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扩张之路 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5:04 来源:笔趣阁

当那些多炮塔坦克驶离了阅兵场时,几乎是很快的,他们被送入了最近的一个军事基地内的库房里,被封存了起来,就好象他们压根不存在一样——————除了定期的维护跟保养之外。

可以说,这一款兵器对于国社政府来讲,其实并不是特别的重要。

就像前面说过的一样,他们仅仅只是为了对敌人进行蒙骗而生产的。既然阅兵结束了,对敌人的蒙骗也结束了,那么他们的使命自然也就跟着一块结束了。

“二十五俩坦克,近千万的造价,尽管的确有些价值不菲,但是如果真的能达成我们的目的的话,那么到也是值得的…”

在从庆祝的宴会上离开之后,坐在会议室里,喝着刚刚叫来的一杯咖啡,稍微的清醒了一下自己的大脑后,蔡锷开口轻笑道。

作为这次阅兵式的主要策划跟负责人,这次蔡锷可以说是大出风头,令许多人都忍不住有些羡慕跟嫉妒起来。自然,蔡锷自己也一样如此,毕竟作为国社政府所举行的第二个十年阅兵,同时也是真正具有一定规模的阅兵,这次的阅兵是一定会被载入史册的。

对蔡锷来讲,或许他对金钱之类的东西并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对永载史册这样的事,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期望的——————人活在这个世上,所图的不就是两样东西吗,一样是名,另外一样就是利。

作为一个正常人,尤其是正常的男人。或许蔡锷对金钱之类的东西并不感兴趣,但是对女色之类的。就不能说真的是一点兴趣也没有了。

说实在的,如果说蔡锷真有那么强的克制能力。当年的那个德国庸医也不可能会因为他与小凤仙的那点事,就将他的肺结核诊断为梅毒了。之所以会有如此的偏差,除了因为症状有相似之外,最大的因素就是因为那个时候蔡锷与小凤仙的关系很多人都知道。

不过话说回来,那时蔡锷之所以会跟小凤仙厮混在一起,究竟是为了蒙蔽袁世凯呢?还是因为他本身也喜好女色?

这个,恐怕没有人能弄的清楚吧,尤其是在现在的这个时候…

————————————————————————————

“是啊,的确是值得的…”深吸了一口气。因为并不喝酒的关系,严绍到是在场所有人当中最清醒的一个。不过就算是这样,在经过了白天的一系列事情之后,严绍的脸上还是挂满了疲态。“近千万,这的确不是什么小数字,毕竟那些个大家伙一个个都可以称得上是价值不菲,更何况还有给他们配备上定制的配件一类的,这更是令造价直线上扬,不过就算是这样。如果能换来时间的话,那也是值得的…”

“没错…”蔡锷等人点点头,赞同道。

钱财这种东西固然可贵,但是与时间相比却是一文不值了。

尤其是对于现阶段的国社政府来说。如果真的能蒙蔽了其他国家,让他们走上一条歪路。别说是近千万了,即便是上亿元也是值得的。因为这些事件已经足够国社政府将彼此的差距拉大,并且维持上很长一段时间了。

何况。尽管国社政府预估的是两年时间,但谁知道还会不会延长。

毕竟现阶段可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战争爆发。换句话说,没有人能通过实战来检验这些武器装备的能力。这也就导致人们或许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发现这些装备的弱点…

“不过,说不定错误的是我们也说不定…”端起了杯子,还没等喝上一口,一直都没有说过话的吴佩孚突然开口道。

“哦?”听到吴佩孚这么说,其他人都忍不住好奇了起来。

与此同时,吴佩孚则是在沉吟了一番后开口道。“我们之所以觉得多炮塔坦克没有价值,就是因为如此大体积的坦克,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根本无法拥有足够强悍的作战能力,比如说机动性,为了维持这么大的体积,那么机动性就必定会被削弱,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增强动力系统的方式,问题是以目前的技术,是没有办法满足这个需求的。换句话说,在我们选择了这个体积的情况下,基本上也就等于是令这种坦克抛弃了机动性。而且这还是在削弱了装甲的情况下,如果采用了哪怕只是二三式坦克的装甲厚度,眼下这个多炮塔坦克的重量恐怕都不会只有这么一点而已。”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炮塔的协调性,毕竟是五个炮塔那么多,这五个炮塔如何才能协调着作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且坦克与军舰不同,或许坦克的速度未必会比军舰快,但是就机动性而言的话,却要比军舰强上许多,规避能力也要强上许多。我并不是海军将领,但是对于海战多少也算是有些了解,在大规模的海战当中,一百发炮弹能有三两发明中的了目标的话,就已经是非常令人庆幸的一件事了。可是陆战呢…”

