎么去做他的金融中心?

————————————————————

当然,上面的都还是未来的,不过就算这样,在座的人依旧很清楚战争对财政的需求。暂且不提辛亥革命时期的混乱,单是山东战役,就让国社政府消耗了巨额的资金。

这还只是一场为期两个月的战争。何况亚洲战争的水平也没法和欧洲相比——————这点就算严绍再怎么不甘也不能不承认,而且至少在十年内,想要追上欧美列强的可能性还很渺茫。

但这也说明了。如果单凭着中国自己,消耗会有多大,恐怕会把政府的财政给拖垮。

何况刚刚他们还说了,想要保持独立的地位。至少需要三十万人。至多呢?五六十万?这个数字恐怕就更多了。

几乎只是转眼间,梁士诒的脸上就沉了下来。其他人在脸色发黑的同时,也偷偷看向了严绍。如果说这个国家有谁能支持中国参与这么大一场战争的话,那么无疑就是严绍了。何况加入协约国,参加欧战的提议还是严绍自己提出来的…

而在注意到周围人的目光之后,严绍心里也苦笑了起来。

很明显,因为那一亿英镑的关系,在场的人几乎都把他当成土豪了。但实际上他最近的日子也不好过。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欧战的关系,严绍过去生产的那些汽车。对欧洲市场的销售巨减,如果不是现在每天都在对欧洲销售军用卡车或者是价格较为低廉的拖拉机,同时对美国加大汽车的出口量,不然收入绝对会降低很多。

至于其他的…

像棉纺织厂还没什么一方面是因为欧洲的需求,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那边已经把劳动力转移到重工业上,像棉纺织这种盈利较低的工业,几乎处于终止状态,而中国的棉纺织品明显物美价廉,美国那边对这些棉纺织品的需求很大。

而后其他的一些工厂,也都有着急剧的出口量。

可是其他的近些日子多元化弄的东西,像是运动鞋什么的…

那就真的是‘呵呵’了。

毕竟这类东西在这个时代都要算成是奢侈品,销量很难说。

不过到是有一个意外惊喜,那就是过去严绍曾经买下的吉列公司,也就是剃须刀公司。

最近几年吉列的销量一直不多,但是却始终有一定的限制。欧战爆发后,负责吉列的伊莱诺觉得欧洲发生战争期间,像吉列这样较为简易的剃须工具会很受战场上士兵们的喜欢,于是让吉列将这东西对欧洲的协约国出口。

这个时代刮胡子是很麻烦的,不像后世有电动剃须刀,还有其他一些剃须刀。在这个时代你想刮胡子,只有找人拿直柄剃须刀刮,不但很麻烦,而且很危险。而在西线战场,你显然是没办法给几百万人解决刮胡子问题的。所以长时间的作战下来,不少士兵早已是胡子拉碴…

而吉列的t型刀架还有剃须刀,在西线战场却因为便利性广受欢迎。

在1914年末的时候,甚至作为军需品被英法等国订购,销量急剧上升。眼下吉列公司的盈利甚至比可口可乐还有雨石集团的其他业务都高,仅次于汽车公司。而且因为在欧洲的畅销,这些东西不但进入了战场,也开始顺便进入一些欧洲家庭里面。

如果不是这份收入的话,恐怕今年因为欧战的关系,雨石集团的盈利已经下跌不少了——————没办法,欧战对汽车公司的销量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

尽管今年的收入很不错,但严绍却不打算用自己的钱去补贴战争。一方面是因为没这个道理,另一方面,是因为没这个必要。

“这个到不必担心…”笑了笑,严绍开口说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首先,如果我们要奔赴欧洲作战,很明显。部队的后勤问题不需要我们考虑,毕竟英法总不能让我们从远东运送弹药补给到法国去,那样时间上来不及。何况我们是过去帮忙的,算是客人,作为主人的英国人法国人肯定要负责客人的住宿和伙食问题,所以补给的话,交给法国人和英国人负责就可以,这样一来,我们的支出就可以减少一部分。”

“另一方面。目前国内的财政相信英法也比较清楚,单凭我们自己,支持三十万军队远征的话。说不定可能会把我们给拖垮了。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借口财政的问题,要求英国和法国提供一笔贷款,无息的,如此。财政也可以减少一部分的压力。”

