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同人小说 > 红楼小婢 > 第四十六章

红楼小婢 第四十六章

作者:双面人 分类:同人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0:38:36 来源:笔趣阁

闻得周元下狱,雪雁眉头一蹙,虽然早已料到周家可能出事,但没想到来得如此之快。

老太妃之薨,转眼间重臣入狱,可窥见双龙争锋之激烈。

雪雁暗暗叹气,周大学士呼喇巴喇地下狱,这一件事情出来,不知道多少人该从羡慕黛玉转而同情她了呢,倒不是她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是人之常情,就好像当初他们从怜悯黛玉为羡慕黛玉一样,黛玉的处境往往决定许多人对她的态度。

见雪雁一时之间竟似呆了一般默不作声,回思到黛玉刚刚定亲夫家便遭此劫难,欣荣眼里不禁闪过一抹同情,道:“你别太过担心,只是下狱,说不定审讯过后便无罪释放了呢!”

雪雁闻声苦笑,上皇和当今交锋,周元岂能全身而退?进了大狱出来也得脱一层皮。

只盼着周元能躲过一劫才好。

赖嬷嬷听了欣荣的话,微微一叹,欣荣是自己从小教导大的,怎么在雪雁跟前反而不如她沉稳?她嗔怪地看了欣荣一眼,然后关切地对雪雁道:“府里现今关门闭户,听不到外面的消息,倒妨碍不到你们。今儿不过先提醒你一句,回去缓缓地告诉林姑娘,请林姑娘千万别慌了手脚,正如欣荣说的,只是下狱,审讯过后无罪释放也未可知。”

较之其他人的冷眼旁观,赖家殷切地期盼周大学士平安无事,无他,雪雁是他们家的干女儿,将来黛玉是周家长子媳妇,自己的孙子也能借一借周家的势。

这个世道,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举人巨商,没有势力可依,只有死路一条。

赖嬷嬷在自己家里是个老封君,但是却经常去荣国府里请安,让儿子儿媳依旧留在荣国府里当差,未尝不是为了依靠荣国府的势力,从而让孙子平步青云无灾无难。

背靠大树好乘凉,千古至理。

眼瞅着荣国府内囊渐尽,若不是有林家那一笔财物添了助力尔后建造了大观园,只怕早已塌了大半,他们虽不能背主,却也要另谋生路,良禽择木而栖。好在现今有娘娘依靠,荣国府蒸蒸日上,丝毫不见颓势,但是并不妨碍赖家多一门可以倚仗的权势之家。

雪雁虽然聪明,但是毕竟长于侯门大户,只道府里尔虞我诈,外面平淡安然,却不知外面世情之惨,不知多少平民百姓巨商大贾种田经商步履维艰的苦处,亦不知晓赖嬷嬷此时的想法,道:“那就有劳干爹和大哥哥了,我们在里头一点儿消息都不知道,出了这么大的事儿,总得告诉我们姑娘一声儿。”好在他们早有预料,倒不会太过吃惊,只是担心罢了。

赖嬷嬷见她并没有为此惊慌失措,面色沉静,不觉赞了一声。

雪雁问道:“除了周大人入狱外,其家人可有什么罪名儿?”眼下她最担心的便是远在山海关的周鸿,和周夫人并其他二子一女,尤其周滟如今才七岁。

赖嬷嬷道:“老太妃薨了,朝中诰命几乎都去送灵了,周夫人亦在其内,想来不会因为周大人下狱就特特发落她,何况就是发落也得等周大人的罪名下来,故暂且不曾危及家人。”

雪雁听了,道:“祖母的意思是只周大人入了狱?”

赖嬷嬷缓缓地点点头,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雪雁心神一松,道:“还请干爹对此多多留些心,我们姑娘知道了,必然谨记在心。”

赖嬷嬷笑道:“你放心罢,不必你说,我已经叫你干爹去打探了。”

雪雁闻言,禁不住再三拜谢。

在赖家来不及吃茶,雪雁便匆匆告辞,经过后门进荣国府时,她立时停下脚步,先悄悄跟王忠说了一声,叫他告了假,去找桑青打听周家现今的境况如何,然后步履匆匆地回到房里,一路连问好的丫头婆子都来不及理会,找到黛玉轻轻凑到耳畔将周家之事说了。

黛玉一惊,险些打翻了砚台,失声道:“当真?”

