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同人小说 > 草根奋斗记 > 第153章 王莘的电话

草根奋斗记 第153章 王莘的电话

作者:边城明月 分类:同人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09 来源:笔趣阁

这其中的变故吴明德肯定无法知道,因此,当他一听到这个决定时,像兜头泼了一桶凉水一样,从头凉到脚后跟。吴明德的心里感到万分委屈。怎么县委常委会决定的事还能再变,真他妈的见鬼了。

整整一天,吴明德的脾气格外的大,见谁不顺眼立马开骂。弄得大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见了他像见了阎王一样,躲得远远的,谁也不敢靠近他。

见到下面这些干部的行为,吴明德开始慢慢冷静下来。心里也没那么焦躁了,想问题也就没有那么偏激了。渐渐的也想明白了,既然是县委常委会的决定,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否决的。果真如此,那一级党委常委会的权威将不复存在,没有哪个领导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违背党章来推翻一级党委常委会的决定的。当然,如果这个决定确实是错误的那又另当别论了。可洪南县委常委会的这个决定没错,因此,推翻也就绝无可能。

这么一想反而踏实了,也就不再感到困惑和不安了,火气当然也就没那么大了。

对于大阳,吴明德感情很深,毕竟已经在这里待了六年,对于大阳的一草一木都有不同寻常的感情。

更重要的是可以说没有他吴明德,大阳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

经济指标年年排名末位的大阳,到去年年底评比,蹿升到全县前三名,这里洒满了自己的汗水和泪水。

今年全乡的经济指标上升的更加惊人,当然这全是大阳厂的贡献。根据财政所的报告,今年的大阳厂的产值将是去年的五到六倍。如果继续保持住这个发展态势,至年底有望上升到全县第一不是没有可能的。

说来也怪,原来大阳经济指标很差的时候,其它各项工作也很差。而现在经济工作指标上来了,其它的各项工作也都紧随其后赶了上来。比如造纸厂,原先既定的盈利指标早已突破;而农业也有了可喜的进步,在吴明德的引导下,栗山村成功的模式,已经开始有其它村庄学习和复制。

大阳制定的“以工养农,以工促农。”这个决策是正确的,正是这个正确的决策使得大阳的农村经济工作开始有了大的起色,这里面最大的成绩当然是栗山发展的模式,因为栗山发展成功,成为大阳“以工促农,以工养农”这个政策的先行者,为其他各村起到了示范性作用,因此,不但在洪南,即便是在滨海已经成为各地农村争相学习的榜样!

有了大阳厂的工业经济大发展和栗山模式农业大发展的这两家马车,仅仅几年时间,大阳的各项经济指标从全县倒数第一跃升到全县第一名,这可是大跃进式的发展,对于洪南甚至全滨海,不,应该是全河东来说,都是个奇迹,绝对的奇迹!

而这个奇迹的创造者是他吴明德,不客气的说,凭这些业绩,即便是提拔他为县长都不过分。

等着吧,我倒要看看能拖到什么时候。吴明德在心里狠狠的说。

正在这时,他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吴明德不紧不慢的接起来电话:“喂,哪位?”

电话里传来了一阵爽朗的笑声:“明德,是我。”

吴明德一愣,说了声:“王部长,您好!”

来电话的是洪南县委组织部部长王莘,这位王部长已经59岁了,按说早该退居二线了,但老头性格很倔强,就是不退,搞的县里没办法,只好由着他。

这位王莘部长和吴明德的关系不是很好,原因就是上次王元平提任副股级时,吴明德找到了李克书记。

王莘非常不高兴,事后无论吴明德怎样道歉赔不是,但老头始终对他有成见,大阳干部紧张的局面与此有很大的关系。吴明德明知道王莘卡自己,但也无可奈何,只能是哑巴吃黄连了。

王莘可从来没有给自己打过电话,这是什么意思?吴明德感到有些奇怪。

只听王莘笑道:“明德,今天打这个电话呢,是想给你说一声,大阳之前报上来的干部需求计划,部里经过研究,批准了。这几天就会调整几名过去,你们做好准备。”

“谢谢王部长,谢谢!”口中说着谢谢,但吴明德一下子懵了,这王老头怎么突然对自己好起来了?什么意思?

