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同人小说 > 红楼小婢 > 第三十六章

红楼小婢 第三十六章

作者:双面人 分类:同人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9:45 来源:笔趣阁

随着贾母的话出口,凤姐心中一点庆幸荡然无存。

她原先还想着,府里剩下的那么些东西给黛玉就给了,贾母那里还有一笔,东西送礼也体面,另外其中单是银子还能买比还回去多几倍的东西,明儿府里艰难,就去偷偷儿地腾些出来,也不叫贾母知道,不想贾母竟绝了他们的后路,打算全部都给黛玉收着。

一旦是黛玉自己收着,饶是凤姐脸皮再厚,亦不好意思开口。

瞅着王夫人一路无话,将及凤姐院落时,淡淡开口道:“既然老太太吩咐了,你去办。”

凤姐只得答应,往自己院中走去。

她在途中不住思量,若不是府里着实艰难了,连送礼的银子都挪不出来,何以出此下策?挪用林家财物这种事情又岂是她一个妇道人家做得了主的?她不过是顺水推舟,谋些好处罢了,可是瞅着贾母的神色,仿佛将罪过都放在自己夫妻头上似的。

想到这里,凤姐眼里又酸又涩。

黛玉为人厚道,又不会算计人,凤姐心里喜欢黛玉胜过宝钗,虽然从前也有失礼的地方,如今她却着实想描补,也赞同贾母的意思,待黛玉十分热情周到,可是中间因这么一大笔财物的缘故,倒显得她因为这钱才对她好的,实不知她的确想同黛玉交好。

黛玉倒好,不曾记恨过,依然待她比别人亲密些。

凤姐略略有一点儿安心,黛玉最是通透不过的玲珑人,想来能理解自己的处境。

眼下还是早点将剩下的东西收拾好,送到黛玉房里,也算尽一点儿心意。凤姐一面想着,一面加快脚步往房里走去,一进去,就见到贾琏坐在椅子上喝茶,一面催促小丫头打扇,神情悠然,原来他早从玉虚观里回来了。

凤姐忍不住开口道:“二爷好自在,偏我在老太太房里被老太太指着鼻子责备!”

说着,不禁红了眼圈儿,哽咽道:“你说我都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咱们能在府里站稳脚跟?我倒是想着花钱买东西送人,可府里哪来的银子?”

贾琏诧异道:“这是怎么了?”

平儿倒了一杯茶上来,招手叫打扇的小丫头一同下去,凤姐眼里的泪方掉了下来,拿着手帕按着眼角,压低嗓音将贾母的话说了,末了道:“你说,谁能料到这东西竟是林妹妹祖母陪嫁的东西,偏又周周转转到了娘家?”

贾琏听了,脸上登时怔忡不定。

林家一切财物皆是他料理的,自己得了许多好处,难不成都要还回去?

挑起眉头,洒落一室风流,贾琏道:“实话说,带回来的东西除了老太太房里那一笔,没剩多少东西了,当初各房得了的东西,和园子里摆过的东西,吃进口的肉没有吐出来的道理,就是还,也不过就是那么几件不值钱的东西。”

凤姐道:“我劝二爷能着还就还了罢,你道林妹妹还是当初一无所靠不成?”

想起桑家之势,张家之清,永昌公主府中之贵,贾琏不由自主地沉默了下来,神情微微一动,他原是极机变的人,最懂得审几度势。

凤姐坐在他对面,絮絮叨叨地道:“我先前还想着仅剩那么一点子东西虽然略有不舍,不过因为还能凑两回节礼,不必花府里的银子,如今想想,都怨我贪,可我到底能做什么主呢?还不是府里做的主?没得他们都得了东西,只我们夫妻两个背负骂名。”

贾琏想到桑青在龙禁尉里的地位,迟疑了一下,道:“要不,我们就还些回去?”

他说还些回去便是他们从中捞的那些,凤姐挑了挑眉,腮上似笑非笑,似乎有几分不信之色,道:“二爷舍得把吃进嘴的肥肉吐出来?”

