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四百七十二章 多元化

扩张之路 第四百七十二章 多元化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1:35 来源:笔趣阁

就在北京等城市都陷入庆祝的狂潮时,位于山东玲珑镇的战场上,覆盖着这里的却是浓郁的硝烟味道。

在国防军与日军阵地之间本来应该是空地的地方,这里早已被尸骸铺满了一地。而在尸骸之上,许多胳膊上扎着白布的国防军士兵,正在尸骸当中仔细的搜寻着…

不时的就会有几个士兵发出‘这里有一个’又或者是‘快把担架抬过来’的声音,然后就可以看见一些医护兵跑过去,对躺在地上的士兵进行诊治,或者干脆是叫人把担架弄过来,然后把人弄到担架上面去…

理所当然,他们救治的正是属于国防军的伤员,而在不远处的日军阵地,阵地内的日军士兵对此却是视若无睹,就好象什么也没看见一样。

这也是国防军与日军在作战的过程中,达成的一个小小的协议。

通常来讲,一支军队的作战能力主要还是看人的,不然的话,几万装备精良的部队被几百民兵级的武装杀的丢盔弃甲,甚至被俘获了数千人这种事情也不是没可能发生——————就比如严绍那个时代,某个名为伊拉克的国家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样…

当然,这个人并不只是指训练,还有作战意志等等,毕竟一支部队的士气如果跌落到极点的话,就算他的训练再好也没用。

不过如果两支军队的水平相当,又或者说是彼此相差不远。那么装备就会显得十分的重要…

眼下国防军能在山东压过日军一头,除了人数优势外,最重要的就是装备上的优势。没错。单论士兵的战斗力,或许除了少数的国防军精锐外,大部分的国防军都比不上日军。但是如果谈到装备以及火力的话…

十个日军或许是有些夸大了,但说三五个日军也比不上一个国防军的话,还是比较靠谱的——————这里面是在算上了机枪和迫击炮等火力之后。

就像上面说的,一支部队的作战能力首先看的是人,然后就是装备。

在人的上面。日军要比国防军强上少许,但是在装备上,国防军却比日军强出几倍。再加上国防军又是在本土作战。天时、地利、人和,三样除了天时之外,基本上全都占齐了,另外蔡锷和蒋百里也不是无能之辈。而是这个时代中国最优秀的指挥官。

自然。论指挥能力的话,蒋百里偏理论了些,但有了蔡锷这么一个实战派在一旁后,两人发挥出来的能力却绝对不是1 1那么简单。而且两人的私交十分不错,也不必担心彼此产生矛盾,导致一些其他的问题…

除此之外,彼此之间兵力上的差距,还有这段时间不断遭遇的挫折。都极为严重的打击了日军的士气。

话虽如此,但是寺内正毅毕竟也不是一个无能之辈。何况他手底下还有七八万日军存在。这些日本人也都不是些贪生怕死之辈,陷入这种绝境之后,他们内心深处的疯狂反而被发挥了出来,打仗时也是悍不畏死,反倒给国防军制造了不少的麻烦。

而且眼下国防军虽然占据了不少优势,但是十多万近二十万的部队,有相当一部分都要驻扎在山东各地,真正能拿来对付寺内正毅的也就十多万人,优势是绝对的,想要吃下眼前这支日军却不是那么容易。

这些日子下来,国防军虽然发起不少攻势,但是日军也不是没有进行过反击。只是在陷入困境之后,次数稍稍减少了一些。

然后,问题就来了…

————————————————————

首先打仗肯定是要有伤亡的,区别只是多少。

比如说山东这边,打了这么长时间彼此的伤亡大概在四五万的样子。虽然不像马恩河战役一样,一下子弄出了近五十万人的伤亡数字,但在远东这片土地也算是一场规模不小的战争了。

说起来双方的兵力加在一块也不算小,但和马恩河战役相比明显就差了许多。毕竟英法和德国在马恩河可是集中了近两百万的兵力,而中日加在一块也才二十五万,甚至还不到欧洲那边的八分之一。

再加上双方打的都很小心,不像欧洲那样,是属于生死存亡的,连带着伤亡也就小了很多。

但就算再小,能毕竟是四五万人的伤亡数字。

而且在发起攻势的途中,有许多士兵都倒在了冲锋的路上,其中一些并没有当即死亡,而是受了重创行动不便。而在发起攻势的部队撤回时,由于没有发现亦或者是当时的情况不便,那些受伤的士兵也只能遗留在原地。

