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武侠世界大宗师 > 第22章 抗蒙义勇军

武侠世界大宗师 第22章 抗蒙义勇军

作者:东海钓叟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0:53:25 来源:笔趣阁

王屋山,神拳宗,练武场。

此时,李晋武站在高台之上,看着场下这数百名弟子,心中不由得有些自豪。这些人中,年龄大的不超过二十五岁,年龄小的也才十二三岁。

这就是神拳宗这半年以来秘密招收的弟子,这些弟子中,有的是孤儿,无牵无挂,有的则是拖家带口前来投奔,为了解决家属的生存问题,他还在周围买下了不少良田,新修了一大批房屋,供人居住。

这半年多来,总共收纳的流民超过五万,他从中选出了五百弟子,准备亲自给这些人授课,也就是说,这五百人都是按照军官的模式来培养。

而另外还招募了两千成年士兵,暂时由八大金刚负责训练。这八大金刚都是经历过行伍之人,对于如何训练士卒有一定的经验,再结合他从后世带来的体能训练,协同训练等方法,这两千人看起来倒是有模有样。

要维持这么一大批人的生计,之前的储备早就消耗一空了,为此他必须得开辟新的财源。

他的这些作为并没有瞒着丐帮,鲁有脚得知他的义举之后,从李园派来了一批工匠,他们都是制作雪花盐和雪花糖的熟练工匠,这些工匠的到来让他终于可以放开胆子大干一场。

可这还是没有解决当前的问题,无奈之下他只好再次求助于丐帮,鲁有脚又送来了五万两银子,总算是解决了燃眉之急。

看着场上这五百弟子,李晋武训斥道:“你们的命都是从蒙古鞑子的铁蹄下捡回来的,可还有千千万万的同胞们正遭受着敌人的摧残。正所谓民族危亡,匹夫有责,现在就是检验你们这半年的学习成果的时候了。全体听我号令,五百人分作两队,演习开始。”

对于这些弟子的教学,他简化了内家拳中繁复的动作,又参考了后世军体拳的特点,重新编写出一套适合冷兵器作战的拳法,取名为七杀拳。

七杀拳,顾名思义,是一种快速致人死亡的拳法,讲究的是一招毙命。这七杀拳除了是拳法名称以外,还有个作用就是帮助士兵们牢记军队纪律。

他要的是一只铁血军队,而不是一群逞凶斗狠的武夫,这七杀乃是根据军法中的七禁令五十四斩简化而来,分别是:

第一杀:闻鼓不进

第二杀:临阵脱逃

第三杀:奸淫掳掠

第四杀:谣言惑众

第五杀:私藏私斗

第六杀:不尊将令

第七杀:贻误军情

七杀拳一共七式,名字也就是这七杀令,方便士兵记忆。虽然这七杀令有不少遗漏之处,但是过于复杂士兵们也记不住,还不如简化一些。

他的话音落后,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场上便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队,两队各自掌握红旗和蓝旗,一方主攻,一方防守,谁能将对方斩将夺旗,谁就是胜利的一方。

这样的演习可谓是相当粗陋,没办法,他毕竟没有参加过军队,何况对于冷兵器作战,他还比不上李一熟悉,也只能如此了。

随着三通鼓声完毕,双方开始战斗。红军领头的是一个叫做程立的青年,今年二十五岁,对于他教授的内容总是能在最短时间掌握,相当有天赋,颇有大将之才。

而蓝军领头的则是一个叫做吕义的青年,他今年二十岁,虽然比程立小,但却长得虎背熊腰,颇有燕赵英雄之遗风。

程立和吕义可谓是这五百人中的佼佼者,除此之外,还没有人能够在其中脱颖而出,所以他对两人相当看重,这两人不仅学了七杀拳,同时还学了形意拳,太极拳,**大枪以及基础内功。

虽然他没有门户之见,但是也不希望这些东西落在心术不正之人的手里,一直以来都抱着谨慎的态度,这两人也是在他考察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决定收入神拳宗,成为真传弟子。

另外还有几十个骨相还不错的少年也都被他收入宗门,成为内门弟子,按照各自的喜好主修八极拳,八卦拳,形意拳等拳法。

这五百人中剩下的就只能称作外门弟子了,至于那两千士卒,则不入门墙,只算是宗门外围成员。

而八大金刚的地位更像是宗主亲随,只听从宗主的命令,不插手宗门事务。

要和蒙古骑兵对抗,那靠步兵是不可能的,所以打造骑兵也成为当务之急,而且即便是骑兵,同从小就生长在马背上的蒙古人相比,汉人仍然不占优势。

蒙古骑兵在中世纪几乎没有敌手,他们是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战术灵活、智勇兼备、令人生畏的旋风部队。并且还有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几乎不需要后勤。