对于贾琏,凤姐十分明白,油锅里的钱都捞出来花,何况这些早已得手的。

贾琏坐直身子,摇了摇手里的扇子,道:“见天儿地吃肥肉,总有腻的时候。我是捞了些好处,可是当初谁能料到娘娘会封妃省亲?我原本想着即使我得了不少,各家也分一些,下剩几十万的财物很够林妹妹富富贵贵一辈子了,谁承想建一座园子竟然花了个七七八八。”

就是想到了,贾琏也不会不捞,他不捞,别人一样捞,最后剩下的还是贾母手里那些。

凤姐斜看他一眼,嗤笑一声,道:“二爷这话我却不信,若二爷果然好心,如何到老太太房里的东西只有那么一些?”

贾琏淡淡地道:“人还没到府里,东西就先被惦记着了,我能如何?你道只这府里打着主意不成?那边府里也早早打着主意讨了好处去呢!林姑父这一去,偌大的家产没有谁不惦记着。只是后来娘娘省亲,各人就只拿了一些,下剩的全部用来建园子摆在园子里了。”

除了先前在江南自己悄悄私昧下来的东西,其他的自己一点儿主都做不得。

凤姐忍不住叹道:“如此说来,并不全是二爷的不是。二爷当真舍得还些东西回去?”

贾琏摇头道:“谁说全部还回去了?别说我们已经花掉了不少,就是剩下的,不留下一些,你我明儿如何是好?原没别的营生。只是林妹妹着实可怜了些,老太太房里东西有多少我再明白不过了,不妨将一些贵重小巧你我用不到的给她,譬如书画、首饰之类的。”

凤姐本性虽然贪婪,对姐妹一向却好,听了赞同道:“这样也好,书画最配林妹妹,头面首饰给林妹妹,将来添在嫁妆里也体面,比你留下的那些绫罗绸缎强。”

听她提起自己给黛玉所留的东西,贾琏面上有些羞愧。

凤姐知他愿意归还一些东西已经是极为难得了,便没继续奚落他,正色道:“原先园子里摆过的东西,省亲之后我就收到了库房里,你说还不还?”

贾琏道:“一并还了,横竖收在库房里你我又得不到一星半点的好处。”

凤姐低头想了想,眼里闪过一抹疲惫,道:“虽说当初收回了不少,可是后来姐妹们搬进园子里住,各方各处的摆设又重新摆了回去,这几个月又送了不少出去作礼,这些是拿不回来了,相对于当初摆在园子里的,库房里收着的恐怕只有二三成。”

贾琏叹道:“二三成终究比没有的强。”

凤姐一想也是,决定将这些一并收拾了还给黛玉。

关于夫妻两个的话别人一概不知,第二日一早,黛玉和雪雁只是怔怔地看着眼前悄悄送来的两大口箱子,以及凤姐神采飞扬的笑脸,她又是打躬又是作揖,不断地赔不是。

闻得一口箱子里装着书画和古董玩意,一口箱子里装着头面首饰,黛玉呆了呆,瞅着凤姐问道:“二嫂子这是做什么?”

凤姐犹未回答,鸳鸯忽然过来传贾母的话,叫雪雁去搬东西。

听到贾母让自己收拾库房搬东西,雪雁情不自禁地呆住了,等到鸳鸯回去了,她还没回过神,她虽然早就料到如果贾母知道了必有动作,却没想到因为这两件东西,贾母居然会让她替黛玉收着东西。虽然最珍贵的东西估计已经剩得不多,但是能拿回多少是多少。

凤姐道:“林妹妹快叫雪雁去收拾,我也得去给妹妹将那些东西收拾了悄悄送过来。”

说话时,脸上不禁一红,拉着黛玉的手羞愧道:“府里的事儿原不是我做主,还请妹妹千万谅解我和你二哥哥才是。这些是你二哥哥先前得了的,今儿还给妹妹,聊表心意。原先在园子里略摆过的东西有些收在了库房里,我也叫人抬过来还给妹妹。”

黛玉不及听完,忙止住她的话,柔声道:“二哥哥和二嫂子的处境我深知,二嫂子快别说了,我心里记着你们今儿的好处。”

凤姐闻言,登时大为放心。

既然黛玉说不追究,那就当真不会再怨恨自己夫妻两个了。

凤姐走后,不同于雪雁的惊喜,黛玉叹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雪雁微微一怔,又听黛玉忧心忡忡地道:“外祖母收着或者还能保住,我自己收着,哪里保得住?恐怕会惹来许多烦恼。”

