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艘浅水重炮舰的完工,对于中国的工人来说,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他们过来工作,除了奖金和补助之类的,就按照件数来计算,每一个大工程完工之后,都会获得一份奖励,他们干完了这个活之后,就直接去干下一个,可是对于德国来说,4艘浅水重炮舰的下水,就代表着阶段性的成果。
整个造船厂不只有浅水重炮舰的,还有大量的驱逐舰,潜艇和炮艇,当然了,部分超小型的,可以通过火车运输过来,因为不到50米长,吨位在200吨以下的,用特殊的火车,可以运输,再打就不行了,必须要自己制造,因为规格的问题,负责这一次行动的海军,正用同样大小的,同样规格的船舶在实习,他们是在波罗的海,因为规格相同,是最适合的地方。
可是这些战舰之中,唯独有浅水重炮舰,他们是在舍尔的推动下选择的,只是听过介绍,可是这么一个关键的舰船,如果不进行海试,不派出专业的人员,怎么说,心中也没有底子,这可是关于30万军队的大行动,一点都马虎不得。
伴随着这一批浅水重炮舰的下水,加上驱逐舰之类的投入使用,他们可以在黑海进行海试,这其中的重点就是浅水重炮舰的。
这个专门用于陆军支援,攻击海港的利器,没有战列舰那么的昂贵,不能走上战列线,可在对地攻击上面,跟战列舰一样的犀利。
要保证康斯勘察的秘密造船厂,顺带的,保证战舰在黑海的自由海试,德国做出了很多努力,本身就是,当德国拿下黑海沿岸之后,俄罗斯肯定不会轻易的放掉,最少。俄罗斯的黑海舰队,还是相当的有战斗力的,可惜在拿下了这片土地之后,德国做出了继续进攻的态势。准备挥师克里木半岛,那里是扼守刻赤海峡的半岛,当年俄罗斯跟土耳其争夺的重点就在这里,以目前俄罗斯的薄弱,再加上德国的强势。攻占他,并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一旦被攻陷,俄罗斯对于整个黑海,将会没有任何的影响力。
俄罗斯调集了部分军队,差不多15万人,这样的军队,对于克里木半岛这样的岛屿来说,有些太少了。他们就把黑海舰队都集中到那个地方去了,当然了,不是在北海会中,而是集中的亚速海之内,保证安全的情况之下,增加克里木半岛的防护能力。
黑海,本身就是一片内海,出海口狭小,海浪也较少,在加上盐度比较低。其实在地中海的复地这一片,风光一直都不错,出了达达尼尔海峡之后,就是后世的旅游胜地爱琴海。黑海作为内海更是如此,看起来比较的平静,风光非常的好。
罗迪克是一名年轻的上校军官,他曾经是德国训练舰队的指挥官,在战争开启,各方面都疯狂扩军的前提下。他也从训练舰队的位置上面,被提拔了出来,不但曾经是海狼游击舰队的舰队长之一,也被紧急调到了这里,成为了登陆舰队的指挥官。
因为组织人员在波罗的海海试的关系,他并没有参加浅水重炮舰的下水仪式,对于康斯勘察来说,开工和下水的战舰太多了,不可能每一艘战舰都进行一个下水仪式,浅水重炮舰这样的重要舰队也是一样,罗迪克是得到了消息之后,风尘仆仆的从波罗的海方向赶来的。
这一片是新占领土,哪怕原来俄罗斯是留下了部分铁路,可是这个铁路跟德国的铁路相互口径不一样,哪怕已经让中国人进行施工了,可是千头万绪之下,施工的进度不快,就算是他们,也是转到了3b铁路之内,通过奥匈帝国的铁路网络进入到了距离康斯勘察最近的地方,这才骑马赶到的,从波罗的海到这里,足足走了4天,这个速度,足够从波罗的海赶到波斯湾,这就是便捷铁路跟非铁路之间的差别。
一路风尘仆仆的而来,当感到的康斯勘察的时候,他第一时间赶到了港口的位置,此时的他,还带着上校的军衔,由于年轻,罗迪克的军衔没有达到相应的位置,作为负责登陆作战的指挥官,上校的军衔有些小了,可只要总攻开始之前,他将会跨越校级,成为准将军官。
罗迪克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其他的战舰他都不担心,都是照着样子做出来的,跟德国常见的驱逐舰和潜艇都是差不多的,可是作为主力的浅水重炮舰,他必须要看一看,这关系到攻城的重火力,所有的驱逐舰,潜艇之类的,都是以防万一的,只要第一批军队送上去,就算是完成任务,至于补给方面,完全不用通过黑海,向那个地方运输,土耳其距离那里更近,而且更加的方便。
