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三百六十三章 蔡锷

扩张之路 第三百六十三章 蔡锷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1:35 来源:笔趣阁

“关税自主,抵制日货!”

“还我公义,还我主权!”

就在准备中的新政府正在与列强商谈着有关撤裁厘金,以及取消在北京和周边地区的驻军还有关税的问题时,全国各地突然相继爆发了游行活动,要求列强归还中国在关税等方面的主权。

游行活动爆发的很突然,基本上前一天各地还在讨论着有关国社政府与列强关于驻军和关税的事情,第二天各地就爆发了游行浪潮,而在爆发浪潮之前甚至就连一点征兆也没有…

同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各省军阀在游行浪潮爆发后也只能保证省内的治安,而对这些游行却毫无办法。这在让列强在舆论上变得很不利的同时,再一次深深体会到一个强有力政府的重要性。

至于国社政府这边,尽管付修明等人有些不满,但这场游行浪潮的确是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不少官员更是认为应该借此机会正式与列强进行关于驻军及关税方面的谈判…

自然,区区的游行对列强来说其实也没太大用处,毕竟游行的只是中国的百姓,又不是他们国家的,但是影响总是有一些的…

尤其是在游行掀起的时候,也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的消息,声称这次的谈判里只有日本一个国家反对撤裁驻军和归还关税自主权,结果抗议的浪潮顿时将目光对准了日本…

在消息传出后,不少百姓及商家都对日货拒买甚至是拒售。虽然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但这时日本差不多一半的对外贸易都在中国,哪怕销售量只降低了1%对日本来说都是巨大的影响。所以活动才刚刚开始,在上海等地的日本洋行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问题是现在不只是日本人,就连其他列强也没办法,毕竟人家老百姓拒绝购买其他国家的货物,你总不能强迫人家购买吧?何况人家不买日本的货物就只能买其他国家的,这对列强来说也是件好事…

再者现在新政府还没有组成,袁世凯又已经下台。就算他们想交涉也不知道该找谁…

没错,严绍的确是现在中国的实质统治者,但他毕竟还没有正式接任不是…

————————————————————

种种浪潮虽然无法影响到列强的根本。但对谈判的事情却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所以尽管这个时候新政府还没成立,但是双方却已经开始筹备起了有关关税及驻军的会议,讨论关税和驻军的问题。

甚至就连日本人,本来极不愿意的他们。也因为中国内地的反对浪潮而不得不点头答应。

没办法。大势所趋,就算日本人不答应,只要其他国家的列强答应,单凭他们自己也无法决定什么。毕竟这个时候对华贸易最大的是英国,而日本只能排第二,如果排在第三位的美国及德国、俄国和法国等都同意的话,只有他一个反对不但不会有任何好处,反而对日本的对华贸易会产生极恶劣的影响——————这一点从已经有百姓反对购买日货就可以看的出来了。所以对他来说眼下到不如主动加入进去,然后想办法搅和一下。最好是能把这个会议给搅黄了。

顺带一提,这么大规模的抗议浪潮当然不可能是百姓自发的。虽说当时大江南北都在讨论这个问题,但毕竟才刚刚开始而已,尚处于讨论阶段,想要达到大规模抗议游行的程度没有一两个月几乎没可能,而且还需要传出些刺激人的消息出来才行…

会变成这个样子,完全是因为各地的特事局在搞鬼…

首先谈判的事情就是严绍刻意传播出去的,对此列强并没有怀疑,毕竟严绍谈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会传出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何况这件事在国社政府内也不是什么秘密。

而从与朱尔典等人会谈开始,严绍就已经让特事局的人在各地准备。至少在他看来如果想要谈判成功的话,那么舆论上的助力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现在看来很成功,同时借着这次的机会还转移了皖系的视线,可称得上是一石二鸟…

————————————————————

云南,昆明…

与其他的省份不同,这时的云南局势相对还是比较稳定的。

在这么一个时代稳定的局势要比什么都重要,因为稳定的局势就意味着当地政府不会随意增加一些苛捐杂税,自己的家门也不会受到当地那些兵痞的骚扰,更不会因为发生在附近的一些冲突而被殃及池鱼…

同样,稳定的局势也就代表着较好的民生,因为只有在稳定的地区工商业才能得到稳步发展,而在一个混乱的地方,这些都是无法想象的…

“将军,您在看什么呢?”