容嬷嬷和雪雁却不赞同,容嬷嬷道:“未必。我说一句造次的话,老太太快八十岁了,能护着姑娘几年还不知道。老太太收着原本也好,可若将来姑娘没个着落,老太太有个好歹,身后那些人只跟银子亲,谁承认东西是姑娘的?还是便宜了别人。再者,姑娘现今不是无依无靠,除非他们真真不要脸面了才会伸手问姑娘要东西。可我瞧着这府里人人都好颜面,又用了姑娘那么东西,再没脸提,或者姑娘竟能保住了也未可知。”

雪雁在一旁点头,道:“就是这么说。他们就是想问姑娘要,也得掂量掂量和姑娘来往的亲友,他们还怕姑娘在外人跟前吐露委屈,丢了他们府里的大脸呢!”

她扶着黛玉的肩,轻声道:“姑娘,老太太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姑娘竟不明白么?”

黛玉道:“就是明白,才不忍外祖母为难。”

不得不说,贾母心疼黛玉仅次于宝玉,黛玉对贾母亦是十分尊敬,雪雁正色道:“姑娘心疼老太太,焉知老太太不是心疼姑娘?自从娘娘赏下端午节礼,老太太就知道渐渐压不住二太太了,况且老太太年纪大了,总有不记得的时候,这才急着把东西交到姑娘手里,姑娘身边好歹有两个嬷嬷,叫他们有些个忌讳,不敢打这些东西的主意。”

黛玉看向容嬷嬷和张嬷嬷,两位嬷嬷缓缓地朝她点了点头,她们两个不是荣国府的下人,在永昌公主跟前能说得上话,若是没有她们二人,或者没有桑家以及林家的这些故旧亲友,贾母是不会放心把东西交给黛玉的。

黛玉一阵叹息,道:“琏二哥哥和琏二嫂子性子是贪了些,送还的这些东西虽然只是九牛一毛,但可以看出他们还有一丝良心,日后咱们就别怪他们了。”

黛玉看得清楚明白,他们夫妻两个在府里可是一点大事的主儿都做不得。

和他们相比,黛玉相信,别人是不会还的,所以她才格外忧心。

对于贾琏和凤姐的举动,雪雁同样颇感意外,以她看来,贾琏和凤姐十分贪婪,送还财物必然不是心甘情愿,不过是大势所趋,这两人都是人精,只还一部分在黛玉跟前讨个好儿,又不是全部归还,何乐而不为。

但是归还一点总比不归还的强,故雪雁点头赞同道:“和别人相比,琏二爷和琏二奶奶到底是有些良心,近来颇为善待姑娘。只是做出那些事来,又叫人不知如何是好,琏二奶奶那性子,姑娘时常劝些,或可止住琏二奶奶继续为恶也未可知。”

虽然不能消除凤姐先前的恶,但是若能因黛玉之劝而让她少害几条人命,也是积德。

黛玉想了想,点头道:“知道了,我也这么想,从前的事情过去这么久,我们是没有办法了,今后能救一人是一人。我先去外祖母房里,雪雁你收拾好库房就过去。”

黛玉做事并不喜拖泥带水,故商议妥当,便亲自过去向贾母拜谢。

雪雁点点头,等黛玉一走,立即收了凤姐送来的两箱东西,然后叫来房里所有的丫头婆子,笑意盈盈地道:“老太太叫咱们把姑娘的东西搬过来,一会子你们劳累些,先把库房打扫干净了,里面的杂物清理出来,等东西搬回来收拾好了,我央姑娘请你们吃酒。”

她说吃酒只是一种说法,意味着搬完东西有赏钱给她们。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况黛玉待他们一向宽厚,众人自然非常乐意。

雪雁带着众人众人把库房收拾出来,然后顾不得歇息,匆匆忙忙地亲自到贾母房中,只见贾母坐在榻上倚着凉枕,黛玉依偎在旁边,眼圈微红。

贾母一夜不曾好睡,精神显得不大好,不知在和黛玉低声说些什么,见雪雁过来,方收起话,点头对她道:“你来得好,跟鸳鸯去搬东西,等搬完了再过来回话。”