最初的第一次攻势,其中有不少日军士兵就是因为这样最终因伤重不治而死亡。

后来国防军这边也有不少,毕竟日本人不是软柿子,虽说装备要比对方强出不少,但想简单的就打垮对方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一来二去的,双方都有不少士兵因为这个原因被遗留在战场上。

这时的日本人还不像后来那样不把自己人当人看,蔡锷和蒋百里他们更是如此。所以在获取了严绍的同意之后,蔡锷、蒋百里等人和寺内正毅达成了一个协议。

每天的正午12点钟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停战时间。

在这个时间双方不可以主动开火,同时也可以派人到战场中央去搜寻幸存者,但是人数必须要有限制,不能超过一百人,而且必须要佩戴特殊的标志表明身份,诸如此类…

这种事对双方都有好处的,毕竟让士兵在战场上在无人看顾的情况下痛苦死去,无论是蔡锷亦或者是寺内正毅都不愿意看到这一幕。

所以尽管日军的少壮派当中有不少人反对。但是这一项还是被执行的比较顺利。

每次看到有大量的日军伤兵被自己人从战场的中央台下来,寺内正毅和神尾光臣都有些欣慰。然而就算如此,对于接下来该怎么办。寺内正毅却一点头绪都没有。

眼下他最希望的就是能尽快撤回日本,但很明显,日本本土是不会同意他的要求的——————或许大隈重信他们还能稍微考虑下,但是山县有朋,如果战事失败,对他们这些派阀的人打击可是很大的。

至于援军,暂且不提日本本土暂时根本组织不出寺内正毅所要求的那么多援军。就算能组织出来,有了前车之鉴,他们也未必敢把人再派过来。毕竟一次三四万人的伤亡。哪怕是对日本人来说也是难以承受的。

而且根据他们从中国得到的情报,原本驻扎在上海和福州的中国舰队如今也已经有了蠢蠢欲动的意思。看样子在日本舰队遭到了两次重创以后,萨镇冰和刘冠雄等人已经有了北上报‘日清海战’一箭之仇的想法。

只是出于多种顾虑,所以没有得到严绍的许可罢了——————严绍是知道的。现在的日本舰队已经没太多实力了。里面除了一个‘比睿’号外,基本上都是些老舰,眼下日本舰队的未来在于本土正在建造当中的两艘‘金刚’级战巡舰和两艘‘扶桑’级超无畏舰。

除非能把这四艘也给收拾了,不然即便是把现在的日本舰队来了个全军覆没,日本人也有东山再起的资本。何况在日本人的手里还有一艘准无畏舰‘摄津’舰,再加上一个‘比睿’号,还有其他大大小小的舰只和训练有素的指挥官、舰员,即便是纸面数据占据优势严绍也不愿冒险。

毕竟在纸面上。刘冠雄他们的优势并不是特别大,优势甚至还没有英国皇家舰队对德国公海舰队的大。而且舰队里面还有很多服役不到一年的新兵。真打起来的话,暂且不提能不能赢,损失肯定是少不了的。

眼下海军可是他的心肝宝贝,他可不愿意为了一场必胜的战争,弄出些不必要的损失来…

————————————————————

“这场战争,最终的结果会是如何呢…”看了眼头顶上的太阳,寺内正毅喃喃得道。

或许他的心里有着诸多办法,但是面对着对方的绝对性优势,即便是他的办法再多也没用。毕竟他手里的可用资源实在是太少了,本身更是被困在从玲珑镇到龙口湾这并不是很大的地方里。

不过和寺内正毅心中的茫然相比,蔡锷他们的心情就显得不错了。

与此同时,尽管欧洲和山东正打的十分激烈,但是对于上海等城市来说却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

更确切的讲,对于这些城市里的商人们来说,或许这场战争打的更激烈一些才好。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雨石集团已经重新选定了发展方向。