“而且最近一段时间国内的工商业发展十分迅速。财政收入也是节节上升,虽然支出也很大,但是这一部分支出却是必不能少的。而且前段时间英国人来的目的相信大家都很清楚,是为了希望我们能开放东北的铁路,从东北通过西伯利亚铁路,向俄国人输送物资,也就是替俄国人输血。现在达达尼尔海峡被土耳其人封锁,黑海也等于是一座死海。除非土耳其人愿意,不然一艘船都没办法进入黑海。这种情况下,英法想对俄国输血就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北欧那边,但那里天寒地冻的,很不方便,另一个就是我们这里,我们可以承担输送的责任,但是肯定要从中收入费用,这,也是一条生财之路…”

毕竟现在中国还不是协约国国家,即便是,严绍也不能白给俄国送东西,所以从中收取费用也是应该的。

“关键还是部队…”说着严绍看了眼蔡锷和蒋百里。“眼下国内主要有33个师,外加我的近卫团,近卫团是没法动的。那三十三个师也是维护国内秩序的,动几个或许没关系,一次动一半………恐怕国内就有问题了,所以,必须要考虑扩军的问题。”

见严绍看着自己和蒋百里,蔡锷和蒋百里几乎同时低下头细细思索起来。

与此同时,梁士诒则站了出来道。“扩军的话,该怎么扩?如果扩的太多了,恐怕国家的负担会很大。”

毕竟单是现有的部队,一年财政支出就已经差不多一亿了。真要再多一些的话,即便是这个国家也有些支持不住。何况远征欧洲,你总要给士兵们一些补贴吧,这又是一部分的支出。

过了好一会,蒋百里才开口道。“扩军的确不错,也是我们唯一的办法,眼下的部队也像总统说的一样,不能全动,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换成是另外一种方式。”

“比方说部队,目前国内的三十三个步兵师完全是按照1914年制整编和补充的,那么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甲种师,而次之的则成为乙种师,再次的则称之为丙种………剩下的民团什么的则算了,那样的就算拉到欧洲也只是送死…”

这点蔡锷和严绍等人到是十分赞同,民团,还有民兵,如果说那三十三个师是主力,那么民团、民兵等就是维持地方治安的。

普通的冲突让民兵上或许还没什么,可是稍微大一些的冲突,这类部队的装备及作战素质,就会造成较大的伤亡。而像欧洲那种程度的战争,让他们上的话几乎等于是让他们送死。

至于划分出甲、乙、丙这三个等级,既是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也是一种用了很长时间的老办法。不过不管有多老,只要有用就行,这也是严绍一贯的想法。

“那么,该如何规划这三个等级的部队呢…”

严绍很清楚,在作战方面蒋百里比蔡锷差些,而在这方面蔡锷则比蒋百里差些,所以严绍主动询问道,心里也把蒋百里视作是最佳人选。

“很简单…”低头想了想,蒋百里再次回答道。“就像刚才说的,眼下的1914年制步兵师被称作甲种师,毕竟甲种师的作战能力的确很强。无论是在编制,还是在其他方面,我们也可以将这三十三个师作为整个国防军的骨干。至于乙种师吗,则可以将骑兵去掉,同时降低辎重营的规模,并且减少其他一些问题,比如说炮兵部队的火炮口径等,现在的甲种师装备了75mm的山炮和野炮。同时也装备了105mm口径的轻榴弹炮,那么乙种师就可以只装备75mm炮…”

其实这也是欧洲那边的主流,通常欧洲那边的部队只装备75mm 口径的火炮。哪怕是主力部队也是如此,最大口径的也就是105mm而已。那些150或者是210、240mm的,虽然看上去很威武,但实际上都是被集中使用,并不归属于某个步兵师。

没办法,谁叫口径到了150mm之后,火炮的体积也会跟着变重。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根本不适合步兵师使用呢…

至于骑兵,现代战争已经证明骑兵的作用越来越小。与其装备骑兵,到不如多弄些卡车让步兵变成摩托化步兵。所以乙种部队去掉骑兵,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事实上如果不是希望保持一些机动性的话。蒋百里甚至就连甲种师的骑兵也要减少掉。

