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家园 > 第一章 肱股(三 上)

家园 第一章 肱股(三 上)

作者:酒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1:41 来源:笔趣阁

从易县向南皇帝的车驾走得是和李旭北返时同一条官道但于路边看到的景色却截然不同。官道两侧的饿殍已经被提前得知消息的地方官员早早出动人手丢到了沟壑中沿途的乞丐流民也被郡兵们强行驱散。再加上一场突然而来的大雪整个大地上顿时一片白茫茫干净再也看不见田地里腐烂着尸体也看不见百姓眼中隐藏的哀怨。

那哀怨如火早晚会熊熊燃烧起来。李旭好几次梦见那个用身体换饼子的女人还有那些拿着木棍、菜刀硬生生挡在自己战马前的暴民。每当从恶梦中醒来他背上的汗都是湿漉漉的下体部位偶尔也是一片冰冷。但这个恶梦他却无法告诉任何人无法让任何人分担这种恐惧。

他没有胆量将沿途的郡县的灾情禀报给皇上知道他是武官不能轻言文事。经历过一次众叛亲离的他学会了更谨慎地保护自己的利益。事实上即便他有勇气反映民间疾苦也没办法让皇帝听到。他现在官职是从四品武将每个月可以上朝六次。迟到或衣冠不整则要被扣掉一个月的俸禄。但由于对辽东战事的结果过于失望的缘故杨广已经借天气恶劣的借口取消掉了大部分早朝。从蓟县走到博陵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旭子只上了两次朝。第一次被皇帝看见皇帝问了他一句你怎么不在家中好好养伤?他答了一句伤已经养好愿继续为陛下奔走然后就没有了继续跟皇帝说话的机会。第二次上朝生在十天后朝中言官们因为他和宇文述之间谁对谁错的问题争执了起来从早晨一直争吵到下午把他这个当事人反而晾到了一边上。

在那之后皇帝陛下就不再给任何人被扣俸禄的机会了。早朝成为虚设皇帝找各种借口避免出席。即便生的天大的事情百官们也需要将奏折交道裴蕴、虞世基等人手上由两个皇帝陛下的亲信大臣负责根据奏折上面的内容分为轻、重、缓、急四类依次转给皇上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旭子即便写了奏折递上去也要先经过虞世基、裴蕴等人之手。而这种不合体制的奏折注定要被打回来根本没有让皇帝陛下看到的机会。旭子私下拜访过几个文官期望他们能为民请命。但那些很热心替他伸张正义的文官们似乎对民间生饥荒的事情漠不关心任凭前来迎驾的地方官员信口开河地吹嘘在圣人治下各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在车驾到达博陵的时候终于太史令庾质大人实在看不过眼了入内觐见请求杨广下旨赈灾。杨广大惊将各部官员和亲信大臣召集到一起议论了小半日最后得出了一个“因为叛匪肆虐所以各地军备粮仓不可轻动的结论”下旨令地方官员自己想办法。

“除了杨玄感这种人之外家里有粮食吃谁还当叛匪?”李旭对圣旨的内容甚为不满但无计可施。这样的朝廷远非他读书时所被人灌输的理想朝廷。在先生的口中理想的朝廷应该是皇帝勤政爱民臣子们鞠躬尽瘁忠心梗梗。而摆在他眼前的事实却远不是那么回事。旭子很失望找不到任何泄途径。好在经过了这几年的摸爬滚打他已经学会了掩饰自己的心情才又没有惹出什么麻烦来。

他是一只刚刚走入狼群中的独狼必须先学会适应才能分享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食物。四周都是通红的眼睛如果他真的露出破绽那些眼睛的主人会毫不犹豫地冲上来给他一口。

博陵是崔氏家族的聚居地这个家族在北魏一朝曾经出过六个宰相十四名列侯所以拥有很多富丽堂皇的宅院。得知御驾经过崔家人腾出了最好的几处宅院给供皇上驻跸并进献百壁两双钱二十万贯以表忠心。杨广非常高兴崔家能如此善解人意于是在他离开博陵郡之前崔家又多了一位三等侯一位三品将军和一位郡守。

“这样升官倒是快!”旭子再次见识到了世家的力量。他已经是升官最快的武人之一了打了两年多仗身上负了十几处伤才换了个武牙郎将的虚职。而崔家的人以二十万贯钱的价格便“买”到了更高的职位。

