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三百七十三章 开诚布公

扩张之路 第三百七十三章 开诚布公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1:35 来源:笔趣阁

在几名随从的陪同下,蔡锷脸色难看的从北京一家西医院里走了出来。

从始至终,蔡锷都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虽说在严绍那里经过一番检查后,已经确认他患有肺结核,但是他和严绍毕竟认识的时间不长,对严绍的为人也不是很了解,再加上彼此之间从某种角度上讲还有一定的利益摩擦,如果说严绍突然把他抓过去检查一番,然后说他有肺结核他就信了,那他也不是蔡锷了——————何况那天的检查也太离奇了些,严绍说担心他的身体,找了几个医生来检查,然后就检查出了肺结核这样的病,这实在是太奇怪了。

再加上蔡锷本人在北京也有不少的关系,所以只是稍稍迟疑了一下,蔡锷就带着部下到北京的几家医院检查一下,看看是否真的和当初在总统府时一样,自己的确是患有肺结核。

结果连续四五家西医院的检查几乎全部一致,之所以是几乎,是因为在其中一次检查当中当时的医生把蔡锷的症状弄成了梅毒,后来才发现弄错了…

这时的蔡锷还不是历史上的时候,在历史上蔡锷被袁世凯骗进了北京,为了麻痹袁世凯,蔡锷不得不在青楼楚馆之地流连,结果当那个德国庸医检查说蔡锷患有梅毒的时候,就连蔡锷自己也不敢说自己就真的没有染上这类病…

可是现在袁世凯已经下台,蔡锷也没有像历史上那样被困在北京。本身还是比较洁身自好的,自然就没有染上这种病的可能。

而且既然蔡锷没有被困在北京,自然也就不可能认识小凤仙。也不可能像历史上一样弄的和小凤仙的故事人尽皆知,那些西医院的医生们也因此不可能会因为这些流言做出了那个德国庸医一样的误判(话说是谁说大德意志医学力世界第一的?),于是也就得出了正确的结果。

连续这么多家西医院,不可能真的骗自己——————至于那个梅毒的,如果那真的是真的是真的的话,那蔡锷宁可他们是在骗自己。

虽然肺结核并不是什么绝症,但在这个时代绝对是一种不好医治的疾病。所以一时之间就连蔡锷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万幸的是那些医生的话和严绍家里那几个差不多,都是发现的较及时。只要好好诊治不会出问题一类的…

“看来,也只能遵从医嘱了…”这么想着,蔡锷长长的叹了口气。

他怎么也想不到跑了一趟北京,居然得出了自己已经身患肺结核这种事来。现在他还真不知道来北京究竟是件好事还是坏事了…

“或许是好事吧。毕竟早发现总比晚发现要强的多,而且正好借着这次协商的机会,把云南的事务妥善处理一下…”心里这么想着,蔡锷挺了挺胸膛,然后朝着住处走去,他打算到严绍那里去一趟。

————————————————————

蔡锷才刚跑到北京那些西医院里检查,严绍就已经知道了这件事。

虽说蔡锷不信任自己的态度很明显,但严绍到是没想过要生气。

“也不奇怪。毕竟才见面刚没几天,忽然之间就让人家信任我。怎么想也是没可能的事情…”严绍毕竟已经30岁了,绝不可能会像年轻的时候一样相信任何人都会无条件的忠诚于自己,所以对蔡锷的做法到是非常理解。

或者说如果他和蔡锷有了一样遭遇的话,说不定也会和他做出同样的举动来。毕竟自己被一个才刚认识没多久的人请到家里,然后那人就让许多医生替自己检查,这些医生还说自己得了和绝症差不多的疾病,如果严绍真的义无反顾的相信了这些话,那他就是天底下最大的白痴…

当然,严绍能对蔡锷这么宽容,和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恐怕也有许多关系,事实上对于人才严绍向来是很宽容的——————不过对那些不能为自己所用的人才,严绍的手段就显得比较狠辣了…

至少在眼下,在严绍看来蔡锷还是可以争取的。

而对伊莱诺和卡特琳娜她们来说,只要蔡锷还没有威胁到严绍的安全,她们也没功夫去管蔡锷究竟做了些什么。

“对了,设备的外购已经办的怎么样了…”稍稍沉吟了一下,严绍抬头看向了黄浩。作为实业部长,这件事严绍也只能询问他…

“已经有眉目了…”黄浩正色道。“铁厂方面,由于还需要弄清楚开采地点铁矿的品种,所以暂时还没有动作,不过其他诸如化工或是开采等产业,现在已经和各国洋行达成了协议,尤其是开采煤炭及铁矿所用的设备,现在已经在俄国、意大利和荷兰等国装船,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送到…”

“还有从德国进口的兵工厂设备,现在德国人那边也在准备当中,预计在明年1月之前应该可以发货…”

