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同人小说 > 草根奋斗记 > 第94章 这是人才

草根奋斗记 第94章 这是人才

作者:边城明月 分类:同人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09 来源:笔趣阁

“当当当”。一阵敲门声又响起来,王元平应了声“进来”。

还是李平,这次他的手里拿着一大沓单子。

进门后一脸笑容的道:“书记,这有一些单子需要您的签字”。

王元平没有吱声,接过来单子翻了翻,最后的一张引起他的注意。

这是一张采购物品报销单,部门为行政科。采购的是笤帚,数量写的100把,每把的金额为10元。王元平看着单子有些奇怪,再一翻底下附着一联请购单,上面有谢副厂长的签字。

王元平一皱眉,看了看李平,问道:“笤帚10元一把?什么笤帚这么贵”?

李平摇摇头,道:“这些东西都是行政科负责的生活用品,一般月底提出请购计划,各部门收集上来后,由谢副厂长签批同意,由行政科自行采购。价格什么的我们都不知道,只有报销的时候统一汇总到办公室,由我们报给厂领导签批”。

“哦,是这样啊。那好,这个单子暂时不签,请行政科给我具体说明后再签”。王元平果断的说道。

“好的,书记。那我出去了”。李平微微一躬身说道。

“等会,李主任。所有非生产资料的请购计划审批由谁负责”?

“书记,原来都是周厂长批,后来工作组卫副乡长亲自披,工作组撤离后开始由谢副厂长批”。

“那报销呢”?

“工作组撤离后,临时由谢副厂长批,现在您来了当然由您批”。

“哦,这样,我知道了”。

王元平似有所悟的点点头,抬头一看李平还站着,心中一动。通过观察,他发现这个李平似乎不错,处事谨慎、心思细微,也懂管理。最重要的是言谈话语之间,这个人对这个厂有种责任感!

不知道他的能力如何?这么想着,王元平便有了一种和李平进一步沟通的想法。于是,他微笑着对李平道:“李主任,你请坐,若你有时间,我想和你聊聊”。

李平一听,心里有些紧张,暗暗想:是不是刚才的谈话自己过于直接了,这么一想,心里没了底。他的心里七上八下的不安起来,看着王元平忐忑不安的坐下。

“李主任,说说你的个人情况吧”。王元平一边问,一边从口袋里掏出香烟点上一支。

李平有些狐疑:怎么又突然问起我的个人情况了?

他忐忑的看着王元平道:“书记,我今年30岁,是大阳本地人,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去滨海干过几年木匠活。五年前,碰上咱们厂招工,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参加了考试。没想到竟然考了进来的。一开始被分配在机加工一车间。干了三年的技术工人,由于咱厂工人普遍学历较低,看不懂图纸。我比较爱学习,利用业余时间补习,很快就能看懂图纸,并指导其他工人作业。因此不久便被提拔为班长、副主任。两年前又被调到计量科任副科长,再后来又调到厂办任厂办主任”。

“哦”王元平听了李平的经历若有所思:从李平的介绍中,王元平感觉到显然没有那么简单,一个考试进来的工人,从一个普通工人几年时间干到厂办主任。他的背后一定有些背景。

他想试试看能不能试探出来他的背景,于是便道:“李主任,几年时间能从一个普通工人进步到厂办主任,看起来你很有能力啊”。

李平听出来他的话外之音,作为办公室主任,如果不能得到主要领导的信任,那就意味着这个职位干到头了。

李平飞快的在心里权衡了一下,抬起眼睛看着王元平老老实实道:“书记,不敢当,我当时进到这个位置确实没想到。我有个亲戚在乡里工作,您能认识,是财政所长。我估计可能是他的作用吧。”

王元平点点头,心说怪不得提升这么快。原来是马所长起了作用。不过,通过这两天的相处,应该承认,李平的能力还是比较突出的。

王元平接着问道:“李主任,刚才的调查是你牵头搞得,你觉得这里面有什么问题吗”?

