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同人小说 > 草根奋斗记 > 第250章 没兴趣

草根奋斗记 第250章 没兴趣

作者:边城明月 分类:同人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0:50:57 来源:笔趣阁

一回到公司,兴奋的王可建急不可待的和儿子把在洪南和林常委谈判的情况告诉了他, 却没有想到王元平听了之后半天没有吱声。

见儿子不发表意见,王可建的兴奋劲头一下子卸了,多少有些不高兴的问道:“怎么,我看你对这个事好像不太感兴趣?”

“不是不感兴趣,而是没兴趣。”王元平笑呵呵的说道。

“啊?”王可建差点从椅子上弹起来:“这么优厚的条件没兴趣,你没发烧吧。”

“爸,你先别着急,听我说。”见父亲着急,王元平赶快解释:“表面上看这样的条件确实够优惠的,但您想过没有,我们一年的税费和水电等能源费用才有多少?”

“这个嘛…,我确实不知道有多少,但我想一年的税费加上水电气费用应该不少。我大体心算了一下,这个账还是合适的。”王可建说这话的时候声音已经低了下去,显然他是没有信心,因为他的确不太了解公司的成本费用是多少。

王元平嘴角挂着笑,说道:“爸,您想,县领导不是傻子,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了安置工人啊。”

“是啊,您这不是知道嘛。”

“不就是几百工人吗?反正我们现在也缺人,我大概算了算,安排**百人确实有些困难,但安排四五百人应该没问题吧,我们的生产马上要大规模铺开,工人正紧缺,这不正好嘛。”

“爸,这个事确实是个好事,乍一听您说的也非常有道理,一方面我们正要大规模生产需要很多工人,一方面对方又能一下子提供这么多人。正好是一拍即合的好事。”

说到这里,王元平略略停了停,看了看父亲的脸色。见没有什么不妥这才敢继续接着说:“可要真把这个事掰开揉碎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这里面有些问题。”

“哦,什么问题?”

“第一,如果让我们一下子安置这么多人,按我们公司工人工资计算,平均每个工人每月大概在三百左右吧,就算溶剂厂的工人正好是八百人,我们每个月光工资这一项要支付二十多万吧。”

王可建愣住了,他光顾着高兴了,还真没有仔细算过这笔账。等到儿子刚刚给他一摆,他立马有些蔫了,说道:“这么多啊?”

接着一拍额头,像是想起来什么似的道:“哎呀,我是按溶剂厂的工人工资算的。”

王可建所说的溶剂厂的工人工资是指国营企业的工人“八级工资制”,八级工资制从1956年正式建立和实行,直到现在大部分国营企业仍在遵照执行,直到后来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正式废止,前后实行了近四十年。

八级工资制从一级到八级,在技术水平、劳动对象、劳动强度等方面都有明确的、不同的明确要求,体现了熟练劳动者与非熟练劳动者、技术高的工人与技术低的工人之间的工资差别。

溶剂厂是国家大一类企业,实行的工资标准和石油行业一样,在当时来说算是比较高的。最低的一级工资标准大概在31元-43元之间,最高的八级工资大概在104元-131元之间。当然这个数字只是基本工资,不含粮贴、肉贴等其它杂七杂八的补贴等等。

以一个进厂五年的青年工人计算,会定在三级大概工资在六七十多元左右,加上上述的补贴每月发到手的大概会在120—150元之间。

这个工资在当时来说是中等偏低。

由于习惯使然,王可建就是按照一个工人每月工资150元左右来进行计算的,这样一来和建辉公司现行的工资标准就会差了一倍还多。

王元平笑了笑:“如果按溶剂厂的标准工资来算,会少很多。也就是说您每月少计算了十几万。”

王可建不好意思的点点头。

王元平接着说道:“这是第一,还有第二,这些工人和我们的工人是大不相同的,我们的工人勤奋、努力、易沟通、好管理,而溶剂厂的工人则相反,因此他们合并过来我们的管理难度会大大提高。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公司建厂时间太短,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这时如果他们一古脑涌进来,会对我们原来的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换句话说就会带坏我们的工人,而一个公司一旦风气坏了,你很难扭转的。”

“哦…”王可建低低的应了一声,若有所思。

“第三,溶剂厂的包袱太重,比如厂医院、厂子弟学校等等,如果合并过来是不是都要我们承接,如果都要承接,这个费用是我们负担不起的。还有第四,这个厂的土地和地上附着物都是租赁性质,这届县委班子可能没问题,但如果要是换了领导呢?我们还能不能继续租用。只有天知道了。”

听完王元平的分析,王可建像泄了气的皮球,身子一下瘫软在沙发上,嘴里嘟囔着:“还以为是个好事,让你这一分析,那简直就不能干这个事。这哪是好事,分明是个火坑啊。”