云南都督府内,云南都督蔡锷正在看着一封书信,见此情景刚刚走入房间的罗佩金有些好奇的道。

罗佩金,这个名字在历史上被提到的次数恐怕不多,然而实际上他却是蔡锷最铁杆的支持者之一,同时也是云南重九起义的领导者之一。

1911年(宣统3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罗佩金随蔡锷、李根源、唐继尧参加了革命派发动的重九起义。云南军政府成立后,罗佩金任南征总统官、南防总司令、军政部长。1912年(民国元年)8月,罗佩金被北京政府授为陆军中将。1913年(民国2年)1月,出任云南省民政长。同年10月,罗佩金的父亲逝世,罗佩金辞去民政长职务,回到家乡。

1915年(民国4年)袁世凯称帝。罗佩金同云南省反袁势力的中心人物蔡锷、唐继尧秘密联络,随后参加了同年12月25日开始的护国战争。罗佩金任护**第1军总参谋长。辅佐第1军司令蔡锷出击四川。罗佩金将家产献给云南殖边银行,以支援护**的组织及运营。

可以说,自从唐继尧到贵州当都督后。罗佩金已经成为蔡锷最倚重的人…

自然,本来还有一个李根源的,不过当时蔡锷支持的是袁世凯,而李根源支持的则是孙中山,双方有着较为严重的对立。所以在1912年8月的时候李根源便辞去了云南军政府内的一切职务…

这时蔡锷正在那里聚精会神的看着书信,听到声音后回头一看是罗佩金顿时笑道。“没什么,是百里的书信而已…”

“哦?”

听到蔡锷这么说。罗佩金有些好奇的走了过去。

关于那个蔡锷、蒋百里等人包揽日本前三的传言………咳,这里就不多说些什么了,不过实际上由于蔡锷和蒋百里是同龄。也就是同一年出生的关系,所以两人到称的上是莫逆之交,平时也都有些书信往来。

“上面写的什么?”

罗佩金好奇问道,毕竟是蒋百里给蔡锷的书信。他总不好直接看上面的内容。不过从他进来后蔡锷一直都没把书信收起来可以看的出来。这封书信上的内容并不是什么秘密,至少不是什么他不能知道的秘密,所以他也有些好奇的问了起来。

“没什么,只是他在安徽的一些见闻而已…”说着蔡锷笑了笑,将里面的一些内容说了出来。

————————————————————

在严绍启程北上后,受他重视的蒋百里并没有跟着一起北上,而是在安庆周围扎下了根。

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严绍许诺给他的一万八千多人已经到货了。也就是说,现在蒋百里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打造一支部队了。而根据严绍曾经和他说过的话。他将来的前程如何也全都看这支部队的了。

所以在这一万八千多人被送到安徽后,蒋百里便直接在军营里扎下根来,每天都在依着自己的方式来训练这支部队。

同时安徽方面也都很清楚,眼前这个叫蒋百里的家伙似乎很受严绍的重视,所以在各方面也不敢刁难。无论是军饷、伙食又或者是军械等方面都和其他的国社军一样,这自然让蒋百里十分满意。

给蒋百里的都是原来北洋军的战俘,本身就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只用了很少的时间蒋百里就让部队恢复了一定的战斗力,而在解决了这部分的问题后蒋百里也总算是有功夫写些书信给自己的莫逆之交了…

蒋百里会给蔡锷些书信当然不是为了炫耀,虽说他现在已经是个师长了,但也不可能比当着都督的蔡锷更厉害。

他这次给蔡锷写信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是告知自己在安徽的情况,再就是在安徽的诸多见闻,还有一个原因则是…

袁世凯…

历史上蔡锷对袁世凯是十分推崇的,并认为他是唯一能带领中国的人,也是这样他才会在二次革命时服从袁世凯的命令,出兵平定四川发起的叛乱。

然而二次革命的经历却让袁世凯担心起地方的实力派,并将其与尹昌衡一起被骗入北京。不过蔡锷的待遇还是不错的,毕竟他一直都很服从袁世凯的命令,而袁世凯也的确打算重用他,只是因为称帝的事情才搞砸了一切。

