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四百六十五章 清帝退位

钢铁时代 第四百六十五章 清帝退位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05 来源:笔趣阁

军火属于是敏感的物资,无法通过北洋的防区,运送的速度比之前慢了很多,好在,跌跌撞撞,绕过了武汉之后,在长江边,就快了许多,包头之前的商路不是开玩笑的,哪怕现在整个湖北名以上面,是在北洋军的统治之下,可是几年通过大量财富堆砌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占领就能够改变的,如果不是20万支步枪的数量太过庞大,在武汉会引起一定骚乱,他们就在武汉上船了。

在武汉下面的长江下游,通过几艘3000吨级的汽船,20万支步枪顺流而下,比之前快了几倍的速度,并且直接的冲入到了湖南之后,顺着江南的便利水系,特别是跟长沙相连的水系,顺着湘江,进入到了长沙。

因为水网的关系,没有使用汽船,而是一个个的乌篷船,看着一连串望不到尽头的乌篷船,进入到了长沙之后,段祺瑞的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很显然,长沙有获得了相当的支持,不是军火,就是人员。

很快的,有关长沙的消息,就报到了段祺瑞这里,果然,引发他们对革命党军队进攻,在没有彻底准备好的情况下开打的来自西北的这一批军火,进入到了长沙。

20万的枪支,还有数量不等的马克沁,哪怕不知道数量有多少,可是以段祺瑞知道的西北的~长~风~文~学~www~cfwx~net价格之便宜,对方不会少买,本就有些坚固的防线,因为马克沁的出现,变得更加固若金汤。北洋军错过了一举歼灭革命党的最大机会。11万左右的新军,而且是收到过简单的军事训练的新军的。又有足够的弹药和长沙这样的坚城,几乎不可能被攻破。

西北帮忙押运军火的部队。并没有介入到南北大战之中,甚至连军事观察员都没有留下,北洋和革命党的战争,他们能够使用的招数,西北都了如指掌,翻不起什么大浪来。

小分队离开,北洋军也开始进攻了,段祺瑞不可能只是凭借着 一个情报,就把部队给撤回。他连续的攻击了几次,发现长沙的防御,一下子比之前强大的几倍的情况之下,他也没有继续强攻长沙,之前或许费劲辛苦,或许能够占据长沙,在长沙获得了大量的马克沁之后,不太可能了,转而寻找其他的方向。

北洋军迅速的转向。新军也没有追赶,哪怕是正面抵挡住北洋军3个镇的3个师,也清楚,他们只依托着阵地。真正占有战场主动权的,还是北洋军,顺着向西。在江西方向,很多地方都是一战而下。可惜到了长江,却被革命党越来越多的部队拖着。在长江沿线东区,一路走,一路打,甚至打到了南京,又碰上了那三个师,相对于他们的陆上,江南的航运,在某种情况之下,比他们更加的发达,运转的也更快,除非通过上海绕行,甚至是海运,攻击腹地,他们不太可能对江南产生威胁,就这样,两大军事势力,就在长江沿线对持了起来。

一连串的交战,因为长江岸边的关系,开始渐渐的平静了下来,偶尔有些交火,可是越来越平静,一方是强势的北洋军,可惜他们对于江南的水土不服,战斗力本就发挥不到最大的程度,再加上革命党开始普及了三个师的战场布置,虽然只是比葫芦画瓢,可是无数的战壕和一些固定的防御,把长江上面的几个固定的渡江地点都给防护的密不透风的,千里长江岸边,不是说没有突破的地方,可是段祺瑞不敢突破啊。

革命党的战斗力已经知道了,大部分军队不如北洋军,可是三个师,基本上是跟北洋军一个档次的,因为千里长江之战,偶尔会在野战碰上,人数对比北洋多的话,一定能够打败三个师,可是真正杀伤的不多,一旦碰上防御战,或者是预设战场的话,北洋绝对不是对手。

其他的军队,防御战还好说,基本上跟北洋势均力敌,可是运动战就不行了,正因为如此,北洋即便突破了长江防线,也不可能一举的击败革命党,万一被三个师抵挡住,其他的革命党利用工事之类的东西合围的话,甚至连三个镇都会葬身在江南。

前方的局面,让袁世凯着急上火,却无可奈何,继续的调集力量,把6个镇的北洋军都给调集到了长江防线上面,集中兵力进行进攻,虽然给了革命党巨大的压力,却也只是忽悠胜负,长江防线,仿佛是一个极具韧性的弹簧一般,可以吸收任何水平的攻击,战场就这么焦灼了下来。

