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二百七十八章 外蒙记事(二)

扩张之路 第二百七十八章 外蒙记事(二)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1:35 来源:笔趣阁

在普通老百姓看来,既然连叛军的大本营都打下来了,那在打下两个城市显然也没什么问题——————在这么讨论的时候,这帮家伙绝对没有看地图。

不过和这些普通老百姓不同,哪怕只是看着地图,北洋和国社军的人都看的出来,想要攻下这两座城市会有多困难…

两千多公里的距离,就算是在几十年后,已经进入了机械化的时代,这么长的距离也是非常困难的一个问题。

当初德国打苏联为什么会失败?一个是季节,一个是糟糕的基建,还有一个就是过长的战线…

如今摆在面前的情况,似乎和当年的德国很相似…

不过庆幸的是,他们所要面对的敌人可比苏联要弱的多——————虽说他们也没有德国那么强的机械化部队…

既然都已经打到库伦了,总不能就放着那些家伙留在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蹦达,这么半途而废的话,刚刚才获得支持的袁世凯在声望上也会受到极大的打击。

所以尽管俄国人一直在不断的进行着抗议,但袁世凯最后还是下定了决心,打,反正已经打了一千多公里,也不介意再打一千多公里…

问题是…

他们能越过一千多公里的距离攻下库伦,完全是因为有严绍在后面支持,没有那数百万元的物资,那4000多人的部队甚至连赛音山达都到不了。

本来战事已经结束了,大家可以享受胜利的鲜花和美酒了。谁知道居然又要再打一千公里…

这一千公里和原来的一千公里,可就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了,那么再多一千多公里的话。所需要的花费恐怕就要以千万来计算了。所以就连袁世凯心里也有些忐忑,不知道严绍是否还会继续支持下去…

如果有严绍的支持,那么袁世凯绝对有信心把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的叛军解决掉,可如果没有的话…

不要说那两个地方,就连库伦恐怕也很难守住…

另一方面,似乎也看出了袁世凯的难处,俄国公使也主动找上门来。要求袁世凯立即从外蒙退兵,并且承认所谓的‘大蒙古帝国’的地位。

进退两难,这大概就是说的所谓的袁世凯了。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严绍的电报从安徽发了过来…

花了五六百万,好不容易才拿下了库伦,现在居然又要解决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的问题…

虽说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但是这件事在国社党内部还是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一些人觉得为了国家利益。这件事必须要继续保持支持北洋的姿态,另一些人却觉得北京那边才是中央政府,何况全国也不止是安徽一个省份,安徽没必要以一省之力去支持北洋解决外蒙的问题,这么做太不自量力了一些,何况安徽也无法从中得到什么好处…

前者的话,主要是付修明和张颖等军政部的军人,以及一部分的政府官员支持。后者则是大部分的政府官员,尤其是财政部的人在支持。

而最后。这次的事情能通过,完全是因为严绍的力排众议…

“既然已经打到库伦了,总不能半途而废,何况维护国家利益可比那几千万重要的多…”在严绍看来,用几千万就能维护国家的利益和领土的完整,这笔买卖实在是太划算了…

何况…

“如果一战真的没爆发的话,那我将来想拿回外蒙,恐怕要付出的就不是几千万,而是几亿了…”

虽说严绍有信息能让中国变强大,但是北极熊也不是好欺负的,何况俄国人在西伯利亚有条铁路,严绍在蒙古有什么?

如果在后勤上陷入这么大的劣势,万一一战真的没有如期爆发,俄国也没有爆发十月革命,被苏联所取代的话,那想要夺回外蒙究竟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严绍只用膝盖也想象的出来…

反正只是几千万而已,换算成英镑也就才几百万,严绍在银行里至少有一亿多英镑,马上就快两亿了,几百万英镑,不过九牛一毛罢了…

(步入1913年后,由于汽车厂带来了数亿美金的收益,严绍的私人财产正式达到两亿英镑,并且还在朝着三亿英镑的数字迈进,如果按照这么速度继续前进的话,用不了多少年严绍就可以取代洛克菲勒成为世界第一首府——————前提是福特那帮人没找到绕过专利的办法。)

就像是严绍说的,如果能用几千万就能维护国家的利益和领土的完整,这笔买卖实在是太划算了…

而既然严绍都发话了,那其他人也就没有了反对的必要。

其实仔细想想就明白了,虽然在这件事上反对的最厉害的是财政部,但实际上最近这些年军政府的主要支出都是严绍掏的腰包,几千万,只要想想也知道财政部根本拿不出来这么多的钱,最后拿这笔钱的也只能是严绍自己…

现在既然严绍自愿掏腰包,他们又何必反对呢?

