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三百零四章 湖口

扩张之路 第三百零四章 湖口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1:35 来源:笔趣阁

江面上,看着四散逃串的赣军船队,步子高也不知道这究竟算是一场海战,还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赣军的船队虽然有大小船只一百多艘,但是里面大部分都是渔船,只有十多艘排水量并不算大的江轮。并没有什么护航的军舰,船上也都是些只有步枪的步兵,就连一丁点的反击力量都没有。

眼见着那些赣军的船只一艘一艘的被击沉,甚至被炸的支离破碎,看着江面上漂浮的尸体或是落水的士兵,步子高甚至觉得自己现在的所作所为似乎有些残忍…

“这毕竟只是一场内战啊…”这么叹了口气,不过步子高却并没有下什么命令。

也就是这个时候,一名军官突然跑了过来。“舰长,刚刚从风雨号上传来命令,让我们尽可能消灭江面上的赣军船只,为接下来陆军登陆创造有利条件…”

得知赣军居然真的派兵渡江增援,无论是古成舟还是萧永言都觉得喜出望外。

得益于特事局的调查,江西的军事组成他们还是了解的。

陆军,两个师外加一个旅,水军,几乎没有…

这种情况下面对这三艘刚刚从英国订购的新式炮舰,那些渡江的赣军船队可说是就连一点反击的力量也没有。

现在赣军船队的处境,用一句成语就可以形容。

任人宰割。

眼下湖口的战事进展顺利,接下来就该按照都督府那边的命令进军九江。萧永言虽然很自信自己肯定打的赢李烈钧。但也有些发愁真要是打九江的话该如何降低伤亡。

现在李烈钧派出这么多的人来送死,正好可以让他借此机会削弱九江的守备力量。如此一来对九江的攻势将会顺利许多,伤亡也会减少许多。

————————————————————

虽说步子高对这样的战斗没什么兴趣。但军令如山,服从命令是军人的本职,而且现在放跑了一个敌人接下来己军就可能会有更多的伤亡出现,所以再次叹了口气后,步子高也没再多说些什么,只是命令手下服从命令。

只是就算有上面的命令,但是三艘炮舰的效率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提高。

江面上的赣军船队虽然依旧不断有船只被击沉。但是击沉频率和前些时候相比没有多少区别。

其实不只是步子高,就连舰上的水军官兵对这种战斗也没什么太大兴趣。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打的太过容易了水军的官兵还有些兴奋。

但是时间长了那点兴奋也就渐渐消失了。说到底欺凌弱小什么的毕竟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荣誉感。而且看着江面上漂浮着的大片尸体和落水者。操作着舰炮的炮手们心里多少也动了些恻隐之心…

说到底这毕竟不是国与国之间的战斗,而是同胞之间的厮杀。

如果说安徽陷入绝境他们必定会死战到底,但是这种单方面的屠杀…

现在舰上的那些炮手们,也不过是本能的在执行命令而已。

对此无论是步子高还是其他两艘舰上的舰长都心知肚明。只是在清楚手下心里想法的情况下。他们也没有出言强迫。

不过就算这样,三艘炮舰依旧追在已经调头逃窜的赣军船队身后,因为上面的命令就是让他们尽可能的消灭赣军。

所以等到残余的赣军船只逃回九江的时候,原本上百艘船只组成的船队这个时候已经只剩下四十多艘了——————没办法,毕竟是刚刚组成不到一年的水军,炮手们虽然没少实弹练习,但毕竟还是差了些,炮弹的准头也很杯具。

其实就算多几年也没用。这时的舰炮准确度很差,就算是强如德国或者是英国海军。实战中的命中率也不是很高。

像是在日德兰海战的时候,德国的大口径舰炮打出了3597发炮弹,结果却只命中了120发,命中率只有杯具的3.33%。也就是说打一百发炮弹,最多也只有3发命中,中小口径舰炮就更杯具了,打了九千多发,平均命中率却只有1.16%,也就是说一百发只有1发能命中。

英国海军规模虽然比德国海军大,也是人人承认的世界第一海军,但是在这方面的数据甚至还不如德国。

整场海战中大口径舰炮打出了4598发炮弹,但是平均命中率只有2.17%,如果说德国人一百发里能命中3发,那英国人就只有2发。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日德兰海战中英国人的数量比德国人多,但是损失却比德国人大的原因。

而这场海战,也展示了德国海军极高的训练素质。

说实在的,就像曾经说过的一样,严绍甚至还想过派人到德国去学习海军。但是如果一战爆发的话,那些派去德国的人恐怕就不得不中途回来。

而一战德国的败亡几乎可以说是注定的,等到一战结束,至少十多年内,恐怕德国也没什么海军了。

就算是真派人去了德国,一年半载的恐怕也学不到什么,这也是严绍最后会选择英国的原因。

至于法国?虽然严绍承认法国人在陆军上的确很有一手,但是海军吗…

那就真的是,不行不行啦~

不过话说回来,严绍虽然让水军的军官在英国学习,但是在技术方面却倾向于德国,尤其是在舰船设计等方面。日德兰海战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英德两国不同的设计哲学。英国建造的舰只强调的是速度和火力,而牺牲的是装甲防护力。德**舰则在降低航速和武备的基础上强调更好的防护力。