雪雁轻轻点了点头,道:“祖母不会无缘无故地说谎,既然先跟我说了,必然是真的。姑娘得先拿个主意,周家出了这事儿,咱们不能袖手旁观。”

黛玉道:“自然。你我早知如此,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雪雁一阵叹息,黛玉说法同她一样。

一抹愁绪笼上黛玉眉梢,却不是惶然不安,而是十分担忧,忙问周夫人和周鸿兄妹几个人的平安,雪雁道:“尚未审讯,想来少时无碍。上皇虽然治了周大学士,可是当今圣人若要保住姑爷也容易,毕竟他在外头不在京城里。”

话虽如此,却得知道长乾帝愿不愿意保住周鸿,愿不愿意保住周家,父子之情都不顾了,处于这等地位处境,对于君臣之情怎会面面俱到?

雪雁想找于连生问个究竟,偏自己在这里,他在深宫,竟是不得相见,只得作罢。

好在从下狱到审讯,到最后定罪,中间至少得有几个月时间的缓和,何况既然弹劾周元在上皇在位时外放的事情,必然要派人去地方上查探,目前倒不必担心周元的性命之危,只是怕上头趁着这段时间别人对周夫人母子几个下手。

黛玉点头道:“只盼审讯过后,周大人是无辜的。”

雪雁道:“不管如何,上皇既然动了手,总会伤了周大人的元气。”

黛玉叹了一口气,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伤了元气比送了命强。”

雪雁深以为然。

黛玉又道:“你说牵扯到几年前的事儿,真真是叫我不知道怎么说,几年前的事情,哪里还能查出些什么?恐上皇竟是莫须有的罪名多些,况且周大人做官多年,总有一些敌对的官员,到时候那些官员公报私仇,没有罪名也有了罪名。”

雪雁苦笑道:“姑娘都如此说了,焉知外面不是如此想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与周元这样逐渐偏向当今只忠于当今的大臣相比,更多的臣子在新帝的眼前失势,当然盼着上皇重新掌权,他们也好重复荣光,若是如此而奉承上皇,百般落井下石,周元前景堪忧。

听完雪雁的猜测,黛玉头一回深恨女子被约束于高阁之中,导致现今如睁眼瞎子一般。

她揉着手帕子在房里踱了一会子步,道:“可惜朝中诰命都送灵去了,咱们竟不得一点儿门路。你先叫乳父告假,悄悄去找青儿打探打探消息。”别的诸如张家等等,她只认得各家主母,却无法拜见各家大人,况到此时,亦不好牵扯他们。

雪雁忙道:“我从后门回来时就已经叫王叔去了。”

黛玉听了,稍稍放下心来。

片刻间,她从焦虑中镇定下来,低头沉思,蓦地吩咐外间做活的紫鹃道:“你去瞧瞧咱们房里有什么好东西,或是精致点心,或是鲜艳瓜果,不拘什么东西,先预备出两样来,再叫人备车,让雪雁出去一趟送人。”

雪雁闻言一呆,随即一笑,她亦有此意,原本想提醒黛玉照料周家儿女,没想到黛玉倒先想到了此处,很不必她多嘴了。

紫鹃不知她们二人交头接耳说些什么,可是她素来听话,便放下针线去料理,半日后果然带着两个小丫头捧了四个掐丝锦盒过来,揭开给黛玉看,一盒两样,共是四样点心,四样鲜果,道:“外头已经吩咐婆子小子驾车了,雪雁从西边小角门出去便好。”

虽然赖大守门闭户,但是雪雁是他的干女儿,若要出去自然极便宜。

黛玉朝雪雁道:“你快去罢,若是实在不好,你先把周姑娘接过来顽两日。”

雪雁一怔,忙道:“接了周姑娘过来本是姑娘的好意,只是对这里如何交代呢?咱们毕竟姓林。”府上虽无男人当家作主,但是他们宁可置若罔闻,也不会沾惹。

黛玉低声道:“我去跟大嫂子说一声,想必能有所通融。”

雪雁道:“事关重大,大奶奶岂能做得了这样的主?”

黛玉不禁焦躁起来,依此越发看出周元处境不好了,道:“依你说,到底该如何是好?周姑娘今年七岁,现今不知道慌成什么样子了,你我岂能对她不闻不问?”

