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北议和

扩张之路 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北议和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1:35 来源:笔趣阁

鄂军政府的会议是在红楼召开的,也就是鄂军政府的都督府。

鄂军政府的都督府本来是湖北省的咨议局大楼,武昌起义发生后,由于当时的孙武受伤,其他起义的发起者自以为资望浅,难以服众,所以才推选被他们从床底下拽出来的第二十一混成协协统黎元洪做鄂军都督府都督。

都督府之所以被称作红楼,是因为整栋建筑的外色都是红色的。

这时虽然北洋军兵临城下,随时都有可能会一鼓而下,对武昌发起进攻,但在都督府外,远湖北新军的士兵依旧整齐的站在外面,等着军政府的上层讨论出一个解决办法。

就在这个时候,站在都督府外的卫兵们看到黄兴和田桐几人从外面走来,连忙敬礼道。“总司令。”

虽然由于黄兴的指挥失误,使得数百人血洒汉口,更对汉阳的失陷有着间接的责任,但这时武昌革命党人对黄兴等人还是很尊敬的。

而见到几个卫兵这样后,黄兴也连忙点头回应。

走入红楼后,黄兴和田桐快步往会议室走去,那里鄂军政府的革命党人已经开始商讨起今后的决策。

对于他们来说,如今的情势十分危急,别的不提,单是驻守在汉阳的北洋军就是极大的威胁,只要人家愿意,随时都可以对武昌发起进攻。

“…….我们可以沿着长江固守,对面的北洋军不过数千人。我们有长江天险在,一定能守住武昌…”从座位上站起来,已经开始崭露头角的张振武扬声道。

他的话也引起了很多人的附和。然而随后就有人开口道。“可是现在湘军已经撤回湖南,我们的兵力也有些不足,长江又这么大……真的能守住吗?”

这人的话音刚落,坐在他旁边的人已经大声道。“那怎么办?难道把武昌拱手让给清军?”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我们是否能想出一个更切实一些的办法来?”

眼见会议室里吵成一片,黄兴先是沉吟了一下。紧接着就扬声道。“汉阳守不住,武昌也不一定能守住,我个人意见。不如大家随我顺江而下,放弃武昌,我们去南京如何?”

听到黄兴的话,本来嘈杂的吵闹声顿时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鬼一般的寂静。

过了半响。才有人不敢置信的问道。“克公,您刚才说什么?”

虽然黄兴在汉口和汉阳的表现让人失望,但是武昌革命党内依然有不少人对其感到尊敬,所以刚才的话他们多少有些怀疑是自己听错了。

然而在犹豫了一下后,黄兴却是再次重复了一遍刚才自己说过的话。

在听完黄兴的话后,在座的人顿时眼睛都红了。

武昌首义,为了保住这个名号,不知道多少人流血牺牲。如今黄兴一句话就要让他们放弃,不要说孙武和蒋翊武他们。就连黎元洪也不可能会同意。

一时间在座的人原本对黄兴的尊重,顿时化为了愤怒,孙武和蒋翊武直接出言反对,认为武昌首义号召全国,武昌一失则军心大损。

和孙武还有蒋翊武相比,张振武的情绪则更要激动一些。“武昌乃全国革命首义之地,如果弃之不顾,肯定大寒各省人心,很可能使革命土崩瓦解,武昌若失,敌人盘踞上游,即使我们攻下南京又有什么意义,最终很可能像洪秀全那样苟且待毙。”说完甚至直接从腰间把手枪掏了出来,拍着桌子大叫。“敢有人再言放弃武昌者,即为汉奸,杀无赦。”

张振武的话刚说完,顿时有人站出来故障支持。

与之相比,黄兴则显得十分尴尬,黄兴这个人的性格怎么说呢,好恭维,也就是所谓的好面子。张振武这么说自然是大大的落了他的面子,何况周围还有一大帮人鼓掌符合,也难怪后来临时政府成立,那些部长、次长里没一个是武昌一系的首义者,只有一个副总统给了黎元洪。

如果是换了平常,恐怕这个时候黄兴已经发脾气了,只是在这种场合他却知道自己这么做只会把局势越弄越乱。

这个时候黎元洪也看出了黄兴的尴尬,脸上上前拉住黄兴的手,然后说。“休息吧,休息吧。”总算是暂停了会议。

从会议室里出来后,黄兴长叹了口气。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他继续留在武昌也没什么意义了。所以从会议室出来后没多久,黄兴就对着黎元洪道。“汉口战败,汉阳失守,兄弟以无颜面继续留在武昌担任总司令一职,之后的事就拜托给宋卿兄了…”

黎元洪到不觉得黄兴辞去总司令是什么损失,毕竟他指挥的打汉口一仗的确很烂。不过不管怎么说黄克强的名声毕竟是声名远播,所以黎元洪也挽留了一阵,最后见实在是留不住了才放他离开了武昌…