而在穿甲弹,防火。测距,夜战设备,信号技术等方面。也都领先于英国,设计哲学的不同和技术上的领先,再加上训练有素的海军士兵使得德国在日德兰海战中以比英国更少的兵力取得了更多的战果。

1918年初,日德兰海战的指挥官贝蒂在海军部的一次会议上说,“现在必须认为,德国的战列巡洋舰中队的确比我们的优越。”

不过战术上的胜利,始终是没法弥补战术上的失败的…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

这场单方面的屠杀结束后。最终只有四十多艘船只逃回了九江。

在船只依次停靠在码头上后,士兵们就好象无头苍蝇一样,一窝蜂的从船只上冲了下去。许多排不上队的士兵甚至干脆从船上跳到了江里,然后直接游上了岸,就连许多军官也是如此…

江面上的时候,这些赣军官兵在船上听着炮弹从头顶呼啸而过的声音。看着身边的船只一艘艘的被击沉。还有落水的战友和密布的尸体,再加上几乎被血染红的江面,这种心理上的重压是绝对性的。

在调头逃跑的时候,甚至有许多赣军官兵因为承受不了这种令人疯狂的气氛干脆直接跳到江里。

如果是在地面上,就算打不过人家,他们至少能和人拼一把,但是在这大江之上,他们却只有挨打…

这种任人宰割的气氛。绝对不好受…

眼见派出去没多久的二旅,现在却像无头苍蝇一样的往岸上跑。留守在岸上的一旅士兵顿时吃了一惊。负责港口安全的军官更是让手底下的人把这一情况告知城中指挥部里的李烈钧,然后安排手下维持秩序。

如果在这么继续任由二旅的士兵这样,怕是整个九江成都要被他们弄乱了。

然而见到有人迎了上来,那些下船的官兵在崩溃的同时却又喊叫着让他们赶紧也逃,还说后面已经追过来什么的。这种没前没后的话,让那个军官和其他的官兵多少有些摸不着头脑。

只不过就在那个军官还弄不清楚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他却听到几声尖啸,接着就见到码头的几处地方忽然间化为一片火海,那些本来已经停靠妥当的船只里,更是有一艘被当场打的支离破碎,船上还没下船的士兵更是无一幸存。

那些心理本来就快崩溃的赣军士兵,这下子算是彻底的崩溃了。

已经下船的士兵拼了命的往城里跑,没下船的直接往江里跳,这种景象弄得一旅的官兵一愣一愣的。

与此同时,位于城中指挥部的李烈钧和其他将领这个时候也听到了从码头方向传来的爆炸声。

声音太大了,就算他们想听不见也不可能。

在爆炸传来的时候李烈钧他们正在指挥部里讨论着有关湖口的事情,从湖口传来的消息虽然依旧很模糊,但是可以说每一个消息都很不妙。

如果援军无法尽快赶到的话,恐怕湖口的守军根本没法坚持多久。

只是就自啊他们正讨论的时候,爆炸却传来了…

“怎么回事?”正和部下们讨论着的李烈钧听到爆炸声,心里顿时一惊。

站在旁边的林虎也是抬起头,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才对着李烈钧道。“都督,声音是从码头的方向传来的…”

就在他们说话的时候,江面上又传来了一阵炮击。

听着这些声音,李烈钧的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难不成是安徽水军直接跑过来想要炮击九江?那渡江去增援的部队现在怎么样了?”

“……”听到李烈钧的话,林虎等人也是一阵沉默。

说实在的,他们对派兵增援湖口这件事其实并不是特别的同意,只是湖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再加上湖口那边传回来的消息模糊不清,求救的电报却一封接一封,这个援兵是不得不派,自然,他们也是有那么一点侥幸心理的…

不过现在看来,有些事情恐怕是真的侥幸不得…

虽然沉默,但是码头那边的情况毕竟是要了解的,很快就有一队士兵赶往码头。想要了解一下情况。

这也是通讯手段落后的缘故,在安徽军政府内,无线电台什么的。政府方面已经普及到了县镇一级,部队方面则是普及到了营以及。而在国内呢,除了北洋的袁世凯有几个无线电台,而且还是严绍送的外,剩下的无线电台也就南京那边还有一个,上海可能还有几个——————南京的那个,还是1912年时洋人弄的。用来做测试,后来南北议和的时候就是用的这个电台。