雪雁果断道:“那就借势而为。”

黛玉不觉失笑,道:“你我伶仃如斯,借谁的势?我瞧你竟是急糊涂了。”

雪雁笑道:“借永昌公主的势。”

黛玉蹙眉道:“我竟不懂。”

雪雁道:“姑娘和赵姑娘极好,不妨先打发人去永昌公主府送信,陈述来龙去脉,请赵姑娘出面托姑娘照顾周姑娘两日,想必府上无有不依的。”

黛玉面上一喜,随即道:“赵姐姐近年来虽和我好,可她是否会出面?”

雪雁笑道:“周太太是永昌驸马的远房表妹,论亲戚,周姑娘也是赵姑娘的表妹呢!”

黛玉方想起这一节亲戚情分来,忙修书一封,打发婆子送去永昌公主府,永昌公主必然是送灵去了,可是赵嫣然却不必,她身上无职,前儿个还和黛玉有书信诗词往来呢。

见诸事妥帖,雪雁立刻出门,连换衣裳的时候都没了,命两个婆子跟着,捧着东西匆匆上车出门,径自奔往周家,周鸿底下两个弟弟周衍今年十一岁,周涟不过九岁,周滟就更小了,黛玉担心他们年纪小,恐出了事惊慌失措,故命雪雁过去探望慰问以安其心。

按理说,送东西出门不该雪雁这么个丫头出面,但是除了她,黛玉跟前无可信之人,又不能告诉容嬷嬷等人叫她们为之担心,因此事急从权,叫雪雁过去。

门房虽诧异雪雁匆忙出入,但是念及赖大,都含笑问好,不问缘由地放她出去了。

雪雁抵达周家时,周家正处于惶惶不安风雨飘摇之中,门庭冷落,几可罗雀,府内虽有管家和管家媳妇早得了周元夫妇的吩咐而极力安抚,但是周元骤然下了大狱,毫无征兆,府中人心大乱,哪里压制得住,只吓得周滟呜呜咽咽哭个不停。

比之黛玉小小年纪在荣国府步步谨慎时时留意,哭泣也只在无人处,周滟自小父母双全,兄长疼爱,生活在蜜罐儿里似的,哪里经过这些风雨,性子难免有些孩子气,听到自己父亲遭了难,登时先哭了起来,周涟只大两岁,亦哭个不停。

周衍和两个奶娘见了,无论如何都安抚不住,急得一头是汗。

闻得雪雁打发人来,周衍眼睛一亮,忙命快请。

周涟和周滟两个闻得有客人来,哭声方渐渐止住了,只在旁边抽抽噎噎。

搂着周滟解劝的王奶娘亦道:“在时候打发人过来,可见林姑娘的心意难得。”

周元一早下狱后,周衍便命人拿着帖子去世交亲友家,拜托各家各户帮忙打探消息,想知道父亲入狱的来龙去脉,虽有几家不好推辞应了,但是大多数仍是避之唯恐不及。

和他们相比,黛玉即刻打发人来,怎能叫周衍不对她生出几分敬意?

虽说黛玉名分上已经是周家的媳妇,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但是因为夫家落难,女方不肯伸出援手并且事后悔婚的事迹周衍也听过许多。

雪雁先去赖家,又来周家,出来两趟都没来得及换衣裳,匆忙之间,不免显得钗松发乱,但是看在周家兄妹眼中顿时动容不已。

待得她拜见时,周衍忙道:“不必多礼。”

雪雁没有见过他们,可是周家只他们三个人在家,一眼便能认出来,见周衍气度凝稳,倒还沉得住气,周涟和周滟两个却哭得上气不接下气,道:“府上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我们姑娘知道后,立即打发人去找桑家的表少爷打听了,二爷三爷且请宽心,等得了消息,立即送来叫二爷三爷知道。不过我们姑娘是女孩儿家,各家诰命都不在家,竟没其他门路了。”

她虽然还认得于连生,但是轻易见不得,此时不好多说,只先将从赖大家知道的消息告诉他们三个人,末了道:“大人眼下没有性命之危,还有几个月周旋的时候。”

周衍听完,神色极是凝重,道:“有劳林姑娘记挂了,这消息正如天降甘霖,解我们兄妹忧父之心,回去代我们兄妹三人多谢。”