面对着这样的骑兵部队,说实话李晋武很心虚,他不知道该怎么去高举义旗,即便是同样的装备,可以说汉人骑兵也不是蒙古骑兵的对手,在冷兵器时代,要想和他们对抗,难于登天。

他们的弓箭,他们的战马,他们的装备,他们的身体,这些都是天然的优势,但是,不管怎样,即便是明知不敌,他也要去做,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是他作为一个汉人的职责与义务。

任何一个对蒙古骑兵有所了解的人,都会对此感到无力,但也不是没有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建立一支拥有同样机动性的骑兵部队,和他们打游击战,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准则,不要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

蒙古人有多少?汉人又有多少?真要施行这样的战略,最先遭受不住的肯定是蒙古人。

不过,他也清楚,以他的能力想要团结天下所有抗蒙的义士是不可能的,他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发展壮大自己,进行敌后作战,至少要给蒙古人留下一些威慑,即便是挡不住那天道大势,也要保留住最后一丝汉人的元气,要不说崖山之后无中国呢。

他所为之奋斗的不是保全南宋朝廷,而是要唤醒民族的战斗意志,保留汉人自强不息的精神,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为大丈夫。

当然,从建立军队开始的那一刻,他所追求的也不是正面决战,而是敌后作战,特种作战,他要让那些蒙古大官们知道,他们的头上顶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让他们不敢肆意地屠杀汉人,作威作福。

程立率领的红军和他的性格一样,侵掠如火,一上来就全军压上,试图要在最短的时间消灭对手。

而吕义的性子沉稳,更注重防守,面对着程立疯狂的进攻,他毫不慌乱,指挥着士兵分段拦截,挫敌锐气。

一开始的时候程立果然占了上风,可随着战斗进行下去,红军已经露出了疲态,而相反,蓝军却还有一部分生力军没有投入战斗。

这一场战斗已然没有了悬念,从开上的时候,李晋武就知道程立输了,因为他太沉不住气了。虽然他的年龄比吕义还要大五岁,可性子却和年龄并不匹配。这也难怪他选择的是形意拳,而吕义竟然专修太极拳。

这两人如果作为搭档倒是十分匹配,一个是猛将,一个是谋士,相得益彰。

战斗进入了尾声,最终程立在击杀了蓝军半数士兵后全体阵亡,蓝军获得了本次演习的胜利。

这不只是一次单纯的演习,这还是一次成军仪式,等双方打扫完战场,各自归队之后,李晋武对着吕义喊道:“吕义出列。”

“吕义在。”

“我宣布,抗蒙义勇军今天正式成军,全军两千五百人,由吕义任统帅,程立为副统帅,授军旗。”

李晋武将一面火红色的军旗交到了吕义的手上,军旗上面写着五个黑色大字:抗蒙义勇军。

吕义接过军旗,心情十分激动,从今天起,他就是一军主帅了。

虽然这支义勇军由李晋武创立的,但是他并没有在其中担任任何职务,因为他自己知道,让他去刺杀他可能还行,要是让他带兵打仗,这可就有些为难他了。

这五百弟子各自发配到招募的两千士卒中担任伍长以上的军官,当然能不能让他们的手下信服,这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武器盔甲的事情已经有了着落,丐帮对此出了很大的力,而至于说马匹,这就得落在耶律晋的身上了,之前缴获的马匹总共也就不到一百匹,为了保证每人一马,今后他们的担子可不轻松。

李晋武不管他们是买也好,抢也好,总之他只关心结果,为此他还将基础内功传给了八人,并且让八人在江湖上光招好手,凑足一百人,组建一个斥候队。

这一切都得从零开始,他也忙得不可开交,斥候队是他想象的特种作战,而义勇军则是专门打游击战。

为了快速让这些新兵蛋子见见血,他带着八大金刚摸清楚了几个山寨,准备以战养战。

没有让他失望,在这次王屋山周围的剿匪中,义勇军收获颇丰,不过也付出了战死三百余人,重伤两百余人的代价。

一下子义勇军就瘦身成了两千人,不过战斗力也增强了不少。

之后这两千人分作十个大队,每队两百人,专门寻找落单的蒙古士兵动手。

蒙古南侵之后,兵力稀少,很多时候都是靠着仆从军打仗,这也正好给了义勇军快速壮大的机会。

又过了半年,义勇军已经做到人手一马了,然后便开始朝着大部队进攻,可他们的行动早就被蒙古军队发现了,眼下他们也遇到了成军以来的第一次挑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