雪雁脆生生地答应一声,就跟着鸳鸯去贾母库房。

鸳鸯拿着钥匙开了库房,一面往里走,一面对她道:“林姑娘的东西入库晚,所以都堆在库房的外边,倒便宜了你们搬运,不必往里头去。入库时,东西我都记在册子上了,你比着册子搬,别搬丢了什么,你我二人都不好交代。”

鸳鸯跟在贾母身边管着梯己,常常看账记账,故略识得几个字。

说完这话,她又叫院子里十来个三等仆妇帮忙。

雪雁一一听完,接过册子。

她留在库房里指挥婆子搬东西,那边库房里有紫鹃在看着东西入库,先搬大件的家具贴墙角放好,然后再搬小件的家具和箱子,最后是金玉古董摆件,贾敏的嫁妆东西除了林如海先给黛玉收着的,其余的几乎全部都在这里,想来怕贾母知道,所以贾琏和那些人没贪墨贾敏的陪嫁,至于上几代老太太们的陪嫁东西却都不全了,只剩一些半新不旧不值钱的东西。

雪雁一样一样清点过再叫人搬过去,暗暗叹息。

除了贾敏的陪嫁里还有一些珍贵之物,其他的都是一些床榻几案屏风桌椅等家具摆件和绫罗绸缎皮子瓷器等等很占地方的东西,真正值钱的古董、字画、名瓷、珠宝反而寥寥。

雪雁以为贾琏把笨重大家伙都折变了,原来他还留下了一部分来搪塞贾母。

贾琏本性十分聪明,当然,未必是他一个人的主意,留下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看起来很多,撑得住场面,譬如说绫罗绸缎、皮子、并四季男女衣裳等等,足足装了二三十口大箱子,但是实际上卖不出价钱,还不如三五件金玉古董值钱。

雪雁越是清点,越是为黛玉感到难过。

二十来个婆子忙得热火朝天,搬到最后,只剩下东西中最贵重的金银箱子和珠宝之物时,小荷跑过来,擦了一把额上的汗,道:“雪雁姐姐,紫鹃姐姐说库房里满满登登地装不下了,若还有东西,就暂且放在姐姐房里,紫鹃姐姐房里也没有地方了。”

说话的时候,小荷眼睛闪闪放光,她还没见过这么多的东西堆在库房里呢!

雪雁笑道:“你回去告诉紫鹃姐姐,别放在我房里,姑娘房间旁边不是有和老太太正房连着的耳房?里头放着咱们房里的东西,这些也放在那里,叫婆子过来搬。”

小荷答应一声,转身跑去回话。

雪雁心中忍不住叹气,林家几辈子的积累,最终竟然只剩了三间房的东西,可悲可叹。

账册上记着五万三千两银子和一千两金子,其中五万两银子分装了五口箱子,一口箱子六百多斤重,须得四五个婆子方能抬动,三千两另装一口小箱子,一千两金子则装在一个匣子里,这些都堆在另一间库房,鸳鸯开门带雪雁进去。

进去前,鸳鸯吩咐过来搬东西的婆子在门外候着。

清点完鸳鸯让她搬走的箱子,雪雁察觉出不妥,诧异道:“账上是五万三千两银子,一千两金子,姐姐叫我搬走的却是五万三千两银子和四千两金子,怎么反多了三千两金子。”

三千两金子,就是三万两银子。

平白无故多了三万两银子,雪雁不免有些奇怪。

鸳鸯淡淡一笑,轻声道:“这三千两金子是老太太的梯己,老太太说原是府里对不住林姑娘,林姑娘心疼老太太不肯说什么,老太太心里如何不疼林姑娘?故叫我添在上头给林姑娘明儿作嫁妆。金子不打眼,你们搬走的时候他们瞧不出来,你自己心里有数就是了。”

说着,眼圈儿一红,道:“你们别怨老太太,老太太也不容易,府里那么些人都盯着你们姑娘的东西,但凡老太太能做一点儿主,你们姑娘也不必如此。”

雪雁点了点头,感慨道:“老太太疼姑娘之心,我都知道。”

如果贾母阻止府里那些人贪墨林家的财物,只会给黛玉带来更大的危机,偌大的家产在眼前,他们得不到一星半点,如何甘心?若真是起了心思,弄死黛玉也容易。倒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舍去一些财物,保住黛玉的平安。