周衍派人打听时,好些人都闭口不言,唯恐惹祸上身,他们大约明白了上皇和当今的权柄之争,理会周元不免得罪上皇,不理会周元却又得罪当今,故他们两不相帮,导致周衍到了此时仍不知父亲为何入狱,因此听到雪雁的话,不觉放下心来,他素知父亲为人清正,不可能在外放的任上为非作歹,等查探清楚了,父亲一定会平安无事。

冷静下来后,周衍想起父亲曾经交代的话,日后或有事故,许是有惊无险。

周元留下这些话是为了宽慰儿子遭受变故时放心,说实话他亦不知自己前程如何。

听了周衍的话,雪雁忙道:“二爷这样说,倒显得生分了。我们姑娘说,才得了两样新鲜点心果子,送来给二爷三爷和大姑娘尝尝,并问府中安好,若是大姑娘觉得府中不胜其扰,不妨去府中同姑娘小住几日,暂且避开。”

周衍心中一动,险些一口应承下来。自从父亲入狱,府中里里外外一团糟,周滟在家里住,难免听到什么风言风语,对她倒不好,黛玉愿意接她过去,自然极好,但是他却犹豫道:“府里有管家约束上下人等,不过乱了些,倒无妨。只是林姑娘接妹妹过去,是否过于打搅了府上?林姑娘毕竟不便,家父又是戴罪之身,恐给府上带来烦恼,我瞧竟是不必了。”

雪雁暗暗称赞他这份心气,他体谅黛玉在荣国府的处境,不枉黛玉担心他们的烦恼,含笑道:“我们姑娘已经托了永昌公主府上赵姑娘出面,想必这会子该打发人来了。”

周衍一怔,犹有不解,果然听说永昌公主打发婆子过来,忙命快请。

来了两个婆子,亦是雪雁常见的,请了安,问了好,笑道:“我们姑娘说,已将府里的帖子送到荣国府里去了,乃言身上不好,托林姑娘照顾表姑娘几日。”

赵嫣然肯出面,黛玉接周滟之事就顺理成章了。

周衍喜道:“多谢赵姐姐援手。”

转而又向雪雁谢黛玉筹谋,然后命管家媳妇给两个婆子看坐倒茶,等她们离开时,亲自送到二门,途中又细细问了几句,闻得是黛玉瞒着荣国府先悄悄儿地写信给赵嫣然,心中不觉感激非常,回来对雪雁道:“既如此,滟儿就托林姐姐多多费心了。”

雪雁正逗得周滟破涕为笑,闻声忙道:“这原是姑娘应做之事。大姑娘去了姑娘那里,府中只剩二爷三爷,竟是多加小心才是。”

纵然黛玉也担心周衍和周涟兄弟二人,可他们皆是男丁,不能如护着周滟一般。

周衍却道:“只滟儿一人过去便够了,家中我和三弟还得主事呢!”

说完,命人给周滟收拾行囊,命王奶娘带着两个小丫头随着周滟一同去,他们家遭此劫难,周滟乃为避祸,并不敢多带丫鬟下人,以免惹荣国府不喜。

回去时,雪雁先打发婆子去赖大处递了话儿,不同于黛玉当年守孝进京,虽说周大人入狱,但是周滟仍是一品大员之嫡长女,过来做客,又是永昌公主府之托,赖大刚打探了消息回来,闻说,忙命人开了仪门迎进。

黛玉早得了消息,亲自在贾母院中垂花门处相迎。

尤氏已经接了永昌公主府的帖子,见了永昌公主打发来的婆子,既受永昌公主之托,少不得过来密密嘱咐黛玉一番,又勒令府中上下不得怠慢周家小姐。周元下狱之事事关重大,外面虽然已经传得沸沸扬扬,奈何里头女眷不知,尤氏亦不知晓。

及至见到周滟下了小轿,虽然打理过形容,但眼睛仍然微微红肿,一脸惶然,黛玉心里一阵怜惜,忙拉着她的手,含笑道:“妹妹到我房里,就像在自家一样,不必拘束。”

周滟来时得了二哥三哥无数嘱咐,忙低头应是。

看到她言行举止极似自己当初进荣国府之时,黛玉不免有些感同身受,拉着她径自到自己房里坐下,又命紫鹃道:“雪雁跑了两趟,累得很,先叫她歇歇,你陪同周妹妹的奶娘丫头安置箱笼,周妹妹在我屋里和我同住。”

紫鹃答应一声,引着王奶娘和两个丫头夏菱秋桂两个去黛玉卧室。

雪雁换了衣裳重新洗漱一番过来,只见周滟已经被黛玉逗得笑靥如花,她不禁会心一笑,黛玉生性伶俐,肚子里有无数的笑话可述,且又有典,雅而不俗,周滟不过七岁,少不得由她左右,片刻间便已忘忧,心里也对这位初次见面的未来大嫂生出十分喜欢。

看到雪雁出来,黛玉道:“你怎么不歇歇?”

