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三百一十章

扩张之路 第三百一十章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1:35 来源:笔趣阁

按照朱尔典的说法,因为对法国的顾虑,所以他和他身后的大英帝国都无法答应袁世凯的请求。也就是对严绍进行军火禁运——————哪怕这个禁运是双方的也不行。

因为对英国来说,欧洲才是他的根本,一切威胁到根本利益的,英国人都不可能答应。

但是话说回来,对法国人这种挖墙桥的行为,如果说英国人连一点表示也没有的话那也是没可能的。

毕竟不管怎么说英国人也是做了几百年的世界霸主,扬子江又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就这么被人挖了墙角他们却一点表示都没有的话,那他们也就不是英国人了。

只不过欧洲毕竟才是他的根本,所以英国人只打算用另一种方式来表示他的不满。

那就是通过其他的方式来支持袁世凯,比如说本来已经敲定的借款,以比原来稍前一些的时间交给袁世凯。另外还有军火等,也可以用稍微便宜一些的价格卖给他,诸如此类。

也是因为这样,朱尔典的报告才刚刚递上去,就已经获得了伦敦方面的通过。

尤其是军火方面,甚至允许进行赊账,这可是过去所没有的待遇。

与之相比,严绍可就没有这样的支持了。

不过话说回来,严绍似乎也不需要这类的支持。

在拿下了九江后,严绍认识到以目前国社军的弹药储备,对付北洋怕是稍稍有些吃力。所以在征得了其他人的同意后。严绍向礼和洋行下发了一个订单,准备从德国订购一百万发75mm火炮炮弹和三十万发105mm轻榴弹炮的炮弹。

以国社军原有的储备,再加上这些新的订单以及兵工厂自身的产量。如果能全部到货的话,对付北洋绝对够了。

而就在严绍向礼和洋行订购炮弹的同时,九江方面,修整完的国社军也再次迈开了脚步,准备在南昌彻底解决江西的战事。

本来按照原定计划,国社军应该是在鄱阳湖内拿下一座港口,然后以此为后勤基地。一边对南昌发起攻势一边接收从安庆来的弹药等补给。不过湖口和九江的遭遇让萧永言和古成舟对李烈钧有了一个全新的评价,计划自然也就发生了变动,变得比原有计划更加大胆——————直接从九江一路本溪南昌。争取在两日之内拿下南昌。

自然,这么做的话首先就有一个麻烦,那就是弹药等补给。

不过在攻打九江的过程中,那些炮弹把九江毁的差不多了。连带着也有许多无家可归的青壮。所以在萧永言开出了每天5角钱的钱后。很快就从九江征集了数千青壮帮忙运送补给。

虽然这些青壮对毁了自己家园的国社军十分怨怒,但是在生活面前,他们还是不得不低下了头。

而有了这些青壮的帮助,萧永言和古成舟也就不需要担心补给的问题了。

不过另一方面,事情也有稍稍比较麻烦的地方,那就是在攻打南昌的时候,水军恐怕是派不上什么用场了。因为南昌位于内陆几十公里处,虽然沿途有些水道也可以进入南昌。但是水军的炮舰都是排水量上千吨的大舰,难免有些勉强。而且只要李烈钧稍微聪明一些,把水道想办法堵上,古成舟便彻底的没有了办法——————事实上在九江见识过安徽水军的厉害后,李烈钧回到南昌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办法把南昌的几条水道全部用沉船堵上,免得水军的炮舰顺着水道直抵南昌。

当然,如果李烈钧手里有足够的炮兵,那么他也可以选择埋伏起来,用火炮来对付安徽水军。南昌的那几条水道并不算宽敞,如果真的埋伏一些火炮的话,不敢说百发百中,但恐怕也差不了多少。

而安徽水军所装备的全都是炮舰,也就是只有那么几门重炮,几乎没有任何装甲的舰只,如果真的遭到了炮火打击,哪怕只是75mm的小口径火炮,怕也会遭到重创甚至是有沉没的风险。

只可惜,赣军的火炮几乎全部丢在了九江,剩下的那些也就零星几门,甚至还没有一艘炮舰上面的火炮多。这些特事局都已经侦查清楚,并且转交给了萧永言和古成舟。

不过对国社军来说,想要占领南昌可说是轻而易举的一件事,没必要冒着炮舰受损的风险非要进入水道进行支援。

也就是说,这次的事情怕是需要萧永言自己解决了。

————————————————————

4月的安徽,阳光明媚,春暖花开。

虽然江西那边已经打的热火朝天,但是至少在安徽这里,江西的战事并没有影响到什么。而且因为这天是星期天,许多工厂都放了假(自然,也有没放的,而且很多很多,毕竟这时还是比较原始的资本主义时期),所以在街道上也出现了许多行人。