这个道理贾母明白,黛玉清楚,人人都懂,雪雁只是气不过喂了一群饿狼罢了。

可是再气不过,却没有比这更好的法子了。

要说让林如海把黛玉和家产托付给别人,譬如桑家?其实和这样的结果没什么差别,桑家比荣国府血缘远,族人更多,纷争更多,贪心者也比比皆是,所不同的就是现今桑家不曾得到过好处,所以能站在义正言辞的道理上指责荣国府的贪婪罢了。

所以,不管是黛玉,还是雪雁都不愿意苛责贾母这位老太太。

鸳鸯说她不容易,这位老太太是真的不容易。

鸳鸯看她明白,心里略感安慰,心道虽然这雪雁性情比别人刚直些,倒还明理,不觉添了两分亲热之意,指着装珠宝的箱子道:“琏二爷带回来的珠宝不多,有些花样都旧了,统共没装满半箱子,老太太把自己梯己里的首饰拿了几匣子放在里头,好容易才装满了。”

说完,悄悄地道:“我亲自放进去的,首饰还罢了,唯有一盒鸽血红的宝石和两盒南珠最是难得,老太太珍藏了好些年,一直都没舍得拿出来给别人。”

雪雁一笑,道:“姐姐放心,我会告诉姑娘的。”

鸳鸯点点头,亦笑了,说道:“账册上还有几处庄子铺子,都是姑太太的陪嫁,两处庄子,一处十来顷地,还有你们家老太太的一个陪嫁庄子,大约是二十顷地,老太太给留下了,地契和房契却在老太太那里,过一会子你去回话时,想来老太太会当面交给你。”

雪雁心中喜悦,连连点头,看了一眼箱匣,提议道:“鸳鸯姐姐,既然老太太想瞒着别人悄悄给姑娘,总得在账册上记一笔,权当是带来的,那样别人才会认为是姑娘的。”

鸳鸯想了想,笑道:“我竟糊涂了,昨儿老太太才吩咐我装进去的,就我一个人知道,累得一身汗,竟没想到这一层。我去拿笔,我写上,别人不会怀疑。”一千两金子是六十多斤重,鸳鸯虽生得纤巧些,却还能勉强挪得动。

雪雁等她在账册上添好这几笔金银珠宝,方收了账册,接了钥匙开箱点清金银数目,重新锁上后让婆子搬回去,至于金银箱子的钥匙却由她自己贴身收着了。

鸳鸯忍不住道:“你替林姑娘好生收着,这可是你们姑娘的命根子。”

雪雁正色道:“姐姐放心,我定然会给我们姑娘收得妥妥当当。”

别过鸳鸯,雪雁跟着搬金银箱子的婆子一同回去。

黛玉厢房的耳房让她们用作伙房了,放置炭火柴米等物,而眼前的耳房则是贾母正房和黛玉厢房相连的,一共两间,素来放着黛玉从南边带来的东西,已堆满了一间,这几口箱子匣子搬进去并不显得拥挤,雪雁好生收拾了一番,检查一切妥当才锁上门出来。

出了耳房,雪雁忍不住心神一定,林家的财物总算拿回来一些了。

虽然这些不足林家财物的两成,但是林林总总加起来,倒也有一成出头,加上贾琏和凤姐归还的,以及即将归还的那些,大约能凑到三成。

虽然她手上的须弥芥子容易藏匿东西,但是雪雁并不完全依赖于此,这些东西都在众目睽睽之下搬过来的,若少了一点儿,很容易引起怀疑,所以雪雁不打算藏进须弥芥子中,而且她现今藏的那些,事后也跟林如海拟定了后续之事,着实麻烦。

看到紫鹃从库房里出来,雪雁走上前去,笑道:“姐姐辛苦了。我去回老太太的话,烦劳姐姐拿些钱出来给今儿忙活的人打酒吃。”

紫鹃将库房的钥匙递给她,道:“你快去罢,姑娘已经交代了,每人五百钱。”

