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同人小说 > 草根奋斗记 > 第98章 竞争对策

草根奋斗记 第98章 竞争对策

作者:边城明月 分类:同人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49:53 来源:笔趣阁

大阳厂经过雷厉风行的整顿后,各项工作逐渐走向正轨。

但此时由于大阳厂的带动,周边如雨后春笋一般建起了好多木工机械个体加工户,这些个体户组装的机器非常便宜,因此,拉走不少原是大阳厂的客户。

这个现象引起了王元平的高度关注,通过私下了解,原来这些小的个体户因为成本低廉,他们的木工机械卖的非常便宜,有很多客户就是被他们便宜的价格吸引走的。

随着周围个体户越来越多,大阳厂的销售额也随之有些下降,照这样下去,对大阳厂是非常不利的!

这种现象令王元平很苦恼,苦思了几天没有应对的良策!

这天一上班,栗山的老支书打电话给他,约他去有空去栗山玩玩,王元平敷衍了两句便挂断了电话。

王元平现在哪有心思玩,眼前的事情令他格外心烦!他燃着一根烟,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待踱到窗前时,远处的栗山吸引了他!

由于天气原因,栗山云雾缭绕,山体半遮半掩,远远看去似乎如仙境一般。王元平静静的看着栗山发呆!

突然,一个念头在他脑海里蹦出来:栗山,广告。王元平眼睛用力的眨巴了几下,他想起当时栗山初建砖瓦厂时,自己给老支书讲解“燕舞”广告故事的情景,这个广告案例对他影响太深刻了,以至于到现在自己依然记着,有关“燕舞”收录机的广告故事。

“对啊,怎么把这事给忘了”。王元平高兴的把烟摁在烟灰缸里,回到椅子上拿起一支笔在本子上写下了“广告”两个字,接着用铅笔在两个字上画了一个圈,一边呆呆任凭自己的思绪像流水一样继续倾泄。

“对,就是它,不是有《中国木工》《木工机械》等杂志吗,那好,我做上广告,广告做的越大越好,越有气势约好。只要广告效应出去了,肯定销量就会大增,到那时,我们大阳厂的名声就会越来越响,就会吸引住很多优质客户,这些客户对于价格是不怎么在意的。比如南方的木器公司这样的客户就是个例子。到那时,大阳厂的名声在国内都有名了,还怕这些小个体户来竞争吗?”

但大阳厂高层们听完他的这个提议,大家沉默了。

李大海直爽,看着王元平微笑的脸庞,他提出了异议:“领导,不就是销量稍微有些下滑吗?我觉得您是不是有些小题大作了?”

李大海发言后,一向沉默谨慎的李平也提出自己的看法:“是啊,书记,我觉得大海说的有道理,咱们现在产销两旺,车间的工人三班倒,卯足了劲才能把现有的订单满足,即便再怎么降也降哪里去的,再说做广告能有作用吗。”

老谢点点头,没有说话,但神情分明透着不同意!

王元平没料到大家会都反对,他沉默了半天没说话。只是用手指有节奏的弹着桌子,眼睛看着墙面思考什么。

一边做记录的杨丹拿起他的杯子给他续上水,轻轻的端过去放在他面前。然后蹑手蹑脚的轻轻走到自己坐的椅子上。

半晌,王元平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窗外。从这里看出去能直接看到厂外的马路,马路对面有零星几个小工厂,自打大阳厂红火起来之后,有经济头脑好的周边的小老板们纷纷加入到这个行业。

还别说,这些小作坊做出的机器别看质量不咋地,但也有人要,因为他们的机器比大阳厂的要便宜许多。

王元平扭身靠在窗子上,双臂抱在胸前,冲着几人点头道:“你们到这里来。”

老谢和二李有些莫名其妙,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都不知道王元平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狐疑的走到窗前,王元平把胳膊放下来,抬手指着马路对面的小作坊,扭头看着他们,问道:“看到那些小工厂了吧?”

几个人纷纷点头,以为领导发现了什么,于是,一个个伸长了脖子,仔细看着那些小作坊半天,但也没发现什么。

李大海回头看着王元平,满脸的问号,抬手挠了挠头:“我说领导,您到底让我们看什么?我怎么什么也没有看出来啊。”

李平和老谢也是满脸疑惑的转头把目光投向了王元平。

王元平回到座位上,招手让大家各自坐回原位,他看着三人缓缓说道:“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坚持做广告的原因!”