就听电话中的王莘部长继续说道:“谢什么啊,你们大阳要干部的报告一直压在部里干部科,没有打上来。我一直不知道。你可别埋怨我啊,哈哈……”

吴明德心里这个气啊,心说,你个糟老头子瞪着眼撒谎,这报告打了多少个了,没有你的点头同意,干部科敢压着不上报吗。这才叫瞪着眼说瞎话呢。

虽然知道这是实情,但吴明德也不能捅破,否则,就会让对方颜面扫地,那可就把对方彻底得罪了。官场之上有些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大家心里明白就行,不比说明白。捅破了是不明智的行为,吴明德熟黯此道,当然不会点破。

他笑了:“瞧您,部长,这个事情您能亲自过问,明德就感激不尽了,哪能埋怨呢。”说到这里,吴明德突然想起来张忠诚和即将要过来党政办杨丹的问题,他灵机一动,虽然自己弄不明白老头为何突然对自己改变态度,但此时求他解决这个事,听口气应该问题不大。

于是,他试探着接着说道:“王部长,我这里您知道的,由于干部紧张,没办法,只能用以工代干这个办法用人,现在的党政办副主任和经委副主任都是这种身份,由于身份的原因,他们开展工作多多少少都会收到影响。所以,您看……”

“这个嘛……”王莘沉吟了片刻,接着说道:“明德,转干这个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我尽量办吧。明天你们把转干报告打上来吧。”

“好的,好的,谢谢您,王部长。”吴明德一听对方这样说,心中大喜,他知道这个事情基本算是解决了,能解决的这么快是吴明德想都不敢想的。因此,此时说出的感谢确实发自内心。

王莘乐了:“明德,别这么客气嘛,我们很快就是一家人了。”

啊?吴明德抱着听筒愣在那里,好一会说不出话来,瞬间大脑里转了几个圈子:一家人?难道自己调整的地方改成了组织部?那么是部长还是副部长?部长好像不太可能吧。难道是县委副部长?

一想到这里,吴明德像踩空了脚似的,心里“呼”的一下子沉到了底。如果调任自己去组织部任副部长,那可就坏了。组织部副部长职级和乡镇党委书记平级,但岗位重要性比党委书记差远了。

不会,不会的,我相信李书记不会这样做。吴明德这样安慰自己。心里波动虽然稍微好点了,但仍感到有些气短。心里堵得难受。

吴明德镇定了好一会,直到电话里传来王莘部长的喊声他才醒悟过来。连忙对着听筒:“王部长,我在,刚才走神了。对不起啊。”

王莘显然能明白吴明德此时的心情,便打趣道:“怎么样,是不是我的话让你走神了,呵呵……,正常。你不用打鼓,我可以告诉你的是,绝对是好事,这个你不用多想了。其他的我也不方便说了。我给你打电话还有一个事。”

听王莘说是好事,吴明德的心这才稍稍放下一点来,耐心听着王莘的事。

原来,王莘要把自己的一个侄子安排到大阳来,之前已经想过多个地方均觉得不妥,他的这个侄子明确提出,还是想到大阳来工作。

对于侄子的事,王莘很上心。另外,他也知道侄子为何坚持要来大阳的原因。

吴明德当然没法拒绝,他知道王莘之所以要让侄子来大阳,是因为大阳这两年的干部福利发的县里各单位都眼红,纷纷削尖了脑袋想法设法的调过来。

但在进人问题上,吴明德一直卡的很死,轻易不会答应调进来。因为,他很明白凡是找关系走后门要调动进来的多数是无能之辈。这部分人只想多拿钱,少做事。所以,与其让他们进来占着位置,那还不如不进。

但眼下的这位王莘部长可不能轻易得罪,毕竟,人家是管官帽子的实权部门,得罪了这个人,不但自己,即便大阳也会跟着遭殃,看看以前王莘对待自己的态度就知道了。因此,吴明德不敢迟疑,痛快的答应了王莘,满足了将其侄子调进大阳财政所的要求。

王莘的目的达到,不再多说了,只是客气的说了一些套话之后,便挂断了电话。

通完电话的吴明德心里七上八下,坐在椅子上半天没有任何动作和言语,整个人就像睡着了一样。

本書首发于看書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