当天下午,黄兴和田桐等人乘船前往上海,与此同时,黎元洪则是任命蒋翊武为战时总司令,同时军政府也做出了“坚守武昌,城在人在,城亡人亡!”的决定。

只是或许是天意弄人,黄兴才刚离开武昌没多久,英国驻汉口总领事葛福就接到了朱尔典发来的电报。

接到电报后,葛福并没有按照电报上的指示立即和武昌革命军联系,而是先找来了冯国璋,先给他看了一眼电报。

“冯将军,我们究竟是立刻和革命军联系,还是稍微等一等…”

和朱尔典一样,葛福也很希望中国的乱局能早一些结束,所以对冯国璋的时候态度到也比较客气。

而听到他的话,冯国璋则是想了想后道。“先不要着急派人过去。让我先吓吓他们,把他们最后一点士气磨没了再说…”

葛福点了点头,但还是劝告道。“冯将军。您要小心些,别真的把武昌城给攻下来了,如果那样,可就坏了你们家袁世凯先生的大事…”

“放心吧…”冯国璋微微一笑,同时端起手中的茶杯小饮一口道。“我只是想吓吓他们,可没想真的把武昌给打下来…”

————————————————————

汉阳的龟山炮台,炮台上的北洋炮兵已经闲的有些无聊了。

毕竟现在对面的民军已经只剩下一个武昌。而且那些民军的实力他们也都领教过了,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

“什么以勇气胜,以学问胜。就这个样子?看来湖北新军也没落了啊…”背靠着一门75mm炮,一个炮兵将卷烟点燃,吐了个烟圈后轻描淡写的道。

当年世人曾经把北洋新军和湖北新军并列,武昌起义的民军又以湖北新军为主。北洋军南下的时候还以为这场仗有多难打。谁知道…

“也就那么回事…”

“是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上头才能下令,要我说,直接把武昌拿下不就完了,干什么还要等来等去了…”听到同伴的话,另一个炮兵也抱怨道。

先前开口的炮兵嬉笑了一下。“怎么,想回家了?”

“废话,谁不想…”

“我看你不是想回家。而是想绣春楼的小兰花了吧…”这么说的时候,炮兵的表情已经变得有些猥琐。

新军严格规定。不许抽鸦片,这点无论是北洋新军还是南方各省新军都是如此,但是禁止抽鸦片,却没说不许去妓院。因此这些新军的人,当年到也没少去妓院里厮混。

其实也不只是他们,就连安徽的革命军也是如此。

尤其是在严绍把革命军的军饷提高到10块后,革命军的官兵在妓院时花钱也豪爽了许多。

对这种事情严绍当然知道,但是他却并没有禁止。一方面是很难禁止,毕竟只要妓院的存在是合法的,你就不可能禁止士兵们去哪里。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年月当兵的通常都是些身体健康、精力旺盛的小伙子,若是连续几年都关在军营里憋着,早晚都会出事,就算变成gya也不行啊。

所以严绍宁可他们去妓院,也不希望未来的某一天,突然发生让军政府蒙羞的事情来…

炮台上,那些闲的无聊的士兵正在互相彼此嬉闹,几个军官突然走上了龟山炮台。“你们都干什么呢,连点正型都没有,真是成何体统。”看着嬉闹的士兵,为首的一个军官大声呵斥道。

见到是长官来了,士兵们连忙站成整齐的一排,大气也不敢出,更不用提反驳。

对士兵的这种态度,军官到是比较满意,在态度上也缓和了许多。

“现在给你们个任务,军长下令,对武昌进行连续两天时间的炮击,记得,别节省炮弹啊…”

下面的士兵当然不清楚冯国璋的意思,听到长官说要让他们对武昌炮击,还以为是上面已经下定决心,要对武昌发起最后攻势了。

和其他兵种不同,这群炮兵对打仗并没有什么心理负担。毕竟凭着如今北洋军的实力,能够威胁到炮兵的人很少,换句话说,他们这帮做炮兵的只需要负责在步兵兄弟们的保护下打炮就可以了,这么简单的事他们怎么会不乐意?

而且要知道和安徽不同,现在的北洋军和其他省的新军,出征的时候是需要开拔费的,对他们来说打仗也能赚到些钱。

在得到命令后,龟山炮台的官兵开始对火炮进行填装。

不过一会的功夫,数十门火炮已经填装完毕,只等命令下达就可以对武昌进行火力打击。

————————————————————

这时的武昌城,街道上已经没有多少行人存在。

由于汉阳和汉口的沦陷,武昌城内谣言四起,许多人都说很快北洋军就会打过来——————虽然从汉阳陷落到现在也过去2、3天的时间了,北洋军一直都没有打过来的意思。

不管怎么说。因为这个谣言的关系,城内百姓大部分都从城里撤了出去,只有少部分不愿离开的百姓还留在城内。

“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躲在房间里,透过窗户看着外面一队刚刚才走过的巡逻士兵,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长叹道。