另一方面,在从电报上得知了严绍同意继续支持北洋的事情后,袁世凯在吃惊于严绍的财产同时,也正式回绝了俄国人——————他到是一点也不担心俄国人会翻脸,因为在这件事上日本人和英国人都支持他,美国人虽然没说些什么,但也隐隐表示了支持。

而且作为朱尔典的密友,他也已经从朱尔典口中得知严绍已经获得法国人支持这件事,既然已经有了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四个国家的支持,袁世凯又何必担心俄国人的态度?

而在拒绝了俄国人后,他也向北洋那一协的兵力下了命令,拿下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城,彻底的解决外蒙境内的叛乱问题…

与此同时,严绍也抽调了大批物资通过水运的方式运往天津,另一方面他也拿出了一大笔钱来,从内蒙的王公中购买驮马等用来运送物资…

因为外蒙的那点问题,从某种角度上讲虽然严绍与袁世凯是潜在的敌人,但这次反而是站在了一起…

————————————————————

如果故事只是进行到这里就结束的话,那必然又是一个幸福的故事…

北洋的军力,再加上严绍的财力,外蒙的叛军虽然有俄国人支持,但俄国人总不可能真的站在正面来帮着那些叛军和中国作对,最多也就是支援些武器,弄些军官过去而已…

换句话说,那些叛军的失败已经成为必然,至少在严绍与袁世凯看来是如此…

然后…

等到后续的物资抵达的差不多后,占据库伦的北洋军才离开城市一两百公里,潜伏在城市里的叛乱分子就发起了暴动…

整整打了三天的时间,留守库伦的北洋士兵都没能把这场暴动镇压下来。直到闻讯返回的北洋军重新回到城内,才总算是让这座城市恢复了原样。

只是这么一来,北洋的人也不敢轻易离开城市了…

出去的人多了吧,谁知道城市是不是还潜藏着叛乱分子?出去的少了吧,一千多公里的战线啊,那些叛乱分子虽然菜了点,但走一千多公里的距离和人家打,人少了别说前线的指挥官,就连袁世凯自己心里都觉得有些不靠谱…

赢了,固然皆大欢喜,可要是输了…

那外蒙的局势可就热闹了…

最后没办法,袁世凯只好又从北洋六镇的另外四个镇中抽调两个步兵团和一个骑兵团北上,至于炮兵团,由于战线太长,无论是运送还是补给都很费事,所以也就没派…

虽说如此,北洋在外蒙的兵力依旧达到了四个步兵团加一个骑兵团,九千多人的地步,距离一个镇也差不了多少了…

在库伦留守了一个团的兵力,剩下的三个步兵团和一个骑兵团一齐出击,在跨越了上千公里的战线后,十分轻易的拿下了科布多城和乌里雅苏台…

然而在拿下这两个地方后,那些叛军却跑进了俄国国境里接受了俄国人的庇护…

虽说在这件事上袁世凯有英、法、美、日四国的支持,但就是借他两个胆子他也不敢跑进俄国境内去平叛,至此事情明显变得尴尬起来…

不过不管怎么说,在拿下了库伦和乌里雅苏台及科布多后,外蒙的事情总算是告一段落,袁世凯也算是松了口气。

于是在给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留下一个营,库伦同样留下一个营的兵力后,袁世凯打算将剩下的兵力调回北京…

北洋六镇,这时的袁世凯手里一共才6个镇的兵力,扔在外蒙几乎一个镇,他的手里只剩下了五个镇的精锐。在目前国内局势下,这点兵力难免有些捉襟见肘,他这么做也是理所当然的…

只是他才刚刚把人调回北京,乌里雅苏台及科布多的守军就遭到了袭击…

两个营的兵力几乎全军覆没,那些本来已经跑入俄国境内的叛军也重新回到了这两座城市,宣布‘大蒙古帝国’的重新建立…

以北洋的实力,拒城而守的话,莫说是两个营的兵力,就是两个连,那些叛军也未必拿得下。只是就算袁世凯知道里面肯定有俄国人掺和的一脚,又能如何呢?难不成袁世凯还敢派兵打到莫斯科去?(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