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家园 > 第四章 补天(二下)

家园 第四章 补天(二下)

作者:酒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1:41 来源:笔趣阁

对于李旭来说这并不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不仅仅出自习惯还因为他根本就没有退路。

突厥大军一旦南下万里长城东段的选突破口绝不会是拥有虎贲铁骑的幽州。涿郡那年久失修的城墙对他们来说就像一张浸过水的草纸根本不用捅吹口气就能破坏掉。而突破内外两道长城后繁华的博陵六郡远比河东、幽州更有吸引力。

“咱们的老婆孩子都在这儿怎么也不能学李密当年那样自己跑路!”周大牛向来与主将贴心咧了咧嘴笑着说道。

“咱们也没李密那样的好命走到哪都有人虚位以待!”赵子铭满脸无奈“不过属下建议在消息没得到进一步证实前先将其压下来。否则天知道某些人会怎么想!”

“他们会怪我料事不明露财引盗。毕竟在两个月前咱们还认定突厥人是一盘散沙!”李旭理解赵子铭的想法更清楚六郡之中某些人的行事风格。当日众人之所以答应帮助他开涿郡一则是因为目前他这个大总管所施行的政策远比周边其他诸侯柔和。第二是因为那符合众人的共同利益。

同利者方能同心。如果没有宏大的利益作为保障再牢固的关系也会有崩裂的那一天。

但同利者却未必能共同承担风险。利益可以让人走到一起当风险过预期利益时也能让逐利者各自散去。

在突厥人南下的消息传开之前开涿郡作为博陵的支撑点会被称作远见卓识。当现危险过事先预料后某些人必然会见风使舵。

对他们来说家族永远是第一位的。为了家族信誉、亲情、良知都可以牺牲。必要时甚至连他们自己的生命都会毫不犹豫地抛弃掉。至于生在周围的灾难只有在他们需要展示自己仁慈时才会听得见。不需要的时候他们会尽可能闭上眼睛塞住耳朵。

李旭反感这种短视的行为但是他已经学会不去抱怨现实便是如此与其徒劳地埋怨天道不公不如为即将到来的恶战多做一些准备。“就依照你说的此事仅限于四品以上武将知晓。地方官员那边在突厥人正式打到家门口前先不要通知以免大伙闹得人心惶惶!”

看到赵子铭持笔记录他沉吟了一下又接着补充“传令给涿郡太守崔潜让他将已经打造好的兵器分到各堡寨之中。今年冬天无论天多冷所有屯居点的适龄男子必须接受操练!”

“临阵磨枪未必管用。况且以退之的聪明很容易猜出你在戒备什么!”赵子铭放下笔低声建议。

崔潜是个文武全才非常适合担任涿郡太守的职务。但博陵崔家却不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对象。

李旭轻轻皱了一下眉头然后展颜而笑“对外宣称是为了防备罗艺。至于退之我相信他会尽一切可能顾全大局!传令其他各郡根据新近颁布的尚武令为了使民熟悉兵事有关禁止兵器买卖的命令取消。无论长槊还是弓弩只要百姓想买商家尽管售予无需经官府同意!”

旭子的话惊得赵子铭再次停下了笔。“那会使得民间动荡!”他瞪大眼睛难以置信自家主帅会做出如此冒天下之大不讳的决定。自东汉以来槊和弩在民间一直就是违禁之物。这两样兵器攻击力远远强于横刀和角弓一旦落入居心叵测者手里后果将不堪设想。

“那些禁令向来只对普通百姓有效。不信赵司马可以去高墙大院内数数谁家要没几十杆长槊和弩弓老周的姓倒着写!”周大牛用力拍了拍同僚的肩膀嘲笑对方胶柱鼓瑟。

“嗯!大将军请三思!”赵子铭知道周大牛说得话属实但依然觉得李旭的命令太冒险。在民间恢复尚武之风是好主意但过度的尚武也会使得百姓不服从管理。特别是在这动荡年代梦想着通过武力夺取皇位者不计其数。万一有人趁机闹事一群手持制式兵器的乱匪要比手持锄头的流民难对付得多。

“三思什么。是你老赵该三思才对!”周大牛继续用力将赵子铭拍得直打趔趄“不受冤屈谁愿意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却提着脑袋造反。让百姓们平素有把刀在身边备着总好过突厥人杀上门来了他们只懂得跪地求饶!”

