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五百七十九章 熟练工人

钢铁时代 第五百七十九章 熟练工人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利用远程的电报网络,遥控指挥西北银行的人员,在拿到了江南造船厂的7成股权之后,杨元钊可以独断专行了,在短短的3天会议期间,西北跟上海的专线,几乎是忙碌不停,一共32个话务员,每天分成2班,进行通话,有些通话甚至持续到了深夜,每天流转的电报电文字数,甚至超过了10万,如此繁忙,西北这边好说,上海这边,是临时抽调了大量的话务员,这才基本满足需要。⊙四⊙五⊙中⊙文↖,

饶是如此,电报之中,只是略微的进行沟通,杨元钊很怀念后世的电视电话会议和传真机,不过他也很清楚,这在目前的这个时代,几乎是不可能的,好在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资金和几乎全部的文件都已经到位了,由西北银行负责签署,他们得到了杨元钊的授权,只用回来再补充协议就可以了。

新的股东大会上面,诸如革命党和北洋的股东们,也很好奇,杨元钊到底要拿江南造船厂怎么办,之前聂云台定下来的发展方略,在2亿的资金注入之后,变得薄弱了许多,难道真的启动万吨级的远洋货轮?

万吨级货轮,可以说是目前造船业最挣钱的,利润也高,可惜技术都掌握在列强们的手中,造船业是火爆,可是谁也不会让自己手里的东西流入到别人手中,除非用资金换取。

股东大会很简单,西北银行的代表,没有做出什么改变,只是委托聂云台继续的管理的。他们则进入到了江南造船厂的资料室,所有有记录的。没记录的,甚至是几十年前的资料。都被他们拿走封存和带走了,这很正常,拿到股份,查账是肯定,在得到了大量现金的情况之下,哪怕之前动过手脚的,也会把钱补齐了,这才改制不到一年,关于财务上面。他们动手的机会不多。

就算是聂云台都不会想到,西北的目的,不是为了查账,也不是为了之前的一些船舶的图纸,以江南造船厂的实力,他们的资料根本就不太重要,调查资料的原因,是所有江南造船厂,在册的技术工人。他们的名单,家庭,甚至是现在所在的位置,未必能够全部的拿下。但是拿下绝大部分是可以,这才是巨资收购了江南造船厂之后,获得的最大的财富。

西北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发展。短短4年时间之中,从一个边陲小镇。向着世界知名的大型工业基地的转变,一方面是因为杨元钊拥有后世的眼光。高屋建瓴的给西北指引了一条适合的发展道路,另外一方面,则是一体机的妖孽,几乎所有的难关在一体机的面前,几乎是无可阻挡的被突破了,少了这两点,西北绝对不会发展到现在的地步上。

在杨元钊的内心深处,真正重要的不是这两点,没有一体机包头也可以发展,一体机不过是锦上添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少了最初的一批熟练工人,包头的发展最少要拖慢十倍,工人,看起来很简单,那里都是,真正的现代化的技术工人,那需要少则5年,多则十年的漫长时间之中培养。

洋务运动可能在绝大多数的地方都是一个失败,是贪官们明目张胆的贪腐的工具,可是有一点,用了20年的时间,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的熟练工人,这些工人才是奠定西北发展的真正根基。

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工业水平,不是看他拥有多少高精尖的装备,要看他拥有多少数量的产业工人的,机器是人才操纵的,少了人的操纵,任何的机器都是一团废铁。

江南造船厂,从1867年就开始发展,根基之深,在清廷晚期也是知名的,它的前身江南机器局,可以说是洋务运动的先锋和典范,几十年的时间之中,哪怕不是全部利用上,也培养了超过2万的工人,这一点从花名册上,还有现在在册的工人,就可以看出来,累计的总数量,甚至超过了2.5万,这是专注于造船的工人,少了他们,哪怕杨元钊能够堆积再多的机器设备,也不可能快速的推进江南造船厂的发展,这些才是真正的底气。

诸位股东没有阻拦,所有的资料被西北银行拿到了之后,开始了接下来的调查,从江南造船厂得到的名录实在太多了,西北银行的职员们,经过了简单的整理之后,把大致的数字跟杨元钊这边通报了一下,原始文件,会通过特别运送,送到西北封存,他们会复制下来一份,用于在上海的寻找江南造船厂的工人。

