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人从中国运到德国,不算太容易,现在各国,航运兴旺发达,英德都在秘密的准备战争,他们是世界船运的大头,加上越来越繁盛的世界贸易,想要凑到足够多的船只,运送人员和基础的装备,这并不容易,最关键的是,这只是大宗运输的一小部分,前往德国兴建大型工程的工人,除了一部分在船上之外,还有相当的一部分,没有上船,德国支持了一部分的运力,剩下的,就要靠西北自己解决。
上海到巴士拉的距离,比上海到柏林的距离少了一大半,如果是巴格达铁路彻底完工作之后,还可以通过巴格达铁路进行分流,现在,无论是人员,还是设备,都必须要通过船运,对于船运的压力非常大,德国也只是在有限的情况之下,抽调了一部分,这已经是极限了。
杨元钊也很清楚这一点,这段时间,就是落实海运力量,之前从英国订购的船舶之中,有一部分,不在英国本土,而是在亚洲和北美,一部分通过巴拿马运河,前往中国,另外一部分,则直接在中国交割,他们都是中国附近的旧船,本就要就地交易。
至于欧洲这边的,由德美出手,临时的组织了一个船运公司,通过在各国招募水手,先干起来,未来,则按照比例和程序,向中间添加中国人员,未来这里会源源不断的为中国海军输送战士。
遥控着西北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决定,杨元钊当然不可能面面俱到,很多情况之下。都是下达了最基本的命令,剩下的有足够的行政人员去执行,从包垦公司的时代,就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习惯,没有拖拽。没有人浮于事,各方面的效率相当的高,几次大规模的海上运输,让西北的行政人员们,积累大量的经验的,第一批的人员很快就调集好了。准备出发。
11月的长江有些阴冷,南方的天气就是这样,这种直接浸入到骨子之中的阴冷,让一些北方人都受不了,好在。各种保暖衣服,特别是西北大力推广的鸭绒,已经成为了江南一带的新的项目,之前人们养鸭是为了吃肉,现在,更多的是为了产绒,哪怕没有西北的科学养殖的效率高,也造成了养殖业的繁盛。
数千人组成的队伍。让码头这边成为了人的海洋,第一批前往德国务工的工人,加上生产建设兵团和铁路建设兵团的人员。他们共同乘坐远洋船只,前往万里之遥的欧洲,前往船厂的,穿着的是以天蓝色为主体的衣服,他们脱胎于西北最早的那一批工装。而生产建设兵团和铁路建设兵团的,则是以作训服为主。他们已经是半军事化部队了,无论是组织结构。还是机构结构,都是军队的模式。军官们也都是正规的军官,只不过从野战部队之中挑选,不太适合野战部队的,提升一级任用,在没有工程和任务的时候,保持着军事训练,即便是工作的时候,也会抽调一定的时间进行训练。
生产建设兵团和铁路建设兵团,这两大组织,已经成为西北最庞大的两个兵团之一,从建设之初,他们扩张幅度就没有减少过,特别是一年多之前的巴士拉,更是急剧扩张,现在中国,还承担不起对于海外侨民或者务工人员的保护,这种抱团兵团模式,是最佳的选择,最少纪律性比民用的工厂,不知道强大多少。
不过,在场的几千人,无论是船厂工人,还是准军事化的兵团士兵,他们的心中都有些迷茫,德国,对于大部分的人员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只知道是1900年,庚子事变的列强之一,占据了中国的山东,是在中国有特权的国家。
可是再往下就不知道了,也就是西北一些接触到外国人的工人,知道一些,却也都是道听途说,或者是德国工程师或者科学家的介绍,巴士拉就够远了,再怎么说,也在中东,听说还是在亚洲,德国,就已经跑到西欧去了,这有些太远了吧。
人群之中,还有一些拿着德文字典,正在练习的存在,西北从最开始,就普及了外文教育的,英语跟德语是重点,英语是通行的语言,而德国,则是跟西北合作最密切的,哈比就是德国人,最初也是从德国招募的工人和工程师。