“至于英国人和法国人那里,英国人那边海军部的人正在和他们谈着有关造船厂的事情,似乎有许多细节要谈的样子,法国人那边由于项目太多了,恐怕也需要多一些时间才行…”

严绍点点头,就目前而言,总的来说大致上还是比较顺利的。

虽说和各国的协议已经达成,但目前毕竟还只是协议而已。何况那些设备也是需要经过实地勘察开可以的,比如说铁厂,如果闹的和当初的汉阳一样就麻烦了,所以必须要经过细致的勘察才可以。

与之相比,开采和兵工厂的设备就简单的多了。

前者的话,只需要知道大致情况就没问题,后者的话则有安庆兵工厂作为对照,一切只需要以安庆兵工厂为基础就可。

至于造船厂就更简单了。毕竟这时英国的造船业可是世界第一,且造船厂和兵工厂没什么区别,英国人当然不可能会不知道该怎么做。

顺带一提。除了现有的各口径迫击炮和75mm口径火炮外,现在安庆兵工厂已经试制出了105mm和150mm两种口径的火炮,尤其是150mm口径的,到了这一口径无论是加农炮还是榴弹炮都称得上是‘重炮’了,这对严绍来说也是一个喜讯。

只不过在产量上面,稍稍的有那么一点悲剧。

尤其是150mm榴弹炮,按照兵工厂方面的说法。一个月的产量大概也就只有三到五门而已。三个月的产量加起来,也就足够装备一个重炮营的…

也正是由于在这方面的突破,所以计划中的那些个兵工厂。全部要求拥有制造105mm和150mm两种口径火炮的能力。

同时兵工厂也向德国方面购买了210mm加农炮和210mm及240mm榴弹炮的图纸,只是什么时候能造出来就很难说了,毕竟很多东西并不是有个图纸就能造出来的,也需要有一定的基础才行。

至于更大口径的火炮…

就目前来说对国防军而言。这三种口径似乎已经足够用了。再大的火炮,虽然看上去似乎很威武,但实战能力的话恐怕就相对有些…

————————————————————

在同严绍谈完公事后,黄浩离开了庄园。

也就是这个时候,蔡锷的车子正巧驶进了这里。

“蔡都督?”见到蔡锷,黄浩有些奇怪。“今天怎么有功夫到总统这里来?”

“我有些事情要找严总统谈一下…”温和一笑,蔡锷如此说道。

“这样…”黄浩点了点头,也没有多问。毕竟他是实业部长,这方面的事情和他还真没多少关系。他也没兴趣问…

另一方面,听到蔡锷来了严绍也有些奇怪,摸不清他究竟是为什么来的。

“松坡兄,您这是?”

看着走进房间的蔡锷,严绍有些奇怪道。

“没什么…”走到严绍的对面坐下,蔡锷正色道。“我这次来只是想和总统您开诚布公的谈一谈…”

“谈什么?”严绍有些好奇。

“就谈政治协商后,总统您打算怎么对这个国家改革吧…”沉吟了一番后,蔡锷直截了当的道。“现在全国到处都是军阀,就连我蔡锷也算其中之一,所以我想知道总统您到底想怎么办?”

如果是过去,或许蔡锷还不会这么直接的问出来,但是现在他已经被确诊为患有肺结核,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怕是没法继续执行公务了。也就是说如果他不想死的话,怕是给有一段时间离开政坛了。

作为一名军人,蔡锷对这个国家的前途是很关心的,自然想了解一下严绍心里的想法,必要的情况下,他也可以在离开之前给予严绍一些帮助,当然,如果彼此的意见相反的话,那蔡锷也不会顾惜自己这条性命…

“这样…”本来有些事情严绍是打算拿到会议上说的,不过既然蔡锷问了,那他也不介意开诚布公一番,毕竟他也是严绍重视的人才。“按照我的想法,就是彻底取消现有的都督这一职位,相信松坡兄也很清楚,在一省政府内有都督这么一个存在是很荒唐的,既掌管政务又掌管军队,省内的财税几乎都被用来养军队,弄得中央政府的国库甚至能饿死老鼠,差点就连军队都养不起,还给借款才能维持政府的运行,这难道不荒唐吗?”

