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同人小说 > 草根奋斗记 > 第219章 物色人才

草根奋斗记 第219章 物色人才

作者:边城明月 分类:同人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0:50:57 来源:笔趣阁

有了这五十万元的资金注入,建辉厂的血液一下子活跃起来了。王元平那颗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来了。他让周会计核算了一下,加上之前叶家仁付过的定金,这个合同应该可以应付下来。

王元平心想:能把这个订单坚持下来,资金也就周转开了。对于这来之不易的资金,王元平十分珍惜。采购原来是父亲在管,但他对父亲谈定的采购价格不太满意。为了能使成本进一步降低,他决定把采购接过来并亲自出马找大阳厂的供货商谈判。

这几个大阳厂的供货商和大阳厂合作多年,而且和王元平的关系特别好。等到王元平找到他们把情况一介绍,这几位特别够意思。不但供货价格降到了最低,而且采购货款不用着急,等到建辉厂盈利了再付给他们就可以了。

采购货款不是个小数目,能够零定金供货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偏偏这些平时看起来和自己不是那么铁的朋友们做到了。他们的态度让王元平既感动又意外!

有了他们的供货,原辅料的质量和价格可以放心,再加上供货及时,建辉厂没有几天便进入全速生产状态。

建辉厂进入正常的生产状态,王元平的假期又快到期了。他只好咬咬牙再次打电话请了一个星期的假,这次可就没那么顺利了。吴明德显然有些不满,但最后还是准了。

这次王元平却对吴明德的不满没有多想,有了事情忙着,似乎对仕途之路已经不再考虑那么多了。

建辉厂的生产上了轨道,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建辉厂的大部分生产和质检管理人员都是大阳厂支援的,这些人虽然对王元平很有感情在建辉厂工作也很努力,但终究是外人。在建辉厂本厂工人的理念里,始终觉得这些人是外来的和尚,而且他们也知道这部分人待不了多长时间,因此建辉厂车间工人不怎么听大阳厂支援人员的话,这给生产和质检造成了很大压力,让李亮和大壮非常恼火!

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人才很缺乏。建辉厂由于初建不久,懂技术懂工艺的人才寥寥无几,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更为少见。

人才的缺乏却让王元平很是恼火!想想自己原来在大阳厂,凡事只要自己决定了拍板下去,就会有一帮人帮自己实现,现在可好,自己像个救火队员,今天采购明天生产后天营销。特别是生产,事情又多又乱。凡事必须由王元平亲自安排才能实行下去,搞得他非常的疲劳。天天像个拧紧的发条一样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

对于工厂运营来说,一把手天天靠在生产上,别的事根本无暇顾及。这对工厂运营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建辉公司想要发展壮大,必须有几个人才组成一个团队才行。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把手要想不被杂务缠住必须合理授权分权,自己才能集中精力考虑大事。但授权也好分权也罢,前提是要有人。可现在建辉厂除了大阳厂支援的人员之外,根本没有合适的人选。

王元平心急火燎,他想:当务之急一是要彻底刹一刹工人的歪风邪气。第二是赶快物色几个人选提上来,而人才的挖掘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

端正风气相对容易一些,当夜,王元平顾不上休息,亲自动手起草了“建辉厂行为规范”“奖惩条例”等规章制度,第二天一大早,他把所有的主任、班长集中起来开了建辉厂建厂以来最严肃的一个会,会上王元平亲自宣读了行为规范和奖惩条例,并责成各车间和班长们会后立马传达下去,即日起实施,凡有违规者必按规定严肃处理。

这几个规章制度下去之后,工人们立马老实了很多,建辉厂不听号令的风气一下子扭转了许多。

王元平弄完制度后开始着手实施他的人才物色计划,第一要解决的就是生产管理人才。实际上,管生产的这个人选他早已经物色好了,这个人就是大阳厂来帮忙的李亮。

与钱大壮相比,李亮的优势比较多。第一他是正规的高中毕业。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高中毕业生没有几个,能够高中毕业足以证明他的优秀,加上这个人善于思考和钻研,因此,进入大阳厂没用两年便被选为技术骨干送出去深造。再后来,王元平慧眼识人提拔他当了车间主任,他也没有辜负王元平的期望,把他所管理的车间带成了大阳厂最好的车间。

对于机械生产工艺流程、技术设计和员工管理李亮是非常精通的。

说服李亮之前,他决定征求一下大阳厂的意见,毕竟是挖人家的人。王元平的心里多少有些忐忑。让他没想到的是李大海听完后没有片刻犹豫,一口答应,而且告诉他,只要他看好的人,是大阳厂的如果对方也愿意来随便挖。

王元平心存感激,在电话里打趣道:“你这样,我可就甩开膀子挖了啊。哈哈……”

王元平和李亮谈之前,先和钱大壮认真的谈了一次,以防他思想有所波动。

但谈话的结果令王元平多少有些意外。大壮表示他不能留在建辉公司,一方面离家太远,第二他认为自己本身水平有限。不能因为自己的问题耽误公司的发展,但是,在帮忙的期间他会竭尽全力帮助王元平理顺建辉厂的生产管理,大壮的表态使得原本有些担心的王元平彻底放心了。

王元平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原来他还担心大壮会要求跟着自己干,现在看来自己有些高估自己了。王元平明白钱大壮嘴上说的是自身能力有问题,但实际上他是怕建辉公司的实力不够将来一旦出问题就完了。不过,王元平没有怪他,有这个反应是正常的。

李亮的态度则和大壮相反,他对王元平是五体投地的佩服。听完王元平的打算之后,当即表示只要王元平愿意要,走到哪里都会跟着他,这让王元平颇为感动。

不久,建辉厂召开了一个内部会议,会上王可建宣布聘任李亮为生产副总,王家的这个厂原来叫建辉机械厂,在王元平的建议下改名为“洪南建辉机械有限公司”。

建辉公司的第一批设备出厂了,相同的事情王元平曾经多次干过,但唯独这次是为自己家干,他送王可辉离厂时千叮咛万嘱咐,生怕路上有问题。直到目送很远了才回公司。

三天后,建辉公司的第一批设备到达目的地并于当夜安装完毕,试车成功。王可辉迅速按王元平的思路在当地租赁了一个民房成立建辉公司南方办事处。

办事处的成立标志着公司已经进入到正规运营了。

时间很快,眨眼又快到一个周了,建辉公司从社会招收了一批高中以上学历的新工人。王元平和大阳厂商定由建辉公司出钱,大阳厂给建辉公司代为培训技工三十名。五月七号晚上,王元平宴请了李亮和钱大壮连同公司的部分技工。当夜,王元平把要派出培养的这批新招收的技工名单交给了李亮,第二天正式派出到大阳厂做正式培训。

王元平知道,几个月后,这批工人回来后将是建辉公司的中坚力量,因此,他特地打电话嘱咐李大海,从这批工人当中给自己留意人才。

建辉厂风气扭转了,人才也有几个了,总算是把王元平的心病去掉了一大半。这时,南方办事处的业务开展也渐渐顺利起来,王可辉在叶家仁的帮助下先后接下了几笔订单,虽然不大但却很鼓舞人心。

建辉厂的势头越来越好,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王家父子们的创业热情。

看書罓小说首发本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