不考虑盟友之间的关系的话,从土耳其出兵其实是最佳的选择,这样可以不用去管黑海的1000多公里的航程,相对于已经修通的3b铁路,从土耳其那边的陆路更加的稳定,又不存在什么别的为,甚至在时效性上,在拿下了的基辅之后,就可以立刻出兵。
盟友不等于本国,同盟国虽然作战在一起,可是很多方面,都有不同,各国之间,都有独特的视角,甚至从某种意义上面说,目的和能力不同,现在的同盟国,基本上就是德国顶在前面,**抵挡着英法美的压力,甚至还有俄罗斯,如果不是中国帮忙,把俄罗斯的力量分担一部分,早就出事了了。
可即便这样,牵扯到了利益问题上面,也容易出问题,只要德国在土耳其出兵,未来巴库的所有权,到底是归属于谁,还真的就说不清楚了,换成别的地方,德国吃点亏就吃点亏,可是巴库却关系到未来德国的战略,伴随着中国出口各种的汽车,石油问题开始从一种经济资源的问题,变成了战略安全的问题,德国国土之内没有石油,这就会受制于人,虽然俄罗斯大胆的用走私来获取利益,但是不控制在自己手中,毕竟太不靠谱了,最关键的是,石油还是一款不错的出口产品,可以跟劳务输出一样,平抑跟中国之间的贸易逆差,把这一件事情继续的做下去。
以前的没有人在意的经济,开始越来越成为制约着战争进程的关键,德国不知道,如果没有了从中国进口的各种的物资的话,他们的欧洲之战,会打成什么样子。
其他的船,都在港口之中,在7月中旬,已经下水的4艘浅水重炮舰,还有其他下水的驱逐舰潜艇之类的,进行了一波基础的海试。
最少有几十艘战舰,罗迪克带来人员甚至连补充满他们都不能,因为还有部分的士兵,留在波罗的海,他们会陆陆续的完成之后,前往这边。
罗迪克主要测试的,就是浅水重炮舰,这个他从来都没有接触过的战舰,大部分的人员都集中到这里,关于浅水重炮舰的项目是最齐全的,不过海试刚刚开始就是说实在话的,浅水重炮舰在各方面的表现都不是很好,在主力舰都已经保证22节,甚至更高的速度的前提下,5节的速度,简直可以用龟速来形容,这样的速度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了,哪怕罗迪克早就作好了,浅水重炮舰的速度不佳,还是被这个速度给郁闷了一下,这个也太慢了点吧。
当然了,在之前舍尔的报告之中,甚至是中国人关于浅水重炮舰的介绍之中,速度从来都不是浅水重炮舰的重点,甚至慢一点还好,这样可以装上更多的装甲,拥有更加强大的火炮,原来设计更慢,中国在动力领域的强大,生生的把设计上面5左右的浅水重炮舰,给提升到了5节,甚至在国内,新的型号的浅水重炮舰,也扩大了,不是两门主炮这样的,而是类似于的主力舰一样,拥有足够多的火炮,简直是比多炮塔圣物更加圣物的存在,不在选择浅水重炮舰,起了一个名字叫做火力支援舰。
不再谋求水上的决战型战舰,而是增加火力配置,让他拥有足够的防空和对地攻击能力,在吨位许可的情况之下,尽可能的向里面塞炮管,直接从双联的布置,进步到了3联,4门三联主炮,甚至极限5门主炮的前提下,这个火力支援舰的威力,就是武装到了牙齿,甚至连速度上面,也算是水准以上的,最少可以追的上一般的速度。
罗迪克一番尝试之后,特别是亲自看了浅水重炮舰的打靶,双联装的15寸火炮,拥有足够的威力,可以轻而易举的打破坚固的防线,中国特制的炮台,在射速上面,也是值得满意的,这样8艘船的话,舰队对地攻击的能力,一定会大大的提升的。
总之这一次的海试,有些毁誉参半,优点和缺点都足够的明显,从某种意义上面说,他对于登陆作战是有帮助的,可是使用面太窄了,难道造出来这么一个战舰,就是为了那些登陆作战,未来呢?他想不出来有多少使用的地方,不过海试已经完成,他除了布置继续训练之外,老老实实的把关于浅水重炮舰的评估,给远在千里之外的海军部给发了过去。(未完待续。)xh: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