至于尹昌衡,这位可就倒霉了,由于不愿服从于袁世凯,差点挂掉,最后好不容易才活了下来。

不过现在二次革命并没有发生,袁世凯也在称帝之前就已经下台了,那么蔡锷是否还会对袁世凯有所怀念也就很难说。

(这里要说明一下,在二次革命的时候尹昌衡虽然是四川都督,但是却并没有被卷入二次革命当中。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作为四川都督的尹昌衡当时正领兵在西藏平叛,当然没法参与二次革命了…)

蒋百里会给蔡锷来信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说实在的,现在他对严绍可说是满意极了。不只是因为严绍对他的重视。同时也是因为他在安徽见到的一切。

在安徽的这段期间蒋百里除了在军营里练兵外,也没有忘记在安徽的一些城市走走,看看这里的民生情况。尤其是当涂和芜湖两座城市,作为严绍起家的城市,这里的变化绝对要比安庆更大。

而在到了芜湖和当涂后,两座城市也给蒋百里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尤其是那座芜湖新城…

严绍当初不是打算把那里弄成国家主义的对外橱窗吗?他的目的达成了,至少现在蒋百里已经被这座‘国家主义橱窗’给深深吸引了。

那里的一切都在吸引着蒋百里,他简直无法想象在中国居然也可以看到这么一座崭新的城市。整座城市更是井然有序,在街道上甚至连一个碎纸屑都很难找到,与其他城市相比简直完全不一样…

而也正是在芜湖新城见到的一切。使得蒋百里对严绍充满了信心,甚至觉得如果能一直维持这种发展模式的话,即便让严绍一个人独裁也未尝不可——————就像曾经说过的那样,在这个时代君主立宪才是主流。反倒是法国的内阁制和美国的总统制属于非主流。这和一百年后显然是很不同的…

不过蒋百里和蔡锷乃是莫逆之交,很清楚他对袁世凯的想法,也担心他会因为这个原因对严绍有什么抵触,所以才会专门写一封信介绍自己的见闻,还有自己当初和严绍夜谈时所谈的一些话题,希望能够改变一下蔡锷对严绍的想法,甚至…

帮助严绍获得蔡锷的支持…

这时蔡锷控制着云南,并且对贵州也有很强的影响力。因为现在的贵州都督唐继尧就是蔡锷的部下,只是因为抓住了机会才从一个普通将领一跃成为贵州都督…

而只要得到这两个省的支持。那么在国内便很难有什么能阻止严绍的新政了。

所谓的新政,通常都是会损害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的,严绍当年在安徽实行的新政就曾经损害过很多人的利益,只是有更多人因为他而获利所以最后没有出现较大的反应。

但这次不同,这次他损害的是各省军阀的利益…

————————————————————

严绍的新政其实很简单,除了后面的一系列外,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各省政府进行改革。现有的都督基本上总揽地方军政,这点是很不合理的,所以严绍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这一不合理的现象。

比如说将军、政分开,在执行新政后,原有的地方军阀可以选择出路,想带兵的就到军队去,但是对地方事务将再也没有插手的机会——————军人就要纯粹,所以在国社军内军人是永远不得干政的。

当然,他们可以加入党派,但至少在服役的这段时间里,他们只能做一个纯粹的军人。

如果不愿从军,那么就可以转职为省长,处理省内的事务,而对军务则是绝对不许再次插手…

这么办肯定会侵害到地方军阀的权利,虽说辛亥革命距离现在才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但是这些人都已经习惯了土皇帝的生活,让他们自愿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万幸的是这个时候严绍在实力上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所以到不需要担心他们会翻脸,不过就算这样如果能有多一些人支持严绍的话,总归是一件好事。

所以蒋百里才会给蔡锷写信,因为他很清楚蔡锷的为人,知道他绝对不是那种贪恋权势之辈——————相对的,唐继尧就很难说了,毕竟这家伙为了当上贵州都督可是做了许多的事情,有着很多的黑历史…

“支持吗…”

罗佩金沉吟了一下,然后看向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的蔡锷。

“都督的看法是?”

