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同人小说 > 草根奋斗记 > 第176章 家乡巨变 2

草根奋斗记 第176章 家乡巨变 2

作者:边城明月 分类:同人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09 来源:笔趣阁

就在他看着这些破瓦砾出神时,正巧他的三叔从不远处的村委会出来。一眼就看见了王可成和王元平。快一年没见到这个侄子了,王可凡高兴之情溢于言表。伸长脖子喊道:“二哥,元平,你们在那发什么愣!快过来吧。”

一边喊,一边大步流星朝着两人迎面走了过来。

王可凡拉着王元平上下打量了几眼,笑呵呵的说道:“小子,多长时间没有回家了?人倒是有了媳妇忘了爹娘,你这还有媳妇就忘了爹娘了?”

王元平耳朵根子有些发烧,咧了咧嘴,苦笑道:“三叔,我倒是想回来,但没走不开啊,您也知道,一大摊子事等着我做呢。”

王可成没下车,在车上和王可凡说了声:“老三,你们聊着吧,我回去了。晚上去大哥家吃饭是不是?”

“嗯,大嫂说了,晚上去她家吃。”

“嗯,我知道了,你们聊吧,我走了。”

目送王可成离去,王可凡这才转身亲亲热热拉着王元平的胳膊来到村委会。

村委的房子还是老房子,十几间瓦房,虽说年头不太久远,但被新盖的别墅一比就给比下去了。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看着这些旧房子,王元平奇怪的问道:“三叔,村委不拆吗?”

“拆,但是要等到村里房子、路面和花园什么的建起来再说。”

“三叔,我真佩服您,什么时候有了这个想法,要给全村人都盖这样的房子?”

“早就有这个想法了,现在村集体有钱了,该给大家办点事就得办点。不能光把钱看的那么重。我上任时就说过,让老少爷们过上好日子才是我的最大心愿!”

王元平听罢,由衷的翘起大拇指,笑道:“还是我三叔的政治觉悟高,您是我党的优秀干部啊。”

“去,你小子,都当副乡长了,还没个正行。寻你三叔的开心,看我不打你。”说着,往手心里吐了口唾沫,做出要打的样子。

王元平假装一躲,嘿嘿笑道:“不敢了,不敢了。”

王可凡也笑了,笑容很灿烂也很舒心。他对这个侄子那是非常疼爱和欣赏的。

王元平收起笑容,问道:“三叔,你在电话中和我说,回来后咱们聊聊。”

王可凡见他这样说,脸色一下子凝重了起来,说道:“是啊,是啊,我总想找个机会和你深谈一次。三叔遇到问题了。”

“问题?什么问题?”

“人啊,是人的事,你看见了,咱们村发展的这么快,可现在真的没有几个合适的人来管理这些工厂,现在倒是效益好,但我总觉得这样不太放心。你看看这些企业管的,就和过去的工头差不多,我都不愿意去,看着憋气!”

听他这么说,王元平明白了,三叔是发愁没有人才。现在村里扩张的很迅速。这么多企业,原来用的村里那帮泥腿子已经完全跟不上企业发展的形式,如果再这样干下去,势必会出大问题。王可凡早就发了愁了,可是想了半天也没有好的主意。

他曾经去过滨海和洪南县城,想招几个人才过来,但人家一听是村办企业,根本不搭理他。

究竟用什么方法能招进人才来,他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来。

其实不但王庄,即便是大阳厂现在也是一样。人才在什么时候永远都是缺乏的。

王元平想了想,告诉三叔,如果想要引进人才,一要不怕花钱,采用高薪的形式公开招聘,只要价钱合理都可以引入。二是不能在家等靠,要主动走出去,派人到南方去公开招聘。南方的市场化程度比我们高很多,只要薪水合理公道。相信会找到合适的人才。

王可凡一听,也告诉王元平,高薪招聘这个招用过,但在滨海,人们比较守旧,城市人对于农村的认可程度很差。即使再高的薪水,也很难吸引过来。这个招不太好用。

但王元平说的去南方招聘,这可是王可凡从来没有考虑到的。王可凡听完后眼前一下豁然开朗。心里暗暗称赞:元平到底是眼光独到,自己就没有想到这块。

王元平现在的家在村子的正南最先建起的五十户别墅,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地界。当初分房子时,王可凡特意公权私用了一回,给大哥分了最好的地方。起初,王可建不想要这个地方,他怕因为自己的原因让三弟难做,但架不住王可凡和村委的一帮人再三劝阻,村主任告诉他,王可建分到任何地方都不过分,村里任何人都不会有意见,就冲着元平把村里的木工机械厂一个月内搞起来也该享受这个待遇。

一听三弟这样说,王可建和李红莉这才勉强答应搬了进去。

之所以说这个地方好,是因为这几十户别墅的前面就是一个巨大的人工湖,这个湖是原来的一个大坝,今年年初进行了整修和改造。人工湖里建设有一条长长的堤岸,岸边栽种两排高大的垂柳。堤岸的尽头是一个巨大观景亭,很有几分古色古香的味道。

湖里面栽种了好多荷花,湖边建有宽阔的汉白玉石栈道,到夏天时,人们可以坐在这里乘凉,观景和赏荷。

湖边的这排别墅站在二楼都可以看到湖里的风景。能够住在这排别墅里,那绝对是王庄的功臣或者最年长者。王元平就是王庄的功臣,虽然他的户口不在王庄,可他的父母跟着沾光了。

当王元平回到家的时候,母亲正在收拾屋子。

这个小别墅有二百多平米,带着一个几十平米的小院。红瓦起脊,造型别致。再加上院子里李红莉栽种的花草,整个小别墅显得格外的上档次。

王元平过完年后就没有回家,屈指算来已经整整八个月没有进家门了,连自家搬家都不知道。看到久别的儿子,李红莉的眼泪婆娑。一边赶紧做饭,一边喊着在二楼的王可建。

王元平实在是饿了,母亲做的饭当然是最好吃的。他吃的格外香甜。

看着吃饭狼吞虎咽的儿子,李红莉心里当然不舒服,儿子这是遭了多少罪,别看现在当着个副乡长,也算是王庄第一个国家干部,但李红莉还真没瞧得上副乡长这个位置,她在想,这孩子还真不如在家呢。

李红莉之所以有这个念头,是因为儿子现在的能力越来越得到村里父老乡亲的称赞,李红莉不知道儿子有多大本事,但能够得到村里这么多人的赞赏,那肯定是错不了的。

毕竟现在王庄的变化太大了,老两口现在钱发的不少,王可建退休工资三百多元,退休后,架不住三弟的劝说,又到建筑公司管后勤。每月又发五百多,李红莉则在村纸箱厂做会计。

现在两口子加在一起,每月都要一千三四块,这还不算。到年底村里分红时,一口人能分上接近一万块。这笔钱在当时可是惊人的数字。

虽然王元平每年的奖金也能拿到两三万块,但李红莉明白,这个钱现在可以拿是因为儿子兼着大阳厂的书记,哪天不兼任厂里的职务了,奖金也就没有了。那将来儿子发的那点工资可是不够花的。

这几年老两口赚着,加上村里的分红和王元平的奖金,李红莉攒了大概有十几万块钱。这笔钱九十年代初是巨款。她舍不得花,全部都存了起来。好给以后儿子娶媳妇用。

说到娶媳妇的问题,这可是李红莉的最大的心事了。对于婚事,儿子似乎从来都不急。

李红莉提过几次,但都被王元平给顶了回来,即使这样,李红莉还是要问。这似乎成为惯例了。

本文来自看书罓小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