另一方面。在低头想了想之后,蒋百里继续开口道。“除了减少炮兵团的规模,同时去掉骑兵团的规模之外。我觉得步兵的规模也可以减少,退步到原来的地步,也就是18560万人时的规模,当时一个步兵团也就6000多人,而如今的步兵团则达到了近8000人,乙种部队的话。一个步兵团的士兵数量没必要维持在这个高的地步…”

“至于丙种师,这个就更好解决了。过去我们中国的部队一直都维持在一万两千多人的规模。虽然当时我们采用的是德国的编制,但实际上工业根本无法维持一个德国水平的步兵师,所以只能减少数量,缩小规模,而现在吗………我们与过去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机枪和迫击炮,所以我认为,丙种师完全可以在去掉骑兵团的情况下,只装备一些迫击炮和重机枪,然后使其数量达到一万两千多人,这种装备的话,组建起来也可以比较节省军费…”

之后蒋百里进行了一番总结。

所谓的甲种师,也就是现在的1914年制步兵师,维持现有的规模。而眼下的三十三个步兵师则完全按照1914年制步兵师的标准整编,同时这三十三个步兵师也将成为未来中国国防军的骨干…

当然,这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至少在严绍的心理,这些部队有许多过去都是地方部队,忠诚和作战能力比较差。所以严绍的想法就是,将来有机会的话就提拔几个新编的乙种师,同时将甲种师缩编程乙种师…

当然,这只是将来,至少现在严绍不会这么做,而且他也没有这么做的借口。

至于乙种师,就是去掉骑兵团,减少炮兵团和辎重团的规模。努力使其达到过去的规模,也就是原来一万八千多人的情况。

其实骑兵团的花费很大,毕竟一匹马的价值还是比较高的,何况平时喂养材料什么的,另外骑兵也装备了许多轻机枪和重机枪甚至是迫击炮,再加上辎重团和炮兵团等等,花费也比较高。

如果能将乙种师的规模缩小,那么…

性价比将会提高到一个非常惊人的地步,事实上如果只是在亚洲的话,那么乙种师的装备就已经是非常惊人的了。甚至哪怕是在欧洲,乙种师的装备水平也可以和许多欧洲的主力师相比。

至于甲种师,哪怕是在欧洲,以甲种师的装备规模来看,也可以用变态来形容。

至于丙种师的话,那这个就更简单了。首先骑兵团没了,辎重团和炮兵团的规模都缩小。另外现有部队装备的迫击炮和轻机枪全部取消,只剩下重机枪的数量还维持在原样。

这样一来,整个步兵师的数量大概能在一万两千多人的样子,也就是和过去的前清新军差不多。性价比会非常的高,如果用残酷些的话来讲,就是这支部队非常适合去做炮灰…

————————————————————

其实这么说或许会很残忍,但也是事实,因为在当今的世界。或许丙种师在1911年的中国还能称得上是装备最强的部队,但是在欧洲战争爆发的情况下,丙种部队顶多也就是比杂牌部队强上一些——————当然,这指的是欧洲那边。

其实在蒋百里的提议当中,他甚至觉得完全可以把炮兵团取消掉,当然,这么做肯定也要给丙种部队一些补偿。而蒋百里的补偿方式就是迫击炮。换句话说也就是在取消掉炮兵团的同时,让丙种部队装备更多的迫击炮…

这样一来虽然丙种部队的火力变弱了,但实际上依旧拥有一定的攻坚能力,而且至少不会沦落到炮灰的地步。

对于前两个建议,严绍表示接纳,但是对于后一个,由于蒋百里提供的是两个选择,所以严绍稍稍有些犹豫。

但不管怎么说,在严绍看来蒋百里的提议的确不错。

凭着中国的财政状况,像每个步兵师都和1914年制的步兵师一样,这基本上是不现实的,所以如果像在财政不崩溃的情况下扩军,那么按照蒋百里的方式来进行分等级的制度,就完全成为了一个必然的选择。

比如说丙种师,还有乙种师,就可以在远征军当中充当主力。而甲种师则是作为核心存在…(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