“就是这个道理大牛说得非常对。我不亏待他们当然就不怕他们起来造反。”李旭收起笑容目光中透出几分冷峻。

他无法保证自己能顶住突厥狼骑的进攻。但可以尽最大力量让治下百姓学会保护自己。中原百姓不是生来就懦弱只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官府剥夺了他们自己保护自己的权利。旭子坚信如果每位中原百姓都举起手中的刀哭喊求饶的将是突厥。

赵子铭见主公一意孤行只好把这条政令也记录在案。他很清楚政令颁布后会带来的困扰也许后天早上就会有无数个背后站着不同家族的地方官员堵在他处理公务的房间门口声讨他巧言惑主为了赚一点小钱不顾大家伙的安危。但这些人已经叫嚣不了多长时间了当塞外的角鼓声传来的那刻所有骄傲的面孔都会变得苍白如雪。

覆巢之下找不到完卵。如果整个天空都塌下来谁也别想侥幸逃离灾难。

“末将建议加强新兵的整训力度!”听到自己被表扬周大牛很受鼓舞继续提议。

“所有老兵结束休养十天之内必须归队。所有新兵都补充到军中去和老兵一道训练!”李旭点头赞同。

“那样军营可能又要扩张!咱们原来的建制也不太适合如此大规模的军队!”赵子铭想了想指出决策的不足。

博陵军原来只有三万多兵马扩军之后队伍几乎膨胀了一倍。非但旧的营盘不够士卒们安歇旧的编队方式也因为士卒的增加显得极不协调。

对此李旭心中早有考虑。各地收集来的情报让他很清楚地了解到了周边诸路诸侯的领军方式将所有人的创新去芜存菁刚好能得出一个比较适合博陵军现在情况的整编方案。

“把博陵军所有步卒分为左、中、右三路左路交给吕钦右路交给张江。子铭你替我掌管并整训中路。每路之下再设三个领军各自掌管一营士卒。领军平素吃住都在军营尽快熟悉麾下的弟兄!领军以下各级武职由领军从原来的武将队伍中自行挑选。多出来的空缺也由各位领军自行举荐人手填补!”

说罢他端起茶碗喝了几口水。等待两位心腹的补充。

“属下提议由郭方、张士俊、柳子才分辨担任左一中一和右一领军官!”赵子铭想了一会儿低声提议。郭方是被李旭收复的山贼、张士俊是齐郡的老弟兄刘子才出身于汾阳军。这样的人事安排刚好体现了博陵大总管府在用人方面的某种平衡。

李旭点点头表示接受。同时提出一个原则“每一路的三个领军中尽量以能力为选拔标准!咱们先拟定一批个人选明早再与张江、吕钦他们几个商量一下再作决定!”

“诺!”赵子铭和周大牛齐声答应。然后又根据李旭的要求指出了新的编伍方式中的某些不足同时给出了改进建议。待三个人将整军的细节商量梳理得差不多时窗户外经隐隐透出亮色。风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停了大片大片的雪花飘下来将屋子外的大地装饰得一片洁白。

“还有什么要补充么?”李旭伸了个懒腰询问。

“我建议咱们将与窦建德结盟的事情提上日程!”尽管知道李旭可能会不高兴赵子铭依旧不愿放弃谋臣的职责。“窦家军虽然孱弱但关键时刻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如果襄国公主能巡视边关弟兄们即便拼了性命也不敢让大隋的女人被突厥抢去!”

出乎他的预料这次李旭没有再固执己见。“让方延年代表我去出使河间。告诉窦总管咱们博陵六郡出产的所有物品包括铠甲兵器窦建德都可以拿东西来等价交换。如果两家结盟的话一旦机会成熟我会亲自带兵与他联手讨伐瓦岗军!”

“大人最好今年冬天就出手否则时间上恐怕来不及!”赵子铭想了想再次提醒。

“突厥没退之前博陵不会有一兵一卒南下!”李旭笑着摇头。“我不会南下去迎娶公主。她即便能到塞上也起不了什么作用。战争自古就是男人的事情最好让女人走远一点儿!”