雪雁笑道:“我去找干爹问问,干爹他老人家刚从外面回来,想必知道些什么,先前接周姑娘入府,当着许多人的面,不好开口询问。”

周滟一听是为她父亲打听,忙站起来多谢。

黛玉拉她坐下,道:“你不必谢她,事情交给她办,比别人强些。”

安抚了周滟好一番,抬头对雪雁点头道:“赖大总管消息倒快,乳父去了这么半日还没回来呢。你仔细问问进展如何,然后再问问能否打探到周大人在狱中的处境,倘或需要打点,请赖大总管用些心,凡打点费用皆由我出。”

周滟忙道:“怎能让姐姐出?该我们家自出才是。”

黛玉笑道:“难道你还为了这个,特特回家一趟不成?好容易接你来,等令堂回来我才肯放你回去呢。你只管安安稳稳地住下,一切有我。”

摆摆手,示意雪雁先去,自己留下来劝解周滟。

雪雁出了门,找到赖大,赖大亦在等她,悄悄拉到一旁,低声道:“外头不大好。”

雪雁一惊,忙问进展如何。

赖大轻声道:“自从弹劾之后,周大人入狱,上皇派心腹审讯,同时命人去原先周大人外放的地方查证,朝中一时之间又有无数人拿着一些鸡毛蒜皮莫须有的罪名凑热闹,尤其是周大人素无往来的几家,更是上蹿下跳,不肯消停。”

赖大说的素无往来之人,显而易见便是周大人生有嫌隙的敌对之官。

雪雁心中一沉,问道:“当今圣人如何做法?”

赖大想了想,道:“这倒不知,当今以仁孝治天下,上皇既然如此下旨,当今自然无有不从。况且弹劾周大人之人义正言辞,当今不得不依从上皇之意,先将周大人收押候审。”

雪雁听了,一时没有言语。

赖大安慰道:“你别慌,你们姑爷平安无事呢!”

雪雁苦笑一声,道:“只怕到时候周大人之事会牵扯到姑爷身上。”

赖大摇头道:“我看不能。”

望着雪雁诧异的目光,赖大从容笑道:“虽说本朝律法连坐,但是你们姑爷打了无数胜仗,若因此治了他,如何对天下人交代?即便周大人定了罪,你们姑爷也无妨。”

雪雁颇不以为然,若真要惩治,什么罪名儿都能罗列出来,岳飞不就是莫须有之罪?

上皇如今针对周大人,皆因周大人位高权重,能左右朝局,若是没有料儡鸿的意思,大概因为周鸿虽然立了功,也有官职在身,但并未掌兵权的缘故。

对于周鸿,雪雁也不敢报以乐观,其父入罪,必然殃及于他,只是早晚罢了。

听了黛玉所托,赖大道:“狱中不得打点,也不熊大人见人。”

雪雁顿时大失所望,回来告诉黛玉,黛玉亦有同感。

晚间王忠传了话进来,雪雁过去一趟,和赖大的消息一般无二,也是这些。

周滟坐在一旁听完她的话,连忙扯着黛玉的衣袖道:“林姐姐,父亲岂不是要吃苦了?”