“而且百里兄应该已经和您说过我的想法了,我打算在取消都督一职后,让每个省只留下一个省长,只有管理民生及省内政务的权利,而与军队彻底无关,就好象现在福建的高登鲤一样…”

“至于军队,则由国家统一管辖,这样将来即便发生什么大的战事,国家也有足够的能力来应付…”说到这里的时候,严绍目光一闪。

“另外如松坡兄这样的地方人物,则可以选择是继续留任于地方做一个造福于民的省长。或者是做一个保卫国土的军人,但只能选择一个,像过去那样两样都选是不可能的了…”

“除了这个问题上。关于税收等方面也将进行改革,所有什么都和现在的安徽一样,彻底取消厘金等苛捐杂税,使百姓可以在一个较为轻松的环境下生活…”

“当然,并不是所有税收都将归于国有,按照我的设想,税收将会化为国税和地税两种。也就是国家税收和地方税收的意思,并具体划分了国家税与地方税的收入来源,同时由于现在政府的财政非常的………可怜。所以当国税与地税互相冲突的时候,将优先保障国家在税收上的利益,同时,国家与地方两税划分后。各自自行整顿。不得添加附加税,唯所得征收附加税,但不能超过正税的20%。新税实行时,凡旧税收入与之相抵触的部分,应即废止,性质相同的捐税,应即归并…”

“把重点放在政务和财税上面?”

“当然。”严绍理所当然的道。“地方本来就不应该拥有可以与中央政府抗衡的武装力量,因为这很容易导致军阀割据的情况下。现在的中国就是如此,或许将来中国会有地方自治的一天。但绝对不能是现在,至于财税………军队可是需要用钱去养的,只要地方上的人没了收入,自然也就闹不出什么花样来...”

枪杆子里出政权,对于这计划在如今的中国,或许严绍是体会的最深的一个。

与此同时,蔡锷也点了点头,他本来就是那种不赞同军人干政的人物,历史上甚至还因为这点而主动从政党之中退出,因为他觉得如果军人参与政治的话,最后就会变成像今天这样…

只可惜,在严绍原来的那个历史里,他的这点努力基本没用。

而在现在的话…

军人固然不可以干政,但是加个党派还是没问题的,只要他别在服役期间为自己的党派牟利就可以,如果这么做的话,也简单,立即开出军籍…

————————————————————

之后或许是见蔡锷对财税一块有兴趣,严绍也把自己打算在政治协商会议上要说的话先说了出来。

除了把税务分为国税和地税两块,避免国家与地方发生冲突外,严绍还打算整顿一下税制,首当其中的就是前段时间闹的沸沸扬扬的关税。

关税的重要性有多大谁都知道,同样,也只有掌握了关税,才能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以及国内实业的发展。毕竟如果在关税上没有保障的话,国内的实业家是很难和洋人竞争的。

历史上关税自主后,中国的关税收入从1928年的1.04亿中国银圆,上升到1931年的顶峰数字3.38亿元,可以想象这是多大一块收入…

除了关税外,还有盐税。

不过这个相对就比较麻烦,因为这时盐税大多都在洋人手里,所以严绍也只能满满的把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拿回来,就好象关税与驻军权的问题上一样,一步一步的来,现在的中国还没有与列强抗衡的实力,严绍也只能如此…

万幸的是,如果历史没出错的话明年应该就是一战了,到时严绍的机会将会有很多,运气好的话甚至能和日本一样翻身做地主,从债务国变成债权国…

尤其是严绍本身…

手里大把的钱没处花,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花出去…

另外除了上述这些外,还有开征新的税种等等,比如说遗产税和个人所得税。这样可以在减少了大部分的苛捐杂税后,进一步增加国家的收入…

最后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整理公债…

从前清到北洋,两个政府留下来的烂摊子全都要由严绍来收拾,而严绍也必须要收拾好这个烂摊子,所以公债必须要进行一番整理…

————————————————————

听完严绍的阐述后,蔡锷默默的点了点头。

这番话暂且不提是否正确,至少现在蔡锷还没法找出什么缺陷来。如果说是换了来北京之前,蔡锷肯定是要好好观察一下,但是现在他的身体已经患上了肺结核,怕是需要尽快接受治疗,所以…

“既然如此,在稍后的政治协商上,蔡锷将会支持总统,至于蓂赓(唐继尧)那边,他已经是贵州都督了,我也没办法指派他什么,不过我还是会尽力劝说他支持总统的…”说到这里蔡锷叹了口气,从当初唐继尧宁可违背他的命令也要拿下贵州,他就知道唐继尧是一个功利心很强的人,让他选择放弃都督一职而去做一个省长或是个纯粹的将领,他真的不知道唐继尧是否会接受。“这大概也是我唯一能替总统做的事了…”

听出蔡锷话中的去意,严绍稍稍有些吃惊的道。“怎么,松坡兄您打算走?”

“没错…”无奈一笑。“患上这种病,我也只能找个地方安度晚年了…”咳,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找个地方好好休养或许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也是成功率最高的办法——————尽管就算这样成功率也没多高,而且这种生活也的确很像是安度晚年。

“这………就算是患上肺结核也没必要走啊,松坡兄完全可以留下来,嗯,承德的避暑山庄现在空下来了,松坡兄完全可以去那里…”说到这里严绍陈恳的道。“我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得到松坡兄的帮助,还请松坡兄能留下来帮我…”

听到严绍这么说,在看到他诚恳的样子,蔡锷微微有些动容起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