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一百六十章 股灾

扩张之路 第一百六十章 股灾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5:04 来源:笔趣阁

橡胶股票发生崩盘,上海市场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作为上海道的道台,暂且不提人品如何,稳定上海金融秩序是蔡乃煌的责任,这点毋庸置疑,只是该如何稳定却让蔡乃煌头疼的想要撞墙。

“老爷,上海商务总会的周金箴先生求见…”管家走进书房,低头对着正头疼的蔡乃煌轻声道。

听到是周金箴来了,蔡乃煌连忙抬头扬声道。“是周先生?快请他进来。”

不多时,周金箴从外面走了进来。

见到周金箴,蔡乃煌连忙座位上站了起来。

“周先生,快请坐…”说着命下人搬来了一张椅子。

周金箴也不推辞,落座后直言道。“道台大人,如今钱庄相继倒闭,若不制止,恐上海经济危矣…”

“这点本官也很清楚…”蔡乃煌苦笑着道。“只是该如何做…”

不等蔡乃煌说完,周金箴已然开口道。“源丰润和义善源称雄全国,不知大人可否向朝廷进言,由朝廷借拨一笔现银存入这两家钱庄,然后大人再从沪关库款中拨出几百万两,只要这两家钱庄不倒,上海经济便能重新归于稳定…”

“源丰润和义善源吗…”蔡乃煌点了点头,对这两家钱庄的重要性他也多少有些了解。“不知周先生可愿随本官去趟宁波,向总督大人和巡抚大人当面呈报此事?”

听到蔡乃煌这么说,周金箴连忙拱手道。“理当如此…”蔡乃煌的名声可不是很好。如果只有他一个人去的话周金箴并不是很放心。

事情紧急,蔡乃煌他们也没有犹豫太长时间,第二日两人便启程赶赴宁波。

这时的两江总督是张人骏。江苏巡抚则是程德全,听闻了蔡乃煌和周金箴的叙述后,两人虽然直皱眉头但还是点头同意,表示会上书转奏朝廷。

得到两人的允诺,蔡乃煌和周金箴总算是松了口气。

有了张人骏和程德全的转奏,没多久北京方面便批准蔡乃煌向外国银行紧急借款。这时上海的经济已经处于一片混乱,蔡乃煌心知耽搁不得。连忙和9家外国银行签订“维持上海市面借款合同”,借款350万两白银,其中汇丰80万两、麦加利50万两、德华50万两、道胜40万两、正金30万两。东方汇 理30万两、花旗30万两、荷兰25万两、华比15万两。同时蔡乃煌拨出上海官银300万两(其中有属于国库性质的上海海关的税款“沪关库款”),存放于 源丰润和义善源及分属庄号,上海市面暂时趋于平静。

当然,仅仅只是暂时趋于平静…

“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虽然黄浦江上已经浮满了死人。但在上海道台的衙门里蔡乃煌和许多人还是互相庆贺起来,不管怎么说他们毕竟暂时抑制住了上海的乱局。

在许多人眼里,这件事甚至已经算是过去了。

不过到了9月份,清廷要从“沪关库款”取出190万两偿还庚子赔款。得知此事后,蔡乃煌在书房里直皱眉头。

这笔钱蔡乃煌已经拿来救市了,而且现在上海市场还没有稳定下来,如果就这么把钱抽出来的话很容易重新让上海陷入混乱当中。

所以在沉吟了片刻后,蔡乃煌写了份奏折递了上去。请求朝廷从大清银行里拨付200万两垫付。

大清银行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七月,原名为清政府的户部银行。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的户部改名为度支部,户部银行因而改名为大清银行。

按照奏折的性质,蔡乃煌的奏折交度支部处理。

然而在接到奏折后,度支部的侍郎陈邦瑞却是一声冷笑,他和蔡乃煌素有嫌隙,这次在他看来却是天赐良机。

“正愁找不到借口收拾你呢…”说完陈邦瑞手书了一份书信,令人将电报发往江苏巡抚衙门,也就是他的学生程德全那里。

————————————————————

江苏巡抚衙门里,程德全正在读着最近新出的一份报纸。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有些心绪不宁,连带着手上的报纸也有些读不下去了。

“到底会出什么事呢?”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上海,不过自从朝廷允许上海道向外国借款同时本身又存入了三百多万官银后,上海的市面已经渐渐开始稳定,暂时还见不到什么波动。

而除了上海的事情外,程德全也想不到有什么会让他心绪不宁了。

革命党?