对于李旭来说这并不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不仅仅出自习惯还因为他根本就没有退路。

突厥大军一旦南下万里长城东段的选突破口绝不会是拥有虎贲铁骑的幽州。涿郡那年久失修的城墙对他们来说就像一张浸过水的草纸根本不用捅吹口气就能破坏掉。而突破内外两道长城后繁华的博陵六郡远比河东、幽州更有吸引力。

“咱们的老婆孩子都在这儿怎么也不能学李密当年那样自己跑路!”周大牛向来与主将贴心咧了咧嘴笑着说道。

“咱们也没李密那样的好命走到哪都有人虚位以待!”赵子铭满脸无奈“不过属下建议在消息没得到进一步证实前先将其压下来。否则天知道某些人会怎么想!”

“他们会怪我料事不明露财引盗。毕竟在两个月前咱们还认定突厥人是一盘散沙!”李旭理解赵子铭的想法更清楚六郡之中某些人的行事风格。当日众人之所以答应帮助他开涿郡一则是因为目前他这个大总管所施行的政策远比周边其他诸侯柔和。第二是因为那符合众人的共同利益。

同利者方能同心。如果没有宏大的利益作为保障再牢固的关系也会有崩裂的那一天。

但同利者却未必能共同承担风险。利益可以让人走到一起当风险过预期利益时也能让逐利者各自散去。

在突厥人南下的消息传开之前开涿郡作为博陵的支撑点会被称作远见卓识。当现危险过事先预料后某些人必然会见风使舵。

对他们来说家族永远是第一位的。为了家族信誉、亲情、良知都可以牺牲。必要时甚至连他们自己的生命都会毫不犹豫地抛弃掉。至于生在周围的灾难只有在他们需要展示自己仁慈时才会听得见。不需要的时候他们会尽可能闭上眼睛塞住耳朵。

李旭反感这种短视的行为但是他已经学会不去抱怨现实便是如此与其徒劳地埋怨天道不公不如为即将到来的恶战多做一些准备。“就依照你说的此事仅限于四品以上武将知晓。地方官员那边在突厥人正式打到家门口前先不要通知以免大伙闹得人心惶惶!”

看到赵子铭持笔记录他沉吟了一下又接着补充“传令给涿郡太守崔潜让他将已经打造好的兵器分到各堡寨之中。今年冬天无论天多冷所有屯居点的适龄男子必须接受操练!”

“临阵磨枪未必管用。况且以退之的聪明很容易猜出你在戒备什么!”赵子铭放下笔低声建议。

崔潜是个文武全才非常适合担任涿郡太守的职务。但博陵崔家却不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对象。

李旭轻轻皱了一下眉头然后展颜而笑“对外宣称是为了防备罗艺。至于退之我相信他会尽一切可能顾全大局!传令其他各郡根据新近颁布的尚武令为了使民熟悉兵事有关禁止兵器买卖的命令取消。无论长槊还是弓弩只要百姓想买商家尽管售予无需经官府同意!”

旭子的话惊得赵子铭再次停下了笔。“那会使得民间动荡!”他瞪大眼睛难以置信自家主帅会做出如此冒天下之大不讳的决定。自东汉以来槊和弩在民间一直就是违禁之物。这两样兵器攻击力远远强于横刀和角弓一旦落入居心叵测者手里后果将不堪设想。

“那些禁令向来只对普通百姓有效。不信赵司马可以去高墙大院内数数谁家要没几十杆长槊和弩弓老周的姓倒着写!”周大牛用力拍了拍同僚的肩膀嘲笑对方胶柱鼓瑟。

“嗯!大将军请三思!”赵子铭知道周大牛说得话属实但依然觉得李旭的命令太冒险。在民间恢复尚武之风是好主意但过度的尚武也会使得百姓不服从管理。特别是在这动荡年代梦想着通过武力夺取皇位者不计其数。万一有人趁机闹事一群手持制式兵器的乱匪要比手持锄头的流民难对付得多。

“三思什么。是你老赵该三思才对!”周大牛继续用力将赵子铭拍得直打趔趄“不受冤屈谁愿意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却提着脑袋造反。让百姓们平素有把刀在身边备着总好过突厥人杀上门来了他们只懂得跪地求饶!”

