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同人小说 > 草根奋斗记 > 第275章 兼并 12

草根奋斗记 第275章 兼并 12

作者:边城明月 分类:同人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0:50:57 来源:笔趣阁

第二天一大早,王英如约来到建辉公司。

此时的王元平刚刚开完早会,狭小的办公室看着很热闹,有人来找他签字有人请示事情。一见王英进来,他热情的招呼她到沙发上坐一会等等他。

王英微笑着点点头,坐在沙发上看着王元平忙的晕头转向。心想:王元平这个老板比国企的老总要忙的多得多,看来自己当老板也不是个很容易的事。创业不易啊!

过了一会儿,王元平忙的差不多了,见王英百无聊赖的坐在沙发上翻着旁边的书籍。便笑了笑端着茶杯和王英打了声招呼坐到对面的沙发上。

“王科长,昨天晚上没有聊透,我想了解一下您目前的状况?不耽误您吧?”

王元平坐下后礼节性的问候道。

“不耽误,不耽误。”王英连忙放下手里的书。

“那好,从哪里说起呢?”王元平问。

王英一正身子:“还是从我说起吧,王总,昨天我跟您汇报过。我呢,是老师出身,从外地调到溶剂厂后开始做人事工作,到厂子不行的时候大概有个七八年吧。做的不是很专业。还望您多批评指正。”

“哎!您这话就见外了,人事这块我是门外汉,正想好好向您学习学习呢。”王元平谦逊的推让了一句。

“那里,哪里。”

“王科长。”王元平问了一句:“我听您说现在在当代课老师,那以后您是怎么打算的?”

“以后的打算……”王英顿了顿,认真的想了想似乎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便微笑着无奈的摇摇头道:“还真没有什么打算,刚下岗那会想做回本行当老师,可咱没关系,调不过去。没办法了,这才当代课老师。”

“哦,那您想不想再回厂里做人事工作?”王元平紧接着问道。

“这个……”王英沉默了一会,手指头扣着沙发缝隙:“真没想过。”

“哦,那我向您发出邀请回来帮我做人事工作,您能答应吗?”

“这……,我考虑考虑吧。”

王元平见王英这个态度,知道她还是顾虑企业性质问题,大凡国营企业的干部职工,不逼到份上,一般不太喜欢到民营企业工作。

国营企业的人嘛,就应该为国家干,为个体户干好像不太好,在他们的意识里普遍认为这样做太跌份!

对于这一点,王元平心里雪亮,虽然他没有在国营企业干过,但不止一次的听父亲讲过国企人的心态问题。此时见王英如此态度,对方心里的那点小九九自然也就了然如胸了。

不过。王元平又想:从这个王英的态度来观察,也不是一点回旋的余地没有。这个人思路清晰,对形势的认知非常清楚。她应该明白现在自己身处在这个境地,可供自己选择的余地已经不大了。虽然此时对方在这个问题上犹豫,那是她和大多数国企干部一样,架子放不下!如果自己能够和她讲清楚利弊得失,相信她会考虑清楚的。

“王科长,说实在的,我觉得民企也不错,你看,民企没有国企那么的讲究,做事比较灵活,对人才的关注度也比国企高好多,再有,眼下的民企相对国企来说工资待遇还是高很多的。这第三嘛,民企的平台比国企要好,可供人才发挥的空间比较大。因为他们重视人才嘛,当然我不是国企不重视人才,相对于民企来说,国企对人才的重视度是不够的。”

王元平的这番话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其实他心里明白,如果此时他所经营的是一个国企,那么他肯定会说出另一番有利于国企的话来。这是典型的在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王英没在民企待过,加上自己的选择余地不多,刚才本来就有些动摇,再加上王元平这么一劝说,便逐渐动了心。

王元平见对方不吱声,知道已经差不多了。现实的问题在那里摆着,生活所迫,她王英不考虑也得考虑,除非她甘愿清贫。

正在这时,李亮从外边风风火火的敲门进来。刚要说话,一眼瞥见王英,便停住了嘴。

王元平笑道:“正好你来了,我给你介绍,这位是溶剂厂的人事科长王英,王科长,这是我们的副总经理李亮。”

王英笑道:“我认识李总,昨天开会时他去过厂里。”说罢,主动伸出手来:“李总好,我是王英。”

李亮眨巴了几下眼睛,笑了笑礼节性的和对方握了握手。

“你有事?”王元平问道。

“领导,南越的木工机械订单下来了,时间安排很紧。上次您不是说让我和元玲去考察几个厂嘛,我想今天就出去看看,抓紧定下来。不然这个单子完不成损失可就大了。”

“哦,这个事不是让你全权负责吗?怎么又来问我。”王元平有些不高兴的答道。

“那不行,我怎么着也得过来请示请示。”李亮开玩笑的说道。

“别扯没有用的,赶快去吧。这事你和元玲以及邱慧商量着定吧,我这里这么多事哪能顾得过来。”

“好嘞,那我去了。”李亮指着问外请示道。

“别扯淡了,快去吧。”王元平笑骂了一句。

沙发上的王英凝视着远去的李亮,陷入了思考中,全然忘记这是在谈话。王元平也不急,从口袋里掏出烟卷“啪”的一声点上慢慢吸着。

良久,王英收回思绪像是下了决心,抬起脸看着王元平郑重其事说道:“王总,如您不嫌弃我,我愿意继续做人事工作。”

“呃!”王元平闻言喜出望外,扭脸认真看着她问道:“想好了?”