王元平狡黠的一笑,起身给父亲到了一杯茶,推倒父亲眼前。说道:“爸,也不全是坏处。如果能运作好了说不定是个好事。”

听了这话,王可建瘫软的身子一下子崩了起来,认真看着儿子的眼睛。

王元平仍然不疾不徐:“我是这样想的,这个事情不能急,要拖着谈,态度上要积极一些,谈的时候多说困难。从目前的态势来分析,县里比我们急,他们越急,我们越要缓。等到把他们拖的真急了,那时事情就好办了。”

王可建摇摇头道:“你的意思我明白了,说白了就一件事。不安置或少安置工人。不可能的,林常委的态度很明确,安置工人是一等一的大事,这个条件是绕不过去的,其它都可以商量。在这一点上我们和他们是矛盾的,没法达成一致。”

“爸,您没明白我的意思,我没说不安置啊,可以安置。但要一批一批的安置。八百人可以分成四个批次或者更多批次来安置,时间跨度可以在一年或者更长一些。以我们目前的发展速度,我相信一两年之后这点工人肯定可以消化的了。即便是消化不了,我们可以采用淘汰制淘汰一些嘛。”

王可建一听恍然大悟,笑道:“还是你小子有办法,行,我看就按这个办法来。但是,县里能让我们拖的时间很长吗?再说,拖得时间过长是不是会夜长梦多,到时让别人捷足先登?”

“爸,您相信我没错的。如果要是好办早就有人来办了,还轮的到我们嘛。之所以拖到现在就是因为那个地方太偏僻,没人愿意去。”

“你说的对,好办早就有人办了。那行,我们慢慢和他们谈。”

“爸,我的想法是,得让县里放点血,我想吃进这块地皮!”

“啊。”王可建大吃一惊,认真看着儿子一字一句的问道:“你是想把这个厂让县里卖给我们?”

“不是卖,是赠给我们。”

王可建又是一惊!看了王元平半天才说道:“元平,你没发烧吧,怎么说胡话,一千多亩地的地盘,再加上那么多厂房、办公楼、宿舍区和生活区。县里赠给我们,怎么可能啊”

王可建边说边摆手:“别异想天开了,这不可能,这不可能。”

“爸,您别着急啊,听我跟您分析。您想,溶剂厂已经停产五年了,工人现在已经全部下岗在家,没有生活来源的很多。这些工人肯定是想着让政府给他们解决,如果能解决早就解决了何必拖到现在,既然解决不了,工人要生活啊,肯定会闹事的。我偷偷找人打听过了,这几年,他们的工人闹事的频率越来越多,有的甚至已经上访到了北京。这么大的压力我想县里抗不了多久的。”

王可建没有吱声,认真的听着王元平的分析。

“第二,这块地盘由于地处偏远,离洪南县城很远,地方是很大,但有什么用?没实力的租不起,有实力的看不上。所以,没有人愿意到这地方,地盘的价值不高。这在领导的眼里估计就像鸡肋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第三,我相信县里之前肯定做过类似的工作,但都没有成功,因此,使他们丧失了对这块地盘的信心。第四,溶剂厂的事情是滨海市委书记刘和平主政洪南的时候出现的问题,他肯定不愿意看到因为这个地方使得他的政治生涯有污点。有了以上我说的几个有利条件,您想,这个事成功的几率大不大。”

听完王元平的分析,王可建再次兴奋起来,笑道:“好啊,好啊,你分析的有道理。那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

“还是刚才我说的,拖着谈。不疾不徐,不慌不忙。一定要拖到他们着急了,事情就有眉目了。爸,这个事情可要保密,只有你我知道就行,不然传出去我们的计划也就泡汤了。”

“嗯,这个我会注意,你放心吧。”

“爸,这个事就您去谈吧,别人不让他们插手了。”

“好,依你。”

“爸,还有一事,上午韩总来电话了,哈尼克公司的订单下来了,这次下的比较多,是二十万辆,韩总让您下午过去。”

王可建听完大为高兴:“好啊,这是好事,我立马去。”说完,拿起他的老式公文包就要向外走。

王元平见状连忙拦住他:“爸,您别着急啊,待会您去外贸公司见到韩总一定和他讲讲我们的困难,让他想办法把交货期向后拖一拖。”

“好,对了,你那个外包代加工进行的怎么样了?”

“别提了,耿他们几个人出去跑了一上午,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合作厂家。我正在为这个事调整计划呢。”

“好吧,你弄吧,反正我也帮不上你什么忙。我先去县里了。”

“那您吃完饭再走。”

“算了,路上吃点就行了。晚上你回家陪你妈妈吃饭吧,我得请韩聪喝酒。”

“应该,应该,您路上慢点。”

王可建摆摆手,走出了办公室。

看书辋小说首发本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