通过走访和确认,基本认定,江南造船厂目前拥有熟练的工人2832人,他们之中,只有不到400人是达到欧洲造船企业的3级技工的标准,还有900个2级技工,剩下1500多人,都是普通技工,只能够做一些技术含量低,或者体力上面的工作。

这个数量不少,甚至有完善的学习和推动之下,他们的水平还会有巨大的提升,这一点,在西北已经无数次的验证了这一点,更让杨元钊兴奋的是,在名册之上,还有2万多个曾经就职于江南造船厂的工人,他们的技术等级最高的,甚至达到了4级工,虽然这样的人只有7个,足够杨元钊动容了,能够在江南造船厂这个地方,成长为4级工,这个天分绝对称得上超群了,这些人,绝对是未来中国造船业的瑰宝,一个都不能够放过。

庞大的信息网络开始向普通工人延伸,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的出现,让杨元钊吃惊的是,这些离职的工人之中,有4成就在西北,他们从事的都不是本专业的,但是技术水平提高的很快,特别是7个4级工,他们之中有6个人就在西北的范围之中,目前技术水平最高,是7级,按照西北的习惯,这些高级技工也带出了一批的学徒。

这是最大的好消息,杨元钊心情激动无比,这一次收购江南造船厂,投入了2个亿,收获最大的,恐怕就在西北本身,把这4成,差不多1万技术工人集中到一起,提供足够的船坞和技术装备,恐怕另外一个更大的,更加出色的造船企业就会出现。

杨元钊拥有建设造船企业的一切装备,以西北跟德国等国的关系,进口一批船用机械这没问题,有一体机的复制功能,更是可以迅速的倍增,可是这么一个企业,要把他放在什么地方呢,黄河岸边,这不行,这是造远洋货船,不是驳船,必须要有一个靠海的地方,看着墙上的地图的,通过情报部门复刻的,参考了杨元钊的一些地图进行,中国蜿蜒的海岸线上,可能蕴藏的深水良港不下数十个,可惜距离西北都太远了。

想了半天,最终杨元钊的目光还是落到了山东,看来,有些布局,可以提前做了。按动电铃,秘书躬身的进来,说道:“会长有什么吩咐么?“

“把目前在包头的股东都叫来!”

“全部么?”秘书列为有些吃惊的问道。

杨元钊点点头,秘书转身出去了,开始拿着红色的电话机打电话,从西北独立之后,千头万绪,特别是三个省,花费了差不多一年时间,才慢慢的整合,这还是最基础的,除了一些必要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其他大部分的还没有形成合力,在三省的不少地区,还是原来的样子,唯一的区别,是有劳动能力的,大部分的青壮年,都已经出去打工了,对于他们而言,与其趴在土地上面,争取拿微不足道的一点点的钱,倒不如出去打工。

剧烈的变动和城市化,没有让大片土地荒芜,这些土地得,早已经加入到了西北农业之中,现在的农业,已经不是原有农场式,单一的农业,逐步的向着各种类型发展,谷贱伤农,棉花太丰收了也是如此,哪怕棉花有着巨额的利润,可是加工出来的农业产品,也未必比棉花差,在保证了一定额度的出口和本国的消耗之后,西北果断的进行了多种种植,在合适的地方,种植合适的东西,本就是西北的风格,按照他们估计,最多一年,整个三省会结合成一个整体,形成合力,而接下来的5年之中,就是他们快速发展的时间,一个包头为龙头带动的包头新区,未来以包头为核心,绥远,库伦,太原和西安,四个省会城市,会形成四个核心,到时候,西北的变化绝对是最强。

这种情况之下,杨元钊一般的事情,只是找单独负责人商议,上一次着急全部股东,还是在对俄作战上面,杨元钊几乎独断专行的开启了对俄,对蒙古的战争,这一次,难道杨元钊又要弄什么了,不会又要打仗了吧?

蒙古之战,耗费很小,可是对俄一战耗费巨大,这个时候的西北,各方面的发展都蒸蒸日上,可是却承受不起继续的作战了,打仗总要有死伤,西北的抚恤制度和烈士陵园的建立,死一个人就会对财政造成一定影响,更何况数十万大军集中在千里之外,每天的人吃马嚼,耗费是一个天文数字。(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