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位面杀戮者 > 第十三章 全真故事

位面杀戮者 第十三章 全真故事

作者:葬魂梅香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31 00:43:14 来源:笔趣阁

鹤笔翁一个回旋,站定身子,已然脱离火海,但他的师兄就没有这么好运了。原来张无忌一拍之下,被窝散开,滚出两个**裸的人来,正好摔入火堆之中,鹿杖客穴道未解,动弹不得,须发登时着火。

鹤笔翁大叫:“师哥!”抢入火堆中抱起。

他跃出火堆,立足未定,俞莲舟叫道:“吃我一掌!”左掌击向他肩头。

鹤笔翁不敢抵敌,沉肩相避,俞莲舟这一掌似已用老,但他肩头下沉,这一掌仍是跟着下击,拍的一声,只痛得他额头冷汗直冒,此刻救师兄要紧,忙抱起鹿杖客,飞身向高墙外跃去。

也不是是事有凑巧,还是冥冥中自有天意,鹤壁翁跃出的方向竟正好是王桀藏身的方位。

本来王桀正打算要向张无忌下手,因此正缓缓向张无忌靠近。鹤壁翁突然跑过来,却是让两人撞个正着。

鹤笔翁急于觅地给师兄施救,见有人挡在自己的去路上,想也不想,就一记玄冥神掌拍个过去。

王桀举掌相迎,啪的一声,两人双掌相交,鹤笔翁只觉对方掌力犹如排山倒海相似,禁不住倒退了三步。王桀也感到一股极阴寒的内力冲将过来,霎时间全身寒冷透骨,不禁打了个激灵,身子晃了几下。

鹤笔翁被一掌击退,心中大为惊异,暗道:“这又是哪冒出来的高手?”他心忧师兄伤势,不愿节外生枝,因此并不想和王桀交手,可是不打倒王桀,他又怕王桀会阻拦自己离去。

正在他进退两难时,忽然听到前方传来一声长啸,然后有人高喝道:“贼子休走!有本事就停下来和道爷较量一番!”

另有一人哈哈大笑道:“兀那牛鼻子,大爷我今天还有事,较量的事就免了吧!等哪天有空了,再指点你一番。”

说话间,只见一个青色人影闪进寺来,这人身法如鬼如魅,如风如电,倏忽欺身到挡路的王桀身后,挥掌拍出。

王桀听到背后风声有异,也不转身,反手便是一掌,意欲和他互拼硬功。那人不待此招打老,身形一晃,从王桀身边闪过,左手已拍到鹤笔翁的肩头。鹤笔翁闪身躲避,飞腿踢他小腹。那人早已飘身远去。瞬息之间,那人连出两掌,虽然每一掌都没打中,但手法之快直是匪夷所思。

只见他冲入混战的人群中,东转西拐,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张无忌的身边,开口道:“教主,任务完成,幸不辱命。”

张无忌道:“韦蝠王,辛苦了。”

原来这人就是明教四大护教法王之一的青翼蝠王韦一笑。

王桀向韦一笑看去,发现他就是之前和王保保手下的五剑金刚交手的那个人。

原来刚才张无忌来到万安寺时的声势浩大,众番僧、武士的注意力都被其吸引,韦一笑因此得以脱身。他见寺中的蒙古武士越聚越多,情势对己方愈发不利,便悄悄溜出万安寺,到汝阳王府放了一把火,意图围魏救赵。

以韦一笑的轻功,只是到王府中去放一把火,自然是轻而易举之事。而王保保等人也确实中计,以为王府遇袭,急忙赶回去救驾。

韦一笑刚和张无忌会和不久,一名身穿蓝色道袍的中年道士也提剑来到了万安寺,王桀认出这道人正是之前每晚和玄冥二老、范遥一起陪着赵敏演武的那名道士。

鹤笔翁看到这道人,当即心中一喜,高喊一声:“孙道长快来,我师兄受了重伤,你先帮我挡一下眼前这人,待我安顿好师兄,就来帮忙。”

说完,他就抱着鹿杖客从那位孙道长身边一掠而过。

那位孙道长刚翻墙入寺,还来不及看清寺中形势,就被鹤笔翁来了这么一出,当即一愣。他回过神来,眼睛一扫,将寺内情形都看入眼中,随后他将视线落在了王桀身上。

这位孙道长虽然是追着韦一笑来到万安寺的,不过鹤笔翁刚刚请托他阻拦王桀,他却不能置之不理。

这一来是因为孙道长知道玄冥二老武功都非凡俗,而且他们师兄弟同气连枝,有心向他们卖个好。二来是因为在他的眼中,无论是王桀还是韦一笑都一样是“反贼”,都是应该铲除的对象,向哪个下手都是一样。

因此,那孙道长当即就舍了韦一笑,一剑向王桀刺去。

看到这一剑,王桀不禁大为惊疑:“咦?全真剑法!”