贾母既让雪雁收着,紫鹃便将钥匙交给她,一如之前林如海让她给黛玉收东西时。

一句话出,喜得院子中的仆妇丫头都念佛不绝,五百钱是她们一个月的月钱了,故愈加卖力地将先前挪出来的杂物听从紫鹃的吩咐搬进别的房间里。

雪雁一笑而去。

听了雪雁的回话,贾母道:“方才鸳鸯说了,你做事很细致,有你服侍玉儿,替玉儿收着这些东西,我就放心了。等凤丫头把剩下的东西送过去,你也一并收着。”

雪雁恭恭敬敬地应是。

贾母拿起眼前装着房契地契的小匣子,想来是先给黛玉看过了,命鸳鸯递到雪雁手里,道:“这是你们太太陪嫁的庄子和铺子,好容易留下来,你也收着,不过你们都是女孩儿家做不得外面的主,如今只好让府里年年打理,你们就得吃些亏了。”

黛玉忙道:“我现今住在府里,交给府里打点理所应当。”

雪雁紧紧地攥着贾母给她的匣子,和从贾母房里搬出来的东西相比,这个最重要,比东西更不起眼,哪怕现在没有得到一点进项,但是只要有房契地契在手,这些就是黛玉的东西,以后黛玉出嫁了,这些都能源源不断地送钱给她。

贾母道:“你是个好孩子,可惜我不知道能护你几时,你多跟你表伯父他们家走动走动。”

说着,不觉流下泪来,神情萧索,道:“你方才说的紫鹃的身契,我明儿叫凤丫头打发人去给你办,过到你名下,她原是这里的家生子,并没有身契。”

黛玉起身道谢,情知如此处置已是贾母极疼她了,并不能想着将紫鹃一家人都要过来,毕竟紫鹃父母乃是府里的管事,兄弟亦在庄上当差。

贾母叫她先去告诉紫鹃这件喜事,然后留了雪雁在跟前。

雪雁低眉顺眼地站着,贾母积威多年,她心中略有一点儿忐忑不安。

她倒不担心贾母识破她的一点心计,只是不知贾母意欲何为。

房中寂静了半日,好容易才听到贾母一声叹息,道:“你很好,我并没有看错你。往常以为紫鹃比你强,现今瞧来,紫鹃性子太软了些,又不肯和人纷争,倒不及你灵动。”

雪雁笑道:“老太太不怨我胡闹就是了。”

贾母眼里隐隐约约闪过一丝寒光,淡笑道:“胡闹也有胡闹的好处,在咱们这府里,上上下下一干人两只体面眼,一颗富贵心,单是忍气吞声可不是上策。玉儿恐我为难,受了委屈也不肯说,日后你仔细些,谁若怠慢了你们姑娘,只管来回我,我来料理。”

雪雁笑道:“有老太太疼姑娘,谁敢怠慢姑娘呢!”

就是有也不能在贾母跟前说,再怎么着,荣国府是贾母的家,贾母说得,自己说不得。

贾母叫来鸳鸯道:“拿些东西赏她。”

贾母喜欢哪个丫鬟,总是喜欢赏赐些东西,而且赏赐的都是金银之物,比王夫人赏心腹下人的衣裳强得多,因此府里大大小小的下人都喜欢在贾母跟前奉承,讨贾母的喜欢。

鸳鸯知道雪雁现在管着黛玉大笔的财物,和往常不同,又忖度贾母之意,便拿了一只白玉镯子出来给她,虽不及她那对黛玉戴过后给她的羊脂白玉簪子名贵罕见,却亦非凡品。

雪雁接了戴上,愈发显得肌肤与玉镯同色,几乎瞧不出来戴了镯子。

贾母笑道:“雪雁这孩子肉皮儿好,白玉不大显,若戴翠色则好看些。鸳鸯,我记得有一只翡翠镯子,不知谁孝敬上来的,搁置了许多年,虽不值钱,倒通透,你拿来一并给了她。”

翡翠在此时比不得珠玉玛瑙宝石,平常大户人家的主母应酬交际几乎无人佩戴,都觉得难登大雅之堂,纵然鸳鸯拿来的镯子晶莹剔透,碧绿浓翠,鲜艳非凡,雪雁一眼就爱得什么似的,心里却知道这镯子不及寻常金玉珍贵,遂谢过贾母收了。