“想好了。”

“太好了,我等的就是您这句话。”王元平说道:“王科长,您也知道,现在我们兼并了溶剂厂,这么多干部职工没有个多年工作经验的对这个厂知根知底的老人事绝对不行。通过昨天的了解情况,我觉得您在人事方面经验很丰富,工作做的很细致也很扎实。建辉公司就是缺乏像您这样的人才。王科长,建辉公司是民企,体量远远比不上溶剂厂这样的中大型国营企业;经营和管理和溶剂厂这样的国营企业来比,肯定是有差别的。所以,我昨天没有贸然提出让您加盟公司。不过,我刚才说了,民企除了我以上说的三点优点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民企上边没有那么多婆婆,管束相对较少,做事自由度相对较大,只要有才能肯定有发挥的空间。只要您有激情,有想法,想做事,那么我向您保证这里绝对能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您有用武之地。最大限度的发挥您的才能。”

王元平的言辞之间颇为真诚。

王英有些激动:“跟您说实话吧,就是刚才的一幕感动了我,您和下属之间的这种融洽,以及您对他们的信任,在国营企业中都很难找得到。也就是刚才的一霎那,我决定加入建辉公司,但愿您别因为我刚才的犹豫嫌弃我。”

“那不会,那不会,我还要仰仗您呢。哈哈…”

“王总,您就别拿我寻开心了。“

“呵呵。”王元平微笑道:“王科长,既然决定加盟了,我就不跟您客气了。我希望您回去收拾收拾马上上班,最多三天吧,可以吗?”

“三天啊。”王英低头合计了合计:“应该可以。”

“那好,三天后您报到,到时咱们详细的说一说情况,另外,利用这三天的时间,希望您也能把溶剂厂的干部情况再梳理一遍,到时咱们再议看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关于今后的工作,我简单说几句。合并之后组织架构肯定要变动,你知道,我们原来是为了缩减成本,机构比较精简,能少用人就少用人,所以很多工作职能都合并了,比如行政、人事和保卫三块职能合并到一起,整个行政人事部也就王怡带着一个小伙子在做,职能多而杂难免顾此失彼,另外,还有很多工作职能由于人手缺乏无法开展,这样的现象企业规模小的时候还能勉强应付,但现在规模一下子扩张到这么大了,再这样做恐怕不行,因为没有那么全能的人能一下子担起这三块职能来,所以,我的想法,把原来的行政人事部一分为三,人事的这块就归您安排了,部门嘛…”

略略一停顿之后,见王英点头表示同意,王元平接着说:“我的想法叫人事部,不知道您觉得怎么样?”

“没问题,现在化企业就应该跟得上时代的潮流,再叫劳资科似乎有些老套了。”

“呵呵,我是想你们这个人事部成立之后,不要再局限于人事档案和入职离职这些杂事上。而是要提高一个层次。”

王英听得有些迷茫:“提高一个层次?”

“是啊,王科长,这几年通过做企业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也认识到了不少东西,对现阶段的建辉公司来说,当前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好的干部职工成长和管理机制。您看,从兼并溶剂厂之后,人员大幅度增加,一方面我们有大量的人员,但另一方面我们又缺乏专业强素质高的干部职工。您瞧,这不是矛盾吗?我觉得这么多人里肯定有合适的人才,只是我们没有发现罢了。所以,我的想法,您组建人事部之后,除了要做好相应的基础性工作之外,还要深入研究机制改革的问题,特别在干部的选拔、任用、考评、思想教育和薪酬等几个方面下下工夫,希望能够闯出独有的人事之路来。”

王英边听边点头,王元平说完这番话之后,她由衷的赞叹:“哎呀,王总,您真的让我刮目相看,在此之前,我只知道您搞经营、搞市场营销是一把好手,没想到您对人事这方面也有独到的认识。“

“王科长,没有,没有,我只是这么想的,也不知道对不对。我在大阳厂的时候就想这么干,但大阳厂不像建辉公司人际关系简单,再说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来做。所以,没有搞成。”

王英刚想张嘴说话,办公室的门再次敲响,于是便停住不语。

本书首发于看书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