现在革命党闹的的确厉害,但至少在程德全看来几年内还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就在程德全有些奇怪的时候,外面管家走进来交给了他一份电报。

当程德全看到电报上的内容时顿时苦笑了起来,也明白为什么他会心绪不宁了。

作为陈邦瑞的学生,程德全自然是知道自己老师和蔡乃煌素有嫌隙的事情。只是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老师会指使自己参奏蔡乃煌,说他妄称市面恐慌,恫吓政府,不顾朝廷颜面,拖付“庚款”。

“师命难为啊…”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程德全本人也不喜欢蔡乃煌,当初蔡乃煌请求他们转奏的时候程德全就有些不情不愿,如今既然有借口收拾蔡乃煌,程德全到也不介意利用一下。

这也是他不了解事情的严重性,如果他了解的话可能就不会这么做了。

然而如果他不这么做的话,辛亥革命还要再推迟个三五年,所以在这里人们真的应该感谢一下陈邦瑞和程德全两位同志。

如果不是他们的话。中国至少还要再被清廷多统治几年,就算是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那些跳江、跳河、跳楼的人更是要感谢陈邦瑞的十八辈祖宗。感谢他使得蔡乃煌即将成功的救市行动最终功败垂成…

————————————————————

上海道台衙门里,眼见市场总算是稳定一些了蔡乃煌也是松了口气。

毕竟作为上海道台如果这次的事情应对不妥当的话,不要说被革职了,就是被杀头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现在既然事情已经被处理的差不多了,那他的顶戴自然也就保住了…

“这茶不错…”品了口刚送来的茶后,蔡乃煌连赞道。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管家突然有些慌张的跑了进来。“老爷,朝廷派人来传圣旨了…”

“圣旨?”

有些莫名其妙。不过蔡乃煌还是赶紧把茶杯放下,和管家一起走了出去。

才出去没多久,蔡乃煌就看到一队人马正站在那里。见的确是朝廷的人,蔡乃煌连忙和周围的人一起跪了下来。

那个钦差也不和他废话,直截了当的读起了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内容乱七八糟一大堆。不过简单点讲的话就是他已经被革职了。

得到了程德全的奏折后。清廷立即将蔡乃煌革职,得知这个消息蔡乃煌如遭雷击,但最后还是再次致电军机处,要求宽限时日,并且申明万不可从源丰润等钱庄急提“沪关库款”。源丰润和义善源之所以称雄全国是因为它们不依靠外国银行的拆款,它们获得了上海道官银的支持,上海官银约有十分之六存于源丰润系,十分之四存于义善源系。如果这个时候从钱庄提款,事情将再不可挽回。

只不过对蔡乃煌的致电军机处依然视为恫吓。除了严加申斥之外,还限令他两个月交割完毕。羞愤交加之下蔡乃煌只得向源丰润和义善源催要官款,一举提款200多万两。没办法,谁叫他是袁世凯的人呢,再加上他得罪的人又多,现在袁世凯倒台了,他倒霉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在蔡乃煌从源丰润和义善源提出200多万两现款后,外国银行突然宣布拒收21家上海钱庄的庄票,这一举动致使源丰润倒闭,同时还牵连6家大型银号倒闭。外国银行见状开始停止拆款并追回欠款,风潮初起时,外国银行对上海庄号的拆款尚有1000万两左右,源丰润倒闭前还有640万两,至12月初,拆款降至 60万两左右。

源丰润倒台之后,度支部电令大清银行紧急调运100万两白银至上海。12月11日,由两江总督张人骏出面,向汇丰、东方汇理和德华三家银行 借款300万两,年息7厘,期限6年,以江苏盐厘担保。

至1910年春节前,又有30余家钱庄倒闭。1911年初,盛宣怀就 任邮传部尚书,为打击袁世凯安插在交通银行的梁士诒系的势力,他开始核查交通银行的账目。

义善源的大股东李经楚是李鸿章的侄子,时任邮传部右侍郎、交通银行总理,帮理是袁世凯的亲信梁士诒。前面蔡乃煌提款时他以产业为抵押从交通银行借款287万两,并从全国各地分号紧急抽调资金,弥补移交官款后的亏空,暂时保住了义善源。

现在盛宣怀查账李经楚只好归还义善源从交通银行中拆借的款项,导致上海义善源总 号账面上只剩现银7000两。3月20日,义善源总号经理丁维藩试图利用手中掌握的各企业的股票向新任的上海道台刘燕冀借款10万两未遂。次日义善源倒 闭,负债1400万两。

源丰润、义善源分号遍布全国,它们的倒闭致使营口、北京、广州、重庆等城市陷入一片恐慌。

1910年初上海共有91家钱庄,受股灾影响倒闭歇业的达到48家,占总数的53%,亏欠款总额1933万两。

南京、镇江、扬州、苏州、杭州、宁波等六大经济重镇倒闭了18家著名钱庄和票号,受它们的牵连。除苏州外,上述五大城市的华商资本金融机构全部倒闭。

至此,这场风波一发不可收拾…

————————————————————

庄园里。严绍也没想到只是美国政府的一项限制令居然能掀起这么大的风波来,几乎半个中国的金融都被牵扯进其中。

“难怪在后世会有人说这场风波摧毁了清末过半的新政…”

就因为这么一场风波,全国的钱庄票号几乎倒了一半。

“老板,那我们要不要介入呢?”见严绍坐在主位上没有说话,李良坐在一旁轻声询问道。

虽然这场金融风波影响的主要是沿海地区,但对安徽的影响其实也不算小。有不少集团的生意伙伴和贸易对象都因为这次的事情陷入危境,若是没有人站出来拉他们一把的话结果可想而知。