贾母又嘱咐了几句话,雪雁方告退回去。

鸳鸯亲自送她出来,下了台阶,两人又拉着手说了几句梯己话,方各自散了。

黛玉房里紫鹃正在发赏钱,五百钱一串,用大红绳穿着,整整齐齐列在筐里,三四个婆子一抬出来,众人争先恐后的上前,闹成一团,偏宝玉也来凑热闹,站在廊下和探春姐妹等人指指点点,笑得不行。

紫鹃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忙高声道:“都有,都有,急什么?前头的是五百钱,后头的还是五百钱,先领的也不比后领的多一文钱,何苦挤挤挨挨反倒弄伤了自己?一个一个地过来,少不了你们的酒钱。”

众人闻言方静了下来,有条不紊地上前。

领完钱后,众人喜笑颜开地给黛玉磕头,各自离去,只剩下一些小丫头子叽叽喳喳。

等人都散了,宝玉方携着探春过来探望黛玉。

黛玉刚受了下人的礼,还没回房,见状忙迎进外间,让座倒茶,含笑道:“房里闹腾了这么一日,若有不周,还请二哥哥和三妹妹见谅。”

宝玉疑惑地道:“妹妹这是做什么?听说忙得很。”

探春看了他一眼,笑道:“你竟傻了不成?摆明了林姐姐在搬东西。老太太疼林姐姐得很,把琏二哥哥从南边带回来的东西都交给林姐姐收着了。说来,林姐姐竟是咱们姐妹中的财主了,明儿须得做个东道请咱们吃酒。”

黛玉微微一笑,既没承认,亦未答应。

宝玉瞅着探春道:“你才糊涂了。”说着便呆呆出神,并不言语了。

探春听了,脸上一红,幸而知道宝玉脾性,不过瞬间就丢开不理了,望着进来的雪雁道:“你从哪里来?手里拿的什么?”

雪雁在外面见到宝玉探春二人时,就顺手将两个镯子从腕上褪下放在匣子里,她不想让外人知道贾母把贾敏陪嫁庄子铺子的房契地契给了黛玉,便笑道:“老太太说我忙了一场,很辛苦,遂赏了两个镯子给我,我舍不得戴。”

宝玉一听,便要看是什么镯子。

雪雁微微地打开匣子的一道缝儿,迅速取出镯子把匣子合上,递给宝玉,不叫人看到匣子里装着的房契和地契。

宝玉拿着两个镯子,一白一碧,一玉一翠,端的好看,便往雪雁手上比了比,道:“白玉镯子不好,不如这翡翠镯子能显出你肤白如雪,嫩若凝脂,你戴翡翠镯子罢了。”

探春瞧了一眼,笑道:“二哥哥真真糊涂,难道这翡翠镯子还比白玉镯子珍贵不成?”

宝玉道:“你更糊涂,竟是个俗人。天底下珠宝玉石都是外物,人方是主,哪个好看就戴哪个,难道喜欢什么还得看名贵不名贵不成?金子银子比瓜果蔬菜贵重,怎么不说吃金子银子,偏说吃瓜果蔬菜呢?你说翡翠不好,偏偏我见林妹妹常戴翡翠首饰呢!”

黛玉抿嘴一笑,摆手道:“你们兄妹两个说话,可别扯上我。”

又对雪雁道:“你累了一场,快去歇着罢。”

宝玉方把镯子还给雪雁,雪雁告退出去,进了自己的房间,还得等着凤姐还东西呢。

自从宝玉搬进大观园以后,袭人晴雯等都跟着去了,贾母院里她们原先住的下人房间便空出来许多,雪雁分到一间颇为阔朗的房间,不再和紫鹃同屋而住了。

第二日是薛蟠的生日,摆酒唱戏地请客,因宝玉不曾和黛玉口角,既有薛蟠来请,便亲自过去了,余者贾琏等人在贾珍率领下仍往玉虚观去,今儿是最后一天,贾母头一天午后便不去了,叫黛玉陪着她,故黛玉未去玉虚观,亦未去薛家。

凤姐倒想去,奈何事情未完,好容易把收在库房里的东西清点出来,悄悄送到黛玉处。

雪雁收了记录在册,这些东西格外贵重,却并不大占地方,便同金银箱子一并放置。

到了初五,桑母打发徐氏来请黛玉,说治了酒席,又请了许多亲友,正好叫黛玉过去大家见见,贾母因王夫人治酒席请薛家母女赏午,虽有黛玉在座,到底不中意,便道:“好得很,让玉儿过去热闹一日。”遂命凤姐安排黛玉出门。