“就是这个道理大牛说得非常对。我不亏待他们当然就不怕他们起来造反。”李旭收起笑容目光中透出几分冷峻。

他无法保证自己能顶住突厥狼骑的进攻。但可以尽最大力量让治下百姓学会保护自己。中原百姓不是生来就懦弱只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官府剥夺了他们自己保护自己的权利。旭子坚信如果每位中原百姓都举起手中的刀哭喊求饶的将是突厥。

赵子铭见主公一意孤行只好把这条政令也记录在案。他很清楚政令颁布后会带来的困扰也许后天早上就会有无数个背后站着不同家族的地方官员堵在他处理公务的房间门口声讨他巧言惑主为了赚一点小钱不顾大家伙的安危。但这些人已经叫嚣不了多长时间了当塞外的角鼓声传来的那刻所有骄傲的面孔都会变得苍白如雪。

覆巢之下找不到完卵。如果整个天空都塌下来谁也别想侥幸逃离灾难。

“末将建议加强新兵的整训力度!”听到自己被表扬周大牛很受鼓舞继续提议。

“所有老兵结束休养十天之内必须归队。所有新兵都补充到军中去和老兵一道训练!”李旭点头赞同。

“那样军营可能又要扩张!咱们原来的建制也不太适合如此大规模的军队!”赵子铭想了想指出决策的不足。

博陵军原来只有三万多兵马扩军之后队伍几乎膨胀了一倍。非但旧的营盘不够士卒们安歇旧的编队方式也因为士卒的增加显得极不协调。

对此李旭心中早有考虑。各地收集来的情报让他很清楚地了解到了周边诸路诸侯的领军方式将所有人的创新去芜存菁刚好能得出一个比较适合博陵军现在情况的整编方案。

“把博陵军所有步卒分为左、中、右三路左路交给吕钦右路交给张江。子铭你替我掌管并整训中路。每路之下再设三个领军各自掌管一营士卒。领军平素吃住都在军营尽快熟悉麾下的弟兄!领军以下各级武职由领军从原来的武将队伍中自行挑选。多出来的空缺也由各位领军自行举荐人手填补!”

说罢他端起茶碗喝了几口水。等待两位心腹的补充。

“属下提议由郭方、张士俊、柳子才分辨担任左一中一和右一领军官!”赵子铭想了一会儿低声提议。郭方是被李旭收复的山贼、张士俊是齐郡的老弟兄刘子才出身于汾阳军。这样的人事安排刚好体现了博陵大总管府在用人方面的某种平衡。

李旭点点头表示接受。同时提出一个原则“每一路的三个领军中尽量以能力为选拔标准!咱们先拟定一批个人选明早再与张江、吕钦他们几个商量一下再作决定!”

“诺!”赵子铭和周大牛齐声答应。然后又根据李旭的要求指出了新的编伍方式中的某些不足同时给出了改进建议。待三个人将整军的细节商量梳理得差不多时窗户外经隐隐透出亮色。风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停了大片大片的雪花飘下来将屋子外的大地装饰得一片洁白。

“还有什么要补充么?”李旭伸了个懒腰询问。

“我建议咱们将与窦建德结盟的事情提上日程!”尽管知道李旭可能会不高兴赵子铭依旧不愿放弃谋臣的职责。“窦家军虽然孱弱但关键时刻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如果襄国公主能巡视边关弟兄们即便拼了性命也不敢让大隋的女人被突厥抢去!”

出乎他的预料这次李旭没有再固执己见。“让方延年代表我去出使河间。告诉窦总管咱们博陵六郡出产的所有物品包括铠甲兵器窦建德都可以拿东西来等价交换。如果两家结盟的话一旦机会成熟我会亲自带兵与他联手讨伐瓦岗军!”

“大人最好今年冬天就出手否则时间上恐怕来不及!”赵子铭想了想再次提醒。

“突厥没退之前博陵不会有一兵一卒南下!”李旭笑着摇头。“我不会南下去迎娶公主。她即便能到塞上也起不了什么作用。战争自古就是男人的事情最好让女人走远一点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