黛玉不知狱中如何,看向雪雁,雪雁只好上前安抚道:“姑娘不必担忧,我已问过我干爹了,周大人位高权重,虽然入狱,但并未夺去身上官职,且尚未审讯,罪名未立,狱中自然不敢十分怠慢,只是终究比不得家里自在罢了。”

周滟眼圈儿一红,几乎快哭出来,随即强忍住了。

转眼间到了第二天,园子里姐妹们闻得黛玉接了小姑子来住,宝玉听说后原本也想过来,但是李纨想到周家门风,她生于书香世家,对于周家自然十分清楚,忙哄他芳官等人在园内等他淘澄胭脂,方止住了,余者姐妹过来看向黛玉时,皆是一脸笑意,十分促狭。

黛玉不觉红了脸,啐道:“你们个个刁钻古怪,别吓着人,滟儿年纪小,生得腼腆,比不得你们胡打海摔惯了,一日不打趣人不成。”

探春笑道:“姐姐这是说我们脸皮厚呢?还没进门,这会子就先护上了。”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她们皆在园内,赖大又十分约束,故不知外面风雨,方能如此嬉笑。

周滟年纪虽然小了些,但是出生之际其父已是二品大员,自小娇生惯养,周夫人却并没有过于溺爱,该学的仍然十分精通,忙起身与各人厮见,言谈举止落落大方。

众人见她进退有度,不禁啧啧称赞。

李纨探春做主,欲在黛玉房中设一小宴请她,周滟不敢流露出父亲遭难的事情,却也不肯吃酒作耍,忙拉了拉黛玉的衣袖,一脸为难。

黛玉极明白,忙道:“我知道你们的好意,只是外头才下了敕谕,咱们别违了。”

探春最爱玩乐,听了这话,道:“咱们私底下乐一会子不成?明儿个二哥哥生日,还能不给他过了?只是不比往日的酒席筵宴那样热闹罢了。”

黛玉拍拍周滟揪着她衣袖的手,含笑道:“我知道你们都是爱吃酒的,不过滟儿家风严谨,年纪又小,还叫她吃酒不成?你们别只顾着自己,倒忘了别人。虽然说客随主便,可是你们也得让滟儿宾至如归不是?”

说着,又指着李纨道:“你是做大嫂子的,你这么些小姑子如此,也不管管!”

李纨朝众人笑道:“听听,她说你们刁钻古怪呢!你们都是千尊万贵的娇客,叫我怎么管是好?她自个儿先护着自己的小姑子,倒怪我了!”

众人都笑道:“阿弥陀佛,大嫂子给她两下子再说。”

周滟听了,往黛玉身畔挪了挪。

黛玉搂着她,道:“打我做什么?你们打趣得,我就说不得?我说一句,大嫂子就先护着你们了,你们还打我呢,真真是叫我不知道如何是好了。既然这么着,索性让大嫂子天天带你们学规矩做针线,瞧你们还怎么乐!”

宝钗扑哧一笑,道:“快张开嘴,让我瞧瞧牙口,怎么就这样伶俐,叫人无言以对?”

尤氏却道:“听了林妹妹的话,倒觉得有理,既这么着,便免了宴罢。”

说完,吩咐银蝶道:“一会子你去厨房里传话,这两日林姑娘房中有客,饭菜须得拣上等的做,略有一点不好,仔细我回头找她们算账!”

银蝶笑着答应。

众人又说了些闲话,或是看花,或是观书,或是取乐,十分尽兴。

好容易等到人散,周滟悄声问道:“姐姐,她们是否不知我父落难之事?”

黛玉一怔,忙道:“府里没有男人做主,外头的消息一概不许传进来,你只管放心。”

周滟叹了一声,道:“我就知道。若她们知道了,必然不会像今日这般待我。”说话间,心中一阵忧伤,脸上难免流露出几分来,虽然只过了一日,但是在家里看着两个哥哥心急火燎兼火冒三丈的种种态度,她能感受到世态炎凉的味道。

黛玉轻声劝道:“这世上之人,多是趋利避害,他们负阖家之荣辱,自然不能轻易惹事。”

周滟道:“我晓得,只是明白是一回事,伤心又是一回事。”

黛玉百般安慰,方使得她略略解劝。

房中别人倒还罢了,容嬷嬷和张嬷嬷何等聪明,又历经世事,虽然黛玉不说,却也猜到了七八分,她们都是教习嬷嬷,对黛玉此举不但不劝,反而甚为赞同。

当日晚间容嬷嬷细问雪雁究竟,雪雁见她脸色未变,悄悄说了,末了道:“姑娘恐两位嬷嬷担心,又不想弄得人尽皆知,故不曾告诉两位嬷嬷。”

容嬷嬷点头道:“我知道,难道还为此怪姑娘不成?”