李平一怔!心说这个书记的思维太跳跃了,怎么说着又说到这上边去了。这种问题似乎不太好回答。

于是,他想了想小心的应道:“我来这个厂已经五年了,对这个厂的感情非常深。周厂长时代确实有些问题。我曾经提醒过他,但他置若罔闻。比如”。

说到这里他故意停了一下,偷眼查看王元平的神色,似乎没什么不对。便接着道:“采购这块,我们当时用的就是这个厂的货,供销那边返回的信息是这个厂的一些产品有质量问题,也有过伤人事件。但都处理的较为及时。也没有引起什么风波来。在厂长办公会上我曾经提过更换这个供货厂家,但周厂长却不同意,理由是已经和他们合作这么多年了,没有大问题不能随意更换。

但我知道的真正原因,是肖乡长和那家工厂关系太密切。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对方才肆无忌惮,次品都敢当成正品卖给我们厂。还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有了河西的这次大事故。

说实话,书记,如果不是肖俊出事,我们也不敢说出这个原因。谁敢得罪乡长呢,除非不想干了。至于那个孙士超,也是因为他和肖俊、卫副乡长的关系不一般才敢这么跋扈的。当时他刚调回的时候,我记得当时您发电报的内容是把他下放到车间工作,明明开会时卫副乡长发火说要处理,可却悄无声息。这还不算,最奇怪的是没过两天,孙士超竟然调到检验科了。我真他妈的服了!他的情况让厂里很多人都有看法。这种安排对让工人对厂里的信任度一下子降到了冰点”。

王元平听后心里涌起一股凉意。是啊,工厂管佬一个小小的细节,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就会挫伤工人对工厂的感情。

他没有评论,而是接着李平的话道:“你认为孙的这个事和供应厂家的事怎么处理合适”?

李平道:“这个我就不太好说了,如果按照制度,那么孙应该开除并赔偿经济损失。至于那个供应厂家我想应该追索赔偿,毕竟是他们给我们造成了损失”。

“嗯,不错,非常好!”不知何时起,王元平也学会这样说了。

“李主任,第二个问题,我们厂的架构设置感觉如何?”王元平继续问道。

“架构,什么架构?”李平有些迷惑。

王元平拿起桌子上的那份组织架构图,冲着扬了扬:“就这这个。”

“哦,这个嘛。”李平沉思了一会,有些难为情:“书记,我我不像您那样见多识广,自打进入厂里就没离开过,也不知道其它工厂都是怎么回事。具体这个架构到底好还是不好,我真的说不好。”

“呵呵,没事,这是闲聊。那好咱们聊点别的。”王元平见状,明白李平对此确实发表不出更好的意见。

便转了一个话题道:“你是搞生产的出身,觉得咱们现在的生产管理的状况如何?生产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又是怎样的?”

“生产嘛。”李平沉思了一会,缓缓道:“书记,先说生产情况吧,我是一线出来的,尽管两年不在一线了,但还是多少了解一些情况的。”

说到这里他喝了口水,偷眼用余光瞄了王元平一眼,见他正襟危坐,拿着笔正在写着什么,便知道领导这是利用和自己聊天来了解厂里的情况。

放下水杯,李平接着说道:“王书记,咱厂的生产任务增幅非常大,这样一来,对生产管理和设备的加工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我觉得咱厂现在的生产管理能力可能还有一些差距,需要赶紧补充力量,然后加强学习。如果一个工厂的生产管理能力和生产实际长期不相匹配,早晚非出大问题。

您知道的,生产能力是一个制造厂家的标志。效率高低直接影响用户的信誉度。我觉得,目前针对木工机械市场需求量大的实际,除了以上的措施,我们还应该迅速跟上几个措施。第一是扩大生产能力适应市场;第二是强化监督和服务消除影响;第三是加大技改投入适应生产需要;第四是培养技术能手保证加工精度。”

王元平赞许的笑着点头,暗暗叹了一口气,都说人才难寻难找,眼前的这个李平不就是个人才吗。不愧是从生产一线摸爬滚打出来的,说出的话一针见血。

从王元平的表情来看,显然对自己很欣赏。他的笑容大大鼓励了李平。

李平接着说道:“书记,说到生产人才,我觉得恐怕需要两方面考虑,一是引进外来优秀人才。利用他们的力量发展壮大咱们厂。第二,可能需要把一些能力强、素质好的人提拔起来,利用他们来带动内部发展。”

王元平听罢大喜!他实在没想到这个李平肚里这么有货。他说的和自己思考的正好和在一个思路上!

这个人不能放在办公室,应该去主管生产合适!王元平心里开始有了这么个想法。

李平接着说道:“书记,我还有个建议,不知当说不当说。”

王元平一听一愣,旋即明白,连声道:“当说,当说。说吧”。说着他打开笔记本,一本正经的看着他等待下文。

“书记,我们现在形势非常好,产品供不应求产销两旺。但我认为即便如此,也要居安思危。毕竟,木工机械对一个综合性的加工类机械厂来说,产品种类还是过于单一了。这对以后的发展可能会有不利,我个人的建议是不是抽调人手,有计划、有步骤的调整一下生产结构。比如像橡胶机械、纺织机械等等。当然,这是我的一个想法,不对的地方还请领导多多批评。”

本書首发于看書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