黛玉见王夫人神情淡淡的,宝玉宝钗亦没精神,宴不似宴,节不是节,便依言去了。

雪雁却知昨儿王夫人发了好大一通火,把金钏儿撵出去了,故今日不大显得高兴,她微微叹了一口气,虽然她和金钏儿并无交情,但是这件事的确难说谁是谁非,丫鬟轻浮,主母暴怒,公子懦弱,此三层凑在一处,便绝了金钏儿的前程。

因黛玉房里东西很多,这回留了紫鹃看家,雪雁临走前道:“姐姐若得了空,不妨去劝劝金钏儿姐姐,别为了一点子事情寻死觅活,当日我送她扇子时,她很是高兴呢。”

王夫人虽然撵了金钏儿出去,但是作为母亲为儿子理所应当,而且她为了宝玉的名声着想,没有说金钏儿挑唆宝玉去拿贾环和彩云,故对外面说的是金钏儿打坏了东西才撵她出去,并没有传出有关风化令金钏儿非死不可。

紫鹃叹道:“我们从小儿一处长大的,偏她被撵了出去,从前她没少得罪下面和外面的婆子,被太太打了撵回家,哪里受得住别人的奚落?我这就去看看她。”

雪雁点点头,跟着黛玉上车走了。

黛玉来桑家多次,已是熟门熟路,从仪门进去,早有徐氏来迎,笑道:“今儿人多,若有怠慢,姑姑千万担待些。大家都在正厅里吃酒,老太太说了,等姑姑一到,即刻过去相见。”

及至到了正厅,黛玉只觉得满眼珠翠,遍身绫罗,厅中坐满了各家女眷。

桑母是主,又是正一品夫人,故坐在上手,招手道:“玉儿快到我跟前来,我一早就盼着你了,今儿人多,你也认认人,同我一道热闹热闹。”

黛玉忙走上前,给桑母见礼,又拜见众人。

众人多是见过她,今看桑母此举,心里边觉察出七八分来,都笑道:“果然水葱儿似的玲珑人,明儿我们还席,老太君带她一道过去吃酒。”

桑母道:“我虽然老天拔地的,可是生平最爱吃酒,你们放心,我一家一家都去。”

众人七嘴八舌,都说明儿送帖子来,彼此又说不能撞了日子须得商议云云,一时之间厅中十分热闹。

忽然听人通报说永昌公主到了,桑母等人忙不迭地起身亲迎出去。

桑母有心让黛玉露脸,带着她一道过去。

永昌公主下了轿,抬眼看到黛玉伴在桑母左右,见她比上回见时愈发出落得好了,目光一动,流露出三分赞许来。

桑母等人上前行了礼,请她往里去。

永昌公主笑道:“多少年没见过老太君了,无论如何今儿得叨扰一番。”

桑母道:“谈何叨扰?公主降临,乃令寒舍蓬荜生辉,是求都求不来的福分。”

到了正厅门口,众人都已迎了出来,纷纷见礼,好容易才完。

永昌公主进厅入座后,朝黛玉招了招手,叫到跟前,含笑道:“这就是林姑娘了,上回见过,如今越发好了。你前儿送的节礼还罢了,倒是那两色针线我喜欢得不行,可是你做的?”

黛玉谦逊道:“手艺粗糙,承蒙公主不弃。”

永昌公主一笑,道:“哎哟,那样精致的活计儿,我哪里能嫌弃呢?”

又对桑母道:“你们倒有福,得了这样好的姑娘,下回我见了荣国府史太君,我得跟她说说,这孩子我喜欢,可不能随便许了给谁,我还想做这份大媒呢!”

作者有话要说:某亲说,父辈表兄弟应该是表伯父和表叔父,我蓦地如醍醐灌顶,打电话问娘。

娘云:你忘了,我表哥你叫表舅的,你舅公家不都是你爹的表兄弟?你叫大伯和叔叔的。

我:一辈子没见过两次面,没叫过一声虽然距离我家只有一山之隔。

于是,通篇把表舅和表舅母改为表伯和表伯母,大工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