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同人小说 > 草根奋斗记 > 第207章 危机公关 11

草根奋斗记 第207章 危机公关 11

作者:边城明月 分类:同人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49:53 来源:笔趣阁

十点钟,滨海市广播电视台会议室内,洪南县第二机械厂的记者招待会正式召开。来自中央电视台、国华日报等国家和省级近二十家媒体出席了发布会。

会上,滨海市委常委兼洪南县委书记李克、滨海市委常委兼常务副市长林子雄、滨海市委常委兼市委宣传部长魏东等同志就洪南第二机械厂出现的问题做了说明并认真的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他们的态度非常真诚、诚恳,并向社会各界承诺对出现的问题不藏不掖,不拖延、不推卸责任。认认真真整顿,踏踏实实改革。

最后,原洪南第二机械厂党委书记兼厂长王元平同志真诚向社会做了道歉发言。这个发言长达四十多分钟,王元平从事件的开始到现在的情况,做了深度剖析,还原事件真相。他的发言声情并茂,典故和案例信手拈来。一下子折服了在场的记者们。

临近发言结束时,王元平代表机械厂郑重承诺:因洪南机械厂质量问题给客户造成的损失,由厂里全部赔偿并会派出工作组分赴各地登门向客户道歉。以诚恳的态度求得社会各界的谅解!第二,机械厂在两个月内一定把问题解决,今后工作中,机械厂会坚决把社会公众利益和客户利益放在首位,绝不会再因此产生类似问题,请社会各界监督。第三、严肃处理当事人,不遮不掩。处理结果将会登报公示。

有了大阳厂诚恳的态度,在加上从未有过的公开致歉态度。各大媒体的记者们已然悄悄的开始同情起洪南机械厂了。

大约中午十二点左右,记者发布会圆满结束。会后,滨海的领导们陪同记者们在滨海广播电视台用餐。

利用这个机会,王元平找到中央电视台的赵记者,商量了半天,决定就地对他做个专访,这次专访是从下午两点多一直做到五点,赵记者和王元平进行了近距离的沟通和交流。王元平和他详细的介绍了大阳厂的历史以及发展的轨迹。听完后,赵记者目瞪口呆,从心里发出感叹:“你真是个神人,怪不得大阳厂能在几年时间内发展的这么大。原来有个好掌舵人啊。佩服!佩服!”

王元平听了连连摇头:“不敢当,不敢当。我只是能拼命罢了,大阳厂过去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整个团队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这次的事件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请媒体同志放心,以后,我们一定会认真吸取经验教训,绝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同时,在这里,我也诚恳的对您说,一定请大家给我们一次机会,我一定努力改正。”

赵记者连连点头:“王书记,我明白,我明白。你放心,我一定会尽我所能帮助你们摆脱困境。”

王元平握住他的手,从不轻易动感情的他眼里已然湿润。连声说:“谢谢!谢谢!”

采访结束后,王元平得知李克和吴明德等县领导已经去到市委汇报,临行前,吴明德特意嘱咐司机等到王元平和记者见完面后抓紧回大阳。记者们由市委宣传部陪同。

王元平带着张忠诚上车后告诉司机,不必回洪南,抄近路直接赶往大阳。

大阳厂内静悄悄的,门卫们无精打采的坐在门口发呆,大门口的路灯上面一点微弱的灯光或隐或现,一派萧条的景象。看着这样的场景,王元平心里非常难受!曾几何时,自己主政大阳厂时,这时候正是工人上中班的时间,应该是机器轰鸣、灯火通明,一派繁忙景象。

这才短短几个月啊,一个生机勃勃的万人大厂沦落到此,王元平心如刀绞。

门卫认识张忠诚,见他来了,说了几句话便开门放行。

王元平下车后径直到二楼会议室,不一会儿,张忠诚带着刚刚从车间赶回来的李平和李大海进来。

王元平没有和他们多客气,开门见山问了问情况,李平和李大海把摸到的情况做了详细的汇报。

听着他们的汇报,王元平感到有些窒息。大阳厂现在厂房里退回来的机器设备堆积如山,好多车间现在都腾出来对方退货。由于连续退货的树木太多,大阳厂财务账上已经没有多少钱了。更可怕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客户打电话过来要求退货。原料供应商对他们的态度也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不见现钱不给供货。

原来的铸造、机加工、安装和纺机分厂等二十多个车间,现在仅有两个车间的工人可以按时上班,其余车间工人已经全部放假。据说,放假的工人已经好几个月没发工资了。放假的工人现在已经有开始串联准备上访的迹象了。

王元平听完他们的汇报后,没有多问,情况远比他原来想象的要严重的多。王元平点着一根烟,陷入到思考当中。

这么个烂摊子,比几年前工作组进驻接管时严重不知多少倍。这么棘手的局面该从哪里入手呢?