只是这个时候想指望清廷恐怕是不太可能了。清廷这个时候已经被这件事弄的焦头烂额,哪里有能力去管他们。

而除了清廷外,有这个能力的恐怕也就只有严绍了。

伦敦的事情李良他们并不清楚。为了保密,这次的事情除了伊莱诺、卡特琳娜,严绍和陆瑛四人外,就只有特事科那些一同出行的人了解一些。

所以李良这些人并不知道严绍在这场风波当中赚取了一亿一千多万英镑。相当于今年清政府财政收入总和的四倍。

不过就算不清楚这些。也不阻碍李良对严绍的信心。

外界不清楚,他还是很清楚的。有在坦皮科的油田在,想摆平这件事对严绍来说还是很容易的。

摇了摇头,严绍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

解决这次的事情,挽救那些民族资本,这对严绍来说的确是件容易的事情。问题是如果没有了这场风波,清政府也就不会用川汉铁路和粤汉铁路做抵押从外国银行那里借钱。

清政府不这么做,历史上辛亥革命的先头战‘保路运动’也就不会发生。武昌起义自然也就不用想了,所以这个时候严绍也只能选择袖手旁观。

万幸。这个时候倒霉的并不只是中国一个国家。

“除了上海外,伦敦和日本那边的情况如何了?”

右手托着下巴,严绍看向了卡特琳娜,这方面的情况显然是需要问她。

“和上海差不多,伦敦那边泰晤士河据说每天都能捞出上百具尸体,东京湾内也是如此。另外和上海购买股票的主力是钱庄、票号还有个人不同,日本那边的大部分都是由财阀出面收购,所以这次日本方面损失惨重…”

“以三井、三菱为首的四大财阀,十三家中等财团和三十一家小型财团几乎都遭到了重创,在东京至少会有三分之一的财团、企业将不得不因此而关门倒闭,其他地区受到波及的财团也有不少,直接损失将达到两亿日元,间接损失恐怕更多,不过因为人力资源不足,所以我们也没法得到确切的消息…”

说到这里的时候,卡特琳娜和伊莱诺的嘴角几乎都露出一丝笑意。

因为在场没有其他人比她们更清楚这次发生在日本的金融风波根本就是严绍一手计划的,只是她们怎么也没想到效果会这么好。

不过也不奇怪,毕竟和上海不同,东京那边的买家大多都是一些财团。而且因为当时就只有陆瑛一家卖,且不知道她的手里究竟有多少股票,一些财团为了能一次多买些股票甚至不惜去借债…

刚开始的时候这些财团到也尝到了些甜头,毕竟在美国政府宣布禁令钱股票的价格还是节节攀升的。但谁知道美国人最后居然会在6月份的时候宣布禁令呢,结果直接导致橡胶股市的崩盘…

而且从某种角度上讲,这次日本的直接经济损失恐怕要比中国更大一些。毕竟这次严绍可是在东京卖出了差不多2000多万英镑的股票,换算成银元就是两亿多,和这时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差不多了…

一下子损失这么多,就是那些积累近百年的财阀也有些承受不了。

另一方面,对卡特琳娜居然这么了解日本那边的情况,李良他们到也没感到吃惊,毕竟他们也清楚卡特琳娜手里掌握的什么性质的力量。

————————————————————

见伊莱诺和卡特琳娜嘴边的笑意似乎有些藏不住了,严绍连忙在桌子底下用手拍了一下她们的腿,嗯,手感很不错。

示意她们两个注意别暴露后,严绍也用嘴形对两个人道。“他们活该…”

当初在向山差点被日本人给炸死,这个仇严绍可是一点都没忘记,毕竟那一下子实在是太悬了。要是严绍和那个当涂知县一样着陆的姿势稍微差了点,恐怕现在已经穿越到另一个世界去了。

哪怕直到今天,谈起当时发生的事严绍三人都有些后怕。

所以在严绍看来,他今天的报复实在是合法又合理。

毕竟这时日本的大部分财阀都和黑龙会有所勾结,当然,也有不是的,不过误伤总是难免的…

不过严绍也清楚一次亏损两亿多日元,日本的直接损失可能比中国要大一些。但是日本的恢复速度也不是中国能比的,毕竟日本已经开始进入工业化,而中国的工业却还不知道在哪呢…

这点从中国损失最大的几乎都是钱庄、票号,而日本那边却是财阀、企业就可以看的出来。

“对了,我还有件事情要交给你们办…”摸了摸下巴,严绍对望过来的李良他们道。“给我挑一批机灵些的人手出来,我要把他们送到南洋去…”

这么好的机会,错过这次可就很难再有第二次了…

————————————————————

多谢不吃肉的虎同学的提议~~~

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提议~~~

另外感谢ㄚ-辰呆和andy-zfh同学~~~(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