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同人小说 > 草根奋斗记 > 第228章 人才往往就在自己身边

草根奋斗记 第228章 人才往往就在自己身边

作者:边城明月 分类:同人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49:53 来源:笔趣阁

南越木器公司派到滨海签订合同的是公司的一名副总经理,弄清楚对方的身份和到滨海机场时间之后,王元平亲自带车去到滨海机场把他接到建辉公司,双方略一寒暄,这名副总便在王元平的陪同下对建辉公司走了一圈,算是一个象征意义的考察吧,之后便很痛快的和王元平签订好木工机械采购合同。

当王元平看到财务人员把对方的定金支票收下的那一霎那,那颗悬了好几天的心才算是彻底放下。六十五万的订单对现阶段的建辉公司来说已经很大的数字,如果预判不错,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利润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王元平心里清楚,对于建辉公司来说,这一单应该是个救命单。

有了这个单可以使建辉公司开工到年底;有了这个单公司也就会正常运转,也就会慢慢站稳脚跟。再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的努力,形势应该渐渐好起来。

在父亲陪同南越公司代表的时候,王元平悄悄出去把孙世文叫到一边,告诉他赶快出去采购点滨海当地的特产,不要多但要精致看着要上档次,孙世文会意驾车去了。

看着孙世文远去的背影,王元平还是有些不放心。他叹了口气摇摇头,如果是在大阳厂,那么这点事杨丹他们早就会做好准备,不用还得自己劳心费力的惦记。

但小孙的表现让他着实吃惊,采购回来的东西非常上档次,比如海参、鲍鱼和扇贝柱等海珍品,这些东西在市场上价格非常贵,但要是能找到合适的养殖户,东西还是蛮便宜的。王元平也不知道小孙怎么操作的,反正价格比他想象的要便宜许多。

这一下,让王元平对小孙另眼相看,心里暗想,合适的时机就把这个人派到南方给四叔当当助手,让四叔培养培养,说不定以后能挑大梁呢。

有了这个想法,王元平便开始有意识的安排小孙跟随父亲一起参与接待南越的客户工作。

王可建究竟是做工会主席出身的,在他的陪同下几天下来,南越公司代表吃的玩的非常舒心,临走时,王元平特意送了部分高档礼品,这让南越公司代表很意外也很高兴,建辉公司接待他的用心和诚意让他倍加感慨,自己在民企工作了这么多年,这样的礼待和受重视还是头一遭。

因此,这位副总对建辉公司也就格外的高看一眼。临走时,他给王元平透漏了一个信息,南越地区的木工机械市场现在还是比较散,全国各地的机械在那里都有,但都没有形成规模。如果能够在当地找几家大的经销商,铺开销售渠道,只要质量过关后期维护态度好,那么很快就会就会占领这个市场。

意外得到的这个信息使得王元平欣喜若狂,从机场返回时,他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要不要派孙世文南下呢。

孙世文年龄不大,刚刚26岁,但却是老司机了,十八岁学开车到现在已经整整开了八年。之所以让王元平留意他,是因为之前上次王元平回县城取东西时,小孙的机灵和反应速度让他刮目相看。从那以后,王元平开始注意起这个人来。

小孙的长处是善于与人打交道,在南越公司代表来的这次接待活动上,除了王可建之外,小孙是参与最多的一个,也是主意最多点子最多的一个。

王元平原来的想法是打算派他去南方让四叔培养一段时间,但现在的情况是一边急着要开拓市场,一边却无人可派,王元平咬咬牙一狠心,派!

回公司的路上,他和小孙谈了这个话题,没想到小孙竟然一口答应。小孙答应的这么痛快让王元平颇感意外,他试探着问了问小孙去到那里打算怎么开展工作。

小孙告诉他,自己到南方后会采取“滚雪球”的营销战略,以南越市场的南方木器公司所在地域的地市范围为市场目标,争取每个县发展一到两名经销商,同时广告宣传效应,直接开发几个大的终端客户作为保障。等到这个“根据地”稳固之后,再行蚕食下一个地区。以上述方法复制即可。

听完小孙的想法,王元平大吃一惊!他上下打量了孙世文几眼,心想:这个人还真是个销售人才,他的这个战略和当年自己在南方的战法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人家小孙比当年的自己想的更深一层,除了注重终端客户还要积极发展经销商。

王元平很好奇一个司机是怎么有这样的销售思路的,小孙告诉他自己原来在柜镇红春纺机厂开车,在东吴一带待了好几年,那时几乎天天跟随销售员跑市场。别看是司机但和销售业务员没有什么区别,对他们的手法和技巧很明白。

王元平听了纳闷,红春纺机可是业内有名的企业,那为何你不往业务这方面发展,难倒想开一辈子车?