事实上,革命党的内部,并没有袁世凯想的那么的平静,虽然战场是焦灼,但是革命党的损失还是不小,毕竟大部分都是乌合之众,到是三个师给他们挽回了颜面,不但实力没有大的损失,反而因为训练和补充的关系,逐步扩张着,如无意外,三个师会是革命党最直辖的力量。

在之前的大战之中,北洋展现出来的力量,只有三个镇之下,差点就把革命党打的落花流水了,在六个镇全部压上之后,更是压着革命党打,革命党只有3个师能够派上用场,剩下的,只能够是防御战,苦苦抵御之下,有些苦不堪言。

渐渐的,各种声音开始出现了,甚至连革命党的内部,也越来越多的说法,革命党是无法打败北洋的,如果北洋能够逼迫清帝退位,支持民国,那么做出让步也不是不可以的。

这样的倾向越来越多,甚至在同盟会的几次大会之中,都有这样的声音出现,越来越多,声势也变得越来越大了起来。

这样从底层到高层的呼声,甚至连孙中山也无法无视,终于,在北洋连续的进攻,小范围的突破了长江防线之后,连孙中山都有些坐不住了,在同盟会人员的压力之下,开始跟北洋军接触了。

南北双方,仿佛是默契一般,主动的停火之后,人员相互的交流,外交人员如同雪花一般的来回交错,关于停战和南北何谈的事情,就在这么一次次的交流之中越来越清晰了。

或许因为两方对西北都是心存顾虑的,他们不约而同的没有通知西北,只是以各自的名义来的商讨,而列强们的身影也隐隐约约的在其中闪现,特别是英国。

一个支离破碎的中国,是不符合英国人利益的,袁世凯的一些做法,比清廷更加符合他们的想法,甚至一系列的条约,袁世凯和革命党都已经承认和认可的情况之下,这一系列的谈判,有了这个基础。

杨元钊冷眼看着南北双方的议和,以北洋军和革命党的保密方法,可以说,对于他来说,是一个不设防的,大部分的消息,都可以在短时间之内知道,甚至一些绝密的,只是在小范围的情报,猜也猜的出来,按照史实,现在应该是革命党给袁世凯提出条件,并且有一个清帝退位的优待条款,这个条款在后世几乎是备受鄙夷的,却在这个时代,有些必然性。

果然,进入到1912年的时候,袁世凯突然把革命党的条件放在了廷议上面讨论,在满族大臣为主的宗社党成员纷纷反对之下,裕隆太后同意了袁世凯的要求,带着六岁的溥仪,发布了逊位诏书,中国绵延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终于落下了帷幕。

历史的进程,就这么的进行了,虽然有西北这么一个偏差,南北甚至在西北的推动之下,变成了势均力敌的局面,可是革命党依然向袁世凯妥协了,在溥仪退位之后,接下来就是袁世凯宣布成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辞去大总统,似乎民主的光环,开始在中国出现,各种势力都感觉到,国家统一和民主共和就在眼前了,只要进行一次全国大选,就可以真正的民主共和了。

混乱的内地,纷杂的各方势力,他们的眼光只有一个,那就是第一任大总统,这个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华盛顿的美誉,让所有人都疯狂了,目标直指这个位置,甚至一系列的暗杀和暗流涌动。

西北也受到了这一股思潮的影响,一些军方和政治的高层,觉得是时候把西北的思想和影响力扩张到全国,总统这个位置,似乎是为杨元钊所留的。

对于此,杨元钊只是哈哈大笑,不过只有包括刘澍,冯玉祥在内的政界军方高层,得到了杨元钊的解释,解释之后,所有有关这个方面说法都停歇了,西北开始的局面开始平稳了下来。

杨元钊说服他们的方法很简单,如果只是军事实力,西北早已经是中国第一了,甚至跟列强比起来,也不遑多让,可别人不知道啊,先不说杨元钊的名声能否拿到总统的位置,即便拿到了,孙中山,袁世凯,那个愿意把这个职务给让出来,只有绝对统治下的土地,才是真正属于西北,这一点,他比谁都清楚。

西北的发展证明了杨元钊的这个观点,刘澍和冯玉祥略显可惜,却同意了杨元钊的做法,西北开始更加努力的发展,铁路公路形成了网络,物流和工业形成的血液,新加入西北的各个省份,几乎一天一个模样,高度集中的工业和科技的,推动着西北,日新月异的发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