对他们来说,在忙碌了许多天后,这可是难得的可以休息的日子。

至于江西的战事?虽然报纸上也在刊登着有关江西的事情,但是由于传回来的都是些胜利的消息,所以安徽的百姓到是一点也不担心。

“部长…”都督府的大门前,一队正在把手的士兵看着驶入的汽车,和车子里坐着的人后,连忙行礼道。

“嗯…”轻轻点了点头,付修明没说什么,只是示意司机把车子开进去。

等到车子稳稳的停在官邸入口处后,付修明打开车门从车子上走了下去。

都督府内,或许是因为战事的关系已经忙成了一片,到处都是抱着资料跑来跑去的年轻军官。还有一些看上去像是部队指挥官的人则是站在墙角处。人手一根香烟的在那里谈着什么,不时的还会吸上两口吞云吐雾一番。

“付部长…”见到付修明走了进来,这些人纷纷点头问好。

而付修明。也是一一进行了回应。

大概走了那么一会后,付修明和随行的副官走到了房间的门前。只是轻轻的瞥了一眼,就可以看到里面已经忙的乱糟糟的了。

“付部长?快进来吧!”见到站在门口的是付修明,里面正负责的张颖招了招手。“这里忙的乱七八糟的,我都有些收拾不过来了…”等到付修明走了进来后,张颖指了指周围的情况有些无奈的道。

“都督呢?”见房间里谁都有,就是没有严绍。付修明显得有些奇怪。

“还在庄园那边呢,似乎是在照看两位小姐,怕是还给等一会才能到…”不假思索。张颖直接回答道。

自从伊莱诺和卡特琳娜身上的伤势已经有所好转后,虽然两个人还不能下地,但是严绍还是把她们接回了家。

事实上,接下来的治疗也不需要继续在医院里进行。毕竟两个人的伤势都属于外伤。而庄园那里的环境显然要比医院好上许多,也更适合进行疗养以及严绍贴身照顾。

听到张颖这么说,付修明没有再说些什么,而是走到了其中的一张桌子前,看着上面的一些资料。

大概等了十多分钟后,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阵脚步声。虽然暂时还没看到来人的样貌,但是付修明还是本能的感应到来的人就是严绍。

果然,没过几分钟的时间。严绍出现在了房间的门口处。

“抱歉啊,有些来晚了…”脱去外套。严绍有些歉意的笑了笑。

确切的说,是晚了十多分钟的样子。

十多分钟,如果是还在旁人的身上自然是了不得的大事,尤其是让这么多人等着,最起码也要训斥上一会,不过既然是严绍,那么…

就当什么也没发生吧…

————————————————————

这时见到严绍走了进来,本来还算杂乱的房间里也顿时变得安静了下来。

“那么,咱们就直接步入正题吧…”走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坐下,悄悄的打了个哈欠,严绍抬头看着众人道。

有了严绍开头,很快就有人站了起来。

“根据特事局北京分部刚刚得到的消息,北洋在北方的几个师已经开始悄悄动员,相信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和我们翻脸了…”

“另外袁世凯也和英国人达成了部分协议,如善后大借款下一批借款的提前提交,以及袁世凯可以通过赊账等方式,从英国购买一些价格比较便宜的军火…”

这些对袁世凯来说都是比较现实的,尤其是借款和军火。

打仗就是烧钱,先前的善后大借款虽然已经到了一部分,但是袁世凯现在花钱的地方也很多,所以几乎没用多少功夫,第一批到的借款就已经花的差不多了。

如果没有别的资金来源,单是需要给部队的开拔费,就足够让袁世凯头疼的了。

至于军火,虽然北洋已经用惯了日械或者说是德械,甚至是奥地利的曼利夏步枪,不过英国李?恩菲尔德步枪显然也很不错。在各方面都可以和德国的毛瑟g98相比,有些地方甚至优于毛瑟g98,比如说在火力方面——————因为李恩菲尔德的弹仓可以装下10发子弹,与其他只有5发的相比要多出5发,在火力上明显要比其他步枪强上一些,后来的恩菲尔德兵工厂甚至曾生产了可装20发子弹的弧形固定弹匣用于堑壕战,可以想象这种步枪的火力究竟有多强。

曾有一个排英军士兵用其射击时,火力密度让对面的德军以为受到了机枪压制。

不过也正是因为李恩菲尔德的火力太强了,为了避免士兵玩命的开枪,浪费弹药,英国人最后弄了个‘弹匣隔断器’的东西出来,从机匣右侧插入阻隔从弹匣供弹,每射完一发子弹后须另外装填,防止士兵在较远的距离拼命开枪以起到节约枪弹的作用。需要快速射击时再把隔断器取出改由弹匣供弹。