受限于过去严绍所言的,不能过度干涉到国内的资本发展。所以雨石集团除了维持着对‘棉纺织厂’的投资之外,其他方面的投入一直都维持在了原有规模上,像水泥等投入较小,获利较大的行业,雨石集团一直都没有涉足,甚至就在前不久,伊莱诺还主动把集团下辖的一家洋灰厂给卖了出去——————也就是严绍刚刚在安徽创业时创办的一家。

这家洋灰长当初严绍究竟花了多少钱就连他自己也忘了(其实是买棉纺织厂设备的时候,英国人顺便送的),不过这些年来这家洋灰厂的效益虽然不错,可是规模却因为严绍的限制而一直都没有扩大。

多年下来,对于雨石集团来说,这家洋灰厂已经越发的可有可无。

跟着一样的还有机器磨面厂等等,所以只是简单的吩咐了几句,这几家工厂便以比较合理的价格卖给了别人。

不过就像前面说的那样,在抛弃了些可有可无的项目之后,集团也重新选定了新的方向。

首先就是极为重要的重工业,在雨石汽车的全球份额又提高了一些之后。汽车厂的生产能力也被扩大了一番。跟着一起得到扩大的还有机器厂、发动机厂等,另外位于马鞍山的向山铁厂也再次进入了扩建当中。

之后就是造船业,原有的芜湖造船厂规模虽然不错。但是限制毕竟太大了,长江水道也不允许较大规模的船只航行,所以芜湖造船厂建造的船只就只能维持在5000吨的排水量上下。

这个数字当前或许还没什么,可是将来恐怕就不行了。

所以在经过一番考虑之后,伊莱诺又在上海也办了一家造船厂,并且投入了巨额的资金。目前造船厂已经开始动工,并且有望在两年之内完工(24小时不停工作的情况下)。而只要造船厂竣工,依着伊莱诺她们的要求,这家造船厂将会成为远东。甚至是亚洲最大的一家造船厂,技术水平也有可能会成为全球最高的一家。

除了这些外,在比如棉纺织机器设备的工厂外,伊莱诺在其他方面也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展。

比如说家电业。如冰箱、空调和洗衣机等。在严绍的那个时代,虽然家电业已经不像过去那么蓬勃,但是在这个时代,这却是一个新的领域,在这个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好处究竟有多大也就不用多说了,毕竟这个时代可没有个人电脑或者是手机。

除此之外还有光学,也就是照相机。

话说回来。这些在这个时代其实应该算入奢侈品,毕竟寻常老百姓能买得起这个的可没几个——————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东西也等于是专门对外出口的。

除了这些外,其他的如服装、家具等,雨石集团也都开始涉足。

另外在严绍的授意下,汽车厂已经开始生产摩托车,伊莱诺也新办了一家自行车厂,用来满足国内对自行车的需求。而在国内的人均收入还无法购买汽车的情况下,自行车显然也是一种比较不错的代步工具。

之后还有化妆品等,甚至就连运动鞋领域都开始涉足,像是普通的球鞋(篮、足球和网球等)、休闲鞋和慢跑鞋之类——————严绍可是很清楚,在后世运动产品究竟有多赚钱。虽然现在国内的市场还没有培养起来,但总归有成熟起来的那一天。

事实上这个时代,运动品牌已经诞生了。

就比如说我们都很熟悉的新百伦,也就是nb(new balance),就是于1906年,由william j. riley在美国马拉松之城波士顿创办的。

另外还有索康尼,也就是saucony,也是在1898年,由一家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kutz镇,由一个取了一条小河名字的鞋厂在小河畔创办的,这条小河的名字就叫saucony。不过他涉及运动鞋却是在许多年之后。

除此之外还有布鲁克斯(brooks),是于1914年创办。

顺带一提,这三家也就是后世慢跑鞋的四大品牌之三,剩下那一家是一个叫亚瑟士(asics)的日本品牌,还需要好多年才能登场。

顺带一提,在运动鞋的商标问题上,伊莱诺曾经苦恼过很长一段时间。严绍也曾经因此头疼过一段时间,最开始的时候,他曾经想象后世的耐克一样,弄一个‘?’,后来则是想着要不要弄个三叶草亦或者是李宁啊什么的。