张忠诚问李平:“账上到底剩余多少钱?财务现在几个人?”

李平回道:“剩下三百多万吧,连发工资的钱都不够。人数是二十八人。”

“啊?”张忠诚大吃一惊:“才一百多万?天哪,全厂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就要七、八百万,怎么会这样?财务二十八人?我走的时候才十六人啊。怎么搞得?”

李平手一摊,摇摇头:“不知道。”

听着他们的对话,王元平开始有了些念头,他把烟头狠狠的掐灭在烟灰缸中,站起身,粗声道:“走,下去看看。”

冬日的夜晚异常寒冷。王元平的心里却像着了一把火,熊熊燃烧着像要把他的皮肤点燃了一样。尽管没穿羽绒服,但却没怎么觉得冷。王元平的个性就是这样,眼前的困境越发激起他的斗志,他明白,这次自己已经绑到大阳厂这架要散架的车上。能不能把这架将要散架的车弄好将对他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到底能不能修理好这架即将散架的车他没有底,但他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自己的这个团队历经磨难又战斗在一起,只要团队在,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王元平一行人边看便和值夜班的工人们聊天,一圈下来后已经午夜十二点半了。

几个人刚刚上楼没有多久,却听见楼下乌泱乌泱的沸腾人声,李大海和李平对视了一眼,打开会议室的窗子一看,楼下已经聚起上千人,李大海喊道:“你们干嘛?”

人群中有个声音大声回道:“我们找王书记。”

“找他什么事?我不是在这里吗?有事可以和我说,我转达给他。”

“不,我们就找他。”工人当中有人大声喊道,其他工人纷纷附和。

李大海心想:坏了,看来要闹事。顾不上多想,一路小跑回到会议室,刚开门正好和要出门的王元平撞了个满怀。

王元平骂道:“冒失鬼,急着投胎啊。”

“领导…”,李大海没有经历过这种情形,又惊又怕已然说不出话来,王元平抬手拦住他,拍了拍他的肩膀。带着张忠诚急速跑下楼。

办公楼前工人见到王元平之后,很是激动。有个人喊道:“王书记,我们两个月没发工资了,怎么办?”

他的这声喊一下子使得现场工人的情绪有些失控,大家纷纷随和着喊。

王元平见此情形,连忙找了个花坛,登上去喊道:“大家静一静,静一静。你们如果还信我的话,请静一静。”

人群中有个工人喊道:“王书记,听他们说,那个姓宋的滚蛋了。您可能回来。我们想知道是不是真的?”,这话一问,工人又是一阵七嘴八舌。

王元平仔细一看,问话的这个工人他认识,是原九车间的主任钱大壮,据说因为抗拒领导瞎指挥,已经被免职了。

“是大壮吗?”王元平喊了一声。

钱大壮见书记还认识自己,不知为何,竟然控制不住情绪,一下子哭了出来:“是我,王书记,是我啊。您不知道您走了之后,我们多想您。”

大壮的这一哭,好多工人想起之前大阳厂的红火,再看现在的情形。眼圈红了,部分女职工跟着哭了起来。

王元平理解他们,之所以会哭,是因为他们都是跟着自己一步一步把大阳厂从小做到大,又从大做到强。工人很老实也很可爱,只要工厂好,能够及时发下工资,他们心满意足,这些和大阳厂一同成长起来的工人以厂为荣,在他们的生命里对这个厂的热爱某种程度上甚至已经超过其他的爱!

其实,他们今晚来的目的不是要工资,而是要一个说法,他们不能容忍有人再把大阳带入到万劫不复的境地,之前宋建的做法已经让他们寒透了心。之所以没有闹事,是相信上级党和政府能正确处理。

多朴实的一群人!多好的一群人!

本书首发于看书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