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一百二十七章 5年免税权

扩张之路 第一百二十七章 5年免税权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5:04 来源:笔趣阁

想要在安徽境内办铁厂没有巡抚的同意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去一趟安庆拜会一下新任的安徽巡抚也就成了必然的事。

“而且我这次去,也是打算看看能不能捞到什么好处…”在即将登船的时候,严绍对着前来送行的伊莱诺和卡特琳娜咧嘴一笑道。“当初张謇办大生纱厂的时候弄了一个特别许可,要求整个南通只许他们大生一家办纱厂,我也不要求别的,在我办铁厂的时候减点税总不过分吧…”

铁厂和纺织厂不同,短期内想盈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次严绍去安庆除了申请一个许可外,还有就是捞些好处回来,同时也是为了给自己减少一些麻烦。

“就为了这点好处,瞧你这个出息…”听到严绍的话,卡特琳娜鄙视的看了他一眼,而一旁的伊莱诺却是温柔一笑。

码头上停着的是雨石公司的船,作为老板的严绍自然是想耽搁多久就耽搁多久,即便是临时改变主意明天再走也没关系,不过在和两人缠绵了一会后,严绍还是动身离开了。

在经过了数个小是的行程后,当严绍抵达安庆时新任的安徽巡抚恩铭正在衙门里办公。

听到门子说严绍来了,恩铭先是觉得有些意外。

如今和一百年前已经不同了,在一百多年前即便是能耐在大的商人也不会被巡抚一级的官员看在眼里——————要孝敬的时候例外。

只有那些知县一级的官员才会因为需要当地士绅配合自己管理地方而有所重视。而现在清政府对地方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正在不断衰弱,哪怕是像恩铭这样的一方大员也需要考虑严绍这种在地方上有影响力的名流看法。

历史上在咨议局成立后。作为各地地方领袖的议员们开始积极参与地方政事,并以各种方式,包括抗议行动来获得实际影响地方政府的权力。而因为他们的组成为地方士绅为主,地方官员一般也需要尊重其意见。

例如湖南咨议局要求湖南巡抚发行公债需经咨议局通过,后来上谕也承认“该抚未先交咨议局议决,系属疏漏”,承认了咨议局的影响力,何况如今的严绍不但是安徽境内最有影响力的实业家,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实业家。头顶上也有着一个头品顶戴,论品级甚至比恩铭还要高上一品。

所以只是稍微考虑了一下,恩铭便让人把严绍请进来。

在恩铭上任时严绍就已经和他见过面了。所以两人并未感到陌生,在一番寒暄后严绍也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严某打算在芜湖一带,确切的说是芜湖和当涂县之间的这部分区域动工兴办一家铁厂,此次前来就是希望能够得到巡抚大人的许可。还有吗就是…”说到这里严绍笑了笑道。“巡抚大人想必也知道。铁厂不比纺织厂,至少在头几年是只有亏损而绝不可能赚钱的,这点从湖北的汉阳铁厂就可以看得出来,所以这次便是想向巡抚大人讨点好处…”

“好处?”听到严绍这次想办铁厂,恩铭也有些兴趣。“不知道是什么好处?”

历史上恩铭虽然是个满人但也算是个有作为的官员,在任内推行新政,政绩中尤以教育方面最为显著,例如创立安徽陆军测绘学堂、安徽讲武堂、安徽绿营警察学堂。安徽将校研究所,另外也导入西式军事训练于办马队弁目、炮队弁目、步兵弁目、工辎弁目等。

正因为恩铭对新政很支持。所以在听到严绍打算办铁厂后,他也表现的很高兴,毕竟在这个时代钢铁也算是一个国家是否强盛的标准。

听到恩铭的话,严绍小饮了两口茶后轻笑着道。“前段时间张季直在南通将大生纱厂变成了大生公司,并呈准商部注册,取得了百里之内二十年不许别家设立纺织厂的专利权,巡抚大人也很清楚,铁厂不是一般人玩的起的,二十年内会不会有人动办铁厂的念头都很难说,所以我也不打算要这么一个独一无二的专利权,我只希望能得到一个五年的免税权…”

“免税权?”