但是抄袭了这么长的时间之后,严绍也觉得自己应该做做创新了——————总要给后世那些人一条活路吗。

所以最终严绍选择的是如今中国的国旗‘赤底龙旗’当中的那条龙,这条龙是严绍弄出来的,所以也算得上是创新。

只是严绍怎么也想不到,许多年之后,这条‘龙’居然成为了雨石集团的商标。而雨石集团也成为全球唯一可以拥有这个商标的商业机构,这点在后世自然是引起了不少的非议。但是考虑到严绍对整个国家的贡献,最终雨石集团及严绍的后代还是得到了保留这一商标的许可和权力…

需要说明的是,严绍还兼任了一下雨石体育用品公司的运动鞋造型顾问。这么多年下来,他对这类设计其实也有些经验了。再加上又有着后世的目光,所以做这个到也称职。而且经由严绍设计的那些运动鞋,虽然因为战争的关系。愿意买的人并不是很多,但因为新颖的造型而对其关注的人到是不少,尤其是在一些商店的橱窗外面,总有许多小孩子喜欢站在那里用亮晶晶的眼睛注视着——————就如当年的严绍那样。

除了上述的项目外,雨石集团投入最大的应该就是‘飞机’了。

目前全国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就是由雨石集团投资的。不过这家飞机公司除了拥有制造战斗机的能力外,在新兴的客机等方面也有很大投入。甚至已经开始设计第一款客机——————虽然以严绍的眼光来看,还简陋的很。

总的来讲,这第一款飞机和这个时代的双翼飞机没什么区别。最多也就是体积放大了一些,后排的座位上能坐上去的人更多一些。

而且飞机的航程也非常的短,这点和同时代的飞机没什么区别。在严绍看来,这飞机与其说是客机。到不如说是观光飞机。

不过有个开始总是好的。而且据说陆军的人对这种飞机也比较有兴趣。到不是说陆军的人想坐这种飞机上天逛两圈了,只不过前段时间山东战役阶段,陆航的人在出击时总喜欢带上一两发105mm榴弹炮的炮弹,而且还取得了一定的战果。

所以陆军的人正想着,能不能把这种观光飞机改造一下,改成一种专门投放‘炮弹’的飞机,也就是所谓的轰炸机,对此飞机公司方面显然也有很大的兴趣…

————————————————————

资金。这个是雨石集团从来都没有考虑过的问题,因为凭着在墨西哥的油田。还有简直就是下金蛋的汽车公司,严绍和伊莱诺她们根本就没有考虑过钱的问题。

也因此,在进行了一番规划,并选定了新的发展方向之后,雨石集团已经果断开始抛弃除了‘棉纺织业’外的所有初级工业,开始涉足家电和奢侈品等…

不过愿望虽然很美好,但实际上这些市场哪怕是在全球范围也不是特别的成熟,想要赚钱的话,恐怕还需要很多时间。幸好严绍有足够的耐心,而且也不必担心资金的问题,所以一点也不担心。

总的来讲,除了原有的一些项目之外,目前的这些新项目,基本上没有一个是能赚钱的。尤其是在眼下的这种大局面之下…

在上海,由于欧洲战争需要大量的资源,不知多少欧洲人正挥舞着他们的支票,从中国购买欧洲战争急需的物资。数目之大,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而由于先前的三亿元贷款的关系,眼下的中国也比原来的历史当中多了许多工业能力。所以无论是初级工业产品还是原料的出口,都要比历史上的大,本来那些还在担心怎么赚钱的新兴资本家们,顿时因为这场战争赚了个盆满钵盈…

国内不少本来没打算投资实业的人也因为这一刺激,纷纷开始投资兴办实业,甚至就算现在银行已经停止贷款了也没关系,大不了自己筹钱来办…

其他正在动工当中的工厂,也纷纷加大投入,务求能以最快的速度完工、投产、赚钱…

唯有雨石集团新投入的那些项目,在这一时期可以说一文钱都没赚到,甚至略微出于亏损状态。毕竟你总不能让协约国的士兵穿着运动鞋上战场,可以说对于如今的欧洲来说,这些‘奢侈品’是最没用的。

不少关注着雨石集团的评论家,也认为伊莱诺没有把钱投入到欧洲急需的行业上,而是把钱投入到这里是一种不智的行为,一些人甚至完全不觉得这些行业有什么潜力可言…

嗯,单以现在来看,或许的确如此…

但未来的事情,谁又能说的准呢?(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