虽然码头的方向炮声越来越频繁,但是指挥部里的李烈钧他们心里还是存在着某种侥幸…

“都督。您别着急…”见李烈钧十分着急的样子,林虎在旁边劝慰道。“说不定是因为让增援的船队漏过去了,所以安徽水军过来报复也说不定…”

自然,这个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是。很小…

不过听到林虎的话,李烈钧的脸色多少还是好了那么一丁点。

因为就目前而言,这恐怕已经是最好的一个可能了。

如果余维谦的二旅可以增援到湖口的话,那就算九江真的遭到了炮击也是值得的。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长叹了口气,李烈钧站在门口的位置上焦急的等待着。

虽说明知道没多少可能,但李烈钧还是期盼着奇迹的出现。

只是接下来那队士兵传回来的消息,却让李烈钧和指挥部里的许多人如坠冰窟。

“……我们发现码头上出发的船队,只回来了40多艘。那些随船队出发的士兵也都完全丧失了斗志…”刚刚从码头回来的亲兵队长说道这里的时候,抬头瞥了一眼。微微退后两步然后小心翼翼的道。“从那些士兵的口中我们得知,增援的船队还没到湖口就遭到了国社军三艘炮舰的拦截,如果不是旅长余维谦果断下令让船队调头撤回的话,恐怕去增援的船队就要全军覆没了…”

听到亲兵队长的话,指挥部里的气氛变得压抑异常,过了半响才听到李烈钧开口问道。“那余维谦呢,现在他人呢?”

“这…”迟疑了一下,那个队长摇了摇头道。“不知道,不过从那些官兵口中得知,这次回来的船只里并没有余旅长乘坐的那一艘…”

听到队长这么说,在场的人脸色都是一变,李烈钧本人更是身子摇晃了一下。

————————————————————

在鄱阳湖入口处水域发生的这场‘战斗’,也不知是该称作战斗还是屠杀,但是这场战斗依旧被载入了史册,作为国社军无数场胜利当中的小小一个亮点。

然而也是因为这场‘战斗’,使得接下来国社军得以十分顺利的攻占九江。

根据事后统计,当时赣军征集的船只共有一百一十余艘,最后只有四十三艘得以返回九江。而出发的四千多名官兵,最后更是只有一千三百多人平安返回。

至于其他的,要么就是在炮击中丧命,要么就是跳江后游上岸,然后换了身衣服,换了个身份,跳江后依然选择返回九江的赣军官兵只有一百余人,并且已经包括在那一千三百多人当中…

损失会这么大,主要有几个原因。

第一个,自然就是因为船队没有任何护卫,整只船队虽然有一百一十多艘船只,但是面对那三艘炮舰就连反击的能力也没有。最后只能调头逃窜,亡命奔逃…

而那三艘炮舰,所使用的都是英国最新的技术,动力十分先进,绝不输于同时期其他列强同类舰艇。在追赶的过程中只会越来越近,而绝对不会越来越远…

如果不是发现的早,且余维谦下令及时,恐怕这40多艘船,最后能活着回来的就连十多艘都不会有。

至于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船只的问题…

这次李烈钧征集的大多都是渔船,但也有十多艘江轮。无论怎么看,江轮能装的人都绝对要比渔船多,所以那些江轮也都装满了士兵,就连余维谦本人也坐在其中最大的一艘江轮上。

体积大,也就代表着容易瞄准。

于是在炮击船队的时候,绝大部分的炮弹其实都是瞄着那些江轮打的,至于其他的渔船什么的,则完全是殃及池鱼…

可以说,其他的一百多艘渔船,甚至还不如那十多艘江轮装的人多。而炮舰上官兵们刻意瞄着江轮打的行为,则让大部分的江轮全都沉入江底,最后只有不几艘江轮能够靠着比渔船快的多的机动性平安返回…

也正是这些,再加上其他一些理由,使得出征的4000多官兵最后只剩下这一千多人。

得知了这一情况后,暂且不提李烈钧他们是怎么想的,码头方向的炮声却渐渐停息了。

因为上面有严令,绝不许刻意炮轰城市。

刚才还有许多人停留在码头上,步子高他们开几炮,也不过是想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再多击沉一些。现在人都跑上岸了,自然也就没有开炮的必要。

“好了,任务完成,返航吧…”透过望远镜看到码头上燃起的浓烟,摇了摇头后,步子高对着部下道。

“是!”

与此同时,其他两艘炮舰也依次下达了同样的命令。

看着渐渐渐渐离开的炮舰,码头上躲藏起来的赣军全都松了口气,有种死里逃生的感觉。而在从指挥部里跑出来后,看着一片狼藉的码头,李烈钧却觉得一阵头晕目眩…

就在前不久刚刚传来了一个消息,湖口失陷了…

双重打击之下,就连李烈钧也有种坚持不住的感觉…(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