“………你觉得那个严绍怎么样?”蔡锷并没有回答罗佩金的话,而是在沉默了下后轻声询问道。

“很难说…”罗佩金摇了摇头。“据我所知,安徽的确如蒋百里所言变化极大,百姓的话也是安居乐业,尤其是那个芜湖,虽说我没去过但也从不少来云南的商人那里听说过,简直就如人间乐土一般。但是…”

“但是?”

“但是,我还听说在安徽严绍的权势极大,几乎没有人可以违抗他的命令。就算是有争执不下的事情只要他开口便等于是确定下来了,整个安徽军政府就和他家一样,而且在安徽还有一个叫特事局的特务组织,前段时间的‘57事件’就是他们做的,这个特事局的局长据说是严绍的情人,而且还是个西班牙人,这多少有些…”

这大概也是安徽内部少数对严绍不满的事情。特事局也就算了,每个政府都会有类似的机构,只是名字不同罢了。但是把这么一个机构交给一个西班牙人。而且还是严绍的情人来负责,这多少就有些…

只是严绍也清楚,现在他可以任意妄为完全是因为有特事局在手里。现在他对言论方面固然有些放任,但只要有威胁到他统治的声音出现。特事局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一切。

而且就算不提感情上的因素。作为一个女人,同时还是个西班牙人,卡特琳娜现在的一切几乎都是以他为基础,只要严绍愿意随时都可以让卡特琳娜失去所有权利,同样,如果严绍下台,卡特琳娜也一样会一无所有…

这就好像明朝时期锦衣卫和东厂的头头们一样,看似飞扬跋扈、不可一世。但实际上他们的权利都来自于皇帝,只要皇帝愿意。只需一句话就可以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但是卡特琳娜与这类人有一样不同,那就是这类人会背叛他们的主人,而卡特琳娜却永远不会背叛严绍,哪怕严绍下一刻就解除她身上的所有职务…

特事局所拥有的权利固然让她十分享受,但真正让她在意的始终是家人的安全,正是因为这点,所以严绍一直拒绝给特事局换一个局长的提议,因为如果他真的这么做的话就等于是自断一臂…

他现在可是在通过**手段来发展国家,这么做固然效率高,但是树敌也多。虽然严绍愿意为自己的国家付出一切,但把命都搭上的话………咳,该搭还给搭,但是如果能不搭的话还是不搭的好…

而且为了国家严绍虽然愿意把命搭上,但是把家人也牵扯进来就绝对不是他愿意的了…

所以在严绍确定自己的地位稳固之前,特事局怕是不会换局长了…

————————————————————

听了罗佩金的话,蔡锷的心里有些复杂。

作为一个正统军人,一方面蔡锷渴望能有一个强人站出来领导中国,使得中国不再受欺凌。另一方面他却又不愿中国再次变为家天下…

而严绍,则让蔡锷的态度有些迟疑。

一方面严绍在安徽采取了十分**的方式来进行统治,尤其是像特事局这样的组织更是让自己的外国情人来掌握。如果说只是用**的手段来治理国家还能让蔡锷理解和支持的话(不然他也不会吹捧支持袁世凯),那么让一个外国人而且还是自己的情人来掌握特务机构,这点在蔡锷看来就绝对不可取了…

可是另一方面安徽在严绍的治理下却发展的极好,不久前甚至还以一省之力正面击败了掌握着七省之地的袁世凯。可以说采用这种方式的严绍将安徽发展的比任何一个省都要好,这就让蔡锷迷惑起来…

当然,在迷惑的同时也让蔡锷对安徽和严绍更加的感兴趣,甚至有了一种到安徽去看看的冲动。只是就目前而言这毕竟只是一种冲动,而且各方面也有很大的顾虑。

但不管怎么说蒋百里给蔡锷的书信,还是让他对严绍的态度有了极大的改变。

“或许,是应该考虑考虑了…”

几日之后,云南军政府发表声明,在裁撤厘金的问题上支持严绍,同时要求列强在驻军及关税问题上做出让步,第二日贵州军政府亦发表声明,在此问题上赞同云南军政府的态度…

有这两家开头,很快各省军政府纷纷在此问题上发表声明支持严绍,这也使得在关税及驻军的问题上,形势变得对严绍有利起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