“没错。”严绍点了点头。“我打算向朝廷要个免税的权利,在5年内我所办的这家铁厂,无论是否赚钱都不需要向朝廷交税的权利…”

“这…”听到这里,恩铭显得有些为难,因为到目前为止清政府还没有发布过这样的优惠政策。“严老板这么有钱的人,难道还在乎这么点小钱吗…”考虑了片刻后,恩铭苦笑着道。

对严绍究竟有多少钱,他还是很了解的。

为了这个,在清政府内甚至曾有人议论要不要把严绍当成肥羊给宰了。只是严绍的大部分家财都在银行里,而那些外国银行根本不可能会卖清政府面子,再加上严绍本人也不好动,所以哪怕再多的人觊觎严绍的家财也不敢妄动。

尤其是现在,如今整个雨石集团辖下的员工数量已经超过四万人,而整个芜湖也只不过才十万多人,其中绝大部分还和那些员工有着亲戚关系,换句话说这时的芜湖其实和严绍已经密不可分了,即便是芜湖知县在芜湖的地面上也需要看严绍的脸色行事,想把严绍拿住除非是调军队过去,而如果那样的话事情可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如今的情况每个人都很清楚,真要闹到了那个地步,说不定大清甚至会提前亡国。何况就算是调动军队也未必能抓得住严绍,别的不提,只要严绍往芜湖的租界里一躲,就算借清政府几个胆子也不敢动手…

————————————————————

并不清楚恩铭的那点想法,听到他的话后严绍只是笑着道。“就算家业在大,也需要精打细算啊,何况严某还是个商人,在商言商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听到严绍这么说,恩铭只是苦笑着摇了摇头,然后才开口道。“那不知道严老板这次打算投入多少钱来办这个铁厂?”

“五百万…”考虑了片刻后,严绍开口道。“我打算先投入五百万来兴办一个年产能达到10万粗钢的铁厂,等到铁厂有些盈利后再追加投资,务求将整个铁厂建成一座年产能达到一百万吨的大型铁厂…”说到这里严绍也难得的正色道。“严某当初回国便是为了‘实业强国’这四个字,也正是为了这四个字,严某才会在芜湖先后创办了纺织厂和洋灰厂等几个工厂,而铁厂则是严某的最终目的,所以在此严某希望巡抚大人能多给一些方便,也好全了严某的报国之心…”

“好!”恩铭本来就赞同新政,听到严绍的话也激动的站了起来。“难得严先生有如此报国之心,本官又怎能不竭尽全力相助,稍后本官便写个折子,先生只管回芜湖静待佳音即可…”

得到恩铭这样的回答,严绍也高兴了起来。“那好,严某这就回芜湖等侯大人的好消息了…”

虽然他料到此行能够得偿所愿,但能够这么顺利还是让他感到很高兴。在告别了恩铭后,当天严绍便乘船返回了芜湖。

对严绍来说那份优惠政策能够申请下来并不重要,因为就像恩铭说的一样那么点钱他根本就不在乎,会提出申请也只是顺便而已。对他来说真正关键的还是创办铁厂的许可,至于那个优惠政策,只能算是锦上添花吧…

回到芜湖后,严绍派人到芜湖和当涂两个地方搜寻,看看哪里有比较丰富的铁矿资源和煤炭资源,毕竟想要建铁厂的话这两样是至关重要的。

与此同时严绍也打算启程再去一趟上海,从那里的洋行手中购得一些铁厂所需的冶炼设备。当然还有就是请一些洋技师过来,看看芜湖和当涂的铁矿石最适合用哪种冶炼设备。

为了办铁厂,严绍也曾经了解一些有关的情况。这其中作为中国钢铁的前辈,汉阳铁厂的情况自然是重中之重。也正是因为这个关系,所以严绍对汉阳铁厂曾经遭遇的情况记忆犹新,可说是一点也不敢疏忽大意。

毕竟要是在这上面弄错的话,浪费的不止是金钱,还有难以挽回的时间。

另一方面,在答应了严绍这件事后恩铭也用最快的时间写了一份折子,然后用电报发到了北京去——————现如今有了电报,谁还会用驿马啊…

当然,除了这份奏折外恩铭自己也提了点意见,那就是除了给人顶戴的奖励章程外,朝廷是否可以通过各种免税优惠政策来鼓励商业的发展,尤其是实业发展。比如说像严绍申请的一样,减免三到五年的税收…

只可惜,这终究只是一种奢望,虽说如今清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都在几千万几千万的往上涨,但实际上这些钱根本就不够他们花的,光是军费就占据了一半左右。再加上每年要给列强的赔款,免税,呵呵…(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