虽然他也想和其他人一样,从城内逃出去,但是如果真的离开家中的一切,恐怕他很快就会饿死在外面,所以思索了良久最终老者还是决定留在家中。“反正我也这么一大把年纪了。就算真的发生了什么,也不过是早几天离开而已,相反。我还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到底地下去和老伴相会了…”

只要想到这里,老者的心情就会变得平静下来。

就在老者准备回房间里,给自己倒杯茶喝的时候,他突然发现窗户外面的民军士兵突然卧倒在地。紧接着就是一连串的爆炸传来。

人老了。耳朵总就会有些不太好,所以老者并没有听到炮弹落下时传来的呼啸声,但是他听不见,那些民军却听的见。当初在汉阳和汉口的时候,他们可是没少听到这种炮弹落地时传来的呼啸声,所以耳边才刚听到这种声音,他们就已经本能的卧倒在地。

75mm炮的威力并不是很大,但是摧毁几座民居还是没问题的。所以只是第一波炮击。城内已经有大片的民居被轰塌,不知多少人被掩埋在民居的下面。

龟山炮台传来的突然炮袭。使得城内的人以为北洋军要打过来了,很快原本那些没有逃出城的百姓便有一部分收拾东西逃了出去,和他们一起逃出去的还有一部分军政府内的投机分子——————人总是会热衷权势的,当初民军士气正盛,自然会有许多人想坐顺风船。

现在船要沉了,他们会离开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

事到如今还坚守在城内的民军,大多都是死硬分子。

不过等到第二日,也就是12月1日的时候,龟山打来的炮弹落到了作为都督府的谘议局里,这下子就连黎元洪这个做都督的也撑不住了。

“怎么办,都督?”

看了眼都督府外地面上出现的弹坑,黎元洪的亲信脸色相当的难看。

事实上这枚炮弹只要再往前十多米,就可以炸到都督府的红楼了。

“要不要我们反正?”看了眼弹坑,另一个亲信也开口道。

然而他的话才刚落下,先前的亲信已经开口道。“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难道我们都督还有反正的机会吗?”

的确,作为湖北军政府的都督,清廷甚至恨不得把他千刀万剐,换句话说谁都有反正的可能,唯独他没有。现在他要是反正的话,最后结果只能是送死。

果然,听到亲信的话,黎元洪摇了摇头后道。“反正是不可能了,你别看外面北洋军闹的这么厉害,但是朝廷的垮台其实已经是可以肯定的了,现在这样,至多也就算是回光返照吧,何况是否真的是这样也还未定,袁世凯那个人的野心不小,最终结果会如何…”

说到这里黎元洪摇了摇,把话题转移回了原来的位置上。“革命,肯定是要继续革下去的,现在北洋军的形势虽然很好,但是南方诸省都已经独立,朝廷已经没多久日子可以过了,不过现在武昌也是一座危城,继续留在这里只会徒增风险,所以我决定,先离开武昌,看看情况再说…”

“都督英名…”听到黎元洪想跑,几个亲信发自内心的道。

毕竟谁也不愿意为一座注定会陷落的城市拼上性命,这种情况下,跑,显然是最正常的一个选项。

当天下午,黎元洪仓皇地带领少数亲信,溜出武昌城,跑到武昌下游九十里的葛店。立宪派绅士的头子汤化龙则在汉阳失守的时侯就已经跑到上海去了。

立宪派的人跑了,黎元洪这个做都督的也跑了,最后站出来支持武昌局面的是继任黄兴的战时总司令蒋翊武。

他们以总监察刘公的名义出安民布告,宣布由刘公代行总督职权,同时又开始在武昌城外进行布防。

另一方面,见似乎已经吓唬的差不多了,冯国璋也命令龟山炮台停止炮击。而葛福在和冯国璋商议后,也让一个英国商人带了停战条件在12月1日晚上来到武昌。

这个时候黎元洪已经跑路了,根本不在武昌,刘公、孙武、蒋翊武等人认为停战条件是可以接受的,他们就按照英国人的要求,也就是袁世凯方面的要求,用都督黎元洪的名义在停战条约上面盖章。这个条约规定停战三天,在这三天内双方一律按兵不动,而且规定在此期间,民军方面的兵船“不得行驶,并将机关卸交驻汉英水师官收存”,北洋军方面的火车,“不得往来作军事上之运动,由驻汉英水师官监视”。

黎元洪对于这个停战的协议,是十分满意的。英国人和袁世凯方面都认定他是成立和议的对手,这就大大加强了他不仅在武昌政府中,而且在整个革命阵营中的地位。武昌的革命派中虽然有人认为黎元洪在紧急时擅离职守,应加以谴责,但是这种意见被否决了。

革命党人没有勇气不要黎元洪,因为失掉黎元洪就意味着必须和袁世凯继续作战。他们重新把黎元洪请进了武昌城。由于不少立宪派人士跑掉了,军政府人员作了一次改组。内务部长、财政部长等换上了革命党人在起义前预定的人选。

另一方面,就在武汉这边停停打打的时候,黄兴却是把船停靠在了安庆,拜访了一下严绍,想从他这里得到一些支持。(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