说完,笑道:“姑娘此举大善,虽说周家的事情有些麻烦,但若是姑娘袖手旁观,我倒看轻了姑娘,将来周大人若是定罪了,姑娘还得如此方好。”

雪雁闻言莞尔道:“姑娘岂是那等人?嬷嬷放心,即便周家落难,姑娘也不会置之不理。”

这一日王忠仍去打探消息了,至晚方回,一无所得。

雪雁心内焦急,却不敢在黛玉跟前说出,以免引得周滟吃睡不好,担忧不已。

过了好些日子,忽听于连生来了,雪雁连忙迎他进来。

不等雪雁开口询问,于连生便道:“知道你们焦急,故我趁机偷了空儿来告诉你,你们很不必担心,我瞧着圣人的意思,不会对周大人的事情置之不理。”

雪雁一听,顿时喜笑颜开,只要当今愿意护着周家,那么周元便有一线生机。

她想到这里,忙道:“哥哥稍坐,我先去告诉姑娘一声。”

于连生会意道:“你先去忙。”

雪雁转身到黛玉房中,悄悄将于连生的消息告诉她和周滟,周滟听了,登时先欢喜起来,忙拉着雪雁的手问道:“雪雁姐姐,你说的可是真的?当今真有此意?”

雪雁悄悄笑道:“快别声张,好容易才在宫里有这么好打听消息的人呢!”

周滟道:“我知道,这事不能告诉人,以免给雪雁姐姐的大哥惹来祸患,只是我想先打发奶娘回家一趟告诉两个哥哥,不知可使得?姐姐放心,我不会说是谁说的。”

雪雁心中一暖,笑道:“姑娘只管打发人去,二爷三爷早些放心也好。”

周滟点点头,道:“那就趁着于公公还没回去,我先打发人回家,也叮嘱哥哥不许告诉别人,仍假装焦急之态,免得惹人怀疑。”

雪雁暗暗一赞,年貌虽小,到底是大家小姐,行事很有章法。

等周滟叫来王奶娘吩咐两声,叫她回家取东西,雪雁方抽身回来见于连生,看他拿着案上的书看,不禁笑道:“大哥如今也识字了?从前我就想劝着大哥识字,不为别的,只为知晓些道理,可是想到宫里不许人识字,恐给大哥惹祸,只得罢了。”

于连生放下书,笑道:“如今戴公公叫我识字呢!”

雪雁喜道:“那可好,大哥认得字了,日后有更大的前程。我这里有许多书和许多字帖都是姑娘给的,还有许多笔墨纸砚,大哥若用,只管拿去。”

于连生忙阻止道:“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我还没学完,不必急着看这些高深的东西,何况如今宫里人人自危,我竟是不能私自携带东西进出宫门了。”

雪雁了然,道:“大哥几时要,几时过来拿,我给大哥留着。”

于连生此行,除了告诉雪雁关于周元的消息外,便是打听雪雁的家乡父母,提起宫中的南华姑姑,笑道:“你没见过南华姑姑,不知道她和你长得多像。”

雪雁一呆,道:“听你这么说,从前抱琴姐姐和永昌公主府上的秋菊姐姐说我面善,想来是见过南华姑姑,我原先还疑惑呢。她果然和我长得极像?我却不信,我卖作丫头十一年了,从来不记得什么家人,哪里有这样的好事轮到我身上。”

于连生笑道:“不过长得相似,总有几分缘故。今儿问问妹妹,若是呢,回去就说一声好叫妹妹姐妹团聚,若不是,咱们就放心了,也没什么想头。”

说着,叹了一口气,道:“我打听过,说南华姑姑命不久矣了,只有这么一个心愿,急得戴公公不知打发了多少人去找南华姑姑的妹妹。我也是瞧着南华姑姑十分可怜。”

听到南华姑姑瘫在床上七八年却不忘寻找幼妹,雪雁不禁心生怜悯,问道:“那你可知道南华姑姑姓什么?”

于连生忙道:“我临来之先问过了,南华姑姑姓王,原先的名字叫大妞,她妹妹叫小妞。”

雪雁一愣,道:“我也姓王,原先的名字的确是叫王小妞。”这些都在她生辰八字帖子上明写了,平时少对人言,于连生也不知她姓氏是什么,只是世间哪有如此巧合的事情?她过来这么多年了,忽然有一个姐姐在世。

于连生虽有几分怀疑,却没想到她竟然真是,道:“莫非妹妹果然是南华姑姑的妹妹?”