类似这样令人长见识的事情随处可见。旭子几乎每天都在增加着对大隋官场的了解。以前他与这些上层人物之间隔着一道水晶墙只能仰望却无法踏入对方的圈子。如今他一只脚已经踏了进来为了不再被踢出去就不应该再对官员们背后盘根错节的关系懵懵懂懂。

一经留神后旭子大有现。

先帝在世时共有十六人担任过仆射或纳言之类的职位其中七人出身为世家九人在军中战功赫赫号称军中勋贵。而本朝十二位曾经和正在行使仆射职权的人当中出身世家的人竟然高达十个。

先帝设立了开科举士制度但先帝在位时科举出身的人没一个能做到三品以上高官。当今圣上喜欢读书人但如今朝中同时拥有权力和才名虞世基和裴蕴两位大人也都是江南士族。谁也没有应过科考。

大隋从朝堂到地方甚至在郡县即便是户槽、兵槽这样的底层小吏也很少是科举和行伍出身的。本朝有不成文的规定凡为吏者需要家世清白有地方士绅保荐。而那些地方绅士们保荐的人才绝对不会是个没有任何背景的草民!

比较一下眼前事实再想想自己当年于县学苦读时那些不切实际的梦想旭子忍不住想仰天长叹。他更加理解了为什么当年徐大眼的志愿是建立自己的家族。这个朝廷简直就是为了世家大族而设立平民出身的人通常情况下只有膜拜的资格根本没机会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旭子不知道自己现在算寒门还是士族。他有着士族的官职爵位却依旧保持着一双寒门的眼睛。这种不尴不尬的身份令他极其孤单越是尽力想融入周围环境对孤独的体会越深。

御林军的将校中有许多与旭子年龄差不多的少年他们踌躇满志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建功立业。所以大伙对李旭这些年的经历很是神往。当与旭子有意或无意中在酒宴上相遇后他们都喜欢哄闹着要求李旭讲一讲辽东和黎阳城下的故事。

每当旭子讲完那些血染的故事后却在大多数人眼中看到的不是佩服也不是尊敬。“如果当时我带兵就从爬到山谷顶上居高临下!”谈到无名谷之战有人挥舞着手臂奋力比划。“几十丈高的地方随便扔一块石头都会重逾千钧。那高句丽将领真笨居然连这一点都想不到!”

此人说得吐沫星子飞溅根本没想想如何爬上那么陡峭的山峰。即便爬上去了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石头。

“元务本根本不懂用兵那么多人至少要摆一个八卦大阵。生、死、惊、兑……战马冲进去云弥雾合立刻迷失方向!”对于黎阳第一战有人的看法更是独特。说话的家伙是一个易经八卦的拥敝者脸色苍白嘴唇黑青。旭子从其他人口中得知只有经常服用五石散的人才会拥有如此虚幻的脸色。脸色每白一分他们距离天人合一的境界就又近了一重。

“李将军守城时怎么不在城墙和街道附近堆木柴。先把敌军放进来然后柴薪尽燃……”有人幻想着烈焰腾空的样子两眼星光直冒。至于黎阳城内的粮食会不会因此被点燃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御林军的将校们出身都很高贵几乎从娘胎里就有了功名。雄厚的家庭背景和优越的生活使得他们看那些地位不如自己的人时习惯于俯视而旭子偏偏没有学会怎样仰脸装出一幅献媚的笑容。对于这些人的指手画脚他能敷衍就敷衍实在敷衍不了了就干脆装做没听见。少年们见自己的“高见”不被人接受一个个气得火冒三丈。但他们却没有当面和李旭切磋一下武技的勇气“那个新进的李侯眼神冷得怕人跟这个疯子比武气势上先输三分!”。

“早知道伴驾是这种滋味当时不如…….”李旭不止一次为自己轻易放弃的雄武营的做法感到懊悔。如果当时向宇文述服软然后阳奉阴违呢?他不知道如果这样做自己留住雄武营的可能有多大。但他知道自己在离开军营这段时间里真的很孤独。

南行路上的风是冷的少年人的心一样慢慢变冷像官道两边的积雪般黑黑的着寒光。每当队伍找到大户人家腾出来的房屋宿营的时候他总是怀念自己走过的战斗岁月。无论是在护粮军还是在雄武营旭子从来没这么孤独过。虽然最后的结局是他不得不从这两支队伍中离开并且先后和两个朋友因为选择的不同而疏远。但他怀念那些谜底没有揭开前并肩战斗、流血的日子。每每在黑夜里回望过去就像野兽在瞭望着篝火。

“我一定要想办法回到军中去那才是我应该呆的地方!”炭盆前抱着膝盖旭子愣愣地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