听到吴佩孚的话,在场众人忍不住沉思了起来。

机动性的问题不用多说,如此大的体积,想要驱动这种体积的坦克,就需要动力系统足够强劲才行。问题在于,当前的技术能力,是没有办法制造出如此程度的发动机的。

何况吴佩孚也说了,这还是在装甲厚度较薄弱的情况下,如果装甲的厚度达到了二三式坦克的程度,那么后果都有可能会是不堪设想的那一种——————或许四五十吨的重量,就会变成六七十吨了。

还有火力的问题,炮塔多了的确是很酷的一件事,但是究竟该如何协调这五个炮塔恐怕就是一件麻烦事了。

而且前面也说了,陆战毕竟不同于海战。海战的话。一百发炮弹能有三两发明中已经是非常喜人的了。可是对于陆军来说却不能如此,毕竟一辆坦克上面也没装多少的炮弹。真要是一百发只能明中三两发的话,恐怕还没等消灭几个敌人呢。炮弹就已经打没了。

当然,这似乎也没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毕竟海战之间的间隔距离是要比陆战远上很多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军舰是在起伏不定的大海之上进行作战的,换句话说,军舰上的舰炮也一样是在起伏不定的情况下开火。更重要的是,开火之后,因为后坐力的关系,军舰本身会不断的晃动。这又极大的影响了军舰火力系统的精确度。

与之相比呢,陆战就要简单多了。

虽说如果是在野外的话,坦克在地面上形势的确是会带来相同的影响。可问题在于,这个时代的坦克似乎还没有行进中射击的能力,只能是停下后再进行射击,如此一来,在作战距离跟稳定性都比较强的情况下,坦克绝对要比军舰的准确度更高…

只是,协调性的问题。依然无法解决…

——————————————————————————

坦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投入战场后,各国技术人员对此种新兵器加以修改以达到前线人员的需求,其中以雷诺ft-17安装在车体上方的360度回转炮塔设计被认定为最有效率的坦克火力配置,也因为如此此种设计获得各国大量采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期间。各**事研究者对于坦克的使用方式仍然没有统一定论,但当时主流意见认为堑壕战在下一次战争中仍然是战争的主要模式,作为突破壕沟的坦克。势必需要复数以上的火力发挥能量,在突破壕沟之后可以进行周边扫荡的破坏力。因此必须在坦克上安装复数以上的炮塔。

此种构想在一战末期其实已经出现,成品为法国的char fcm2c重型坦克。由于战争结束因此没有量产,同样的概念于英国的参谋本部在1920年代初期再次提出,而英国的维克斯公司按照此概念于1925年制造出了维克斯a1e1独立号重型坦克。设计目的乃作为突破壕沟的坦克,独立式重型坦克除了车体中央的炮塔以外还安装了4座机枪炮塔,此种设计震撼了各国的坦克制造业。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原来的历史上多炮塔坦克对于各国的军方还是有着很大的吸引力的。但是1929年爆发的全球经济大崩盘造成各国财政吃紧,对于新坦克的开发以及量产也就暂时搁置,除了苏联以外。

由于苏俄在当时计划经济的协助下面对经济崩盘的影响相对没那么大,因此整体财政并无困难。在参考了独立式重型坦克的设计后,苏联自行设计出了t-28中型坦克以及t-35重型坦克并投入量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苏俄,成为全世界使用多炮塔坦克最多的国家。

就像前面说的,在没有经历过实战的情况下,这类武器还是很美好的。但是在经历过了实战之后,这种武器的缺点也就被彻彻底底的暴露了出来。

其中主要归纳的缺点有以上几种,首先为了安装复数炮塔导致坦克大型化重量直线上升,机动力低落。其次为了减轻重量使得坦克无法安装厚重装甲。然后就是刚刚说过的操作人员过多导致坦克内部指挥混乱以及由于内部空间不足整备维修困难。

简单些讲,这种设计根本就是一种败笔。

——————————————————————————

“但是,这些毕竟仅仅只是因为现阶段的技术缘故,所以才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看着在场的众人,小小的喝了一口杯中的东西,吴佩孚的身子稍微向前探了探。“可是如果未来的技术能够满足这些需求呢?比如说机动性的问题,现在困扰我们的不过是因为发动机技术的落后,但是谁敢保证将来发动机的技术也还会如此的落后。而只要发动机的问题解决了,那么装甲的问题岂不是也跟着一块解决了?如此一来,眼下困扰我们的东西。岂不是就可以直接全部解决掉?”