小孙脸色一下子拉下来,他告诉王元平,红春纺机做的确实不错,但里面的关系太复杂了,那时候都知道销售好,红春纺机好多人也都想去,但没有相当的关系是没法去到销售的,自己找了好多人钱花了不少可最后没有一个能办成的,一气之下,他就从那里辞职了。

王元平听后脸色凝重,小孙的话说到他心里去了,在大阳厂时,有段时间他也碰到同样的问题,对这样的问题他是非常痛恨的,因此下重手严肃处理过几次,风气算是有所好转,但过不多久又恢复了。王元平只得再进行处理,如此循环了几次,令他也颇感心烦。直到走,也没有把这股风气给彻底灭绝了。

后来,他从刊物上读到过,在中国的企业里,想彻底杜绝关系网是不可能的,只能尽最大努力控制。

小孙的遭遇令王元平再次想起了这句话,他暗下决心,在建辉公司这种事情绝对不允许出现。

以往还对小孙不太放心,但这次谈话下来,让王元平彻底扭转了这个看法,他下决心立即启用孙世文。同时,他从启用孙世文的事上得到了一个启发,以往可能自己太注意外来的人员,忽略了对企业内部人才的挖掘,其实,现在看起来,有些很优秀的人才,往往就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的不那么引人注目的人。

从机场回来之后,王元平马不停蹄立即召开了一个经营协调会。会上,他宣布孙世文为南越地区销售总代表,带人即刻动身去南越开展市场调研和推广活动。李亮立刻着手组织生产,争取在十月出厂一批南越的木工机械,同时,他要求这批设备要和第一批发往岭南的设备一样,不要太计较成本,只要质量绝对保证就行。因为这是头炮产品,必须保证进入市场后的口碑。

从下达生产命令的那一刻起,王元平进入到高强度的忙碌当中,采购原辅料、比对价格、谈合同等等全部落到自己肩上。这些事情很专业,王可建帮不上忙,把王元平累的七荤八素的,几天时间,又瘦了不少,把李红莉疼的直掉眼泪。

一眨眼工夫,到了五月底。王元平看看日历,离当初约定上班时间只有一天了。反正已经决意要辞职了,所以,王元平也没有把上班时间当回事。直到六月初组织部再三打电话催他,他才不情愿的于第二天赶往县委。

王元平没有回他的那个办公室,而是径直到了县委组织部,组织部办公室李主任和他很熟悉了,见他来了连忙端茶倒水笑容可掬的问候。听他问到吴明德,李主任告诉他吴部长回来过一天,但是接着又去了昌南学习,这次是安排他去省委党校学习,具体多长时间不知道。

王元平听了心中一动:县级领导去省委党校学习,那就预示着要升迁。看来老领导又要进步了。转念又一想:嗨!人家升迁不升迁的与自己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反正自己准备辞职了。

李主任向他转达了吴明德的话,告诉他要沉住气,耐得住寂寞。该上班时回来按部就班上班,上班后如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找李主任。

王元平听完李主任的转达之后,笑了笑没有说话,而是从包里掏出自己的辞职信给了他。

李主任看完后脸色都变了,站起身瞪大眼睛看着王元平一字一句的问道:“你不是和我开玩笑吧?”

王元平摇了摇头,含笑看着他。

李主任沉默了半晌沉声道:“这个事太大了,我得和吴部长汇报,你没和其他人讲吧?”。

见王元平摇头,李主任松了口气:“那就好,那就好,元平同志,这个事你先不要和别人讲了,你回去等等,我和部长汇报完再说好吧。”

干部辞职这样的事情在洪南是非常少的,正科级干部辞职就没有听说过,组织上肯定要谈话挽留,这是正常的工作程序。

因此,李主任的这个反映王元平倒也理解,也就起身告辞。

本文来自看书网小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