雪雁道:“太巧了些,若是宫里知道了,说不定还觉得是你我故意捏造身世,想谋取好处呢!我瞧大哥还是不说的好。”横竖,她和所谓的姐姐并没什么情分。

于连生苦笑,却也知道雪雁说得有理,道:“听说南华姑姑的妹妹是卖到金陵去了,妹妹可还记得自己被卖到了何处?”

雪雁心里已有七八分相信自己是南华姑姑的妹妹了,她的确是在金陵被卖到林家,那时林如海在金陵当官,后来她才跟着林家辗转去了扬州赴任,然后服侍黛玉。

于连生见她不言不语,心中已经明白了。

回到宫里,于连生叹息不已,明知南华姑姑的妹妹就在眼前却不能说,觉得很对不起南华姑姑,过了好几天都有些闷闷不乐。

李太监见状询问,于连生不敢说出关于雪雁的事情,只道:“我想起了南华姑姑寻找妹妹的事情,若是有人为了得到恩宠,故意冒充南华姑姑的妹妹,那可如何是好?”

李太监嗤笑一声,道:“在宫里的谁不是人精?知晓此事的人甚少不说,而且南华姑姑说了家乡父母和妹妹的年龄姓名,却独独没说妹妹的年庚八字,也没说她妹妹身上有什么胎记痕迹,可见心里早有防备了。”

于连生听了,暗暗惊叹于南华姑姑的精明,笑道:“都说南华姑姑的妹妹被卖了,小小年纪,难道还记得自己的生辰八字不成?”

李太监一怔,点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这些事哪是你我费心的?”

于连生只得掩住不提,后来几次去南华姑姑那里送东西,见南华姑姑日益虚弱,他也没有将雪雁一事吐露出来,既然雪雁无意,自己也不好给她惹烦恼。

南华姑姑身子不好,皇后极感激南华姑姑,三不五时地亲自过来,并送上许多补品药材,又勒令太医院好生为她诊视,务必让她平平安安。来的次数多了,偶尔长乾帝也亲自过来探视,后宫嫔妃难免有些知道的,有亲自来的,有打发宫女来的。

这日于连生跟在戴权身后,陪同长乾帝来探望南华姑姑,可巧皇太后同皇后亦在。

南华姑姑动弹不得,急忙道:“皇太后和皇后娘娘过来,我受宠若惊,感激不已,老爷日理万机,如何亲自过来?我如何担当得起?”

长乾帝道:“你若担当不起,谁还当等得起?只恨戴权办事不力,还没有令妹的消息。”

戴权忙走出来请罪。

南华姑姑一脸黯然,轻声道:“人海茫茫,都过去十多年了,哪里容易打探得到?老爷千万别为此责怪戴公公。再说,一日没有她的消息,我便一日告诉自己她还平平安安。”

皇太后拿着帕子擦了擦眼角,道:“只盼着老天有眼,能早些找到她让你们姐妹团聚。”

南华近年来身子很不好,尤其是今年精神极差,连太医都说熬不过一两年,虽然别人都瞒着她,她如何不知自己的身体?心头悲伤,面上却不敢流露出来,强笑道:“但愿如此。”

正说着,忽听通报说贤德妃、吴贵妃、周贵人等嫔妃过来探望南华姑姑。

长乾帝皱了皱眉头,道:“宣她们进来。”

诸位嫔妃得知长乾帝近日常来此处,不甘落后,匆忙而至,请了安,问了好,个个劝慰南华养病,又特特吩咐上捧上无数东西,有金珠之物,有药材补品,十分丰富。

长乾帝厌她们惺惺作态,恐她们闹得南华不清净,沉声道:“既来过了,就回去罢。”

诸位嫔妃只得从命。

独抱琴看到南华震惊非常,实在是太像雪雁了,怪道她看雪雁面善呢。

抱琴之惊,十分明显,让戴权看到了,不觉皱了皱眉头,轻轻在长乾帝跟前提醒了一句,长乾帝便叫他开口询问,戴权道:“贤德妃娘娘,见了南华姑姑,娘娘宫里的宫女神色不同,可有什么不妥之处?”

元春一呆,忙扭头看向抱琴,唬得抱琴急忙跪下道:“只是见了南华姑姑,想起一位故人,容貌十分肖似,不免有些惊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