西北提升,一部分是依靠洋务运动的成果,这只是一个基础,真正大幅度的提升的时候,是雇佣了德国工程师和研究员之后,一些学徒和工人开始掌握这些,这其中,水平相当高的没有,勉强依靠字典结巴的跟德国人交流的占据了很大部分,在西北颁布的工人标准之中,一级工资之间,差别几十块,甚至上百块的比比皆是,加上西北的工资收入只是一部分,高级技工在奖金方面的收入才是大头,在任务紧,收益高的情况之下,高额的奖金是完成订单的不二法门。
在西北,从一开始就形成了学习知识,增加级别,多挣钱的风潮,最开始是从高级技工手中,后来,就要从这些德国工人和科学家的手中学到知识,要学到知识,语言是必须要过的一关,哪怕是死记硬背,也让他们努力的去学,这个时间最多的已经三年多了,一些人甚至可以直接的熟练交流,第一批选择的工人之中,技术永远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的都是语言的,这会他们大大的减少了融入的时间。
两个方面并不冲突的,能够踏踏实实的学习语言,加强跟德国人员交流,都是较为努力的,他们的技工水准相当的不错,除了少部分是真的不太适合在船厂工作的技工工种,被忍痛的留下之外,剩下的都塞入到里面了。
在这一批工人之中,其中有120个,是跟其他人不同的,他们是从西北各处精挑细选出来的,掌握了相当多科学知识,有一定的设计天赋,他们会跟目前在德国留学3000多名留学生之中挑选出来几百人一起,共同成为设计师学徒,进入到德国的一些工作室和事务所之中,进行基础的学习,这一批人才是这一批前往德国之中最重要的,他们是未来中国海军设计的种子。
为了安排这些人,杨元钊付出的不小的代价,需要给德国5000万美元的无息贷款也就是说,让这些人进入到设计师事务所之中,切切实实的学习海军,需要付出这么多,平均到每一个人的身上,高达100万美元,可是杨元钊依然付出了,虽然跟着战舰设计师,能够学到一些,可是派到青岛来的设计师,人数不会超过12人,他们还有比较繁重的设计战舰的任务,不太适合教授,最多就是跟着学,不算特别的系统,最多只是一个方面的专才,只有经过2-3年的系统学习,掌握了设计的一个基本的方法之后,才可以在未来不断的提升,杨元钊的心中,好的设计不知道多少,需要有人能够把他们付诸实施。
在小组长,主管或者连长营长的喊叫声中,几千人,分成了100多列,分别的在码头上面站好,几千人形成整齐的阵营蔚为壮观,占据了上海已经扩建过的庞大码头,而他们所对着的,是各种各样的,超过30艘轮船,只有少部分是客轮,剩下的,都是货轮改装,超过20万的工人转移,接下的德国工程,需要的人员极为庞大。
依靠客轮那不现实,不但杨元钊新买的船都用上了,德国也派出了不少的支持,他们是第二批,前面的12000人,已经在一周之前启程出发了,未来的3个月,他们会陆续的抵达德国,他们是第二批,一共有9000多人。
30多艘船同时的放下甲板,已经排成的100多个队伍,平均到每一艘船上面,只有三个,严格的纪律性,让他们按照顺序,在上级的主管之下,缓缓登船,有序的情况下,就快捷的多,在船舱的不同位置,都有引导,早已经把他们分配好了位置,按照4个人为一个单位,快速的找到自己所在的仓位的,少部分是客船的船舱,大部分是临时搭建起来的,简易隔间。
好在,这些都是西北的工人,杨元钊派出他们是寄予厚望的,30多艘船,平均每一艘不过是300多人,可是最大的船几乎有1.8万吨,最小的,也有2500吨以上,用来装载300多人,简直是太宽敞了。
只用了3个小时时间,大部分的人员都上船了,汽笛长鸣,第一艘船开船了,紧接着一艘又一艘的货船,鱼贯出了长江口,在长江口外的崇明岛附近,完成了编队,然后绕了一个弯,向着南方而去,未来两个月时间之中,他们就会在船上漂洋过海的,前往的目的地德国,开始在德国的打工经历的,此时此刻,大部分人的心中是迷茫,未知的国度,未知的工作,可是他们的心中,依然是充满了希望,因为有西北这个强大的集体站在他们的背后。(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