三人一听更糊涂了,均想这些小作坊和做广告有什么关系。但也不好问,只好盯着王元平等待他的下文。

就听王元平徐徐说道:“你们大家看到了,现在我们周边已经开始有了零星的个体组装户。也正是因为他们陆续出现,这才导致我们的销量降低。我相信随着各地提货的客商越来越多。用不了多久,这些小作坊估计就会遍地开花,到处都是。你们有没有发现到我们这里来提货的大多数都是一些小的个体户,而这部分人对于价格是非常敏感的。哪怕一台机器降几十块都吸引他们。”

这话说的地道!就是这么个事,三人纷纷点头,对于厂里的客户别说李大海,即便是李平和老谢也多少知道一些。

王元平继续阐述他的看法:“销量降低,说明这些小作坊开始和我们抢饭碗了。他们生产的木工机械可以用最低的价格吸引客户,是因为他们成本低,无论管理成本和加工成本都比我们低。而在这一点上我们肯定做不到。大家知道的,像我们这样一个规模的工厂,再怎么降低成本也不可能降到个体户的价格,毕竟我们的管理成本在这摆着呢。成本降不下来,再加上客户又都是小个体户,长此以往,是不是很被动?”

他的话引起大家的共鸣,大家连连点头,均想:还是领导想的周全。

王元平叹了口气,拿起杯子喝了口水,话锋一转:“那好,你们肯定说我们干我们的,他们干他们的,总是会有客户认同我们。但是同志们啊,咱们不拼不意味着人家不和咱们拼,咱们想和平发展,不意味着人家也想和平发展。商场如战场!如果任其发展,将来他们干大了,对我们的影响更加剧烈,到时,我们再想办法已然晚了。”

这番话说的几个人沉默了,半晌,李大海摇摇头,道:“领导,那您说怎么办?”

“逼上门来了,由不得我们,只能迎战!狭路相逢勇者胜。还好我们现在的有铸造和安装。不然,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估计我们真就悬了,前几天我让人去几个对面的几个小厂,假装客商打听了一下价格,别的不说,就说小型平面刨吧,你们猜一猜人家卖多少钱?”

说到这里他停了一下,看着三人,老谢等三人看着他,摇了摇头。王元平伸出指头做出一个“八”的样子,道:“一台小刨出厂价仅仅八百块!你们觉得我们敢卖这个价格吗?”

三人听到这里,倒吸了一口凉气!

李大海一咧嘴,骂道:“这帮孙子,卖价这么低啊,我们肯定不行,如果要是卖八百块卖多少赔多少。”

李平接话:“没错,我们的成本多高,根本不可能卖这个价钱。”

王元平见两人开了窍,嘿嘿一笑,接着道:“还好,铸造和安装这两个车间的投资规模比较大,一般个体户干不起来,我们才能好过一些。如果大阳厂和这些作坊一样,仅仅是单纯的机加工和组装,那我敢断言,用不了多久这些小作坊就会把我们挤趴下。”

老谢和二李纷纷点头,对王元平的忧虑深表赞同。

王元平继续开导道:“既然从价格上拼不过,我们就要想其他办法。趁着现在木工机械的市场不饱和,利用广告效应拉动销量,抢占市场份额,吸引优质客户和大客户。把企业尽量做大做强,抬高行业门槛,减少后入行企业生存的可能性,唯有此才可能长治久安。这就是我坚持做广告的原因。只有广告做的越大,宣传越广,机器卖的越多,我们大阳厂的声名才能越传越远,知道我们越多,用我们机器的客户越多,大客户和优质也就越多。真到那时,这些小作坊生存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小,我们的危险才能越来越小。”

“商场如战场这话一点错没有,大海,还能记得我们在岭南的事情吗?现在的情形可能比那时要好一些,但这个好谁也不知道能好几年。所以,我们必须有居安思危的意识,时刻提醒自己,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王元平看着大家认真的说道。

他的话令大家感到震惊!说他深谋远虑一点错没有!

大家沉默了,只是这次的沉默大家对他的话认同。

一会儿,李大海道:“我同意领导说的,必须这么干!唉,领导,我算是服了您了,俗话说站的高看得远,我们跟你比差距大了。哈哈。“

李平白了李大海一眼,说道:“你能赶上领导的一半,嘿嘿,估计你这辈子就够受用的了。”

听着他俩一唱一和的吹捧,杨丹直笑。

老谢没有和他们一样说奉承话,但由衷的赞叹:“我说王书记,您想的确实长远,有些问题我也曾经想过,但从没有这样思考过,您这是跟谁学的啊?”

王元平呵呵一笑:“我跟一个高人学过经济,现在又在自学工商企业管理本科。前几天去上课时也是听到老师的讲课跟他们讨论这才有了这个想法。”

大家知道他这是自谦之词。要知道自学的人不少,可真正把学到的东西学以致用的人凤毛麟角。即便被称作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学历也许很高,但说实话没有多少真正学以致用的。而王书记是真正的把学到的东西用起来了。

王元平站起身慢慢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的那些小工厂,像是对大家又像是喃喃自语:“有你们这些好助手,我有信心把大阳厂干到最好,做到最佳!一定要干进全国前三名!”

众人闻言一惊!没人有这么大的雄心壮志和理想抱负!跟着这样的领导干有奔头。

本书源自看书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