王桀集全真七子之大成,又尽得周伯通之武学精华,论起对全真剑法的熟悉,当今天下不做第二人想。这道人一出手,他就认出这一剑正是全真剑法中的一式“定阳针”。

见有人竟敢在自己面前摆弄全真武学,王桀冷哼一声,一式三花聚顶掌向那道人剑式中的空门拍去。

那道人见了王桀这一掌,急忙收剑回撤,用惊疑不定的目光看着王桀道:“阁下是什么人?为何会我全真教的武功?”

王桀笑道:“你也会全真教武功,那你又是什么人?”

那道人道:“贫道孙玄平,乃全真教第八代掌教。”

“全真教第八代掌教?”王桀心中一愕,“全真教不是应该早在神雕时代就灭亡了吗?怎么现在还有?而且还投靠了元蒙朝廷?”

王桀所不知道的是,之所以会如此,却是和他大有相关。

当年全真七子大半死在了王桀手中之后,众全真弟子便开始下山四处打探他的消息,想要为师长报仇。可是彼时王桀已经完成了任务,离开了射雕世界,众全真弟子又哪里找得到他?

时间久了,众弟子徒劳无功,报仇的心思也就渐渐淡了。而与此同时,另一件事情却渐渐提上了日程,那就是全真掌教之位该由谁来继承。

因全真七子死的匆忙,并未留下下任掌教的人选,固而诸弟子争斗甚烈。经过一段时间的争斗后,这些弟子大致分成了两派,一派以王处一的弟子赵志敬为首,另一派则以丘处机的弟子尹志平为首。别的弟子武功威望都不如他们两个。

赵志敬和尹志平两人武功相若,支持他们两人的弟子数量也基本相当。故而两方一直相持不下,谁也压不倒谁。

其时,蒙古人已破灭金国,入主中原。长江以北,已尽归蒙古人统治。而全真教是当时道门第一大教,尤其在北方影响甚大,无论是在达官贵人中,还是在贩夫走卒里,都信众甚多。

蒙古朝廷为了江山稳固,意图拉拢全真教,便分别派人找上了赵志敬和尹志平两人。

全真教自创教祖师王重阳以下,皆是反对异族入侵,心向故宋的。尹志平谦谦君子,继承师父遗志,断然拒绝了蒙古朝廷的拉拢。而赵志敬却是个惟利是图的小人,功利心甚重,略一犹豫,就接受了蒙古人的册封。

在蒙古人的帮助下,赵志敬终于压倒了尹志平,成为了全真教第三代掌教。而尹志平争不过赵志敬,又不愿跟他一起臣服于蒙古,便带领着一批同样不愿和赵志敬同流合污的师弟们离开了终南山,南迁至湖北武当山,另立了一个全真教。至此,全真教分为了南北两支。

其后蒙古攻宋,南北两支全真教分别襄助南宋与蒙古。郭靖镇守襄阳时,南支全真教出力甚多,和丐帮并称为保卫襄阳的两大支柱。

惜乎人力时有穷,国家运势终非一众江湖草莽所能逆转。郭靖等江湖豪杰虽然为保卫襄阳已是鞠躬尽瘁,奈何南宋朝廷上下皆整日里只谈风月,不思振作。终究还是让蒙古攻破襄阳,灭亡了南宋。

攻破南宋后,蒙古朝廷恼怒南支全真教常年在襄阳阻挡大军南下,便派兵上武当山围剿南支全真教。南支全真教寡不敌众,终被灭亡。

不过南支全真教虽然覆灭,但却有少量弟子幸存了下来。因彼时蒙古朝廷追捕甚紧,这些弟子不敢重新立教,便闲散隐居,整日里修道习武,不问世事。这其中不少人就隐居于武当山上。

当年武当派祖师张三丰在武当山隐居悟道时,和这些隐居的全真道人多有来往,并在武学道学上都深受他们的影响。否则,他一个出身禅宗祖庭少林寺的弟子,为何所创立的武当派却是道家门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