就目前而言,英国的李恩菲尔德在各方面的性能绝对要优于北洋军装备的曼利夏,1888委员会步枪和日本的金钩…

显然。英国人觉得如果能通过代理人战争的方式,让北洋击溃国社军的话,这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只不过为了避免过度刺激法国人,所以他们并没有采取更大的支持方式,比如说按照袁世凯要求的那样,对安徽或者是交战双方进行军火禁运。

和国社军不同,北洋本来就没多少机枪或是大口径火炮(对他们来说105mm的就算大口径)。就算发生军火禁运也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是对国社军的话,这个影响就有些致命了。

————————————————————

“动员吗…”严绍歪着脖子想了想。“到也没出乎意料。至于英国人,暂时也不需要去担心。”

“根据特事局得到的情报,这次北洋动员的规模怕是有十万人,而且其中至少有三个老牌的北洋老底子。绝对不是去年南京的民军可比的…”

见严绍似乎很轻视北洋的样子。伍千秋连忙在旁边轻声提醒道。

毕竟现在国社军还没有和北洋交火过,再加上北洋中国第一强军的名头,他们会谨慎些也是正常的。

“那么,军政部方面有什么计划吗?”

正了正身子,严绍看向付修明和张颖。

“我们的意见是…”付修明和张颖互相看了一眼后,张颖开口道。“如果北洋想要南下,第一站绝对会是宿州,在宿州我们目前有三个师的兵力。并且已经在宿州一线修筑了大量的工事,如果北洋动手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在宿州拉起一条防线,依靠地利以及装备上的优势让北洋在宿州防线碰个头破血流,而等到挫动了他们的锐气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全线反击…”

北洋在兵力上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再加上其也不像民军一样没有战斗力。如果真的硬碰硬的话,怕是国社军的损失会有不少,所以到不如发扬一下国社军的优势,用密集的火力去欺负一下北洋军。

事实上这也是严绍所想的,所以在听到了付修明和张颖的主张后他也没有反对,十分直接的就同意了。

目前国社军共有9个步兵师,其中3师已经南下江西,一切进展顺利。不过接下来萧永言还要坐镇江西,防止江西发生反复,所以暂时3师是不太可能回的来了。

也就是说在短时间内,严绍手里能够动用的部队就只有八个师。

虽然是八个师,但是在兵力上依旧有着12万人的程度。

问题是程德全和朱瑞这些人虽然已经承诺,会在接下来国社军与北洋军的冲突中站在中立的位置上。但如果严绍真的信了他们的话,把所有兵力都抽调到宿州的话,那他也就白活这么多年了。

徽州、安庆和当涂、芜湖是必须要留下一部分部队进行驻守的,不过考虑到浙江、江苏乃至湖南、湖北的地方军战斗力不强,每个地方只需要留下一个师甚至是一个旅也就够了。

其中当涂和芜湖可以算作一个地方,也就是说严绍至少可以动用5个师的兵力,也就是8万人左右。

有这么多兵力的话,无论是守住宿州,还是顺势反击,直接攻入山东,都是没有问题的…

————————————————————

就在安庆方面正在制订作战计划的时候,南昌的战事也已经打响了。

由于南昌距离鄱阳湖很远,古成舟也不愿意冒险派军舰进入水道进行支援,所以稍后水军的10艘炮舰直接返回了安庆,没有继续留在鄱阳湖替萧永言呐喊助威。

而在南昌城外,72门火炮也已经全部就绪,进入炮兵阵地。

或许是有了九江的经验,李烈钧在南昌城内修筑了大量的工事,以免自己手底下并不算多的兵力还没打,就已经被对手的炮弹给消灭的差不多了,毕竟他手里现在只剩下3000多人,实在是不能不珍惜些了。

只不过在城外,萧永言的手下却有着一万五千余人,胜负如何是显而易见的。

另一方面,尽管李烈钧已经电令手底下剩余的部队,也就是二师的万余人尽快赶来南昌,而二师也已经回电表示听从命令。但是二师分布在其他地方的几个团在接到命令后,却显得十分的拖拉。

湖口和九江的事情早已传遍赣军,南昌根本不可能守得住也已经成了明摆着的事情。这种情况下自然不可能会有人愿意陪着李烈钧送死,再加上二师本来就不算是李烈钧的嫡系,他真正的嫡系只有一师的一旅和独立旅的九团和十团。

十团的话,在湖口已经全部投降了,一师的话,二旅在江面上几乎全军覆没,一旅也只有一千多人跟着李烈钧逃了出来。

再加上驻守南昌的九团,李烈钧的嫡系已经全都在这了…

只是就算是在这些人里,愿意跟着李烈钧一路走到底的人也是很少,除了林虎等绝对的嫡系外,剩下的都已经开始谋求出路,有的甚至想要和城外的萧永言进行联系,以求能够在将来的江西军政府当中,得到一个不错的职位…(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