“那炮塔之间的协调问题呢?”

冷不丁的,蒋百里突然开口问道。

而听到这句话。吴佩孚也多少有些哑然了,不了解后世技术的吴佩孚。显然还没有想过究竟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毕竟陆战不同于海战。海战的话,尽管大海起伏不定,但是最起码有一个固定的目标。而且因为机动性的问题,其实双方都是一直朝着对方开火,然后看谁比较准,谁的引起比较好。

但是陆战却不同,两辆坦克的话,完全可以一边打一边停,而只要机动稍微大一些。考虑到坦克的体积问题,恐怕那几座炮塔就需要重新变换一下了。而这,又需要靓妃大量的时间…

——————————————————————————

对这个问题,严绍到是清楚该怎么解决,那就是用后世的电子技术。只要电子技术发达了,那么这种协调性的问题自然也就可以轻易的解决掉。至于发动机等问题,也同样如此,毕竟在严绍的记忆力,后世的那些主战坦克哪怕有六七十吨的重量。也一样可以在沙漠上飞驰,没办法,就是发动机好!

但是发动机好,却未必能解决这个问题。

在考虑了一下措辞之后。严绍看向吴佩孚轻声道

“我知道你的想法,你是担心万一这仅仅只是因为短时间的技术问题,无法实现我们需求的作战能力。如果将来技术达到我们的需求了,我们现在所作的会不会反而是…”

“你的这个担心虽然不无道理。但其实是多余的…”

说着严绍看向了四周的众人一眼,而后继续解释道。

“首先的问题。机动性,没错,发动机强了,似乎也就可以解决眼下的问题,可以换上更厚的装甲,也可以得到更强的机动性。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你的装甲厚了,岂不就等于是提高了重量?当然,你也可以说,发动机强就可以了。问题是,你的敌人如果想要消灭你,这个时候就必须要换装火力更强的武器,这个时候你也就需要更强的装甲…”

“五个炮塔,再加上车身等等,说实在的,我很难想象发动机技术可以跟的上这个。当然这个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的敌人肯定会想要继续摧毁你,而且对方的装甲也是会跟着一块变厚的,这个时候五个炮塔的麻烦就来了。”

“因为你如果想要击穿对方的装甲,就必须要装备口径更大,体积也更大的武器,而单凭原来的小炮塔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你提升炮塔的空间,就好象我们现在正在装备的二二式坦克一样,我们就为二二式坦克的炮塔预留了极大的空间,这样将来就可以为他们装备75mm口径的坦克炮,但是这样一来,炮塔也就大了…”

“炮塔大了,不仅仅只是重量大了,对于原有的车身来说,大了一圈甚至更多的炮塔也会变得更拥挤,甚至可能会装不下,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一个更大的车身,一来二去的,可以想象,如果你想奥一个机动性强,防护能力强,甚至火力也强的坦克,究竟需要多大的体积跟重量…”

“而到了这个时候,可就不仅仅只是发动的问题了。没错,只要发动机强了,装甲或是炮塔之类的,完全可以继续加重,反正足够强悍的发动机永远也能带的动他们,问题是,发动机带的动,但是土地还能承受的住吗?要明白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地方是不适合坦克去的,尤其是重型坦克。比如说南方地区,你们能想象四五十吨,五六十吨甚至是六七十吨的坦克在南方地区使用吗?”

严绍一直记得很清楚,在后世中国之所以会采取高低搭配的方式。一方面固然是由于成本的问题,但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重量问题。

对于当时的中国陆军来说,99式坦克太重了,根本不方便在南方部署,这个时候也就需要96式这样的坦克了。

同理,日本那边也一样,为什么90式一直都部署在北海道,为什么日本人要弄出一个10式这样轻飘飘的坦克?

就是因为体重的问题,眼下也是如此!

没错,只要发动机够强,他们的确可以无限制的加重,问题在于,发动机承受的了,大地可以吗?

“尤其是五个炮塔同时增加装甲厚度跟体积,提供的重量未免太强大了些。而反观我们的敌人?如果只是一个炮塔,似乎也就简单的多了…”

因为普通坦克的话,只需要考虑一个炮塔的问题也就可以了。

但是多炮塔坦克的话,考虑的也就很多了…

即便是可以无限制的增重,土地也未必能承受的起。就像后世的主战坦克一样,单炮塔就已经有六七十吨了,如果是多炮塔的话,岂不是要逼近一百吨?

一个99就已经很不适合在南方部署,上百吨的坦克,该怎么才能使用呢?(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